马观的底线还是太灵活了。
虽然他的确不喜欢那些价高不美的东西。
但他却能够接受一切所需银钱不多的东西。
甚至美不美都无所谓。
而当“免费”二字不跟“施舍”挂钩,不触及到他脆弱的身为读书人的自尊心时,楼玉雪在他眼中就已经堪比漫天神佛了。
那么善良,那么美……的心灵。
让马观第一次来到这间“云边有家馄饨铺”,就有了家的感觉。
“老板娘,再多来两碗馄饨。”
楼玉雪笑着应了一声,便吩咐一旁的小二给他续上。
马观小心的看了一眼陈逸,面上露出几分羞赧。
“先生见谅,昨晚学生废寝忘食,今早的胃口难免大了些。”
“饿了就多吃些,不碍事。”
陈逸自是知道马观身上没什么银子,多少都能理解他的想法。
家中没银子,身上没银子,喜欢一些免费的东西倒也正常。
殊不知,有些人和事,不花钱的才是最贵的。
陈逸没再继续调侃马观,免得这人会羞愧的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转而迎着楼玉雪目光,笑着说:“老板娘,今天这铺子刚刚开业,你就免费赠送馄饨,如此经营得道,日后生意必定兴隆。”
楼玉雪看着那双温和如水的眼睛,心中感叹一句这雏鸟读过书就是不一样。
明明他先前在江南府陈家遭受那么多打压,来了蜀州到了萧家,也多是不受待见。
但他却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一步步扭转自身境况,直至现在受到蜀州乃至大魏九州三府读书人的尊敬。
其心性之强,也算得上坚韧不拔了。
楼玉雪心下感叹的同时,笑着说:“能得轻舟先生吉言,希望这家小店能让我等混个温饱。”
陈逸闻言,明知故问:“你知道我?”
“民妇方才不小心听到二位对话,知道公子您就是近来名动蜀州的轻舟先生”
“名动不敢当,些许薄名罢了。”
“轻舟先生当真客气,寻常读书人若是遇到您这等境况,怕不是已经飘飘然了。”
闲扯几句。
陈逸仍没弄明白楼玉雪主动过来攀谈的目的。
除了阿谀奉承,就是阿谀奉承,似乎楼玉雪只是来跟他打个招呼。
直到卯时过半,楼玉雪方才借着两名健壮妇人端来馄饨的功夫,笑着走上二楼。
陈逸若有所思的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清楚她应是去收取隐卫密函。
不过在看到堂中那两名正盯着他和马观的健壮妇人,他只好打消了跟过去查看密函内容的打算。
所幸是老熟人,以后有的是机会从她那里挖出来隐卫的情报。
陈逸想着,便夹起一颗馄饨瞅了瞅。
皮薄晶莹剔透,馅大饱满,看上去比一般馄饨色泽好上不少。
接着他放嘴里尝了尝,目光不自觉的看向马观,“味道很好啊。”
色香味俱全,该说不说这馄饨做得有水平。
马观正大口大口的扒拉那碗馄饨。
等嘴巴里出现了一丝空挡,他才勉强回道:“先生若是喜欢,再,再加?”
陈逸摇了摇头,一边吃着馄饨,一边用眼角扫过堂中。
说来奇怪。
从他进了这家馄饨铺子到现在已经一刻钟时辰过去,堂中竟还只有他和马观两人。
生意不可谓不惨淡。
这等境况换成其他生意人,或许已经在门口吆喝开了,拉些过路的行客进店品尝。
但是不论是楼玉雪,还是几名店小二却都无动于衷似的。
显然,他们对这家店铺的营生不甚上心。
或者说,赚不赚钱尚在其次,只将这里当成临时的落脚点。
想到这里,陈逸眼神微动,意有所指的问:“和明带笔墨了吗?”
马观微愣,不明白他的用意,点点头:“学生带了。”
“那好,稍后你这样……”
陈逸小声交代几句,便低头吃完馄饨,起身拎着大包小包前往贵云书院。
马观恭敬地目送他离开。
待又吃完两碗馄饨后,他没着急走,而是依照陈逸的吩咐,从包里取出笔墨纸砚。
接着他在几名店小二惊讶的注视下,磨墨提笔,以小成的书道,用魏青体写下一幅字:
“天下第一馄饨。”
其后还有两行小字:“贵云书院陈轻舟、马和明联名推荐。”
字成之际,一缕缕淡金色光辉在纸上浮现。
隐约的芳华,顿时吸引了门外路过的行客。
尤其是那些贵云书院的学生。
他们本就好奇这里开了一家新的店铺,路过之时自然敏锐察觉到马观所写书道意象。
纵使先前没有进入馄饨铺子的打算,这时候也出于好奇,主动走进来。
“和明兄,你这是?”
马观捏起字帖,吹了吹上面的墨迹,便将轻舟先生交代的事讲述一遍。
“馄饨味美,价格低廉,生意不好做,不能凭白让人免费赠予。”
“所以轻舟先生嘱托我留一幅墨宝,聊表心意,聊表心意。”
众人明白过来,目光在那幅字帖上,看了又看。
几乎不用马观再多说,便三三两两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招呼店小二道:
“来一碗馄饨,尝尝味道。”
“给我也来一碗。”
“连轻舟先生吃了都说好,想必这家应是有独特的配方,尝一尝。”
“左右距离今日开课还有半个时辰,不急……”
一名身材魁梧的健壮妇人见此情况,赶忙先让其他人招呼着,她则是直奔二楼。
当,当当。
房间内,楼玉雪正对着一册戏本译出密函内容,听到声音有些不悦的问:“何事?”
“大……掌柜的,店里出了些状况。”
“什么状况?”
“来了许多客人。”
楼玉雪闻言皱了皱眉,侧耳倾听片刻,大致明白了事情原委,不免暗自嘀咕陈逸多事。
就像陈逸推测的那样,楼玉雪开这间“云边有家馄饨铺”,仅是当成个临时落脚点。
待蜀州“火烧三镇夏粮”的事情平息,待明月楼来了新的长老,她还要回到正轨上去。
压根没想过要正常经营这家馄饨铺。
否则她也不会取那么个不着调的店铺名字。
可现在因为陈逸和马观的多此一举,馄饨铺子刚刚开业,就受到了贵云书院一部分学生的关注。
生意眼瞅着有所好转,跟楼雨雪的计划相悖,让她既意外又不喜。
想了想,楼玉雪平静的吩咐道:“正常经营。”
那名健壮妇人应了一声,便领命离开。
楼玉雪又听了片刻,见还有不少客人进来,她颇感头疼的摇摇头:
“这雏鸟,当真多管闲事。”
随后,她没再多想,专心翻译密函内容。
不消片刻,纸张上呈现出三行简短内容:
[调查雏鸟在‘火烧三镇夏粮’那晚的去向。]
[联系婆湿娑国境内马匪头目——兰度王,商议并确定与之会面时间,本座欲亲自前往。]
[密切关注鸾凤动向,事无巨细,统统上报。]
楼玉雪看着纸上内容,神色微变。
三桩任务,虽是各不相同。
但每一件都让她有些意外。
第一件尤其古怪——探寻雏鸟在火烧三镇夏粮那晚的所在。
仅凭借这一句话,楼玉雪就推断出阁主和金旗官大人的用意。
“他们这是怀疑‘雏鸟’在那晚做了什么事?”
“怎么可能?”
“那只‘雏鸟’一直安分守己,连萧家的门都不出来,怎可能在那晚有什么动作?”
楼玉雪不得而知,却是清楚这件任务最为简单。
她只需要通过鹞鹰手下——藏身萧家的铁旗官,便可确定“雏鸟”那晚的去向。
至于剩下的两件任务,联系“兰度王”以及查探鸾凤,都有迹可循。
前者虽是马匪,但他跟婆湿娑国王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金旗官大人主动与他会面,应是要谋划后续之事。
后者,鸾凤来到蜀州太过突兀,引起阁主和金旗官大人的不满也属正常。
楼玉雪想着,默默将纸上任务记在心里,便将这张纸焚毁殆尽。
任务内容不算复杂,却也有几个疑惑。。
“一是对荆州刘家和‘刘五’劫掠那笔银钱,阁主与金旗官大人都没做指示。”
“二是萧家此番侥幸逃过一劫,萧东辰身死,互市也未受到影响……后续不去破坏?”
楼玉雪心下微动,难道是婆湿娑国的马匪,兰度王?
倒是有可能。
“看来‘将星’和阁主两位大人对蜀州已经有了周详的谋划。”
“嗯……为免被萧家觉察,还是等中秋之后再行动作。”
楼玉雪想到这里,便平复心神,收拾好房间来到楼下。
扫视一眼,她身形蓦地一顿。
只见空空荡荡的“云边有家馄饨铺”,此刻大堂内竟是坐满了人。
有贵云书院的学生,有前来康宁街游逛的才子佳人,也有过路的行客。
俱都是一边吃着馄饨,一边看着中间拿着“天下第一馄饨”字帖的马观。
“在下走南闯北多年,馄饨吃过不少,没成想会在蜀州吃到这样风味的馄饨。”
“不错。”
“‘天下第一’过于牵强,但味道还成。”
“主要是字好啊。”
“虽说不是轻舟先生亲自题字,但是作为他的学生,马和明的书道同样是不多见的佳作。”
“不虚此行……”
楼玉雪听见大堂内那些乱八七糟的议论声,眼神顿时闪过一丝恼怒。
“雏鸟,你最好不是故意的,否则我定然饶不了你!”
……
陈逸自然是故意的。
他实在看不得楼玉雪那般辛苦的赚取银子。
所以想了个主意,让那间“云边有家馄饨铺”生意更红火些。
只是吧。
他估摸着楼玉雪可能不会领情。
陈逸看着眼前飘过的[机缘+4]的字迹,颇有些恶趣味的笑了笑。
“就当是我没获取到玄级机缘损失的补偿了。”
随后,他先将节礼一一交给岳明先生、卓英先生等人。
待他简单了解了“展馆”进度后,便前往学斋授课。
经过先前几次授课,陈逸自是更加得心应手。
按部就班的从书道入门教起。
花费一个时辰讲解书道变化和对应的道境玄奥。
第二个时辰,他就写了两幅字帖,让那些学生对照着,在沙盘上自由发挥。
半天时间很快过去。
陈逸交代马观几句,便自顾自的离开学斋,丝毫不理会那些想要观看他圆满书道的学生请求。
展馆开放在即,他懒得多此一举。
再加上先前跟岳明先生商议确定学斋未来要采取末位淘汰制,他与这些学生不好密切接触。
免得他以后发刀的时候,下不去重手。
只是当他来到岳明先生所在宅院,扫视一圈后,心情瞬间变得跟楼玉雪瞧见满堂客人一样了。
不大的宅院里,此刻竟挤得满满当当。
有先前见过一面的岳麓书院的韩章平、裴照野,有去过老太爷寿宴的且在蜀州儒林有些名气的举人,也有一些明显外地来的世家大族中人。
三三两两聚集在庭院里,目光大都看着堂屋,显然是在等待岳明先生空闲。
陈逸见状,刚要悄悄离开,就听身侧传来一道声音:
“轻舟授课结束了?来,快来,跟我一同去找院长。”
陈逸侧头看去,见是卓英先生,无奈做着最后的挣扎说:
“中秋临近,下午我还得替夫人送节礼,不便在这里逗留。”
卓英先生闻言,却是不由分说的拉着挤入人群。
一边走,一边示意周遭等待的客人让一让。
待走进堂屋书房时候,卓英先生才压低声音道:
“轻舟啊,不是我勉强你,实在是这几日情况特殊。”
“你也瞧见外面那些人了,严格说来,他们可都是来寻你的。”
“你不体谅院长,也要为书院考虑考虑。”
“那些人毕竟都是各州有些名气的读书人,或者有名望有身份的大族,要让他们面子上过得去。”
陈逸心说那些人无非是想来学习他的书道,要说照顾面子,也是那些人照顾他的。
想归想。
他却也老实的坐在书房内。
一边喝茶,一边跟岳明先生、卓英先生等人接待一位位客人。
不过多数情况下,他言语很少。
顶多附和着说上两句客套话。
诸如“久仰久仰”,“你家公子书道基础不错,假以时日必有所成”,或者“一切都由院长做主”之类。
总归没有让岳明先生等人难做。
待得午时过去,客人们一一散去,陈逸方才放下茶杯,直言道:
“天色不早,我该回了。”
岳明先生见状,连忙摆摆手拦下他道:“不急,不急。”
“有两桩事还要问过你的意见。”
“说来听听。”
“昨日听怀古说,你有意参加明晚的诗会?”
“能推掉的话,我自然是不想去的。”
“推是不好推了。”
“明晚的诗会不光书院部分人参与,布政使司刘大人、杨大人等人也会前来。”
陈逸挑了挑眉,“布政使司,刘洪?”
“……”
岳明先生跟卓英先生对视一眼,显然都听出他对刘洪的不以为然。
但仔细想想如今萧家跟刘家的关系,陈逸这样的态度倒也说得过去。
“除了布政使司外,还有其他衙门之人,另外蜀州及外州的一些大族、儒士也会前来。”
“不过我等只是旁观,诗会盛况如何终究要看你们年轻人的表现。”
陈逸明白过来,这俩又打算让他做苦力啊。
“其实简单,将我所作那幅《雨后有感》在诗会上展示一番,自是能让书院面上有光。”
岳明先生摆摆手,“不妥不妥。”
“你那首《雨后有感》已在蜀州传开,更有不少人见过你圆满境界的行书,不好再用。”
陈逸想了想,只说明晚看情况吧。
不过他倒也没推辞不去。
毕竟昨日他已经答应陈云帆和李怀古要去诗会上看一看。
岳明先生和卓英先生等人不再多劝。
他们都知道陈逸的脾性,也知道他主意最正,一旦有了决定,旁人劝也劝不了。
所以他们只提醒道:
“中秋佳节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盛会,若是轻舟文章天成,不妨写出来让我等一观。”
陈逸不置可否的问:“第二桩事呢?”
岳明先生顿了顿,说道:“展馆定于后日开放,我等商议后,都希望你能够到场主持。”
卓英先生附和说:“你如今书道已到圆满境界,还是新体字,放在大魏九州三府都少见。”
“后日前来的人一定很多。”
“你若能到场跟那些人见上一见,于你未来只有益处没有坏处。”
陈逸闻言,没有立即答应下来。
他自是清楚这等事情的好处。
往小了说,他能在读书人中混个脸熟。
往大了说,他这也算坐实自身书道大家的身份,名望大增。
今后知道他认识他的人会更多,旁人若想再对付他,难免会有些顾忌。
这也算是名利带给他的为数不多的好处之一。
陈逸想着点了点头,答应下来,“等诗会之后,我一早来书院这边。”
“不过我有言在先,若是夫人这两天回来,即便我过来,也不会待太久。”
岳明先生露出笑容,“这是自然。”
“时间定在后日巳时一刻,还算充裕,应是不会让你待到午时。”
闲聊几句。
陈逸起身告辞。
待走出书院,他下意识的看了看“云边有家馄饨铺”。
见店门口已经立起马观所写的那幅《天下第一馄饨铺》,以及往来不绝的客人,他不由得一乐。
雌虎,楼玉雪。
你还是安心在这里经营好馄饨铺吧。
呵呵……不用谢。
陈逸想着,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径直回返萧家。
眼下鹞鹰出走,灰狼自杀,鸾凤一直跟在陈云帆身边。
因而他若想了解隐卫今后动向,从雌虎这里下手最为合适。
“所幸先前留了楼玉雪的性命,不然真让隐卫藏入暗中,倒也不好。”
而陈逸不知道的是,待他走远之后,一辆马车从不远处的曲池边上驶出。
马匹是常见的矮脚马,车厢朴实无华。
此刻,帘子掀开一角,露出一双略带惊疑的眼睛盯着陈逸的背影。
“他,竟没有死?!”
“明明先前我亲自出手,并确认过萧家赘婿溺亡于曲池里,他怎会没死?”
闻言,驾着马车的年轻车夫好奇的看了一眼。
“师父,会不会是那萧惊鸿救援及时?”
“听闻那日,萧惊鸿亲自将陈逸带回萧家刑堂,以她的修为想要救下陈逸并非不可能。”
“有些可能,只是……”
“呵,算那小子命大!”
……
回到萧家。
不幸被陈逸言中。
他下午的确要代替萧惊鸿给各家送节礼。
原因无他——萧惊鸿确定中秋节前回不来家里。
陈逸仔细看完信上内容,脸上露出些许复杂的笑容。
尽管他跟萧惊鸿接触不多,但对萧惊鸿字迹还算认识,知道这封信不是萧惊鸿所写。
“看来夫人有些歉疚,竟没有自己书写回信。”
萧婉儿自是也看出些端倪,“二妹应是有其他事情耽搁,让枕月代为书写的。”
陈逸嗯了一声,收起信件,笑着说:“前些时日三镇夏粮被烧,夫人有所警惕也是应该。”
顿了顿,他继续道:“稍后我便去给各家送些节礼,总归不好失了礼数。”
萧婉儿迟疑道:“不如我跟妹夫一道前去?”
陈逸想了想没有拒绝,颔首道:“有劳大姐。”
“不碍事,刚好我也要出府,左右不过几步路的功夫。”
“那走吧,早去早回……”
萧惊鸿不回蜀州,并未出乎陈逸预料。
除去他先前所说的三镇粮草安危外,跟山族共建的乌山互市也是重中之重,容不得马虎。
再加上老太爷的谋划,让萧惊鸿在外遥领三镇军马,也能更好的保护萧家。
只是陈逸推断出这些,心下难免有几分感叹。
他本以为解决掉萧东辰,逼迫萧家二房远走,老太爷和萧惊鸿能轻松些。
如今来看,任重道远啊。
整个下午。
陈逸跟萧婉儿一起在蜀州城内奔波送礼。
大多是送给蜀州各衙门的要员,还有一些传承多年的世家大族。
礼物不多,心意到了即可。
不过令他哭笑不得的是,他们送出去半车节礼,回来时车上竟还堆得满满当当。
那些家族之人、衙门要员回礼毫不含糊。
若非陈逸和萧婉儿推掉不少,此刻马车上的零碎物品会更多。
临近傍晚,他们总算送完节礼,打道回府。
路上。
萧婉儿看着有些沉默的陈逸,迟疑着问:“明日中秋,妹夫有何打算?”
陈逸看了她一眼,随即看着窗外回道:“府里若是无事,我明日带小蝶去书院参加诗会。”
“诗会,我,我能跟着一起去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