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精神亦或文字(6)

    朱慈炅的笑容凝固了。

    他看懂了朱至澍脸上表情的内容,皇帝你要杀便杀吧,反正我不同意,历史再怎么春秋笔法都会记录的。

    欺天是大罪,欺心是失德。

    朱至澍已经只差指着朱慈炅鼻子骂了,但朱至澍居然很有学问的样子,说得相当委婉。

    有人不想加入什么皇家投资公司,更不想掌握政治实权加入什么督政院,朱慈炅现在知道了,这个有人说的就是蜀王。

    初见时,朱慈炅还是对蜀王颇有好感的,算是老乡,年仅四十的蜀王在藩王中也颇有英气。

    不过,东厂的初步估算,蜀王居然才是大明藩王里的隐藏首富,他的家资仅金银珠宝初步估算就超千万。

    虽然应该是历代蜀王的积累,也有四川的富饶安宁,跟朱至澍关系不大,但他显然舍不得这笔巨大的家资。

    享殿上的气氛一下就开始冷却了。

    不只《皇明祖训》,还有斑斑青史,更有良心道德,虽然这东西已经被朱慈炅渐渐抛弃。这就是亲王们还有的武器吗?

    “蜀王,不如朕禅位于你。你来做皇帝,朕来做蜀王,如何?”

    朱慈炅此话一出,大殿内满座皆惊。燕王系的亲王更是集体怒视蜀王,福王朱常洵将朱由梁轻轻推开就要起身。

    朱至澍脸色瞬间惨白,马上改坐为跪,重重的把头磕在地上,音量都加高了一倍。

    “臣绝无此意。”

    “太祖子孙的担当呢?”朱慈炅冷笑一声,“大明马上就要亡国了,你们以为你们一个个跑得了?赵家王爷的土地在哪?李家王爷的王府又在哪?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覆巢无完卵。”

    “皇上!”

    “皇上慎言!”

    “慎个屁。当着太祖爷的面,朕也是这么说的。”

    朱慈炅豁然起身,将手中《皇明祖训》砸在太祖神主牌前,“朱元璋”都吓了一跳。

    “你们的鼠目寸光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们知道大明已经有多少人口了?难道只有宗亲数量在激增,别人都不生育?这个破朝廷的统计有大问题,你们自己藏了多少投献荫户?遍地流民你们眼瞎吗?

    单单一个应天府,就超过七百万人了。这是留都,其他府就算一半,那全国是多少?五亿多。当然,有些偏远州府没有这么多人,再减一半,全国三亿人没得跑了。三亿人怎么活?要不要吃饭?

    你们知道为什么到处都有人暴乱吗?北边压下去,南边又起来。因为饿啊!如今的大明就坐在这些流民饿殍头顶,哪天压不住,说垮就垮了。太祖爷就在这儿,你们问问他,大明怎么来的?饿出来的!”

    朱慈炅愤怒转身,一脚将蒲团踢飞,蒲团砸向享殿金柱,无声下落。

    “田维章,从今天起,这帮亲王只给水,不提供饭食。朕要看看,你们能饿几天?饿昏头了,你们会不会把太祖爷的神主牌啃了?”

    “皇上息怒!”周王朱肃溱趁朱慈炅喘气,赶紧开口。

    “臣等是赞同削藩的,也支持皇上的新政。”

    “对对对。臣等皆支持皇上。”襄王朱翊铭紧随其后。

    “哪个亲王不支持皇上,臣以督政院亲王提议,以督政院名义将此藩削除。”

    沈王朱珵尧高声开口,享殿内同时一静,想支持皇帝的声音都瞬间凝固。

    沈王,你到底站哪边的?

    “对,皇上还小。恶名臣愿为皇上担了,要骂就来骂我福王。”

    福王在一片静默中高声补刀,挑衅的目光盯着刚刚抬起头的蜀王。

    蜀王的脸颊抽搐,胡须颤抖。

    “臣……支持……皇上。”

    蜀王或许可以指责皇帝,但沈王和福王双双站出来为小皇帝背书,概念大不一样了。蜀王犯众怒被削,有冤都没处说理,但他感觉好难受,仿佛心头肉被挖了一块。

    理智告诉他,要妥协随大流,不然什么都没有了。但真的舍不得啊,你们不如杀了我吧。

    蜀王在纠结中想要干脆昏倒,但偏偏又清醒得很。至于小皇帝说的大明危机,跟他蜀王有什么关系。

    你是皇帝,你要想办法解决,凭什么怪我蜀王。

    “好了,安静。请皇上息怒,继续主持大会,大家一起出主意,重修家规。”

    周王颤颤巍巍的起身,开口劝说,真要谈崩,亲王有一个算一个绝对讨不了好,况且支持小皇帝的亲王绝对不在少数。

    大明的亲王里,有些人始终是地主心态,但也有不少人已经意识到诸藩资本联合的恐怖威力。像蜀王就是死也不同意经商的典型,那怕他实际控制有蜀锦川盐。而福王就是对资本联合的诱惑期待最大的亲王,那怕他的田地规模相当庞大。

    支持蜀王的最大地主派亲王是楚王朱华奎,但朱华奎最早挨刀,这会已经彻底不想地主的事了,整天要计算皇帝提前拿了的东西算多少股。

    支持福王的最大资本派亲王是益王朱由木,曾跟朱慈炅天启爸爸同名的家伙。他涉足商事很低调,主要是瓷器和矿产,但这混蛋是大明亲王里唯一一个搞外洋走私的家伙。

    看起来似乎是太祖系亲王想当地主,成祖系亲王想搞资本。

    错了,成祖系里的德王也是地主派,太祖系里的代王也是资本派。

    还有人地主还是资本无所谓的,比如襄王,这个老头对督政院非常感兴趣,其实周王也跟他一样,两个老鬼都有了政治目的。

    但襄王打出资本派的旗帜,拉拢成祖系后,周王就很弱势,他只能拉拢太祖系,支持地主派。

    此外还有些人是只想浑水摸鱼的,比如岷王,这个最穷的藩王简直是搅屎棍。他只期待变革,怎么变无所谓,无所谓什么立场。

    武冈太小太穷,岷藩人又多,能够回京就好,无所谓北京南京,只要不让亲王混得比郡王还不如就行。

    朱慈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的削藩策略已经把诸藩搞成了一锅大杂烩,无比复杂,剪不断理还乱的那种。

    他拿出议程以外的修改族规,想要个名正言顺,其实诸王无所谓,根本不会有反对意见。

    比如他只要说修改族规,但蜀王不削藩,蜀王会屁颠屁颠的帮他捉笔。

    陛下,这一笔你想要直的还是弯的?

    襄王朱翊铭也起身了,先向诸王。

    “对,大家一起出主意。”

    又看王坤。

    “这位公公,给皇上搬张椅子来。”

    再面周王。

    “周王不如说说,该怎么重修家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不错,请把《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