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应许之地

    当人们踏上新的应许之地之时,也不是所有人都开心,空气中弥漫的不仅仅是硝烟,还有一种更深沉的、来自当地人的无声敌意。

    在港口外围的废墟间,一些本地人正用冰冷的目光注视着这批新来的移民。这都是之前法军镇压的幸存者。

    法国对待此类问题从来都是不留情面的,计划起来从不考虑当地人怎么样,就如同法国从不珍惜殖民地的文化。

    接下来的计划清晰而冷酷,在镇压了大规模起义、造成人口锐减之后,从另一个动荡的殖民地——东南亚,迁移大量可靠或至少是老实的农民过来。

    这既能巩固法国对马达加斯加的控制,稀释当地人口,又能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重建提供廉价劳动力,同时还能在法属印支缓解人口压力。这是一举多得的系统工程。

    不管当地人怎么想,这个计划既然已经开始就一直会执行下去,经过短暂的,不夹杂丝毫温情的欢迎之后,移民被带到临时搭建的营房。

    他们领到的工具粗劣,分配的土地往往是刚刚从当地原住民手中“重新分配”过来的,或者是从未开垦的、贫瘠的边角之地。

    随着移民抵达,马达加斯加总督府开始真正的对五年计划进行规划,重塑马达加斯加的企图是如此的明显,满满都是我们决定了,他们去执行的味道。

    整个计划充满殖民官员和军方代表的宏伟蓝图。

    讨论的声音充满理性与激情,仿佛在描述一个纯粹的工程项目,而非在一个刚刚经历血洗的土地上进行社会重塑。

    “第一阶段,土地整理与分配。我们已经对叛乱期间无主或重新归属的土地进行了测绘。这些肥沃的冲积平原和缓坡,将优先分配给新来的印支移民,用于建立模范村庄。”

    “同时西部的草原地带,将开辟为大型经济作物种植园。咖啡、香草、丁香……我们需要用可靠的商品出口,尽快让殖民地财政恢复健康。移民将为我们提供必需的、纪律性强的劳动力。”

    “安全呢?本地人看着自己的土地被分给外来者,这无异于火上浇油。”法国驻军的军官开口询问,这可能会增加军队的工作。

    “尊敬的中校,相信本地人还没这么健忘。”面对质疑的殖民地官员自信的笑着道,“基础设施先行。我们将动用移民劳动团,优先修复和新建连接这些关键区域的公路网。这不仅能促进物流和贸易,更能让我们的军队和宪兵快速机动,确保任何不稳定苗头都能被及时扑灭。基础设施先行。我们将动用移民劳动团,优先修复和新建连接这些关键区域的公路网。这不仅能促进物流和贸易,更能让我们的军队和宪兵快速机动,确保任何不稳定苗头都能被及时扑灭。”

    “当然对于新移民,仅仅是劳动肯定是不够的,要建立双语学校,优先招收移民子女,并鼓励部分本地儿童入学。长远来看,这将培育一代新的、心向巴黎的精英。我们要用犁铧和推土机,抹去叛乱的记忆,用新的居民点和经济链条,重新缝合这片土地。我们要让马达加斯加不再是充满敌意的孤岛,而是法兰西联邦肌体上一个有机的、蓬勃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是巴黎政府对马达加斯加未来重建的期望,虽然说在座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巴黎对马达加斯加的关注源头到底在哪。

    当然是在,法属印支第一大城市西贡了,几个月一换政府的巴黎能关注什么,能够有保住殖民地的共识都是,上帝还没有抛弃法兰西。

    要不说电报是伟大的发明,科曼通过现代通讯手段,知道了第一批移民已经抵达马达加斯加的消息,终于从梦里啥都有,改天换地,人定胜天的宏伟蓝图当中醒来,甚至都有空关心艾娃加德纳的电影处女座,到底进度到哪了。

    其实这种明显带着救世主心态,充斥着刻板印象的电影,还真就是美国人的强项,也不知道美国人是不是没什么文化的关系,类似的电影都充满了一眼就能看穿的刻意。

    比如说那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丑化妆容,除了美国电影之外,科曼还真没有从其他国家电影当中见过。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国力强大感觉没有必要隐藏,反正就带有一种给你喂屎你也要忍着的从容。

    “你对美国电影有误解,其实好莱坞的电影对黄种人还是很友好的。”艾娃加德纳不能忍受科曼的无耻论断,虽然她没跻身好莱坞核心就被科曼截胡了,但毕竟是曾经的梦想。

    “你想说世界大战期间华人的形象还过得去么?”

    科曼笑呵呵的反驳道,“你应该看看战争时期美国对日本人的形象是怎么塑造的,那才是美国电影真正的想法,至于你说华人形象还可以,既然能把日本人的形象塑造成那样,换一个族群也不难,反正在美国眼中都差不多。”

    这种事美国少干了?美国是最善于对形象嫁接的,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对美国造成猛烈冲击,美国对日本文化的侵入严防死守,但是刻意放开了香江电影传播,不就是打着把水搅浑的目的么。

    二十一世纪有样学样,随着东方大国影响力越来越大,开始从韩国身上玩嫁接,抵消东亚真正具有文化传播能力的国家,可惜这招用了两次,已经不算特别管用。

    再者就是时代不同,日本面对美国塑造的信息茧房真没什么突围能力,东方大国恰恰掌控了一个短视频平台,美国的信息茧房有漏洞。

    还有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一个小地方德不配位,一旦失去了作用被抛弃,拔苗助长的效果也会反噬。

    香江一群老头子演电影就是韩国的前车之鉴,实际上韩国娱乐圈也在快速老化,似乎比当年的香江还快多了。

    这些道理艾娃加德纳一个没进入核心的边缘演员是不可能明白的,她确实也不想明白,用实际行动胡搅蛮缠,上前一步搂住了科曼的脑袋道,“道歉”。

    “对不起。”清晰的感受到了脸上的压迫感,科曼伸长了脖子闷声闷气的道歉,“我认为作为一个人,我有基本的呼吸权。”

    “你从来没关心我是不是能够呼吸。”艾娃加德纳一动不动怒斥男人双标,但随之而来的深呼吸让她一哆嗦。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顶撞了,必须重拳出击,不然眼前的男人只会越发的膨胀,直到事情发展不可收拾。

    “我就奇怪了,吃法式长棍有什么错?”科曼不断的口花花,谁怕谁啊,他才二十岁,正是初生牛犊不怕母老虎的年龄。

    本以为眼前的事情都忙完了,将是一段平静的时间,但是事与愿违,一名在瑞士常住的女士,经不起再三的邀请,终于回到巴黎开始二次创业。

    当这一封电报从巴黎发过来的时候,科曼端详良久做出判断,“这是看法共被踢出政府,感觉没有危险了。”

    “谁来的电报。”艾娃加德纳披着男士衬衫出来,双眸当中满是探究。

    “呃,阿迪莱夫人的电报,是香奈儿女士回到了巴黎,之前和她谈过一个合作项目。”

    科曼张了张嘴,总算是给小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称呼,“阿迪莱夫人除了年轻充满青春活力之外,基本上什么能力都没有,亲爱的,能不能?当然绝对不强迫,但我觉得奢侈品品牌,适合你的外在条件。”

    “我要是回去的话,这一次回来你不会又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吧?”艾娃加德纳实话实说当然是不想去,但既然男人恳求了,她不能拒绝。

    “我去哪,移民结束之前我在西贡哪都不去。”科曼咧着嘴保证道,“不会这么倒霉,又有殖民地暴动了吧?这种事也不会总出现。”

    科曼才刚刚升军衔,就算是还有殖民地暴动,他这一次也不会像是去马达加斯加这么主动了,他是一个可以边吃草边干活的人,但像是苏联那种宣传上的无私奉献?很抱歉,他不是那种人。

    等到这一波马达加斯加的移民完毕,没有出现什么篓子,科曼就会打道回府返回海外省,好好经营一下北非。

    此时也不是没有任何冲突在酝酿,但和科曼没有直接关系,就在几天前,联合国专门成立了巴勒斯坦委员会,开始就巴勒斯坦的独立问题进行磋商,磋商的核心就是犹太人的主张是不是应该被采纳。

    法国从西贡移民到马达加斯加的华人找到了应许之地,犹太人也从巴勒斯坦找到了应许之地。

    美国和苏联都认为犹太人的命运十分悲惨,应该倾听这个悲惨族群的呼声。

    当然已经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包括从法国手中刚刚独立的叙利亚都坚决反对,只是和美国和苏联的态度相比,反对国家有些土鸡瓦犬的意思。

    这件事唯一和科曼有关的地方,就是叙利亚的很多军人是法兰西第一集团军的部队,可能会成为这一场酝酿中风暴的变量。(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法兰西之父不错,请把《法兰西之父》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法兰西之父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