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铁路开工

    失望的阿拉伯人,无法在联合国框架之内对美国和苏联共同作出的决议,拿出实质上的反对办法。

    那么现在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进行战争准备,到了英国的托管时间就开战,把犹太人赶下海。

    看不见的电波,在开罗、大马士革甚至巴格达上空流转,志在夺取圣城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国家,绝不只是一个两个。

    人和人的悲喜并不相通,犹太人的悲惨命运阿拉伯人固然同情,但认为造成这种悲惨的人又不是自己。为什么不在柏林建立犹太人的国家?

    反正现在柏林也被四国分区占领,在柏林建国不是更能够报仇雪恨?

    阿拉伯人的想法倒是没错,但可能忽略了犹太人的心理,有没有可能是犹太人不敢呢?

    两次世界大战已经证明了德国的战斗力,犹太人在强权面前从来都是非常温顺的,尤其是在德国人面前。

    其实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人一言不合就能够掀翻整个世界,并非是某个国家的认识,而是一个世界共识。

    科曼别说在这个世界亲身经历了世界大战,哪怕不是全部。

    就算是前世只是从东方大国的历史教科书上,学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德国人不可战胜的思想钢印几乎一直持续到了二十多岁。

    其实已经很少人知道,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互联网,德粉数量之庞大,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在历史军事领域,只有德粉和其他。

    后来亲苏的声音大了起来,只不过是毕业的学生们认识到了,自己在进入社会之后不过是一个牛马,才觉醒了阶级意识。

    现在世界大战才结束两年多,欧洲各国对德国人的战斗力都记忆犹新,能打就是统战价值,过几年美国和苏联都会不同程度上武装德国,吓死犹太人也不敢在德国人的土地上建国。

    而阿拉伯人显然是一个软柿子,更别提耶路撒冷的政治地位,如果掌握在手中几乎就是一个随时提醒全世界基督徒战胜穆斯林的活标本。

    那么对于法国来说,未来要站在谁的一边比较有利。

    如果科曼说的算当然是站在阿拉伯人一边,以色列建国确实有价值,象征西方国家对千年宿敌的彻底压制,切断了阿拉伯世界两大板块北非和中东的陆地联系,这确实是有极大的象征意义。

    可这种利益和法国有什么关系?那是世界霸主应该考虑的问题,法国连殖民时代都是二号强国,在这个时代更是距离美国和苏联差距遥远。

    法国为什么要为世界霸主才考虑的问题,采取亲近以色列的态度?当然是谁能够带来利益,就站在谁的一边。

    而阿拉伯国家显然是能够带来更大的利益,以色列这个国家虽然善于包装,但离开其他强国的支持根本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地方,而要支持以色列就要对以色列输血。

    别说这个时间段,犹太人还没有在美国金融领域一言九鼎,就算像是几十年后那样已经完成了控制也没用。

    金融业的数字并不是现金,碰上俄罗斯那样以武力作为后盾不认账的国家,数字就只是数字。

    而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却是可以直接换现金的东西,法国如果出售武器武装以色列得到的不多,如果换做武装阿拉伯国家,就会得到冷冰冰的钱。

    更别提这并不只是阿拉伯国家的问题,冷战时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路线只是共和制度阿拉伯国家的路线,还有一条沙特推动的伊斯兰路线,后者就包括了巴基斯坦、印尼这些非阿拉伯国家。

    美国这么倾向以色列的国家,在奥巴马时期都开始了远离以色列,和穆斯林世界和解的动作,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当穆斯林世界不存在。法国当然也做不到。

    其实冷战时期以色列的外交环境,和南非以及诈骗岛平起平坐,标准的世界孤儿,是冷战苏联败北美国大获全胜,改善了以色列的外交环境。

    到了真正要二选一的时候,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面对的环境,才是真正到了要命的时候,所面临的真是处境。

    “苏联只要以色列建国稳住了,马上就会抛弃以色列。那么法国干嘛上去凑热闹。”科曼深知又到了键政的时候,就英国托管时间一旦结束,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必然爆发战争的报告,已经新鲜出炉。

    报告核心是以色列的建国得到了美国和苏联的共同支持,法国就算是采取亲近以色列的态度,在美国和苏联衬托下也不会得到感激。

    至于一旦爆发战争的胜负,科曼在报告当中着重强调了,虽然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基督徒已经迁走,但法兰西第一集团军的叙利亚穆斯林军人,短时间内仍然会控制这个国家的政权。

    经过世界大战的战友情是存在的,一旦因为阿以战争做出切割,对当前一百一十万法军也会造成很大影响。

    更何况法国在北非推动的地中海铁路连接计划,包括了很多穆斯林国家,靠近以色列将会影响法兰西联邦的构建。

    法国有很多理由袖手旁观,此时还多出来了一条地中海铁路计划,不应该像是另外一个世界那样,采取亲近以色列的态度。

    就巴以分治的决议做出分析报告,发送到巴黎之后,科曼便继续自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顺便照顾一下艾娃加德纳的剧组,人家被科曼一声令下,就出面跑东跑西,他要是连这点事都做不好怎么可以。

    剧组当中,正式拍摄战斗戏份的时候,饰演法军和饰演越盟的群众演员正在打的不可开交,科曼来的时候,观察了一下,将军说现代战争是炮战果然诚不欺我,正好是拍摄一段炮战的镜头。

    越盟炮兵的体力已经接近枯竭,炮击速度和准确度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胜利的天平渐渐开始向着法国方面倾斜,法国迫击炮的射击越来越凶猛精准,逼得越盟的迫击炮小队只能不断的移动着发射阵地,偶尔才发射一两发炮弹进行还击。

    越南人引以为豪的灵活走位竟然被慢慢压制住了,连带着残余兵力也只能躲藏在山坡上的草丛中向着据点射击,再也无力发起进一步行动。

    科曼观望了一会,询问了一下法军士兵客串的电影顾问,这种战斗是否贴近现实,在荧幕上的表现力如何。

    而另外一个机组当中,编剧正在安慰几个女演员为电影事业所做出的牺牲,尤其是对其中一个面容精致,必然在电影业有一席之地的女孩进行安慰,“泰勒,你刚刚的表现,哪怕是机组人员都感到痛心,最终成功逃离魔掌的的表现,极其能够调动人们的情绪,就好像真的面对强暴一样……”

    “这样就好。”泰勒小声抽泣的回答,忽然紫色双眸看到了一个带着黑色高桶帽的身影,那不是给自己讲戏的少校?枉她这么信任他。

    “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虽然南方安全形势还可以,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科曼手插裤兜,道貌岸然的模样全无给泰勒讲戏的嘴脸,任谁看都是一派国家栋梁的姿态,正对着剧组和安保人员进行训诫。

    遥远的阿尔及尔,军管制度下的法军总司令朱安将军,对海外省几乎有着绝对的权威,由他亲自宣布地中海铁路计划的开工在合适不过了,尤其是趁着摩洛哥和突尼斯的法军还在的时候。

    观礼台立在郊外上面挤满了人:从巴黎远道而来的人民共和运动议员皮埃尔·莫罗,穿着熨帖的白色热带西装,额头上却渗着细密的汗珠;本地的殖民官员,戴着软木遮阳帽,志得意满地交谈着;还有穿着笔挺军服的法国军官。

    朱安将军的讲话,满是关于进步、繁荣与法兰西联邦共同体光辉未来的辞藻,“这条铁路,将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文明……”

    讲话完毕之后,在工程师的操作下,猛地动了起来。它的钢铁巨臂发出沉重的轰鸣,巨大的铲斗如同野兽的利颚,狠狠地咬向大地!

    在军人们的吆喝声中,铁路大军开始像蚁群一样涌动起来,镐头和铁锹与砾石碰撞,发出单调而沉重的声响。

    “朱安将军。”莫罗找到了阿尔及利亚法军司令朱安,口中带着一丝感叹道,“我没有想到,军队的行动比我们还要更快,资金还没有到位。”

    “资金可以再等等,但海外省的安全形势不能再等了。”朱安将军就出生在海外省,他比巴黎尊敬的国民议会议员们更能够认识到紧迫性。

    他十分同意那张接到电报当中所描述的,越早动工越好的论断。

    因此在得到了巴黎的回复之后就迅速宣布铁路开工,当然他也感激这一次人民共和运动在国民议会所处的努力,“不知道真正忠于国家的党派,这一次能不能找到执政权?”

    “我看问题不大。”莫罗的笑容当中充斥着自信,“社会党和法共的分裂,让我们拿回政权的成功率大增。”(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法兰西之父不错,请把《法兰西之父》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法兰西之父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