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标题消散,悲伤的BGM响起!
画面中是,冰天雪地的长津湖战场。
志愿军战士们身着单薄的棉衣,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潜伏着。
他们的脸被冻得通红,眉毛和睫毛上结满了冰霜,但眼神却无比坚定。
那风雪让人看着都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颤。
直到……慢慢一道道人影出现在众人的视野,随着天幕镜头拉近,无数人都瞪大了眼珠子。
因为……因为……那些手里抱着钢枪的人影,此刻已然被冻成了冰雕!
一个个都冰封在雪地里的,望着前方。
阵形没有一丝混乱!
这一刻天幕前的众人都震惊了,他们又陷入了深深的不理解。
大秦祖龙:“这种极寒天气,他们为何宁愿被冻死也要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
大汉野猪:“这到底是何等的意志?即便是死也保存着战斗姿态!”
大唐李二:“唉!看到这,纵使是朕,也莫名的感觉心里不舒服。”
永乐大帝:“不舒服,你就造船起航去干他们,光嘴上说有个屁用,你待用实际行动证明。”
一个破碗:“这洋毛子,咱打算一个不留!”
……
正在众人交流之际,天幕旁白想起!
【这就是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战役中的冰雕连!】
【1950年11月,朝鲜北部遇上了几十年不遇的寒冬,长津湖地区白天零下三十多度,但是到了晚上能达到零下四十多度的极寒低温!】
【可以这么说,在这里,寒冷比子弹更加可怕。】
【据史料记载,整个长津湖战役中光冻伤减员的志愿军战士就高达三万多人。】
【你要问为什么?】
【因为当时志愿军第九军团奉命赴朝作战,由于军情紧急,许多人都没有来得及停车更换厚棉衣,就直接开往了朝鲜江界。】
【当时许多战士身上只穿着不到一斤半棉花的薄棉衣,而且还有许多是刚刚从南方过来的战士,他们大多数都是平生头一次看见雪,就立刻感受到了零下几十度的严寒。】
【至于能冷到什么程度,滴水成冰,不是夸张,而是事实!】
【一些战士的耳朵,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就掉了,一点都没有知觉,有的鼻子都冻烂了,很多战士的手指、脚趾被成冰疙瘩。】
【更严重的是,补给的粮食还没有运到前线,运输车就已经被美军的飞机给炸了!】
【战士们无棉衣御寒,仅靠单薄衣物抵抗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连最基本的“冻土豆”都成了稀缺品,饥饿与寒冷时刻伴随作战全程。】
看着天幕上那被冻得不成样子的战士,天幕前无数人泪目了!
这……这……这些人都是他们华夏儿郎!
滴水成冰、被冻成冰疙瘩的手脚……发肿的脸!
这该多绝望啊?
这又是何等的意志啊……
无数人眼眶泛红,看着这一切!
他们恨不得穿过天幕,为后世华夏儿郎送去粮草与厚衣!
同他们一起抗击外敌!
尽管他们不懂那些武器如何使用,可他们也有一腔热血!
此时天幕上还在继续。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低温导致武器大面积“罢工”。】
【枪栓因冻住无法拉开,手榴弹难以拧开引信,近七成迫击炮因炮管冻结、弹药受潮而无法爆炸!】
【战士们只能把冰冷冷的武器塞进怀里用体温进行暖化,但是后果是皮肤甚至会与冰冷的弹药粘在一起,稍一拉扯便血肉模糊。】
【美军空中封锁与恶劣路况完全切断补给线,前线战士只能在“弹尽粮绝”的绝境中作战。】
【1419高地上的志愿军坚守三天无任何补给,1282高地最后仅存2名战士时,仍无任何物资支援。】
【反观美军,他们能通过大型运输机获得持续补给,空投物资不仅包括充足的弹药、干粮,还有电台、毛毯、咖啡和药品,在保暖与后勤保障上形成绝对优势。】
【尤其是逃亡时,美军动用145架次轰炸机对山体进行地毯式轰炸!】
【面对仅1名志愿军出没的区域,竟用凝固汽油弹和500磅炸药轰炸25分钟,宣称“要让小山脊成为世界上最没用的地皮”。】
【即便拥有机械化部队与火力优势,美军从柳潭里到下碣隅里仅22公里的路程,机械化部队竟耗时59小时,后卫部队更是用了77小时,且一路上被我们志愿军打得伤亡1500人!】
画面翻转。
画面中志愿军匍匐在雪地里脸上和耳朵被冻的发紫,然而去的没有一人起身,都死死的盯着前方。
还有的把冻的硬邦邦的土豆放进怀里暖软,给那些冻伤严重的志愿军吃。
而他们,就靠着地上的残雪和硬邦邦的土豆坚持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经穿着一件单薄的棉衣和胶鞋,在极寒的长津湖熬了三天三夜。
在没有下达命令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动,趴在那里就趴在那里,趴了三天!
即使有小便也丝毫不能动,直接就在裤子里面解决,然后依靠自己微弱的体温再把裤子烘干。
每位战士都是这么熬过去的!
强忍着严寒与饥饿,端着枪,两只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前方,一动也不动的就这样等待着下达冲锋的命令。
这就是钢铁般的意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