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遗留的鹿群

    正如陈舟所料,未经过持久酝酿的暴风雪宛如空中楼阁,根本支撑不了太久。

    最先偃旗息鼓的是来势汹汹的大风,雪又飘了一会儿,雪花肉眼可见地变小,排列得也不似之前那样紧密了。

    随着风势减弱,很快洞外就显露了天光。

    洞深处节奏迟缓的呼吸声依旧没有改变,陈舟用手背擦了擦鼻子,看着插在一旁闪烁着寒光的长刀,最终决定饶洞主人一命。

    虽说这场风雪并没有持续太久,从马后炮的视角来看,大概率要不了他的命,但若始终留在外面,苦头是少不了的。

    缩在洞里冬眠的那家伙,挖掘洞穴时肯定没想到有一天会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帮助他们躲避风雪。

    一切都是无心之举,是机缘巧合。

    不过说到底,陈舟还是受了洞主人无意的庇佑的。

    放在平时,还没填饱肚子,一头送上门的野兽陈舟绝不会放过,这次“受人恩惠”,没办法立即翻脸,也就算了。

    而且这头多半为洞熊的家伙还给陈舟提供了新的灵感——

    或许回到庇护所以后他可以沿着山脚搜寻,在松林的末端寻找熊类冬眠时挖掘的地洞,或是粗壮的大树。

    现在刚入冬没多久,冬眠的动物积攒了一身肥膘,还没消耗太多。

    原本陈舟打算靠钓鱼获取脂肪储备——

    鱼类具有厚实的皮下脂肪,尽管鱼油偏腥,却也是不错的脂肪来源。

    但这几天在河边这么一看,这时节捕鱼难度恐怕有点高,天气太冷了,鱼都缩在深水区,除非撒网捕捞,靠钓肯定是不靠谱。

    尤其现在找不到虫子,只能用动物内脏做鱼饵,而动物内脏的腥气又太大,在岸边往鱼线上挂,说不定还没等钓到鱼,就把饥肠辘辘的野兽先吸引来了。

    与此相比,熊类、雕齿兽、大地獭等等,有冬眠习性或无冬眠习性的穴居动物,都比鱼合适的多。

    这不仅因为它们居住在陆地上,更因为它们体型大,宰杀一头至少能出五六十斤的油脂,省时省力。

    而且长毛的动物除了油脂,还有皮毛可供使用。

    皮毛,也是他们目前急需的资源。

    ……

    已经决定放洞中野兽一马,陈舟也就没多磨叽。

    耐心地等了一会儿,确认风雪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他唤醒趴在一起的锯齿虎,带着它们离开了洞穴。

    除了想尽快获取盐石,完成任务返回庇护所之外,陈舟之所以如此急切,还因为洞穴内的气味儿实在难闻——

    对于他这种嗅觉敏锐的人来说,充斥在整个洞穴中的骚臭、腥臭无异于一种折磨。

    或许锯齿虎骨子里早就适应了这种气味儿,但他实在无法忍受。

    ……

    暴风雪过后,刚刚还以枯黄和黑灰为主的草原被白色统治。

    地面铺了一层松软的积雪。

    风势大减,阵阵凉风吹过,不时能掀起一些浮在表层的薄雪花,相较刚才下雪的时候,此刻却无太多寒意。

    不过陈舟却知道,这种看似平静无危的景象实际是一种麻痹。

    在北方生活的人都知道,下雪不冷化雪冷。

    当积雪开始融化时,野外将被彻骨的严寒笼罩。

    冬季天短,暴风雪耽误了些时间,太阳已经快要落山。

    所幸现在没有风雪阻碍视线,隔着老远就能看到树林和土丘,陈舟吸取教训,不敢再在开阔地界停留,带着锯齿虎直接赶到了树林中,在那里生起了火。

    树林能遮蔽风雪,也有充足的燃料,躲在这里,就算风雪再度袭来,至少也有挡风的屏障了。

    ……

    雪后的露宿自然称不得愉快。

    入夜后,本就寒冷的气温一降再降,短暂停歇的风也重新吹了起来。

    陈舟精心挑选了一处被几棵并生的树木环抱的位置,旁边还有一丛已经掉光了叶子的灌木做掩护。

    但头顶没有遮蔽物,身旁即使封得再严实,也阻止不了风劈头盖脸地拍下来。

    篝火生得很旺,陈舟发狠地砍柴火,然后往篝火里扔。

    他甚至拔下了好几棵灌木,用刀修整后囫囵填进篝火中。

    火焰明亮极了,靠得够近时的确能感受到足够的暖意。

    然而只要稍微往后退一点儿,在人与火之间给风腾个空,它就毫不客气地钻进来,那些好不容易才感受到的暖和气也就变得微乎其微,甚至直接消失了。

    更烦人的是,风助火势。

    风始终不断,确实使篝火烧得更旺,却也加快了燃料的消耗速度。

    陈舟把虎大娃和虎二娃拽到背后,让它们做自己的靠枕,虎三娃则负责待在身侧,充当另一堵挡风墙帮他遮蔽从另一边钻过来的风。

    他不敢躺下。

    一来地面冰冷,躺下不仅无法保存热量,还会加大热量的消耗。

    二来他不能睡得太死,这一晚上他起码得醒来六次,不断给篝火添加燃料,如此篝火才能撑到天亮。

    自下山以后,每一晚陈舟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

    只不过尤属今晚寒冷,这使今夜显得更为漫长,也更显艰难。

    ……

    靠在陈舟身后的虎大娃和虎二娃是特别的“小闹铃”,当陈舟入睡,沉重的身体本能地向后仰倒,压得它们不耐烦的时候,它们就会尝试偷偷逃走。

    只要它们一抽离陈舟背后,冷风就会乘虚而入。

    凉意和空落落的感觉会迅速将陈舟唤醒,提醒他该添柴了。

    如此度过一夜,次日清晨,简单烤了烤剩下的牛腿,人和虎都吃了个三分饱后,他们即刻起程,前往目的地。

    唯一值得陈舟庆幸的是,前往岩壁的路上并不需要游泳或是涉水渡河,只需稍稍绕远,就能找到一处分外宽阔,河水极浅,有些地方甚至都已经干涸的河滩。

    ……

    清晨,天还没亮,岩滩上的河水表面结了一层薄冰,有些水特别浅的地方,甚至已经冻成了冰坨。

    陈舟小心翼翼地踩着露出冰面的岩石渡河——

    这些久经冲刷的石块本就光滑,昨日下雪后上面也结了冰,不专心控制重心的话,很容易摔跤。

    若在平地上摔跤倒还好说,在这里,万一一头跌进水里,压碎了那层薄冰,可就成落汤鸡了,而且还是冰镇的落汤鸡。

    河滩宽阔,渡河过程中还要时刻注意身后的三只锯齿虎有没有掉队,因此花费了不少时间。

    等到陈舟过了河,抵达对岸,天已经蒙蒙亮了。

    陡峭的崖壁就在不远处,现在,他已经能看到岩壁下的碎石,还有岩壁表面那五颜六色的岩盐。

    初见这岩壁时,草木还未凋零,兽群集结于此时,场面何其壮观。

    如今既不见了大角鹿群,也看不到美洲拟狮、恐狼等掠食者了。

    骤降的气温会将大部分无法适应此处环境的生物淘汰掉,就算是本地土著,那些年老体衰或是母兽照顾不周的幼崽也很难在一轮轮寒潮中活命。

    冬季本就是肃杀的,在这史前世界,冰河世纪的末期,冬季的威力更为显著。

    长靴踏在积雪上咯吱作响。

    三头锯齿虎总算摆脱了做靠枕的束缚,见陈舟心情貌似不错,其中的虎二娃又耐不住寂寞,主动向大哥发起挑战。

    很快,三头锯齿虎便离开陈舟,欢快地在雪地上撒欢儿蹦高,打滚撕咬。

    它们打闹时,陈舟在观察岩壁下的环境。

    对于野生动物来说,盐是极为宝贵的营养。

    这面裸露在外的天然盐场一年四季吸引着各种食草动物到来,因此这里的野草明显比其它地方矮一头,有些被啃食严重的甚至已经被薄薄一层雪盖住,连草梗都看不见了。

    有吃就有拉。

    大群食草动物长期停留过的地方,粪便是最常见的。

    大坨的牛粪、椭圆形颗粒堆起来的鹿粪、还有仿佛一张小圆桌,足有半米多高的猛犸象粪便……

    它们有的已经被食粪昆虫分解掉,只剩底部留在雪地上,有的还未被分解,冻硬了以后就固定在地上,远远望去仿佛造型独特的石块。

    其中大部分都未散尽水汽,坚硬且难以点燃。

    但也有晾干的——

    比如拉在阳坡的那一堆。

    久经风吹日晒,坡上的粪便已经显得非常松散,除了结构本身就很坚实的牛粪,鹿粪和象粪甚至已经被吹碎了。

    不过象粪毕竟“底蕴深厚”,即便被吹掉了脑袋,还剩一个“躯体”稳稳地站在山坡上。

    一边走一边观瞧着漫山遍野的粪便,陈舟不禁觉得这里实在算个好地方。

    山脉不远处有森林,可以提供木材,山脚下有大量可供采集的岩盐,稍微走远一点就能到河边,无论是取水还是捕鱼都非常方便。

    铺遍山上山下的粪便能直接收集起来充当燃料。

    陈舟没烧过鹿粪和象粪,但牛粪还是烧过的。

    牛粪的燃烧时间很长,不亚于质量差劲的褐煤,只有一个缺点,就是烧没晾干的牛粪冒烟厉害,比湿木柴还严重得多。

    除了燃料资源、水资源和不可替代的盐分外,这里还具备一个潜在优势——

    哪怕是在冬季,食草动物也是要摄取盐分的,它们不可能一去不复返,尤其是栖息在山脚周围一带的食草动物,大概率会返回岩壁吃盐,这便是天然的食物资源。

    ……

    “唉,可惜发现这里的时候山上的庇护所已经建好了,而且抵达不久后就出现了空投补给,根本来不及在这里建家。

    现在就算有心,天气又实在太冷。

    除非能在短时间内将山上的物资运送到这里,否则根本来不及。”

    想到这里,陈舟又怀念起那组游侠欠他的坐骑,要是有对大角鹿,只要等到下场雪,简单制造一个板车,就能带着松子和储存的浆果以及酸模蒲公英等草药转移到这里来。

    不过在那之后,还需要重新搭建庇护所。

    按现在的气温走势判断,如果无法找到现成的山洞,时间恐怕完全不够用。

    要是能找到足够大的山洞,躲在山洞里,只需建造一堵石墙或者木墙堵住洞口,有了保存体温的空间后,就可以慢慢完善,从而长久地生存下去。

    但归根结底,问题的关键都在于没有运输工具。

    叹了口气,陈舟想起了被他留在庇护所的损坏长弓。

    距离与那队游侠分别已经快三个月了。

    在这三个月中,陈舟见到,甚至亲手杀死了数名挑战者。

    他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正迅速减少,同时他也担心那队游侠遭遇了类似的事,同为华夏儿女,且有过一段还算友好的交集。

    作为对方的救命恩人兼“债主”,陈舟很不希望那队游侠死在其他挑战者手下。

    但现在看,八十多天杳无音信,遇害的可能性恐怕不低。

    虽然那队游侠身手称得上矫健,然而他们的身体素质实在不够看,陈舟估计他们正面对决,以二敌一都很难在黑袍人手下讨得好处,更不要说还有可能被偷袭了。

    越想越觉得自己估计再也不可能与那队游侠重逢,陈舟心中难免有些唏嘘。

    不过这片天地如此广阔,如今气候又是这样恶劣,他自顾不暇,就算担心也没时间更没办法去寻找。

    在路途中感慨一番只是徒劳,接下来还是得按部就班,先把计划之中的事做完才有资格去谈其它。

    ……

    在河边瞭望,虽能看清岩壁,真正走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带着三个小跟班,渡河过后陈舟再没绕过路,笔直地朝着岩壁前进。

    太阳越升越高,阳光洒在山头覆雪上,呈现出一片金黄色。

    雪后的天格外蓝,格外晴朗,要是没有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的冷风,这天气倒勉强能称得上不错。

    天暖和起来,那些夜里躲避风雪藏在山沟或是树林里的动物也耐不住性子,出来活动。

    陈舟本以为大角鹿已经集体迁徙到北方苔原或是南部山岭中,没想到竟然还有一小群鹿仍然栖息在这里。

    鹿群是从山背阴坡走上来的,它们整齐地排成一列,沐浴着阳光,在山脊上走动。

    大角鹿那标志性的犄角远远望去蔚为壮观,强健的身躯令陈舟眼馋不已。

    天可怜见,这可是他朝思暮想的上等驮兽啊。

    从开始挑战到现在,他看上的动物一共就三种——

    猛犸智商高,力量大,既能驮东西又能载人,还能帮忙干活,同时不怕其它野兽,战斗起来也是一把好手,奈何成长周期太漫长,根本没时间从小饲养。

    成年猛犸倒是不用费心照料,但也训不成,别说猛犸象,就是性情比较温顺的亚洲象,一旦在野外长大,也不可能有驯象师能将它驯化。

    抛开猛犸,剩下两种动物便是大角鹿和曾经在河边看到过的巨型鸟类。

    现在那种鸟类可能已经被掠食猛兽捕杀殆尽或是冻死了,连毛都找不到一根,只剩大角鹿尚留给他一丁点被驯化的可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不错,请把《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