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号,机械配件厂在过年放假前三天提前给大家发放了工资。
因为前两天发放了年货,这次除了工资,大家基本上都没实质性的物品。
烟酒票倒是有,这个城镇居民本来就是有定量的,厂里也是代发。
有工作单位的,是单位统计职工家里的人数,然后从商业局领取票证发放。那些没有没有正式工作单位的,就是由街道办统计,然后发放到居民手中。
之所以有工作的和没找工作的分开,那是因为有工作的,并且不同岗位的工作发放标准和量不一样。街道办没有那个统计的能力。
发年货的时候,江成是领了甲级的烟酒票,还有肉票。但那是年货,不妨碍他在八号领取他本来每月该有的烟酒票和岗位补助的肉票。
工资一百三十三块五,技术津贴二十三块,住房补贴三块,加上十五块的小组奖励。因为没有出差什么的,工资还会更高。
至于餐补什么的,是以粮票和肉票的形式发放的。发工资的时候,江成又领了二十斤细粮票和五斤肉票。
等于上个月江成是十四号报道的,刚好工作了半个月多一天,领了一个月的工资和福利。
一下领了一百七十四块五块的工资,综合购买力相当于江成没穿越的那个时代差不多一万五左右。
这里指的是综合指数,如果按照基础的米面和肉之类的物品价格换算,几十年后的物价也就是涨了十几二十倍。大米现在一毛六左右,翻个二十倍也就三块多,在后世很多普通居民还不舍得吃三块多的大米呢。
肉的话现在是六毛五一斤,后世也就是翻了二三十倍的量。
如果这样算,把江成的工资翻三十倍,在后世一个月也没有多少钱。这综合计算,是包含了很多类型的物价。
在后世一万五的购买力,对于不少人来说会觉得那也不怎么样,过不上奢侈的生活。
但这里说的是购买力,不是工资的比例换算。要是只换算工资比例,那是不公平的。
中国在未来发展已经那么好了,生活环境和消费环境是五十年代能比的嘛。
如果把发展和消费环境也代入,那这一万五的购买力应该安排江成去非洲那边。因为一万五的收入在非洲一些地方是顶尖层的收入。
现在江成一百七十四块五的工资,显得很牛,是因为底层人的收入不高。真要花起来,买辆自行车就没了。
而且真跟这个年代一些高收入的人群相比,江成这点工资根本不算什么。
在这个年代真正高收入的行业是文学者,一些有名气的文学者,能凭借一本书挣上万稿费。在这个年代就能在四九城花好几千甚至上万块买几进式的四合院。
在八号领了工资后,江成也没整天待在车间了,也打算放松一下过个年。不过当天下午组织部的人找江成谈了一次话,试探性的询问了一下江成考不考虑去四九城工作,去的话,可以安排他的亲人也去四九城,并且也会在四九城帮他的亲人安排工作。
如果不想去四九城,其实也可以考虑到昌城一些重点工业部门去工作。
江成是当场就拒绝了,开玩笑,他要什么事业发展。是成为更高级的工程师还是参与到国家级的研发项目当中去。
他敬佩那些为了科研工作奉献一生的人,可不代表他也想成为那样的人。江成最近这几天一直往车间跑,为人也低调多了。
那也只是他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
江成没在机械配件厂摆架子,是因为车间的人属于自己的人。有外人在,看他装不装逼。
现在在机械配件厂,有周厂长支持他的工作,下面的人也都听他这个工程师的指挥。
也就是机械配件厂车间里基本没什么女工,办公楼这边倒是有几个女职工,可年龄和长相都不符合要求。
要是厂里有年轻漂亮的女职员,可能江成今天去调戏一下,明天组织部就会去找女职员,让她跟江成同志处对象。
江成不明白为什么组织部的人会找他谈这样的事,不过他也感觉到自己在厂里只是受很多人敬佩,没什么拥护力。
升级了一台设备,突然又要搞什么八车间,弄新的车间也没内部招工的消息。
既然厂里没有增加订单,江成觉得那就不要外面的加工订单。自己设计一款产品,给别人下订单不是更好嘛。
反正这年头不务正业的工厂多的很,也不差昌城机械配件厂这一家。
上次江成看机械工拆设备找地方摆放的时候就不得劲,现在国内汽车紧缺,工程车就更别说了。
不说搞出发动机升降叉车,弄一些手动的叉车也行呀。
而且机械配件厂生产的产品基本上都是金属制品,原材料和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很重的。工人搬运也不方便。
江成打算在过年放假前就把图纸画出来,这东西就是一个液压装置。先弄一个简易的手动叉车,后面搞个升级版的可升降手动叉车。
不过搞手动叉车前,顺带把液压千斤顶给弄出来,都是最简单的液压装置产品。
别小看这个年代的人,手动叉车其实就是一个移动的千斤顶。弄了一个货叉,装了几个轮子,千斤顶用来上下压的铁棍变成了固定连接的手柄。
除了一个液压系统,其他基本都是一些机械动力组合。
不过对于手动叉车,其实对于江成来说,设计出来不比升级钻床设备轻松。
上次江成升级钻床,也只是在原有的设备基础上加入气压装置进去,只是局部进行了改造。空气压缩机的构造江成他懂,而且原主在美利坚学的就是这个。
可制造手动叉车,江成只知道外形,懂液压系统的构造。可江成没拆卸过手动叉车,叉车的一些内部结构没有图纸参考。
江成得全方面的考虑和设计,叉车肯定是能设计的出来的,毕竟原理不难,就是内部构造的零件大小没有一个数值。
“是先做大一点,厚实点也能使用。还是一开始就测试一些结构的数值,尽量一步到位呢。”
江成在办公室思考着这个问题~~
最后他决定莽撞点得了,产品先弄出来,只要实用,搬运东西省力安全就行了。不是专业的人士哪里知道他弄的产品还需要优化的。
只要产品弄出来,有市场有订单,能给厂里带来更多的收益,甚至扩展招工,在厂里江成就能被拥护。
(有月票的记得随手一下,成绩在下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