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周厂长感觉不受控了

    国内在改革开放之前,都属于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可以很简单的理解,就是计划着来。

    如何计划的呢,比如一个地方对一些东西有稳定的需求。在有原材料的保障情况下,就搞一个生产单位,然后统计一下大概的需求,计划生产。

    就拿生产千斤顶的来说,如何计划生产。国内目前汽车生产状态几乎为零,有些车辆是试制成功,不是批量投产了。

    每一辆车的车身几乎都是工人用手敲出来的,一个月能生产一两辆就不错了。

    那么这千斤顶如何去生产,车辆完全依靠进口。一九五零年进口三千辆车,有两千辆是货车。

    一九五一年和五二年一共进口八千辆车,也是一大部分是货车之类的。

    从一九五三年开始,到现在一九五六年,国内每年进口上万辆车。

    国内的载货汽车已经在试制,是长春第一汽车厂制造的,也就是后来的解放汽车。

    江成来到这个时代也一个多月了,加上原主的记忆,在四九城也待了几个月,反正是没有见过解放卡车。

    现在就算一辆车配一个千斤顶,一年产量也不过是一万多个。一天平均三百多个,有足够的零件,可能一个不怎么大的组装厂就能够组装出来了。

    因为国内目前还不能批量造车,国内没有稳定的千斤顶订单。当然了,这里指的是汽车领域方面需要的千斤顶,还有一些工业部门也会要少量的千斤顶。

    这千斤顶的生产工厂就没有稳定的计划订单,都是根据外贸进口需求来生产的。

    因为需求少,现在国内主要生产千斤顶的工厂就两家,一家是江苏那边的液压机械厂,一家是魔都的千斤顶厂。

    这两家工厂生产的千斤顶主要是工程类的千斤顶,汽车用的千斤顶只能说是附带生产的。

    今天上午,江成把手动叉车弄出来了。下午又去车间把液压千斤顶给弄出来了,液压千斤顶比叉车容易组装多了。

    组装的时候主要就是注意一些密封性,活塞表面和油缸内壁要保持光滑没有杂物之类的。

    组装好后,测试性能也简单,直接拿厂里的吉普车做实验,顶起汽车一个部位,坚持十分钟看看千斤顶变不变形,有没有漏油就行。

    不过有一点是要说的,两件液压机械类产品是设计生产出来了。但是用的都不是专门的液压油,采购的是机械润滑油。

    因为国内连石油提炼技术都没有,根本就没有生产液压油的工厂。液压油得去进口,并且目前只用在军工和重型机械上。

    江成让后勤部去采购液压油的时候,他们都没听说过这东西。

    不过机械润滑油也能凑合着用,就是机械润滑油会因为温度的变化粘度不稳定。另外一个就是长期使用下,会出现油泥和胶质,出现了这个就容易堵住油路,然后导致液压无法产生。

    目前解决没有液压油的办法只有一种,发现没有压力后,清理油路,换新的机械润滑油。

    但一般情况下,液压千斤顶不是用在汽车修理厂,天天经常使用的情况下。机械润滑油是能够满足千斤顶的应急使用。

    就算千斤顶和手动叉车天天使用,一年更换一次就是了。能用上这东西的,哪个单位没有机修工,购买产品的时候教一下就是了。

    机械配件厂,厂长办公室。

    “知道了,你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好的,好的~~。”

    电话挂断,周厂长皱了一下眉头。厂里已经不受他完全的控制了,让他有点心烦。

    手动叉车才今天上午组装出来,周厂长还想明天打电话喊一些兄弟单位工厂的负责人来厂里坐坐,给他们一点小小的震撼。

    可才半天的时间,上级领导就打电话过来了。搭建临时生产车间,不需要机械配件厂单打独斗,财政部会调拨资金,立刻弄一条生产线出来,直接投产。

    能生产多少是多少,需要采购什么材料,汇报上去。机械配件厂自己生产不出来的,上面会让其他单位优先生产他们需要的零配件。

    在临时生产车间搭建起来之前,核算一下一条生产线需要招多少工人,要哪些方面的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可以由地方人事局调配协助安排,普通工人由厂里安排招聘。

    也就是说,机械配件厂要扩张了,有不少招工指标了。

    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周厂长稍微有点高兴不起来,有人提前上报这边的情况了。他也能猜的出来是什么人,除了年底的时候上面调任过来的几个机修工也不会有其他人了。

    北方来的人,可既然北方要派人过来,为什么当初怎么不直接想办法把江成留在四九城。

    还有厂里组织部的那几人,也好像有事情在瞒着他。

    “算了,这样也好,我也省事了。”周厂长在内心自语了一下,起码他不用为订单的事情考虑了。

    只不过周厂长有点没想到,这手动叉车需求量会如此的大。听上面的意思是能生产多少尽量生产多少。

    第一条生产线只是暂时的,后面可能还要扩张。

    明天要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了,这次招工的名额应该会不少。领导班子先每人瓜分掉几个名额,然后下面的干部也喝口汤。

    最后就是内部招工了,根据工厂职工入职的年限,技术水平,家庭条件等情况,综合分析,给厂内职工一点甜头。

    厂里的优秀职工和劳模肯定有份,家里正好有几个适龄子女待业在家的,也会考虑安排掉一个。

    比较吃亏的就是厂里三十来岁的职工,有小孩可能也不够工作的年龄。这内部招工肯定是优先职工直系子女之类的,不会让他们安排亲戚过来。

    能随便安排人的是厂里的领导拿的没限制的招工名额,亲人亲戚或者朋友都可以推荐过来。

    不过这样的事情,当领导的也不能吃像太难看。名额也不能拿多,一人拿两个推荐名额就得了。

    这只是第一条生产线的扩张,以后还要扩张的。只要厂里发展的好,大家还怕没招工名额嘛。

    周厂长在办公室思考了一会生产线的事,突然想起了什么,打开抽屉拿了一些票证就离开了办公室。

    厂里平时看上去团结一致,可一旦出现了利益,很多人就有了小心思。

    有些方面已经有不受控的趋向了,周厂长还真怕工厂还没做大之前就被人摘了桃子。

    先不说厂里的黄副厂长就有一定的背景,哪怕是上面的人,周厂长也感觉有不少人关注着。

    一旦有些人觉得机械配件厂是一块香馍馍,周厂长也有可能会突然收到一纸调令,升迁了,去其他单位工厂当厂长。

    所以周厂长觉得要拉拢人,拉拢住江成,上面要是觉得江成跟他配合的好,也可能考虑这一层因素,不会轻易动他。(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不错,请把《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