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下县。全昌城市专区管辖范围内,国营企业昌城汽车厂带头捐赠汽车,带动公私合营企业商人捐献物资或者金钱。
并且发起全民自愿捐款,为昌城的交通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三个活动同时展开,掀起了全民修路热潮。
交通厅先是立刻在全省召集一百名汽车司机,从五个市区中先各抽调五名汽车司机,现在赣省总共也就五个市区。
另外交通部门其实每年也会培训一些驾驶员的,培训出来的安排在各单位,现在也开始抽调。
反正本来就紧缺的汽车驾驶员,直接开始抢手起来。
那些师傅带徒弟,讲究理论学习,什么汽车的基础结构,工作原理,发动机,底盘等各种设备结构都懂,也就是很多零部件出现问题和故障的时候要懂一定的维修。
然后就是半年跟车,半年专门负责给车加水,摇摇杆钥匙启动,再半年空闲的时候偶尔摸摸方向盘,最后才有机会单独驾驶汽车慢慢出徒。
师傅带徒弟,没个三五年是出不了徒的,父子之类的关系除外。徒弟逢年过节都要带东西去师傅家里孝敬一下。
另外就是徒弟就算学会了开车,要转正也得等机会。司机少,汽车更少,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城市每年能分配到多少辆汽车,没有汽车,总不能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吧。
但现在要修路,要大量会开汽车的人,那些会开车的徒弟瞬间出师不说。很多正在学习的徒弟也直接开始上手了。
历史上在一九五六年是没有昌城汽车厂的,现在昌城汽车厂的出现,每生产一辆轻卡汽车,国内就会多培养1.5个汽车司机。一辆汽车1.5个司机是这个年代标配。汽车司机也是人,也有休息和有事情的时候,人停车不停,所以需要这个配给比例。
~~
义安县,地方单位会议室。
县里的三把手跟下面乡镇召开着会议。
“我把话放在这里,我们县财政收入不够。这次市里的汽车下县,政策非常的好。”
“不要以为这次修路的事情跟你们乡镇没有关系,我跟你们说,这次修路,按照乡镇的人口比例,给我凑齐五百人。”
“在工程队还没有来之前,我们自己先把乡道修好了。修宽修平,因为这次汽车下县,道路修好后,我们县里就会有一辆班车。”
“有了班车,不管是我们县里的人下乡镇,还是你们来县里,都要方便的很。而我们的财政收入,是很难支撑买车又修路的。”
“不光是你们乡镇要出人,我们县里也要出人,要以工抵修路款项。”
义安县三把手对着来开会的各乡镇领导说道,这里很多乡镇领导,不少都是走路过来的。这个年头,乡镇领导有自行车的都不多。
这以后有了班车,大家就方便多了。
当然了,县城里还不需要太正式的班车。只要一辆昌江卡车就足够了,在后车厢弄一个遮雨的架子,弄上一块帆布,摆上两条长板凳就可以了。
每天卡车就上午围绕着乡镇跑一圈,下午再跑一圈。一天两趟班车,来县里和去乡下的上午坐班车,回县里和回乡下的下午坐班车。
其他的时间,卡车还也可以协助县里的一些单位拉货。因为在这个年代,就算有了班车,农村普通人可能也舍不得几分钱坐一趟。
但有些生病的人,在乡镇的诊所治疗不好,能坐车来县城。
反正现在县里的领导是把任务交代下去了,下面每个乡里出一些人,这其实不难。又不是要逮到一个人一直去修路,每户出一个劳动力,干几天或者一个星期,就换一批人。
只要不是出钱,下面的乡镇也没有反对意见。
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义安县比较小,比较穷。他们分摊的费用虽然也比其他地区少,但他们县里想要有一辆汽车,效仿上面,用分摊法分摊到下面的乡里,谁让上面允许县里出劳动力来抵消修路的费用呢。
跟义安县有这种想法的地方很多,像宜春和萍乡这种大县城。特别是萍乡那边有炼铁厂,要的就是运输汽车。
炼铁厂有钱,他们那边还凭借自身的资格已经购买了一辆昌江轻卡,但想买更多就没有资格了。
现在机会不就来了嘛,炼铁厂建设在萍乡,带动了多少人的就业。炼铁厂的领导是直接找到县领导,要把能买到的车辆名额全部买下来。
就算是不是全新的车辆,是修理后使用过的车辆,炼铁厂不嫌弃。炼铁厂不敢说加价买车,这是违纪的事情,但他们愿意捐献几千块给县里去修路。
另外萍乡县也想法比较多,也不想直接拿钱交到上面去。刚好炼铁厂做了一次示范,让劳改局接管炼铁厂在搞建设。
他娘多,多弄点窝窝头和咸菜的事情,让县里的劳改局安排一些人去修路。下面的乡镇也一样出力,市里修县道,县里修乡道通班车。
昌城市的领导,其实一开始也考虑到这会不会给下面县城带来财政压力。会不会开会时候答应的好好的,转头就私下来诉苦。
没想到下面县城的人好像统一了思路一样,每个县城都选择了出劳动力的形式,外加一部分修建费。
虽然修建道路的资金收不上来多少,但这是市里更愿意看到的。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给建设局的压力很大,本来是打算先组建四个施工队,分别从四个方向开始修建道路。
但人家县城那边筹集了民工队,那就得一条路从两头往中间修。派出四个工程小队,去县城那边往市区方向修。
带人就近取材,捞沙子和开采砂石。
而在昌城市区,也是到处道路改造,主干道起码车辆要好行驶。
这次市区里的职工,除了一些困难户,大部分都捐了一点钱。特别是企业和单位里的领导,虽然说是捐款自愿,但领导得起带头作用呀。
这领导捐款还不能捐太低,因为你捐低了,别人不好捐的比你高。所以汽车厂的领导干部,都弄了一个最低捐款要求。
江成和周厂长还有康书记,都捐了两块钱。中高层领导是一块五的最低标准,中层领导是一块钱。
到了谭雅萱这里,她作为一个科室的组长,都被要求捐了五毛钱。作为科室的组长,她的工资其实就比之前多了两块钱而已。而厨房的班长性质一样,主灶担任班长,也就多两三块的工资。
组长和班长还有保卫科的小队长什么的,其实都不算什么干部。除了工资多两三块钱,福利其实没变动。
厂里的职工就真的是随意了,五毛一块不嫌多,一毛或者几分的也不嫌少。正式工基本上都捐了一两毛钱以上,学徒工倒是真的有捐五分钱的。
反正汽车厂全体职工捐的钱,够修一公里的路了。
而市里道路改造修缮,加上县道的建设。建设局那边可以说是有多少工人来多少工人,大量招聘临时工,城市外郊区很多年轻人,都被招过来了。
工钱一块钱一天,但不管饭,要自己带饭。后来看见很多女人也想挣工钱,不答应的话,都有人要告到妇联那边去。
然后建设局连女工也要,六毛钱一天的工钱。男工一块钱,女工六毛钱,可不是搞不平等。
平等是讲究同工同酬,建设局给女工安排的活不一样,要轻松一些。
江成是没有想到,搞一个道路建设,这回旋镖还能打到他头上。
江成二叔和姑姑家的子女也跑到市区来修建道路了,之前他们是在家里种种地。不忙的时候就在乡里或者城里自己找个临时工干,也不需要找江成帮忙。
因为汽车厂为首的整个产业链发展,城里很多待业青年有了工作。城里的待业青年有了工作,就不需要去找散活干了。
这让住在城市郊区附近的人,他们来城里找散活干很容易。像木材厂拉木头卸木头的,煤场拿板车装货送煤的,还有各种卖苦力的活。
以前那些厂招散工,有时候还压价格。行情是一块钱的,有时候压到八毛或者七毛的。现在一块钱一天,散工还得看什么活,太累的还得加个两毛。
很多产品是季节性的,就是忙几个月的,到了月份就要招散工。现在工钱贵也得找,比如木炭厂,都是快要天冷的时候,在十月份左右开始烧制木炭。
木炭厂的工人不多,都是在十月份到第二年一月份招不少散工的。
如今这全城道路修建,那些身体壮实的劳动力,现在竟然敢开口要一块三一天的工钱了。
江成的堂弟堂妹还有弟媳什么的,姑姑那边的表弟表妹,竟然结伴跑到市里的同一路段修路去了。
这干活,还喜欢一个喊一个,成群结队的到一起。
这人多了,觉得带饭不方便,中午还吃冷的,就想到了城里还有一个强大的亲戚。
倒不是说要吃江成家的,是想带粮食到他家里去做饭。
人家亲戚只是带粮食到江成家做饭,自然不好拒绝。但是他家里厨房小,做饭的准备工作都是在厨房旁边的偏房准备的。
另外江成住的房间下面,已经挂了几根竹竿,竹竿上面挂了很多鱼。
房间里的米面,鸡蛋,猪油,菜籽油,调料,山货,屋外挂着的鱼。要是进正屋,更不得了。糕点,花生瓜子,烟酒,糖果等等。
借厨房的理由拒绝不了,否则太不近人情了。这厨房都借了,干脆把旁边那间偏房也借了。他们也好有地方做一些准备工作。
然后就是他们带的吃食太差了,菜的话不是白菜就是萝卜咸菜。江成作为他们的堂哥和表哥,能不照顾一点嘛。
晒的鱼干,搞里头,猪油也让他们用一些。时不时的,给他们加一个菜。
其实江云堂那边也赶上这波红利了,儿子儿媳也天天来城里干活挣工钱。只不过他们知道,因为江燕的事情,算是得罪了江成这边。
一开始江云堂还以为江成会带着人找他们家麻烦,没想到江成这个大侄子也没卵用,也就是让亲戚不跟他们来往。
不来往就不来往,他们家日子还不是一样过,没有亲戚又不会死。
这大半年发生的事情,江云堂也知道。也就是用市场价格买了其他人要卖的统购粮,另外过节走动一下,会收到江成给的一点点礼物。
当然了,过年还能去江成家吃一顿丰盛的年饭。羡慕肯定是有点的,但也就那样了。
江成是不知道江运堂的想法,也不在意他的想法。他们的好日子最多还有一年多,公社成立后,出远门还有坐火车都要介绍信。
土地都成为集体的,干活听从大队安排。到时候就会给他好好安排。
关键是还会弄一个集体食堂,就算在干活上刁难他们,工分挣的少,也能吃集体食堂。得到集体食堂关闭了,就能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日子不好过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