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研发不断成功

    一个创新的技术,很有可能带来技术方面的变革。

    在五十年代,中国人只是技术落后,并不是笨。

    江成把集成电路发展方向划分为五大类,大家先从基础的出发,昌城汽车厂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开始了技术研发上的大爆发。

    “江总工,王工那边的收音机集成电路研发成功了。”

    “收音机集成电路研发成功了?走,快去看看。”

    最近给江成的惊喜太多了,汽车厂有很多产品和设备,都可以让技术人员去进行集成电路的升级和研发。

    比如厂里有制造冰箱,但是温度开关控制只能是低档中档和高档。但是使用集成电路,再设计一些零部件,用集成电力的操控,其实也就是电子操控。可以实现比较精准的温度控制。

    这精准的温度控制,虽然不像后世那样可以数字化来显示。但是已经可以使用一个旋转开关,进行一个温度区域的控制。

    比如以前低档和中档就是两个定量的温度,但现在可以选择它们之间的一个温度。制冷剂的释放大小由一个电子控制阀在精密的控制。

    冰箱的集成电路是李文武在带队研发的,而在研发过程中,他发现有集成电路,不光是冰箱的温度调节了可以精准控制,还能制造出双门冰箱。也就是上面和下面可以进行不同的制冷分流。

    也就是上面可以进行冷藏,下面进行冷冻。最主要的是电子感应系统,通过感应温度,然后感应温度信号,通过感应得知的信号来进行信号放大,再通过放大的信号来自动调节功率气温。

    而收音机,按照江成的计划是安装在大众轿车上的,收音机的成本比空调低多了。现在的收音机贵就贵在晶体管上,毕竟在这个年代有些懂技术的,自己组装一台矿石收音机成本也就十块钱左右。

    收音机的晶体管还不需要耐高温,现在便宜的锗晶体都能使用。

    这收音机卖的贵,并不代表成本有多高。江成给汽车上装一个收音机,只加价二十美元出口到海外采购商,都能有不少利润。特别是等厂里自己能制造硅晶体的时候。

    关键是有集成电路,收音机能节省很多电子元件材料。更说直白一点,有集成电路,加一个信号接收器,加一个喇叭和简单的零件就可以组装成一台收音机了。

    现在的收音机体型又大又重,而有了集成电路,可以把收音机造的跟砖头那样的大小。不带携带方便,而且信号接收更强,同样也意味着车用收音机根本就不需要占用多少空间了。

    江成跟着来报信的技术人员很快的来到了王启明的科研室,科研室里到处都是散落的收音机零部件,都是广州曙光无线电合作社生产的晶体管收音机,对外出售一台要一百多呢。

    但是对于研发来讲,一百块钱的东西算什么,哪怕是在这个年代,几千上万的东西要研发也得拆。

    何况一百多是出售价格,汽车厂拿货价格又没多少。拆掉一百台收音机,对于王启明来说都不心疼,他在乎的是制造的集成电路不要损坏。

    现在就算是集成电路版块设计出来,要制造出来都很难,制造技术不稳定,材料还是进口的。能制造出一块自己想要的而且还是合格的集成电路,那真是当宝贝在使用。

    一块小小的集成电路取代了多少大型的电子元件,现在一块集成电路,它的价值根本不是制造成本那么简单。

    在产品还没有投入使用之前,厂里除了研发组长,没有一个人能从汽车厂带出去一块电路板。就算是制造失败的电路板都要进行专门的销毁。

    江成也知道,这集成电路避免不了其他国家仿制,特别是简单类型的。他需要的只是汽车厂的产品先亮相。

    仿制这种事情阻止不了的,以现在的技术也做不到技术性的防护措施。

    要阻止别人仿造,其实很简单。第一个就是技术完全领先,像后世那样,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属于自己的芯片。可就算是给你芯片,知道结构又如何,你没有仿制的技术和设备。

    还有就是后世日本的汽车发动机,人家让你拆,让你看的明明白白你也造不出来。因为人家的设备可以造出零件我们造不出来,人家的发动机缸体能在一千五百度的高温下运作几千个小时不变形,我们国内几百小时就开裂。

    至于后世还有什么专利技术,不让仿制,那倒是在这个年代不需要提。

    但是目前的情况,江成想技术独有,就只能制造出技术壁垒。让产品出售出去,人家把你的产品芯片拆出来,欧美人看到后只能喊‘喽,卖噶的,王德发。’

    “江总工,你来了。收音机的集成电路研发成功了,你快来看看。”

    王启明见到江成后,十分兴奋的对他说道,他其实对收音机没有兴趣,但是用集成电路代替很多收音机内部电子元件觉得很有意思。

    一大堆东西,被一个个很小的电子元件代替,集中在一块很小的电路板上。这只是代替,代替完成后,会发现其实很多功能都可以在一块小小的集成电路板上实现。

    江成是一进科研室就被王启明拉着去看成果,一个桌面上,一台拆散的收音机,但是已经没有多少零散的零件了。一些重要的零件连接在集成电路板上,收音机的外壳其实都没有必要使用了。

    零散在桌面上的设备,已经通了电源的,王启明当江成的面按下了启动开关,喇叭里瞬间传出很清晰的声音。

    “启明,这声音很清晰呀。”江成听到后,也是很开心的说道。

    “这是通过信号接收装置,在集成电路上进行了重复放大。接收信号强度越强,获得的音频信号也就越强,这声音就会清晰。”王启明解说到。

    对于收音机的构造,其实之前王启明是不懂的。但是他可是博士生,接触过的设备多的很,要掌握收音机的结果还不是简简单单。

    就像后世的芯片之母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她还去给人家研发洗衣机的集成电路呢。人家可能半天时间不要,就能掌握洗衣机的构造原理。

    收音机真正难的地方就是信号接收和信号分离放大,王启明研究的集成电路就是这个方向,所以他现在对于收音机的构造很专业,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启明,使用集成电路后,收音机用到的装置就剩这样一点了。而且电功率消耗的更小,这些剩余的装置都可以改小,这收音机完全可以做成砖头块大小,都不用插电,一个电池可能就能使用很久。”江成说道。

    其实江成这样说,就是想让王启明顺道把小型收音机给设计制造出来,另外等他把新款式的收音机设计出来,给按照到汽车上面去。

    加入汽车厂这边进行集成电路研发的人员,很多都是想着技术掌握,研发成功后回自己的领域里去发展。

    而第一款小型收音机的制造被江成城提出来,王启明要是不接下这个任务,江成肯定会安排其他人。

    回国报效祖国的确不图回报,但是成为某些产品的第一人,在诱惑很大。

    如果王启明把小型收音机制造出来,以后国内只要研制小型收音机,就绕不开他的名字。

    就像现在国内汽车领域里一样,只要谈到汽车,就会谈到昌城汽车厂,谈到昌城汽车厂,就避免不了谈到江成。

    “行,这个任务交给我,没想到当年我们一起回国。现在竟然还要听你安排。”王启明只是稍微思索了一下就答应了江成的请求。

    “这不叫听我安排,是我们一起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做贡献。小型收音机制造出来,今年下半年去参加广交会,那是能给国家带来大量外汇的。”江成说道,他可不想表现出想把人留在汽车厂的意图,只能表示是大家因为志同道合,无奈继续留在汽车厂这边的。

    王启明听到江成的话,也是很认可的点了点头。国内的收音机技术含量不高,体型又大,很难出口。不像自行车和缝纫机,起码自行车和缝纫机就算质量没有优势,但价格上能有优势,并且有一定刚需。

    而收音机,哪怕是在国内讲究三转一响的时候,收音机的需求也是排在最后。收音机是属于消遣物品,没钱的人不会考虑买这个,有钱的人不会贪图价格便宜去购买,会讲究品质。

    这小型收音机制造出来,方便携带,音频质量更好。只要想购买收音机的,肯定会选这个。(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不错,请把《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