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因韩砾之故,又或是被测了根骨、潜力后,心生急迫之念,回来后,方大螯稍微吃了点东西,便开始了打熬、锤炼。
曲小鳐也是早早跑到桌边,小手握着毛笔,一笔一划地写着字,小脸绷得紧紧的,很是认真,等写完了字,又去辨认草药。
陈清站在院中,看着方大螯和曲小鳐忙碌的身影,心中欣慰。
方大螯的天赋虽不算顶尖,但胜在勤勉,每日坚持练拳,如今隐隐触摸到黄庭初辟的门槛;而曲小鳐虽年纪尚小,但心思灵巧,对药草辨识和符箓绘制颇有天赋。
呼呼呼——
赤着上身的方大螯,一招一式间拳风呼啸,练得满头大汗,却丝毫不觉疲惫,反而越练越是精神。
陈清看了好一会,却不由叹息,若非《海岳残卷》上关于入门时气感细节的记述有缺漏,那大螯只要丹田有温感,便可尝试初辟入境了。
“师叔,我刚才练的鹤式,可有偏差?”
几息之后,方大螯收势而立,额头上渗出细密汗珠,请教起来。
陈清便道:“架势已得七分神韵,但呼吸还需再绵长些,鹤式讲究轻灵飘逸,你发力过猛,反而失了意境。”
说着,他身形舒展,如鹤立松巅,一呼一吸间,衣袖无风自动,竟真有几分仙鹤振翅的韵味,竟是当场演示了一遍。
方大螯看得目瞪口呆,随即惭愧道:“师叔施展起来,像是画中仙鹤一般,我还差得远……”
陈清笑道:“修行非一日之功,你已进步不小,况且很多时候,对功法内涵、境界的理解与苦练同样重要。”他似是想到了什么,顺势问道:“大螯,你可知修行第一境,为何叫‘黄庭初辟’?”
方大螯一愣,挠头道:“师祖说过,黄庭乃丹田别称,开辟黄庭,便是打下修行根基,开辟修行基础。”
“不错,但不全对。”陈清忽的想起梦中经历,“黄庭者,性命之根,造化之源。人体如宇宙,黄庭便是其中枢,所谓‘初辟’,不仅是开辟丹田,更是开辟自身小天地,修行之路,便是由内而外,一步步探索这方天地的过程。”
这番话,是他结合梦中感悟、太岳、百川两张观想图后,对《海岳残卷》的新解。
方大螯听得似懂非懂,但眼中却渐渐泛起光彩。
一旁的曲小鳐也放下手中药草,眨着大眼睛认真聆听。
陈清见状,心中微动。
“教导弟子,明悟修行之理,理应也能获得道痕……”
当夜幕降临,陈清盘坐榻上。
“是时候再次入梦了,这次除了继续提升修为,还需留意丹青之法。”
心里想着,他闭目凝神,意识渐渐沉入白雾缭绕的梦境世界。
石台依旧。
陈清翻开书册,目光落在第一页的墨痕上——原本的十一道墨痕,已增至十三道!
“果然,指点大螯和小鳐,又得了两道道痕。”
道痕源于人心之悟,而人心之悟,又源于教导与传承,他指点方大螯拳法呼吸之要,又教曲小鳐辨识药草,二人皆有所得,故而反馈道痕。
“如此看来,只要悉心教导门人,道痕便能稳定增长。”
他目光微动,心中忽然萌生一个念头——
“既然道痕来源稳定了,是否该为‘陈虚’增加一些生平,看看梦中世界会有什么变化?”
这个念头一起,便越发浓烈。
毕竟,梦中世界太过真实,若能借道痕补全“陈虚”的生平,或许能探索更多隐秘,甚至获得更高境界的反馈!
但很快,他又冷静下来。
“现在诸事繁多,还有许多不曾确认之事,贸然消耗道痕,未必明智。”
思索片刻,陈清决定暂时搁置这个想法。
“先专注于提升实力,待道痕积累更多,再作尝试。”
一念至此,他不再犹豫,翻至“陈虚”生平所在的那一页,默念——
“入梦!”
.
.
陈清睁开双眼时,发现自己正盘坐在一间雅致的静室之中。
窗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
“上次还是春暖花开之时,所以这次入梦,离上次过去了许久?”
紧接着,他察觉到这梦中身的丹田之中,太和之气如溪流潺潺,内息凝练如汞,法力充盈、凝实,隐有聚合之象。
“真炁化溪!这是第二境中期的标志!”陈清心头一震,心中欢喜,“果然,上次离魂时留下的执念起了作用!这具梦中身,在被跳过的时间里,始终在苦修!”
他立刻闭目内视。
“按《海岳残卷》所载,第二境‘冲和筑基’的前、中、后、圆满四阶段各有侧重。”
“前期,太和初生,气通正经。”
“中期,真炁化溪,骨泛玉泽。”
“后期,凝气化命符,经脉如琉璃。”
“圆满,炁海生旋涡,天灵透灵光。”
“如今,梦中之身已是中期,正好可让我在回忆中重温初期经验,再体悟中期玄妙!”
陈清心中振奋,转念又想:“修为精进了,那功法呢?意识抽离时,我让梦中身参悟《海岳残卷》、完善《太岳通天诀》,是否也有收获?”
他将心神沉入梦中身的记忆深处,不管闲散记忆,只专心梳理这些年的修行所得,当触及《海岳残卷》的感悟时,却是心头一震!
原本残缺的第一境修行要诀,竟被补全了大半,残卷上原本模糊不清的关窍、语焉不详的注释,竟变得清晰明了!
比如“气血如溪,需温养经脉”之后,原本只一句“以意导之”,如今却多了详细注解——
“初辟黄庭时,气血奔涌,需以观想之法引导,先观山势之稳,再感海潮之涌,使气血如山岳沉稳,似海浪绵长,方可稳固根基。”
再如“骨生玉纹,杂质化斑”这一关键处,原本只有警示,如今补上了解决之法——
“若骨生石斑,可寻地脉玉髓淬炼,辅以洗髓草熬制药浴,连浸七日,可消斑驳,复归玉质。”
……
如此这般,比比皆是!
陈清越回忆越是心惊!
“《海岳残卷》虽比太初仙朝的功法完善,可终究是残本,有许多细节缺失,修行时全凭师父口述和自己摸索。如今竟被‘陈虚’补全了大半!”他转念一想,“也对,此人天赋见识俱佳,又得清净参悟,自然事半功倍。”
再观那近乎补全的第一境要点,更是欢欣。
“这些补全的要诀,正好可教大螯小鳐入门,更可作为隐星门镇派根基!”
再看《太岳通天诀》,更是惊喜。
此功的第一境的修行要诀,虽仍显粗陋,却已融入《海岳残卷》精华:
原本只强调“山势厚重,需以刚猛之气冲关”,如今却多了“刚不可久,需辅以绵长之息”,融入了“刚柔并济”之意。
“假以时日,若能将《太岳通天诀》彻底完善,传于现世,我隐星门岂非又多了一部镇派功法?更能如大宗一般,分化出专修支脉!”
不过陈清在振奋之余,很快又冷静下来。
“终是梦中所得,需验证后,再传门人。”
想着想着,一段陌生经文忽然自心底浮现:
“海纳百川,浩渺无垠;云蒸霞蔚,气化万千……”
“水行至柔,却可穿石;云雾无形,却能遮天……”
“修行此法,当如沧海浩渺,包容万物;又如云霞变幻,无拘无束,因此此功可称《浩渺经》。”
“浩渺经?!”陈清猛然回过神来,“这不是徐昭缨所修功法吗?梦中身从何处记来的?”
正思索间,忽听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陈道友,可在静修?”
一道女声响起,赫然是徐昭缨。
陈清收敛心神,起身开门。
门外徐昭缨一袭白衣,手持长剑,眉目如画,却透着一股凌厉之气。她的目光在陈清身上一扫,微微讶异:“道友修为又有精进?”
“略有所悟。”陈清含糊应答,暗中梳理记忆,随即暗惊。
距上次入梦竟已过去了一年半,在这期间,因徐昭缨时常来访论道,交流间,使他记下了《浩渺经》部分要诀。
“不愧是你。”徐昭缨笑道:“吕老说得没错,你果然是个修行痴人,连公主归来这等大事都不关心。”(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