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未尝不可青史留名

    江涉从溪边提起两尾鲈鱼,见到鱼离了水,还在猛烈弹蹦,很是有劲,不知老鹿山神这是在哪寻的鱼。

    想来味道颇佳。

    在他身后不远处,孟浩然和元丹丘已经用石头和树枝搭起一个简易的野灶,点燃柴火。

    元丹丘看了看远处,那正试着用柳条贯鱼,神情悠游,道法高深的仙人。

    又瞧了瞧,不远处,盘膝打坐,一副老神仙模样的山神。

    他低头,手肘撞了身边人一下。

    与孟浩然一起,把正试图让石灶火燃的更猛些的李白围住。

    元丹丘压低声音,问他。

    “那位……”

    “果真是仙人?”

    李白大笑,随即也压低声音:“孟夫子,丹丘生,白这次是见得真仙了。”

    元丹丘目光闪烁几下。

    紧追着问:“太白,你跟在真仙身边,都瞧见了什么?”

    都瞧见了什么……

    李白收了笑,想了想。

    他同江郎君一起出现在卢家,先是见到了仙人,又见到了障目之术,双眼不知通了哪个窍,被江先生伸手一抚,变得可以看见鬼神。

    更有梦中七日。

    他见这十九人度过了四十年。

    跟随着江君和老鹿山神,见到了这十九人是如何得到富贵的,见到他们迎亲大礼,得享官位,也见到兵马来袭,边衅一启,人命如镰刀割草,滔滔奔赴而死,其中就有元丹丘一个。

    也见国主之疑,昔日荣华恩宠,一日之间,化作云烟。

    见到卢生的尸骸,被渐渐运出古槐国。

    而众人度过一生,或享受富贵荣华,或守道四十年的地方,居然是个蚁巢,所谓的“邻国”,可能便是另一颗槐树下的蚁巢。

    见荣华。

    见死生。

    想了许久。

    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回想梦中见闻,李白晃了晃神,还是用之前在梦中不禁问江涉江郎君的那句话,回答元丹丘:

    “白有幸。”

    “得见死生之命。”

    “荣辱之变。”

    “俱是在一念之间矣。”

    李白说着,望向这山间,这里是鹿门山的山脚,离襄阳县城门不远,从前李白也来过许多次,鹿门山他也和孟夫子爬过许多回。

    唯有这次抬眼看去。

    隐约可以见到其中异影,一闪而过。

    那是山鬼?

    或是山间得道了的精魅?

    还是野兽?

    李白瞧着山野中的异影,眯着眼仔细想要辨认清楚,却是在难以认清。又缓缓说。

    “也有幸。”

    “亲眼目睹鬼神之说。”

    “见到似通人性神而有异的灵兽,见到八百年前的约言,也见到几息之间,漫山遍野,山花如绣。”

    听到李白说完。

    元丹丘呼吸都滞了滞。

    “你这……”

    他这才注意,抬起脑袋看向鹿门山——

    满山的杜鹃不知何时开了,开的漫山遍野,红紫色的山花葳蕤盛放,似如天边云霞,灿烂万千。

    一阵风吹过,山花翻涌,蔚如云霞。

    杜鹃本是山野常见之花,春夏都有。孟浩然记得,去年此时,也不过零星开了几朵,偶尔上山能瞧见几点红意,便很惹人喜爱了。

    他世居襄阳,在鹿门山学道。

    却从未见过这样开满整山的奇花。

    再想到太白口中说的“死生之命,荣辱之变,一念之间”,又说什么“鬼神之说,似通人性的灵兽,八百年前之约……”

    八百年前。

    那还是汉室,正是昭宣中兴的时候。

    两人都有些恍惚。

    江涉终于把鱼简单处理,拎了上来。方坐下,就见到两个有些怔住的人,他仔细瞧了一眼,对上两人的目光,便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

    他看向李白。

    李白低着脑袋,拨弄着柴火。

    江涉笑笑,对山神道。

    “鱼一条烤着吃,一条做蒸鱼。山神以为如何?”

    他来这里很久,许多东西都要自己打理,时间久了,也学会了许多前世人完全不会的东西,比如如何在山野烹调。

    山神方才早听了他们说话。

    毕竟声音压的再低。

    又怎么能瞒得住这座山川的主人呢?

    老鹿山神抚着胡须,瞧着几个后生呆若木鸡,有些怔愣出神的样子,笑道。

    “大妙!”

    老鹿山神的鱼不知是怎样照养出来的,味道极鲜,只需要简单的调味,香气便溢散出来了。

    鱼肉刚离火,有些烫。

    咬了一口。

    “滋味甚佳。”

    “嘶好鲜的鱼!”

    “先生竟有这样的手艺。”

    ……

    ……

    虽说高人说过,今日之事,不足为外人道也。但县城不大,还是影影绰绰传出了风讯。

    当日在院中的人,除了入梦的十九人外,还有卢家其他的仆役,有县尊,有县令带来的七八个差役,以及几个闻讯赶来的失踪者家眷。

    如何能让这么多人都不说出去?

    神仙之事,向来罕有。

    发生在自己身边,更是教人惦念。

    就连县令程志回到官署,也有些神思未定,面对着之前批阅到一半的文书,总定不下神,一直想着上午发生的事。

    他表妹夫王二说,梦中历经了四十年,还做了官,醒来竟然已经过了七日。

    七日不饮不食,人是怎么能活下来的?

    程志忍不住思索。

    各种念头越冒越多。越是不想惦念,就越要一直想。

    半个时辰下来,也没看几页卷宗。他索性把案卷扔到一边,使唤小厮回家里拿两册道经来,再拿本《神仙传》。

    这下,读着里面的东西。

    就勉强能看进去了。

    捧着读了一会,各种念头按下葫芦浮起瓢,程志按了按额头,叫来师爷。

    把今日所见所闻,说给师爷听。

    末了,道:“我今日方知,襄阳这鹿门山还有个老山神。那山神瞧着对那位先生很是敬重,想来必然是仙道高人。”

    又说。

    “一梦四十年,醒来世上方过七日,你可听说过这样的事?恐怕连《神仙传》中都未有这样的见闻。”

    《神仙传》是晋时葛洪所著,描绘了八十四位神仙的传记,程志家中有此藏书,之前倒是没大翻过。

    把上午听来的事讲了一遍,县令意犹未尽,仍在感慨。

    “世上竟然有这样的神仙中人。”

    “你说……”

    师爷听了,也面露诧异。

    隔了许久,才回过神来,师爷压下心中的心潮澎湃,想了想,缓了缓语气,小心提醒说。

    “听明府此言,这位高人只是云游至此。不定会停留多久。”

    “这样的高人,向来不轻开门径。”

    “难有师徒缘分。”

    县令似被泼了一盆冷水。

    “你说的有理。”

    “那我……”

    师爷见状,又说:“也可请人撰写文章,为今日之事写成一篇赋文,指明为县尊治下,有此仙遇。如何?”

    程志的眼睛渐渐亮起来。

    他喃喃道。

    “如此一来。”

    “本官未尝不可青史留名乎。”(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在唐朝当神仙不错,请把《我在唐朝当神仙》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在唐朝当神仙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