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歪打正着

    “够喽!”

    南方同志正说到激昂处老首长忽然开言了:“南方你先下去做几个小菜中午我请振华!”

    老首长脸上无喜无怒可越是如此南方同志越是心悸老首长一言既出他讪讪冲振华首长一笑急步下山去了。

    振华首长笑道:“首长南方既然有志于政我看不如让他去国务院下面历练历练!”..

    “他不是那块料人云亦云毫无主见我看他也只能做做学问!”

    说话儿老首长移步在一方石墩上坐了伸手招招未几振华首长也在对面坐了。

    “你是大忙人有啥子事可以打电话嘛用不着来看我这老头子!”

    说话儿老首长从荷包里掏出烟盒来弹出一根熊猫点上。

    振华首长道:“还不是小家伙闹出的那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是烦人得狠那小子是个猴精攒了点儿家当刚知道自己要被调走立时趁继任未到时将家当花个精光他小子是换得了身前身后名烂摊子却是留给咱们喽!”

    “怎么你也觉得小家伙做得不好?”老首长深吸一口喷出阵烟雾。..

    振华首长看着老首长心中生起疑云!

    细说来他至此处本意是替薛老三求情的尽管他也对薛老三如此擅作主张暴跳如雷可心里还是不愿糟践这块良材美玉毕竟有能耐有思想的党内后起之秀不少可似薛老三这般有颗慈悲之心的却是罕见。振华首长正是此种人自然看薛向格外亲切。

    振华首长先前顺着南方同志故意批评薛向便是避重就轻之举。也正好瞧瞧老首长的态度。

    可谁成想首长一句反问分明就是极为认同薛小子的意思。

    “做得好是好可步子太大了。也容易让人得红眼病另外有些不合时宜同志们意见很大!”

    振华首长如实相答。他意思很明显薛老三这么搞虽是利民好事。却是只能给批评和惩罚因为若是给赞扬岂不是等于变相在鼓励这么搞试想想如果中央真鼓励此举地方干部岂不视此为政绩且如此政绩还能得享美名。即便是勒紧裤腰带都得效仿萧山免除农税。

    可干部们要政绩容易中央到时要钱国家要工业时又该如何处置?而当道诸公皆是高瞻远瞩。胸怀全局之辈他们考量的肯定是整个国家所以薛老三此举从大局出发也是只能批不能扬且这批驳惩罚也只能在暗处施行不能放诸明处毕竟薛老三干的是实实在在的好事儿若是明着惩处他天下百姓何以视中央。

    老首长轻轻掐灭烟头长叹一声起身道:“这篇文章发稿之前我看过薛向是个好同志!”

    振华首长霍然变色不为老首长前半句话而是后半句话的评价太高在老首长说出来和领袖曾经评价诗人老帅何其相近可薛向够格儿么?

    不过振华首长何等样人物转瞬就想透了关键。

    因为他此前一直站在一众怒气冲冲大员的角度思考整个事件可这会儿他忽然站在老首长的角度看问题问题立时便清晰起来。

    改革可以说是老首长一手推动的初始真心赞成者少持中论者少反对者众而改革到如今赞成者已然越来越多持中论者几无而反对者依旧不少。

    因为说到底改革是场谁都没有经历过的试验田成败极为难料。

    正因为看不到结果又可能面临失败而难以承受的风险所以改革至今否决疑虑警告之声不绝于耳。

    而如今萧山提出了免农税的口号可谓是给改革注射了一支高浓度的葡萄糖。

    因为萧山能有今日是薛向这位主政官员领导有方但何尝又不是借了改革的东风。

    试想想若无改革萧山就是多上十个薛向恐怕也无今日成就!

    因此萧山免农税从根子上说是改革开放春风吹来才结出的硕果。

    此外萧山一地免农税举国农民皆羡皆怨可这羡、怨背后何尝不是浓浓的期待!

    况且薛老三在他那篇文中直接言道了免税是共和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改革开放到一定程度后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的自然结果。

    不管若干年后这句话或者说这个预言会不会兑现但至少一张画饼已经面对十亿农民摊开且有萧山这珠玉在前恐怕眼下除了站在高处的那群人十亿百姓谁都不会认为免税有可能只是画饼。

    共和国的最难的事儿从来就是农民的事儿共和国的事儿只要有农民支持就没有不成功的打江山如此搞发展亦如此。

    况且改革到了如今的地步几乎已经没有回头路唯一的方向就是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是以眼下对老首长来说最紧要的不是兑现薛老三擅自做主画出的这块大饼而是带领整个国家朝着他设计好的蓝图继续前进!

    想通此节振华首长可谓霍然开朗心中暗赞一声:心在僻野而胸怀天下此子真乃无双国士也!

    要说薛老三若知道振华首长竟因为这个想法而称赞自己估计能欢喜得打跌。

    因为他薛老三在萧山行免税、免学费、免菜金三策虽未必真如他在会上利诱萧山县众常委那般不好死后来人留名萧山县史但绝对没有振华首长想得这般站在全局高度尤其是站在老首长的角度为改革助力。

    他薛老三想的其实很简单无非是给方老实这种贫苦的萧山县农民做几件好事儿。且这个念头在他入萧山的头一天就有了。

    当然若说私心也是有的青史留名的成分未必多大但发泄的意思绝对是有毕竟那日许子干的电话已经点明了他薛老三擅闯吴家引发振华首长不满要调他离萧山好好磨磨。

    既然是磨磨既然是不满肯定升官无望!

    要说薛老三生平有三个半嗜好一曰美食二曰美景三曰升官另外半个便是美色之所以美色这嗜好只是半个无非是薛老三自认心怀正气乃是谦谦君子决计不随心猎艳所以美色在他故意克制下只能算半个嗜好。

    如此一算薛老三可谓是口腹之欲眼目之欲权念之欲以及女色之欲集于一身真可谓是实实在在的大俗人。

    而这位大俗人的三个半嗜好中他是最欢喜的最求不得的就是升官想来也是既然求不得自然最欢喜。

    而偏偏他薛老三自认为在萧山干出无数政绩即便说因为年纪小不能升得太高升个半级给个肥差也是要的吧结果换来的竟还是“要磨磨”的三字评语。

    薛大官迷能不生气既然生气少不得就得发泄发泄因此薛老三才会大张旗鼓地三箭齐发!

    大张旗鼓乃是发泄的缘故但此三策却是薛向早早就绸缪好的既然是绸缪好的以薛老三的玲珑心自然会思忖好方方面面。

    而这方方面面不只是萧山县的长远财政担负问题自然也包括此三策风传天下后的影响。

    此时的薛老三政治智慧已然极高他虽没有中央大员的高度行事却总爱以中央大员的角度出发。

    既然站在中央大员的角度薛老三自然不会傻到认为自己这该当名传后世的惠民三策会受到大佬们一致赞扬他预想的绝对是扑天盖地的申斥之声。

    是以早早就准备好了那篇先前被南方诵读给老首长听的雄文以为自白之文。

    文中薛老三自不会只顾着吹嘘自己而他自吹之词亦不过是想站在道德制高点警戒攻击。他的立论中心除了论述免税是改革带来的好处、以及以此为论据鼓吹改革必须继续深化意外他更多的言辞其实是在替那些有实力免除农税却没有免除农税的行政区辩护。

    因为薛老三知道自己捅了马蜂窝不说清道理难免结怨天下此种蠢事薛老三是自然不为的。

    是以在文中薛老三薛老三详细分析了萧山的基本情况认为萧山没有重工业亦不适合发展工业且萧山港成萧山未来的资金流势必无比充沛在这种无法发展工业的情况下萧山自然得把目光投注在农业上反哺农民、农业。

    除此以外薛向还列举了明珠、连港为例详细分说了这两地为何不能一如萧山般免除农税!

    这篇雄文薛老三早在萧山开人大临时会议当天便发给了在京的薛安远毕竟这准备应对火力的文章还需要由有影响力的大报发出。

    可薛向始料未及的是在他利民三策轰传天下后影响确实出来了可预料而来的铺天盖地的申斥之声却未到来到来的却是一片赞扬之声。

    但薛向绝不会认为这赞扬之声就是主流声音因为第二天也就是昨天的中央主流大报全部诡异的没有任何评论性文章只是平平淡淡的报道了萧山的实际情况这简直是太诡异了。

    既然没有申斥薛老三自然认为自己那篇自白文章就没必要下发了是以昨日一早他便给薛安远去了电话谁成想薛安远直接说文章被老首长拿去看了今天便直接发了出来一字未更!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官道之1976不错,请把《官道之1976》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官道之1976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