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做菜的油

    简单炒一下的番茄汤底,是从调和三种不同的油开始的。

    分别是鸡油、猪油和色拉油。

    刚听到用了三种油,桌上正吃火锅的几人,就给陈舟投来了好奇的眼神。

    王猛一般是单位发什么,家里就用什么。“这么讲究吗,陈师傅。”

    确实稍微讲究了一下.陈舟微笑,“你听我说啊。”

    “首先,用到了鸡油,这个不太常见。就是鸡肚子下边的肥油。起到增鲜亮色的作用。”

    “增鲜.”小师妹若有所思,“那跟鸡汤里的鲜味差不多喽?”

    “没错,”陈舟继续说道:

    “然后,就是猪油。这咱都不陌生了,可能以前老家用这种猪油的时候比较多。就搪瓷的小铁盆里盛着的,一般都还得配个盖子。”

    提到猪油,其实几个大人年龄差距没那么大,家里的长辈都用过。

    印象中,用猪油炒菜做饭,还特别香。

    那个搪瓷盆,几乎也是那个年代的标配,里面盛放着雪白的猪油,锅热了之后,还得先让猪油融化一下。

    而家里自己熬的猪油,往往没那么纯,下锅之后,还会噼里啪啦几声。

    总而言之,这种油的香味更醇厚,还带点回忆加成。

    甚至连陈桃桃也跟着点了点头。

    陈舟不禁笑着问她:“你点什么头?”

    “我在奶奶家见过!”小丫头可不是盲目跟风,她还比划着描述起来:

    “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蓝色的,两个一样大。”

    此话一出,陈舟当然也挑不出来什么毛病了。

    毕竟他说的就是桃桃奶奶用过的猪油盆。

    红色蓝色,指的是上面的花瓣的颜色。

    据说还很有历史传承,是陈舟姥姥给闺女陪嫁的时候带过来的。

    陈舟想到这里之后,也看了看陈桃桃和赵仪琳:

    “回头你们俩想要的话,我跟老太太说一声,她用东西挺精心的,再用个二、三十年也没问题。”

    大姑娘小姑娘也不知道为什么陈舟突然来上这么一句。

    但都没客气。

    点头说行。

    最后则是色拉油了。

    这其实就是平常炒菜时用的比较多的植物油。

    大豆的、花生的、菜籽的,味道稍有差异,但比起动物油来,还是相对清淡。

    林女士听丈夫讲完,补充道:

    “因为拌沙拉会用,所以叫色拉油。沙拉酱的成分表后面,排第一的就是植物油。”

    提到沙拉,主妇林女士还是很能讲两句的。

    当然,她今天是大拌菜。

    大人小孩们,边吃边聊。

    陈舟才说到番茄汤底的三种油,刚拿上来的牛肉片就已经下去了半盘。

    被众人包围的电锅里面,番茄汤底因为下了肉片和冻丸子,温度骤降,很快停止了沸腾。

    但没过一会儿,就再次“咕嘟咕嘟”地冒起泡来。

    鲜红的生肉,在滚烫的汤汁当中,收缩变色,由鲜红转为红褐色,最后再挂满浓稠的番茄汤汁。

    半步大师不会催促家人朋友,去改变他们吃火锅时的用餐节奏。

    但会趁着时机恰当,自己来上一片。

    筷子从锅里提起的肉片,带起如丝般润滑的橙红色汤汁。

    等待多余的汤缓缓滴落之后,则继续将那股酸香的气味,带到鼻尖。

    闻起来的时候,真的会勾动人唾液分泌。

    陈舟选择直接入口。

    牙齿咬下去的瞬间,浓郁的番茄酸甜最先传递给味蕾。

    有点烫,有点鲜。

    这股鲜味来自特制的番茄汤底,构成了火锅的味道基础。

    得嚼上两口,才是肉香登场。

    滑嫩,弹牙,纤维之间吸饱了汤汁,每一口都是很难区分开的复合味道。

    回味之中,则有清爽、醇厚这两种看似矛盾的风味。

    番茄的酸还未散去,牛羊肉独特的肉香,此时占据了主场。

    不像麻辣口味那样有强烈的刺激,味道更加温和。

    涮什么都很好吃。

    陈舟简单扫过去,发现陈桃桃除了吃肉之外,好像还挺爱吃那淀粉丸子。

    吃饭,一桌人都挺感兴趣。

    但具体到番茄汤底是怎么做的,

    这个话题其实在饭桌上,陈舟觉得,可能还不如陈桃桃在幼儿园的故事受欢迎。

    但林女士听得很认真。

    妻之听我者,私我也。

    陈桃桃也很认真,毕竟她不会把自己的上学事情重复很多遍。

    有时候她确实跟爸爸讲完再跟妈妈讲。

    但今天人有点多,再多说几遍,那样会耽误她干饭。“妈妈,我再来一片肉肉吧。”

    小师妹刚好捞上来两片,顺手就放进了陈桃桃碗里。

    她本人则收获了来自林女士、王猛两人的加肉,自己也没亏。

    小师妹也会认真听师兄讲讲番茄汤底的制作。

    毕竟她还有着一号员工的身份。

    至于王猛,陈舟觉得他心里肯定有事。

    反正表现得也很认真。

    于是,陈舟就顺着调和油之后,继续说了下去。

    油热了之后,下入洋葱大葱姜片,大料香叶八角,小火炸出香料味。

    然后捞出料渣,开始下番茄酱。

    依旧小火,炒出红油即可。

    这跟山楂一样,都是用来补充番茄的酸。

    接着则是主角,去皮的番茄小块,下到锅里,加一点盐,可以让番茄快速出沙。

    继续炒制,等到番茄本身的水分挥发之后。

    锅里面就是类似于番茄酱的东西,细碎的番茄果肉上面一层红色的油脂。

    油酱分离。

    看起来是非常诱人的。

    调味则相对简单,只有盐糖,保证了番茄本身的鲜味。

    汤底,当然是用来做汤为主,煮面、涮肉都行。

    但也可以作为番茄汤包的汤汁,只是番茄汁的话,口感还是偏向单调。

    店里的新品灌汤包,也可以结束试吃,正式登上社区食堂了。

    林女士听丈夫讲了半天,期间也给陈舟盛了两块虾滑。

    看陈舟停下说话,找起来杯子喝水,她笑着说道:“讲完了?”

    这次轮到陈舟嗯了一声。

    角色偶尔对换,夫妻俩相视一笑。

    而坐在他们对面的赵仪琳,看到这夫妻间平淡温和的互动,恰如眼前口味温和的番茄汤底。

    她也多少对以后的生活,产生了一些向往。(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美食情报王不错,请把《美食情报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美食情报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