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香酥炸鱼

    立冬的饺子,意外好卖。

    以至于周五生意也比平常结束得更早。

    陈舟给店员们,都留了一份,让大伙回去自己煮煮就行。

    他自己则上楼换了身衣服,带着老婆孩子,准备前往桃桃爷爷奶奶家。

    下午四点来钟。

    老小区,老榆树,一家三口挤到了楼道里。

    陈舟刚想敲门。

    陈桃桃就喊了一嗓子:“奶奶,我们来啦。”

    屋里面立马传出一阵匆忙的脚步声。

    这比敲门管用。

    老太太拉开门,笑意盈盈地迎了出来。

    桃桃奶奶名字是高相梅,陈舟当然没有对老妈直呼大名的习惯。

    因为她老人家在家里排行老小,所以人们喊她老梅的时候多。

    陈舟当然也没喊过她老梅。

    见面后,还是叫了一声普普通通的“妈”。

    高相梅确实认真地打量了儿子一番,但终究抵不过那声“奶奶。”

    她跟儿媳妇也打过招呼之后,就热情地招待起自己的孙女:

    “大宝儿来啦!我们桃子又长个儿了。”

    陈桃桃翘起脚,小手顶在头上:“长了一点点。”

    就这么身子微晃的功夫,便被奶奶稳稳扶住。

    陈舟心想:您老真有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

    今天周五,老陈还是奋斗的年纪,所以仍在工作上班,得六点多才到家。

    大人们吃点水果,聊聊天,也就先准备起了今天的晚餐。

    林女士本来要跟着到厨房里帮帮忙的,但陈舟正好还想从老太太这里套路个香酥炸鱼的小配方。

    所以就把老婆请回了客厅,“开车一路,你休息一会儿。”

    然后则对孩子奶奶说道:

    “妈,我来帮你,咱炸两盘鱼吧。”

    陈舟连鱼都买好了。

    但老太太确实不老大乐意。

    谁帮忙倒无所谓,几口人的饭,她早就准备的差不多了。再怎么说也不会真的等儿子、儿媳妇来了再做饭。

    高相梅不乐意的主要原因在于她孙女:

    “炸什么鱼啊,桃桃又吃不了,你早说想吃鱼了,我就炖一条好了。”

    老太太这句话,几乎是按陈舟脑子里的剧本说了出来。

    所以陈舟当然知道该怎么往下接。

    “给桃桃炸这个。”

    陈舟掀开了塑料袋。

    他这次的鱼买了两种——

    记忆里面最常用的刀鱼,今天刚刚立冬,勉强算秋刀鱼;

    然后,就是小黄花。

    老太太拉开两个塑料袋子检查了一下,这才点点头,

    “黄花鱼行。”

    黄花鱼是海鱼,除了背上这点小刺,那就是中间的一条椎骨大刺。认真摘一下,吃起来相对放心。

    符合陈舟对海鱼的印象。

    但刀鱼它也说是海鱼,但就是刺多。

    不知道它们都怎么长的。

    陈舟看了看自己的老妈,又扭头看了一眼陈桃桃。

    天气凉了之后,为了打理起来方便,小丫头剪了齐耳短发,倒是跟老梅差不多的发型。

    鱼长得怎么样,肯定也随它们的父母。

    刀鱼刺少还就怪了。

    晚上多了一道小菜,陈舟和老妈就在厨房收拾起鱼来。

    去腮、去内脏,冲洗干净。

    过程简单熟能生巧,但多少带点腥气。

    老梅给儿子递过去一个小盆儿,说:“还得腌一下。”

    腌制是炸鱼里面非常关键的一步。

    目的就是去除这股腥气,顺带调个底口。

    材料很简单,用到葱姜、花椒、料酒,胡椒粉、盐。

    老梅的做法,先把葱姜拍碎,再用料酒调了个花椒水。

    料酒和拍碎的葱姜,都是为了这股辛香味更好地释放出来,达到有效去腥的目的。

    撒上胡椒粉、盐,腌制二十分钟。

    陈舟现在能从别人做饭的过程中,体会和摸索到更多的背后原理。

    但老梅对儿子的话,却远远没这么复杂:“这样做好吃。”

    陈舟笑着点了点头。

    腌制的同时,则要准备一下炸鱼的面糊。

    老梅取出另一个大盆子,往里面舀了面粉进去,然后则是相同分量的淀粉。

    拿起那盒淀粉的时候,她还特意跟儿子提了一嘴:

    “你表叔送来的,说是用自己种的红薯做的。”

    也就是红薯淀粉。

    表叔这人很不错,陈舟跟他接触几次,两家的关系也更近了。

    淀粉和面粉之后,则是少量的无铝泡打粉。

    产品名写在外包装上,陈舟不用问。

    这主要起作用的就是小苏打,能在炸制的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让外壳蓬松起酥。

    随后,老太太在炸鱼面糊里面,也放了盐和胡椒粉。

    这样一来,即使只吃到面壳,也是带一丝滋味的。

    不会吃起来是油腻的一坨面疙瘩。

    虽然小黄花和刀鱼都不大,裹糊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但老梅还是很认真的进行了调味。毕竟是给孙女做的嘛。

    当然,她老人家的量,只有三十年主妇经验的手拿把掐。

    “你再给我开瓶啤酒,在那个小柜子里。”

    这用来调面糊的啤酒,就是陈舟一直以来忽视的小秘方了。

    和清水一块,分次倒入面盆,用筷子将面糊搅拌均匀,直到顺滑无颗粒的粘稠状态。

    中间也来了两勺油,能让油炸的效果更好。

    老梅把筷子提起来,调好的面糊像一条线那样,流了下去。

    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她对两种鱼的命运做出了区别对待:

    “刀鱼,拍点面粉就行。这个面糊主要用来炸小黄花。”

    陈舟点头微笑,除了刀鱼刺多需要彻底把鱼刺都炸酥之外,那可能这个小秘方,并不是被自己忽视了。

    而是老太太也会偷点懒。

    炸刀鱼,拍粉当然简单,但把面糊调的稀一点,效果也不错。

    拍粉、裹糊,下锅油炸。

    涉及到具体操作,陈舟也打算把简单的任务,从老妈手里接力过来。

    但老太太还是说着:“我来,我来。”

    她给陈舟做了小二十年的饭。

    不是说不信任自己的儿子,而是没有这个心理准备,去接受儿子其实厨艺也不错的事实。

    跟在外人面前还不一样,老太太很乐意跟别的老太太们说自己儿子开个小饭店,生意特别好。

    但儿子在她跟前,她还是想着得由自己来做饭。

    否则的话,心里面不习惯、不适应。

    可老胳膊拧又不过儿子的大腿。

    她只能退在一旁,稍加指导。

    陈舟也顺理成章地掌勺,往铁锅里倒上了油。

    油温五成之后,下入小鱼。

    筷子轻轻夹起,缓缓将它们滑入油锅。

    在鱼接触到滚烫油面的时候,立马响起了“刺啦”一声长音。

    细密的小气泡,在鱼肉的周围翻腾破裂。

    把缓缓下沉的鱼,又托了上来。

    黄花鱼表面那层粘稠湿润的面糊,在锅里的高温作用下,开始由白色像淡淡的金色转变。

    面糊形状逐渐定型,轮廓还是鱼的轮廓。

    但表面又多少有些形态各异。

    筷子轻触,防止炸鱼粘连,略微的碰撞,产生沙沙的声音。

    而随着黄花鱼在锅里面翻滚,

    那股穿透性很强,油脂的焦香包裹着鱼的鲜香的气息,也在锅里面升腾起来,往四周弥漫出去。

    霸道而诱人。

    陈舟闻着炸鱼的味道,感觉肚子还有点饿了。

    “就是这个味儿啊,妈。”

    转头的功夫,厨房外面又凑进来一个小脑瓜。

    “好香啊~”陈桃桃也馋了。

    “炸完了先给你尝尝。”桃桃奶奶给孙女许诺道。

    “谢谢奶奶。”

    小丫头也不知道在跟谁客气。

    陈舟正炸着鱼,楼下不知哪个大姨喊了一嗓子:“老梅!又炸鱼呐!”

    老梅笑着拉开窗子,跟楼下的老姐妹互动起来。

    难免说起孙女过来、儿子在家里帮忙做饭、儿媳妇给自己买的礼品。

    老梅跟熟人邻居分享了一下自己的喜悦,也炫耀了一下。

    “真有福啊,老梅!”

    俩大姨聊天的功夫,陈舟的鱼也炸好了。

    看起来色泽金黄,闻着同样是酥香四溢。

    老梅对自己的拿手菜再熟悉不过,看过一眼就知道,儿子这鱼炸的火候相当不错。

    于是叮嘱道:“一会儿再复炸一遍。”

    道理陈舟明白,复炸之后,会更加酥脆。第一遍是炸熟,第二遍则是炸透。

    而且,还得等等老陈回来,一块吃饭。(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美食情报王不错,请把《美食情报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美食情报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