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军功勋爵不可持续

    “不对啊,姜先生!”

    扶苏这才回过味儿来,又急忙说道:

    “那要是这么说,大秦必须要施行郡国并行制,却一定会走向灭亡的结果,那这不是死棋了吗?”

    “可若是照这样下去,那就会让大秦国库迟早被掏空。”

    “也会让朝堂之上更加青黄不接,缺少新血与人才!”

    “这......总不能看时机成熟,就动用武力覆灭掉封国吧?”

    “我是想不到还有什么办法了。”

    姜承奕摇了摇头,指了指糕点盒子:

    “你不能只是看一个结果,而是要看到它的原因是什么。”

    “藩国的确需要存续。”

    “而大秦也肯定不能用自己的支出去供养藩国,这二者之间也并不矛盾。”

    “这......”

    扶苏觉得姜承奕在说谜语。

    他觉得姜承奕的意思无非就是,藩国需要存续,但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去存续。

    可他再怎么也想不到,藩国还有什么其余的能够存续下去的方法。

    但是毕竟姜承奕说谜语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看姜承奕又开始享受起美食来,他也只能先自己思索姜承奕话语中的意思。

    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问题所在。

    藩国需要存续。

    这理应是基于大秦的角度想到的问题。

    说到底。

    他们应该只是为了大秦而服务。

    而大秦供养藩国,其实也不该是藩国思考的问题。

    而同样也应当是站在大秦的视角上所要去思考的问题!

    他之前找不到解决方法,其实是因为他下意识把藩国当成了主导。

    站在了藩国的角度去思考。

    他总是认为。

    这些拥有军功的人,或是那些勋贵的后代,就是理所应当要被大秦养着的。

    可他们本就应当为大秦效力!

    他们手中的这份以劳动换来的荣誉和权力,让他们享受自然是没问题的。

    但却不应该让他们毫无建树的后代也一并享受!

    他觉得自己找到了重点,问道:

    “所以先生的意思是,要让大秦取消封地的世袭罔替的做法,将分封变成更适合大秦的分封?”

    姜承奕现在已经对扶苏的灵光一现见怪不怪了。

    他擦了擦嘴,说道:

    “不错,军功勋爵制度本质上只是一个上升的通道,而将其作为世袭制,是最容易引发门阀世家垄断朝堂话事权,并让社会动荡的。”

    “而且也能有效减少大秦的支出,毕竟大秦不可能空养着这么多张干吃饭却不干活的嘴!”

    “这其实和现在大秦的朝堂制度是一个道理,况且任贤选能总比世袭罔替、任人唯亲来得要好。”

    “你得知道,大秦不能永远仰仗开国和军功!所以军功勋爵制度,绝对不可如此存续下去!”

    扶苏不动声色将自己的手伸进了袖口当中。

    他的手。

    此时已经开始止不住地颤抖了。

    大秦不能永远仰仗开国和军功!

    这句话几乎瞬间让他的头脑彻底清醒了起来。

    整个大秦是以武起家的!

    老秦人更是全员尚武,所以对于军功和武勋这些东西格外看重!

    但是大秦现在已经是个大一统帝国了,便不再需要那么多武人去打江山了。

    而是需要更多的文人去守成!

    不过想到这儿。

    扶苏又蔫吧了下来:

    “可是先生,七国征战数百年,除了勋贵之外,百姓多数都是目不识丁的,又怎么能为大秦做事?”

    “先生的想法是极好的,不过却是并无施行的可能......”

    扶苏心中生出一种挫败之感。

    他在想。

    或许大秦从一开始的路走的就是错的。

    以至于到了现在已经是无法挽回的地步了。

    军功勋爵制度不可持续,但是文人的考校和入朝为官是绝对可以持续的一条上升通道,和人才政策。

    他已经意识到了,大秦现在所需要的,正是一个能够让文人持续不断入朝为仕的上升渠道。

    只是大秦现在并无这样的一个渠道,他们一下子也不可能设立一个崭新制度的草案,便立刻去实施。

    那样是绝对不顺应规律,会被所有人一致反对的!

    哪怕姜承奕现在便给出他一个上升渠道,又给他一个能够让大秦跳出国运周期律的法子。

    但是一切也都来不及了。

    不管是教育资源还是教育安排,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试错的。

    并不是一拍脑门就能想到万全之策的。

    大秦如今青黄不接。

    若是不继续重用勋贵士官,却也无人可用了!

    这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绕不出的循环。

    这大秦恐怕是注定要在某一日,便会因为某些他们心中清楚,却没法解决的问题而瞬间土崩瓦解了!

    扶苏如今的心中百味杂陈。

    他有些悔恨。

    他在想。

    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遇到姜承奕。

    那样或许还能解救大秦!

    可他没想到的是。

    姜承奕只是给了他一个白眼。

    此刻,看着他那幅垂头丧气样子的姜承奕被气得血气上涌:

    “怎么就并无施行的可能了?你听我上课,不能听一节课忘一节课啊!”

    “我前面说的造纸术、藏书阁、学堂、夫子什么的,你全忘了?”

    姜承奕气的话都要说不利索了。

    他开始把自己之前讲过的内容翻出来,报菜名一般全都说了出来。

    而扶苏则是先是一愣,随后大喜过望。

    姜承奕这一句,似乎又将他和大秦拉出了黑暗,让他看到了光明!

    他忽然像是明白了什么。

    赶忙问道:

    “莫非先生是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在之前告诉我这些能教导百姓读书的事情。”

    “从而让更好掌握的文人逐步取代和替换掉那些不安分的武人?”

    更好掌握?

    那倒也未必......

    姜承奕想到后期强盛如汉明,都无法处理掉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和文官集团的场面,心想扶苏还是有些太天真了。

    但他却也没反驳。

    毕竟如果只是从大秦的时代背景下去说的话,扶苏说的的确没什么问题。

    目前来看,大秦的大多数的文官的确是要比武将要更好掌控也更好调教的。

    所以他点头道:

    “不错。制度的改善,是必须要有合适的社会条件为基础的。”

    “若是我在之前没有给你讲造纸术、外儒内法这类基础技术和文化,而是直接让你将大秦的基本政治制度做出更改,那么大秦会立马分崩离析。”

    “不需要等到二世,可能明天就要亡了。”

    “但同样的。”

    “在我给你讲了那些东西之后,如果大秦的制度还不做出改变,那么有了学识的百姓也会慢慢意识到这个制度配不上当今社会!”

    “届时他们也会顺应规律,揭竿而起,推翻大秦的统治!”

    他喋喋不休说了许多。

    但这次扶苏听得明明白白。

    制度、文化、思想、技术都是相辅相成的。

    一旦其中的一项发生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剩下的方面也要随之进步和发展。

    否则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结局就只有一项。

    毁灭。

    而扶苏也同样很清楚,这是道家的理论。

    此刻,姜承奕之前说过的理论形成了闭环。

    姜承奕之前做的所有铺垫都在这一刻将它们的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之前。

    他和嬴政在得到姜承奕传授的技术和政策后,都为它们的超前和完美而感到震惊,一定是对大秦有益的。

    可现在他才知道,那只不过是姜承奕传授的东西中最为普通的一个优点。

    在所有政策有条不紊推行下去后,甚至彼此之间相互串联,做到环环相扣,将整个大秦从内到外变得焕然一新!

    姜承奕只是在诏狱中说了几句话,便带来一个崭新的大秦!

    虽然说到底。

    现在的大秦只是搭起了一个外骨骼框架。

    但无论怎么说。

    仅仅是在这不到一周的时间的。

    大秦便从那个被百姓和百家诸子、六国贵族,乃至大秦的本朝官员都无比憎恶的苛政王朝。

    变成了现在这般生机勃勃的模样!

    百姓在被教化。

    甚至有不少百姓开始接触到了之前只有贵族能接触到的知识。

    百家诸子选择归顺大秦朝堂。

    他们当中有的醉心学问,有的则是选择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百姓和一些勋贵之子。

    六国贵族该低调的都低调下去了。

    至少在干陵县叛乱被抬手镇压后,短时间内肯定是不敢再闹出什么动静了。

    而且等到之前派遣下去安抚百姓、赈灾济民的团队完成任务后。

    这群不臣之人恐怕也没这么容易组建起一支看得过去的叛军队伍了。

    而朝堂官员也是各自有各自的事情要做。

    他们都对大秦重燃起了希望。

    这一切都要仰仗姜承奕在诏狱内的指点江山。

    ......

    脑海中迅速闪过这些想法。

    扶苏的眼神瞬间变得坚毅,行了个郑重的礼节:

    “感谢老师为学生解惑!”

    “顺手的事。”

    姜承奕顺嘴回了一句,摆了摆手,示意他无需多礼。

    却不料扶苏并没有像是以往一般神神叨叨地急着离开。

    他的眼睛里还闪烁着探询的光芒。

    姜承奕其实想让他赶紧走,自己好欣赏一下只剩一天的死期。

    但他还是叹了口气:

    “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就赶快问了吧。”

    扶苏一听这话,显得尤为兴奋。

    “老师,现在大秦的确是已经有了读书的百姓了,可却还是没有一条合适的可持续吸纳文官人才的上升通道。”

    “既然军功勋爵不可持续,因此一条能够吸纳文官人才上升的渠道便是必不可少的了。”

    “但学生知道,老师恐怕早就想好了对策。”

    “对吧?”(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不错,请把《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