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在县医院里的手术

    第28章在县医院里的手术

    李易民能够接触到的上面,就是刘卫国。

    至于刘卫国上面是谁,他一点儿头绪也没有,他也没想过去窥探人家。

    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舒适,环境舒适,工作舒适,人际关系舒适。

    他所做的一切,都只为这两个字服务。

    除此以外的其他任何,他都决定能简则简,绝不去找意外的麻烦。

    如今才起步,艰苦是必须的,这是社会条件决定的,没办法杜绝。

    但他的思路绝对不会改变。

    所以,跟王杰说的,上面的问题他来解决,但他根本没想过立马去跟刘卫国沟通。

    他得等王杰带着陈志凯和王宁,把所有情报都汇总到一处,他定了计划之后,才会考虑跟刘卫国通气。

    甚至于,他还得等计划施行以后,再没有回头路的时候,再告诉刘卫国。

    他没从过政,但是前世他接触过太多体制内的人。

    对于玩政治的人来说,利益永远摆在第一位。

    在利益面前,其他什么都不是。

    他太清楚为了利益,政客的底线有多么灵活。

    前世里他妥协过,干过许多虚以委蛇的事。

    这一世,他决定不为难自己。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死。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他很闲适。

    他先去了县公安局,找唐彬林拉了拉家常。

    相比于政客,他更喜欢和唐彬林这种特殊口的专业人士接触。

    相比之下,他们的心里就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就好比现在,唐彬林和他扯完了闲篇儿之后,立马就提及了想要帮忙的事。

    “我有个战友,越战退下来的,身上留下了一点暗伤,以前还年轻的时候还没有什么,现在年岁大了点,到了必须要处理的时候。县医院里没办法处理,我跟刘院长交流过,他认为你有思路,能不能给想想办法?”

    有事直接说事,这种交流方式就很让人舒心。

    李易民问道:“首先我得确定一点,刘院长给你建议的时候,是希望我帮忙联系省里合适的医生,还是什么?”

    唐彬林说道:“那当然还是希望能够借助你父亲的关系,联系一个技术高超的医生。”

    “拿给我看看病例吧。”

    唐彬林立刻从抽屉里抽出一沓病例的复印件,其中还有一张片子。

    病例李易民没有细看,既然有片子,那自然就是体内留了异物。

    拿起片子一看,果然如此,两枚一厘米左右的金属片。

    “这是弹片?”

    唐彬林点头说道:“是的,土制炸弹的弹片。”

    “怎么留下的?时间大概有多久?”

    唐彬林说道:“六九年的时候,在越南老山区,他们进一个山村侦查的时候,村里的男丁全部被米国人杀掉了,留下的全是妇孺儿童。

    他们以为没事,结果当天夜里,临时营帐被一个七岁的小孩扔了两枚土制炸弹。

    十四人的侦查小队折损过半,我那战友虽然保住了命,但是体内留下了弹片。

    以当时的占地医疗条件,没有办法将弹片取出来,于是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大概讲了患者的受伤经过,唐彬林还唏嘘了一阵,“这种战损事故,在当时还不算普遍。但是今年从前线传回来的消息,类似的战损才不胜枚举。

    这帮越南侉子是真的忘恩负义啊。”

    这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时候。

    越南人被米国欺负的时候,国内从物资到兵力全面给予支持,物资援助超过二百亿美元,投入兵力超过三十万。

    以那时候国内的条件,这些都是从牙齿缝里挤出来的。

    可是谁能想到,帮他们把米国人赶跑之后,他们回过头就挑起了中越战争。

    李易民不是军人,内心的愤慨自然没有唐彬林深刻。

    但他到底是中国人,又经历了后世米国联合中亚和南亚对国内的封锁,比唐彬林更能看得清周边那些小杂毛的成色。

    “忘恩负义是他们的本色,迟早有一天,我们能够连本带利拿回来的。你也别上火了,说回你战友的旧伤吧。”

    唐彬林点点头,收拾好情绪,说道:“刘院长说,这场手术的最大难点在于,其中一枚弹片距离心脏动脉血管太近。

    还有就是这旧伤差不多已经十年,弹片周围的肌理组织已经硬化,形成了瘢痕将弹片包裹在其中,很难分离弹片。”

    李易民说道:“刘院长分析的很对。但最大的问题其实还不是这两个原因,而是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他如今年岁虽然不大,但是身体状况可确实不太好。”

    从病例上看,唐彬林这个叫做次仁西堆的战友,年龄比唐彬林大了六岁,今年才刚刚四十九。

    但是身体状况却实在令人堪忧,一米七六的身高,体重却只有一百一十斤。

    更重要的是,他还有很多的慢性病,做过两次胃穿孔的手术,尿酸也高到了一个离谱的程度。

    唐彬林叹道:“我这战友工作起来那是真拼命,刚从战场上回来的时候,就在红原地区查盗猎份子,一待就是好几年。大多数病根都是在哪个时候留下的。”

    和后世所知的不同,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虽然是八八年颁布的,但是针对一些自然保护区,其实从建国开始就已经在通过各种方法保护了。

    红原就拥有川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其中的物产物种都极度丰富。

    李易民没去探究次仁西堆如今在做什么,说实话,囿于当下的医疗环境和技术发展,如今国内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肯定有,但绝对不多。

    如今省城有没有这样的医生,李易民不敢打包票。

    后世有这种能力的他还多少知道一些,但是当下的相关名医,他还真没有太多印象。

    “唐队,说实话,我不担保能够联系到合适的医生。”

    唐彬林问道:“这手术的难度,到底有多大?”

    李易民说道:“手术难度是一半原因,另一半原因是患者自身的承受能力。这样一场手术,技术过关的医生,手术时间应该在五到六个小时之间。”

    说着,李易民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恕我直言,以患者的身体情况,他能承受的最大手术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超过这个时间,手术失败的几率会超过百分之九十。”

    唐彬林喃喃道:“这不就成了九死一生?”

    李易民说道:“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

    唐彬林的神情不由暗淡下来,问道:“真就没有希望了?”

    将唐彬林的失望看在眼里,李易民心里挣扎不已。

    他考虑了好半天,最后实在不忍心,于是说道:“我不知道你能不能信过我,我能做这样的手术。”

    “真的?”

    唐彬林大喜过望,随后却又立马冷静下来,认真说道:“易民大夫,这事可开不得玩笑,人命关天啊。而且……”

    唐彬林犹豫了一下,说道:“而且我这战友身份不太一般,他活下来的意义对西源来说很重要。”

    李易民说道:“在对待病人的时候,我从来不开玩笑。”

    想了想,李易民说道:“如果你实在不放心,可以跟刘院长协商一下,让我参与一台手术,他就基本可以评估我的技术在哪个层次了。”

    唐彬林盯着李易民看了一阵,最后咬着牙说道:“走。我们这会儿就去县医院。”

    毗邻的两家单位,要见到刘琦实在太方便了。

    在刘琦的办公室,唐彬林当着李易民的面,转述了他的话。

    刘琦听完以后却不如唐彬林惊讶,他说道:“易民大夫的手术,我虽然没有亲自看过,但是从朱菡萏身上,我就知道,绝对是有些东西的。”

    唐彬林听得神情大震,问道:“刘院长,你的意思是易民大夫能做好这台手术?”

    刘琦谨慎地说道:“我信易民大夫不会在这件事上撒谎,但是稳妥起见,我觉得还是按照他的思路先做个验证。”

    唐彬林看向李易民,李易民笑着说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唐彬林立刻对刘琦说道:“刘院长,那就拜托你安排一下。”

    “没问题。”

    刘琦通过办公室内部的电话,很快叫来一名医生。

    “这位是我们心外的主任医师,宋天立主任。”

    刘琦让宋天立坐下以后,才介绍了李易民,然后说了他的建议,“宋主任,咱们最近有没有相关手术?”

    宋天立想了一下,说道:“我们科室没有,但是外科有一个取异物的手术,定在明天,是一个八岁小孩,误吞了一枚贴片,卡在胃里,已经钉在了胃壁上,也是时间过长,形成了瘢痕。”

    刘琦想了想,说道:“这个手术相对容易一些,但是有借鉴作用。易民大夫,就这台手术怎么样?”

    “可以。”李易民点点头,这种手术,他有把握在四十分钟内完成。

    刘琦说道:“那行,就定这台手术。由易民大夫主刀,我让外科的张乡科给你做助手。”

    李易民没有什么异议,接下来就分头行动。

    刘琦去与张乡科商议更换主刀的事,还需要通知病人家属。

    李易民回到公安大院休息,唐彬林则是去同通知他的战友这个好消息。

    这年头的人,从上到下都是质朴的,一切以能力为尊,没人会特别关注你的能力从哪里来。

    再往后三四十年,就不再可能有这么和谐的环境了。

    那时候别说你没有执业资格,但凡是你的脸嫩点,资历浅点,想要从人家的手里上手术,不被骂死,也得被人奚落死。

    第二天上午十点,李易民换上手术服进了县医院的第四手术室。

    经过刘琦的沟通协调之后,张乡科没有说任何怪话,反而安慰李易民说:“放心大胆的搞,出了差错也不要紧,我给你兜底。”

    面对张乡科的善意,李易民微微地笑了一下,然后就开始了手术准备。

    与上次在西苗乡又做主刀又做麻醉师不同,今天这场手术有专门的麻醉师,他从容的很。

    静脉通道,有创动脉监测,静压监测,体温检测,导尿管等一切工作准备就绪。

    “手术刀。”

    李易民稳稳站上手术台,头也不抬地喊道,器械护士立刻将手术刀递了过来。

    接过刀,李易民没有任何停顿,立刻找准位置,将刀切了下去。

    手术室的观测窗外,刘琦带领着五六个医生看着里面的手术。

    有医生惊讶地说道:“就这么下刀了,他都不画切口线?”

    按照手术流程来说,手术前制定手术的时候,画切口线都是必要流程,这样能够保证下刀的位置准确无误。

    刘琦却清楚,对于那些技术一流的医生来说,画切口线,只能影响他们下刀的速度。

    这年代没有影像设备,站在观测窗外面,其实无法直观地看到手术过程,根本不具备手术视野。

    所以刘琦和其他医生,顶多能在外面看个热闹。

    但是站在手术台上的张乡科可不一样,作为助手,他具备完全的手术视野。

    他亲眼目睹李易民下刀之后的所有流程,越看越心惊。

    这稳健的动作,这漂亮的切口,几乎能够甩开他好几条街。

    最为关键的是,人家这速度,是真的快,快到他都有点跟不上速度。

    起先的时候,他还能边观察边比较思考,可是渐渐的,他就只能机械地跟着拉视野,看都看不过来了。

    “老张这神态有些不对呀,太严肃了,会不会是出了啥问题?”

    观测窗外的医生看不到手术过程,他们只能通过手术台上的人的神情变化,来猜测手术的经过。

    当看到张乡科的神情逐渐严肃起来之后,好多人都凝紧了眉头。

    这年头的医生好相处,病人也没有太多的麻烦,医患关系和谐的一塌糊涂。

    所以许多医生都愿意给年轻人机会,他们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是也没有任何医生愿意在他们的手术室里面出现变故。

    观测窗外的医生屏气凝神,有人甚至紧张的不住唠叨。

    关键时候还是刘琦沉得住气,低声说道:“都给我安静一点,有老张在里面把关,如果真出了问题,他会在第一时间接手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年代:赤脚医生下乡,开局误入村花门不错,请把《年代:赤脚医生下乡,开局误入村花门》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年代:赤脚医生下乡,开局误入村花门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