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婚

    短短数日,张休率领的朝廷大军,遭遇了难以想象的抵抗。

    先是山海郡,乐都郡反贼和起义军结盟,在中南郡下南部州会兵八万。

    然后便是嘉定郡和永兴郡反贼陈兵三万叩边。

    大军紧赶慢赶而来,本就疲惫,这一遭遇,就爆发了大战,要不是大军装备精良,再加上张休不是个草包,这些日子,怕是早就败退了。

    他硬是在中南郡,撕开了一个口子,让大军驻扎下来。

    中南郡这个地方,跟明州差不多,属于一个极为重要的枢纽,往北可去漠州,往西可以去西域,往南可以下江南,向东可以入海口。

    距离京城也不过千里左右,相隔二三郡。

    坐镇在这里的是开国十大虎将之一的袁擒虎。

    袁家在这里休养生息百多年,是本地最大的坐地虎,但是这一次,袁家却叛变了。

    当然,是密报,并不是明着反叛。

    张休派人前去中南郡城宣读圣旨,结果去的天使莫名死在了路上。

    是谁整死的,不言而喻。

    这才是张休最为难的地方。

    要是直接推过去,倒也没什么。

    可一旦袁家反叛的事情爆出来,将撼动整个北地。

    民间本就怨声载道,要是知道作为十虎将之一的袁家都反了,其他人会如何?

    包反的。

    看着舆图上的势力分布,张休蛋疼:“早知这是一份苦差事,我就不来了!”

    四周都是妖魔鬼怪,偏偏个顶个的来头还不小。

    陛下小气吧啦,算上后勤也不过八九万人。

    就这还想横扫北地?

    只给他一个经略的身份。

    他咋经略啊?

    正说着呢,属下进入营帐,“将军,刘公公回来了。”

    张休心下一动,“他人呢?”

    “在外头呢。”

    张休撂下舆图,快步走了出去,就看到了刘大宝,“刘公公,舟车劳顿,辛苦了。”

    “都是为陛下办事,有甚辛苦的?”刘大宝笑眯眯的道。

    “来,先入内喝口茶水。”张休将刘大宝请到了营帐内,倒不是他舔太监,他只是想知道明州的情况。

    等喝了茶,他迫不及待问道:“刘公公,此去明州,可见到汪成元了?”

    “见到了,怎么没见到啊,那汪经略可了不得了,麾下猛将如云,陛下让他坐镇明州,他果真镇的四方郡府太平。”

    刘大宝把这一路的见闻说了出来。

    张休皱眉,“真有这么好?”

    “怎的,不信?”刘大宝哼了一声 ,他可是拿了好处的,“别的不说,就说鼠疫,中南郡有闹鼠疫吧?明州麾下那真是一只老鼠也无,汪成元防治得当,当地百姓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安居乐业,其繁荣难以想象,甚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连宵禁都取消。”

    张休大惊,“宵禁都取消?”

    就算是京城也有宵禁。

    他汪成元就这么自信?

    “知道了,明州靠近漠州,有边军威慑,难度自然小些。”张休心里有了猜测,既然汪成元实力这么强劲,完全可以跟对方合作,共商剿匪大计。

    “这天气也是真古怪,热的要命,咱家先去洗漱了,明天一早就回京。”刘大宝说了句,便走了。

    张休送走了刘大宝,旋即写了一封信,急忙让人送去明州。

    他在这里局面不好打开,可如果明州大营出来破局,他的压力就小许多了。

    到时候双双联手,将山海郡和乐都郡打通,就可以和万年郡,河西郡连成一片。

    三支朝廷大军在一块,二十来万大军呢,牛鬼蛇神,统统要跪!

    ......

    眨眼功夫,就到了赵正大婚之日。

    这几天,北地多地暴雨,天气预报发布了红色预警。

    河西郡虽有洪水,但是得益于防治,并没有人员伤亡。

    只是苦了周边的郡府还有河东入海口,准确的说是郡城,再一次被水淹了。

    赵正提前让严逊张保在尧州散播消息,吸纳流民,此消彼长,倒是把向家给逼急眼了。

    再次发生了几次小范围的战争。

    只不过,谁也没能奈何的了谁。

    赵正憋着一肚子火,就等着水师形成战力,围剿向家水师。

    为此,他还给水师准备了秘密武器。

    不过,这都是后话。

    在接连大雨后,明州雨停。

    能来的都来了。

    赵正的婚事可是大事。

    谢谦,柳老头也来了。

    婚房里,谢柳氏看着身着绿色婚衣的女儿,也是垂泪。

    谢芸儿道:“娘,女儿出嫁是喜事哩,可算不会砸在你们手里了。”

    谢柳氏又哭又笑,“胡说八道,我闺女聪慧可爱,怎么会砸在手里?”

    “不过,自古嫁女就没有笑得,你让我怎么笑得出来?”

    谢芸儿心里也有些难过。

    因为没有太多朋友,所以送她出嫁的人并不多。

    好在,招娣和小娥她们在这里陪着,倒也不觉得孤单。

    “你说主公也真是的,大婚的日子,他父母怎不来呢?”谢柳氏忍不住说道。

    招娣道:“出来时,公爹特地去了祖宅请奶奶,但是奶奶说自己年纪大了,走不动路,不愿意离开,不是我公爹不想让她来见证婚礼。”

    谢芸儿也道:“来时,我跟夫君已经给老婆婆磕过头了,没有失了礼数,还去赵家的祖坟拜过哩!”

    谢柳氏道:“我就是害怕别人说他不孝!”

    成婚这种大事,有父母的,父母是一定要在场的。

    就好比大康当官的,要是发达了,不把父母接过来身边伺候,御史能把你的屎都弹劾出来,而且一弹一个准。

    “夫君如果都不孝顺,这世上就没有孝顺的人了。”谢芸儿道。

    谢柳氏也不在多言。

    而另一边,曹子布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不怪他没有眼力见,实在是这件事关乎赵正名声。

    好在赵正解释一番后,曹子布倒也没说什么。

    证婚的是柳老头,知道原因后,心里也有数了,到时候在走仪式的时候对往来宾客提一句嘴就行,礼数上周全,就挑不出半点毛病。

    免得以后有人拿这个点抨击谢芸儿。

    赵正成婚,也没人敢拦们,也没有什么催妆诗。

    就是把人接出来,然后开始拜天地,拜祖宗,夫妻对拜,连谢谦夫妻都不用拜。

    主打一个简单!(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不错,请把《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