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卖货郎引发的血案(二)

    大齐国,在这广袤的天地间屹立已久。自姜子牙封齐,齐国历代国君注重发展手工业与渔、盐业,靠贩运、丝织、渔盐起家。到如今,齐国已成为东方强国,都城临淄更是繁华无比,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吆喝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在齐国的诸多村落里,生活着一位普通的卖货郎,名叫阿福。阿福身形清瘦,面容黝黑,一双眼睛却透着精明与灵动。他每日清晨便挑着担子,穿梭在各个村落之间,担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货物,有针头线脑、胭脂水粉,还有孩子们喜爱的小玩意儿。他走街串巷,手中的拨浪鼓摇得 “咚咚” 响,引得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围拢过来。

    这一日,阿福如往常一样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村落。这个村子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村民们很少能接触到外面的新鲜玩意儿。阿福的到来,就像平静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村民们将阿福团团围住,你一言我一语地挑选着自己心仪的货物。

    “阿福,你这次可有带来新的花布?我家闺女要出嫁了,想扯几尺好布做嫁衣呢。” 一位大娘急切地问道。

    阿福连忙从担子中翻找出一匹色泽鲜艳的花布,笑着说:“大娘,您看看这布,可是从临淄城最有名的布庄进的货,颜色鲜亮,质地也好,您家闺女穿上,保准像天仙一样漂亮。”

    大娘仔细地摸着布,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嗯,确实不错,就它了。阿福,给我来五尺。”

    阿福手脚麻利地量好布,递给大娘,又热情地招呼着其他顾客。这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挤到前面,拿起一个精巧的木雕小摆件,爱不释手。

    “阿福,这个多少钱?我想送给我那小侄子,他就喜欢这些小玩意儿。” 小伙子问道。

    阿福看了看,说道:“这木雕可是我特意从一位手艺精湛的老工匠那里进的货,要价二十文钱。不过看在你是老顾客的份上,给你便宜两文,十八文钱拿走吧。”

    小伙子犹豫了一下,摸了摸口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阿福,我身上没带那么多钱,你看能不能先欠着,过两天我再给你送来?”

    阿福爽朗地笑了笑:“行啊,都是乡里乡亲的,这点钱算啥。你先拿走,记得过两天把钱给我就行。”

    小伙子感激地看了阿福一眼,拿着木雕欢欢喜喜地走了。阿福继续在村子里忙碌着,直到太阳西斜,才挑着担子,带着卖货所得的银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村子。

    祸起萧墙

    阿福卖货的日子虽然平淡,但也过得有滋有味。然而,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了。这一日,阿福像往常一样来到一个熟悉的村子,当他刚走进村子,就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劲。村子里的人都聚在一起,神色慌张,议论纷纷。

    阿福拉住一位大爷,好奇地问道:“大爷,这是咋了?村里出啥事了?”

    大爷叹了口气,说道:“阿福啊,你还不知道吧,昨天夜里,村里的李二家遭贼了,他家藏的银子被偷了个精光。李二一家急得都快疯了,这可是他们家辛苦攒了好几年的钱啊。”

    阿福听了,心中一惊:“啊?竟然有这样的事。那抓住贼了吗?”

    大爷摇了摇头:“还没呢。不过大家都在怀疑,这贼会不会是外村来的。你说,咱们村子向来太平,怎么突然就遭贼了呢。”

    阿福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他继续在村子里卖货,但总感觉村民们看他的眼神有些异样。到了下午,正当阿福准备离开村子的时候,一群人突然围了过来,为首的正是丢了银子的李二。

    李二满脸怒容,指着阿福的鼻子说道:“阿福,我看这贼就是你!你天天在各个村子里跑,对我们村子的情况最熟悉。昨天夜里我家遭贼,今天你就来了,不是你还有谁?”

    阿福一听,顿时急了:“李二哥,你可别冤枉我啊。我阿福虽然是个卖货郎,但向来本本分分,怎么会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呢。”

    周围的村民们听了李二的话,也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说:“阿福平时看着确实挺老实的,不像是会干坏事的人啊。” 但也有人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他背地里是个啥样的人。说不定他就是看李二家有钱,起了歹心呢。”

    阿福见众人都对他产生了怀疑,心中又气又急。他大声说道:“李二哥,你要是怀疑我,就去我家里搜。我身正不怕影子斜,不怕你搜。”

    李二听了,冷哼一声:“好,这可是你说的。要是在你家里搜出了我的银子,看我怎么收拾你。”

    于是,一群人跟着阿福来到了他的家中。阿福的家在一个偏僻的角落,是一间简陋的茅屋。李二等人在屋子里翻箱倒柜,找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找到。

    阿福看着李二,说道:“李二哥,这下你总该相信我了吧。我阿福真的没偷你的银子。”

    李二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不甘心地说:“说不定你早就把银子藏到别的地方去了。哼,这事没完,我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的。” 说完,李二带着众人离开了阿福的家。

    阿福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委屈和无奈。他不明白,自己怎么就突然被卷入了这场风波之中,成了众人怀疑的对象。

    探寻真相

    阿福被怀疑偷了银子后,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他决定自己去探寻真相,洗清自己的冤屈。于是,阿福开始四处打听消息,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盗贼的线索。

    他先是来到了李二家,仔细询问了李二家遭贼当晚的情况。李二告诉他,那天夜里,他和家人都睡得很沉,突然听到一阵响动,等他醒来时,发现放在床头的银子已经不见了。他追出去查看,却什么也没发现。

    阿福听了,心中思索着:“既然李二一家都睡得很沉,那盗贼肯定是个身手敏捷的人,而且对村子的地形非常熟悉,不然不可能在不惊动其他人的情况下偷走银子。”

    阿福又来到村子里,向其他村民打听。他发现,最近几天,村子里确实来了几个陌生人,但都是路过的客商,并没有什么可疑之处。阿福感到有些失望,线索似乎断了。

    就在阿福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在他来村子卖货的路上,曾经看到过一个形迹可疑的人。那个人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戴着斗笠,把脸遮得严严实实。阿福当时并没有在意,现在回想起来,那个人的行为举止确实有些奇怪。

    阿福决定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他沿着自己卖货的路线,一路打听那个黑衣人的消息。终于,在一个小镇上,阿福打听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有人告诉他,几天前,确实有一个穿着黑色衣服、戴着斗笠的人在小镇上出现过,而且那个人出手阔绰,买了很多东西。

    阿福心中一动,他觉得这个黑衣人很有可能就是偷走李二家银子的盗贼。于是,阿福在小镇上四处寻找黑衣人的踪迹。他找了一家又一家客栈,询问店小二是否见过这样一个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客栈里,阿福找到了那个黑衣人。

    黑衣人正坐在客栈的角落里喝酒,阿福悄悄地走过去,坐在了他的对面。黑衣人看到阿福,警惕地抬起头,问道:“你是谁?找我有什么事?”

    阿福笑着说:“大哥,我看你面生,像是从外地来的。我是个卖货郎,走南闯北,认识不少人。说不定我能帮你点什么。”

    黑衣人听了,放松了警惕,说道:“我只是路过这里,没什么事。”

    阿福假装不经意地问道:“大哥,你前几天是不是去过一个叫桃花村的地方?我听说那里出了一件怪事,有一家遭贼了,丢了好多银子呢。”

    黑衣人听到 “桃花村” 三个字,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他说道:“我没去过,不知道你说的事。”

    阿福心中已经确定,这个黑衣人就是盗贼。他不动声色地说:“大哥,你要是缺钱花,可千万别干违法的事啊。这要是被官府抓住,那可就麻烦了。”

    黑衣人听了,冷笑一声:“哼,你少管闲事。” 说完,黑衣人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阿福见状,连忙拦住他:“大哥,你别急着走啊。我还有话要说。”

    黑衣人不耐烦地说:“你到底想干什么?再不让开,可别怪我不客气。”

    阿福深吸一口气,说道:“我知道你就是偷走李二家银子的盗贼。你把银子还回去,我可以不把这件事告诉官府。”

    黑衣人听了,脸色大变,他抽出腰间的匕首,指着阿福说:“你胡说八道什么?信不信我杀了你。”

    阿福毫不畏惧地看着黑衣人,说道:“你杀了我,你也跑不掉。你现在把银子还回去,还来得及。”

    黑衣人心中犹豫了一下,他知道阿福说的是实话。如果杀了阿福,他肯定会被官府通缉,到时候插翅难逃。但是让他把到手的银子还回去,他又有些不甘心。

    就在黑衣人犹豫不决的时候,客栈里突然走进来几个官差。原来,阿福在来客栈之前,已经偷偷报了官。官差们看到黑衣人手中拿着匕首,立刻冲了上去,将黑衣人制服。

    黑衣人见大势已去,只好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原来,他是一个惯偷,专门在各个村子里寻找有钱的人家下手。那天夜里,他潜入桃花村,偷走了李二家的银子。

    阿福终于洗清了自己的冤屈,他带着黑衣人回到桃花村,将银子还给了李二。李二看着失而复得的银子,心中既高兴又愧疚。他拉着阿福的手,说道:“阿福,是我错怪你了。你大人有大量,别跟我计较。”

    阿福笑着说:“李二哥,没事。只要能找到盗贼,洗清我的冤屈,就好了。”

    经过这件事,阿福在村子里的名声更加好了。村民们都对他的正直和勇敢赞不绝口。阿福又重新开始了他的卖货生涯,他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齐国风云

    在阿福解决了自己的麻烦之后,大齐国却渐渐陷入了一场风云变幻之中。齐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日益紧张,边境上时常传来战争的消息。蛮族大智者博泰横空而出,蛮族战力大增,竟然图谋攻占大齐。杜家军作为齐国西边的砥柱中流,世代卫戍西边,抵抗蛮族来犯,此时也连连恶战,折损无数。

    齐国朝堂之上,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求和,认为齐国如今兵力受损,不宜与蛮族硬拼,应该通过割地赔款等方式,换取暂时的和平。另一派则坚决主战,他们认为齐国乃东方强国,岂能向蛮族低头示弱,必须奋起反抗,保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在这激烈的争论中,齐国国君齐宣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深知,求和虽然可以暂时避免战争,但却会让齐国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也将受到极大的损害。而主战的话,齐国目前的兵力确实有些吃紧,战争的胜负也难以预料。

    就在齐宣王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位年轻的书生站了出来。此人正是杜家老三杜玄,他虽从小身体羸弱,喜文风,但此时却怀着一腔报国之志。杜玄以佛家观想法,在文心中观想出孔圣,他认为齐国不能求和,必须以战止战。他向齐宣王上书,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战略观点,主张联合周边国家,共同对抗蛮族。

    齐宣王看了杜玄的上书,心中大为赞赏。他觉得杜玄的观点颇有见地,于是决定召见杜玄。在朝堂之上,杜玄面对众多大臣,侃侃而谈,他的言辞激昂,有理有据,令许多大臣都为之折服。

    齐宣王最终采纳了杜玄的建议,决定联合周边国家,共同对抗蛮族。他任命杜玄为军师,协助杜家军作战。杜玄虽然从未上过战场,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战场上屡出奇招,带领杜家军多次击败蛮族的进攻。

    随着战争的持续,齐国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阿福在卖货的过程中,也听到了许多关于战争的消息。他为齐国的胜利感到高兴,同时也为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感到骄傲。他知道,自己虽然只是一个卖货郎,但也可以为国家做出贡献。于是,阿福决定,将自己卖货所得的一部分银钱捐献给国家,用于支持战争。

    阿福的举动得到了许多村民的响应,大家纷纷解囊,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齐国最终成功击退了蛮族的进攻,保卫了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卖货郎的新征程

    战争结束后,齐国迎来了一段和平繁荣的时期。阿福的卖货生意也变得更加忙碌起来。随着齐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增多,阿福开始尝试从其他国家引进一些新奇的货物,带回齐国售卖。

    这一日,阿福来到了齐国与楚国的边境小镇。这里是两国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来自两国的商人们在此交易着各种货物。阿福在小镇上四处转悠,寻找着可以进货的好东西。

    突然,阿福被一阵喧闹声吸引了过去。他挤过人群,发现原来是一群奴隶贩子正在贩卖奴隶。在奴隶队伍中,阿福看到了一个眼神与其他人截然不同的姑娘。她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倔强,与周围麻木的奴隶们格格不入。

    阿福心中不知为何,升起了一股恻隐之心。他走上前去,与奴隶贩子交谈起来。奴隶贩子见阿福只是一个卖货郎,一开始并不屑一顾,但阿福从怀里掏出了一些银钱和半葫芦薄酒,讨好地递给奴隶贩子。奴隶贩子见钱眼开,态度顿时好了许多。

    阿福指着那个姑娘说:“我想买下她,你开个价吧。”

    奴隶贩子想了想,说道:“看在你还算识趣的份上,二十个鬼脸钱,外加你这半葫芦酒,这个姑娘就归你了。”

    阿福咬了咬牙,答应了下来。他花光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钱,买下了这个姑娘。姑娘看着阿福,眼中充满了感激。

    阿福带着姑娘回到了齐国,他给姑娘取名为灵儿。灵儿虽然是个奴隶出身,但她聪明伶俐,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她帮助阿福打理卖货的生意,两人的感情也在朝夕相处中逐渐升温。

    随着生意的扩大,阿福决定在临淄城开一家自己的店铺。他四处寻找合适的店面,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一个位置不错的铺子。阿福和灵儿一起,精心装修店铺,将店铺布置得焕然一新。

    店铺开业那天,阿福邀请了许多亲朋好友前来捧场。大家都为阿福感到高兴,纷纷送上祝福。阿福站在店铺前,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知道,自己的生活将迎来新的篇章,而他和灵儿也将一起,创造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阿福的店铺生意越来越好。他不仅售卖各种货物,还将自己在卖货过程中听到的故事、见到的奇闻异事讲给顾客们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光顾。阿福和灵儿的爱情也愈发深厚,他们在临淄城过上了安稳而幸福的生活,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段佳话。(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苍月大陆之五国争霸不错,请把《苍月大陆之五国争霸》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苍月大陆之五国争霸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