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章 黄王当立

    众狱卒将黄宁押上刑场的时候,此时的他的确有些慌了。

    作为一个后世的现代人,他也深知古代刑法的严酷。

    不过也不至于刚来到大唐,没过几日,就因为这么一桩事而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王长史,你不能这样做,你这是草菅人命。”

    “令公子欺男霸女,我不过是为民出气,自有公道……”

    黄宁虽然苦苦挣扎,可敌不过王长史此刻要杀他的决心。

    “且慢……”

    就在这时,黄巢走了过来。

    他本来是进入官衙内等待刺史,可没想到刺史迟迟不出现。

    于是他便来到庭院内,却看见黄宁被狱卒带了过来。

    “我说黄巢,本官早就想派人抓你,没想到你自己送上门来。”

    “来人,把黄巢这等怀有反心的人抓起来。”

    正当狱卒上前准备抓黄巢时,刺史与两个侍卫走了过来。

    “王长史,你这是何意?”

    “黄巢并无罪状,而其弟黄宁也不至于被斩杀吧?”

    王通判见知州来了,便将其唤到一旁。

    “不是下官要违反律法,而是像如黄巢这种人,日久必生乱。”

    “此时不杀,日后想杀说不定就难了。”

    知州听了,立即反驳道:“那也不能就这么草菅人命啊。毕竟黄巢没犯事啊。”

    刺史的话音刚落,王通判便冷笑一声:“大人莫非忘了三年前的盐枭之乱?“

    黄巢敏锐地捕捉到这句话,眼中精光一闪。

    黄宁趁机挣脱狱卒,踉跄着躲到兄长身后:“大哥,他们要杀人灭口!“

    庭院里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刺史的白须在风中轻颤。

    “王大人此言差矣。“刺史突然提高声调,“黄巢兄弟乃本州才俊,岂可妄加罪名?“

    王长史使了个眼色,十余名衙役立即围了上来。

    黄巢不动声色地将弟弟护在身后,袖中暗藏的短刀已滑至掌心。

    “刺史大人年事已高。“王通判阴恻恻地笑着,“有些事还是下官代劳为好。“

    突然,院墙外传来整齐的马蹄声,震得地面微微颤动。

    一队黑甲骑兵来到府衙门口,为首的将领高举令牌:“兵部郑侍郎到!“

    知州如见救星,慌忙迎上去:“郑侍郎来得正好!“

    王长史脸色瞬间惨白,踉跄着退到廊柱旁。

    郑畋下马时,铠甲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本官途经此地,竟看到如此热闹?“

    他的目光扫过黄巢时微不可察地顿了顿,随即看向王长史。

    “下官...下官正在审理要案。“王长史的官服后背已经湿透。

    黄宁突然跪地高呼:“求大人为草民做主!“

    “你叫什么?”

    郑畋这么一问,未等黄宁说。

    刺史对着郑畋已经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说给了他。

    “王长史……”

    “下官在。”

    “黄宁殴打贵公子,据本官所知,是贵公子有责任在先,故而其罪责不深,按照唐律关押几日就可以放了。”

    王长史一听,也没有办法。

    他只好示意狱卒退下。

    ………

    过了几日,黄宁走出牢门时,刺眼的阳光让他眯起了眼。

    此时郑畋早已离开,黄巢策马带着黄宁离城返乡。

    “大哥,这次多亏了你。“

    黄宁揉着手腕上的淤青。

    黄巢沉默地走在前面,腰间短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会宁村的炊烟远远可见时,黄巢突然停下脚步。

    “有埋伏。“他低声道,一把将弟弟推到路旁大树后。

    三支羽箭破空而来,深深钉入他们刚才站立的土路。

    “王长史的人!“黄宁后背紧贴着树干,心跳如雷。

    黄巢从怀中掏出一枚铜哨,吹出尖锐的鸟鸣声。

    远处山林里立即响起同样的哨声回应。

    “走!“黄巢拽起弟弟冲向小路,“去盐洞!“

    追兵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黄宁甚至能听见刀鞘碰撞的声响。

    转过山坳时,五名手持猎弓的村民突然现身。

    “黄大哥!“为首的猎户张弓搭箭,“带宁哥儿先走!“

    箭矢破空的尖啸声中,黄宁被兄长拉着跳进一条隐蔽的山涧。

    涧水冰冷刺骨,却冲掉了他们的踪迹。

    盐洞入口被藤蔓遮掩,里面传来低沉的问询:“天王盖地虎?“

    “宝塔镇河妖。“黄巢喘着气回应。

    接着黄巢带二人钻进了洞内。

    这时盐帮内部的重要人士都在这里。

    黄老一看黄宁回来了。

    他便立即上前握住了他的手。

    “宁儿,没事吧?”

    “没事,阿翁。虚惊一场罢了。”

    “诸位,黄宁此番安然回来,证明我黄家德福深厚,但王长史这人一定要逼咱们,所以我建议,诸位好好准备一番,下个月咱们就在曹州起事。”

    黄老一锤定音,周围的人都纷纷叫好。

    大唐如今已经是穷途末路,不得人心。

    而盐帮现在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所以时机看起来就要成熟了。

    此刻盐洞内的火把噼啪作响,映照着黄宁沉思的面容。

    “阿翁,直接起事恐怕不妥。“他突然开口,洞内顿时安静下来。

    黄巢锐利的目光扫向弟弟:“宁弟有何高见?“

    黄宁拿起一根树枝,在沙地上画出曹州地形图。

    “我们缺三样东西。“他圈出几个关键位置,“名分、粮饷、民心。“

    盐帮二当家嗤笑出声:“书生之见!我们有刀有盐...“

    “二叔可知陈胜吴广为何失败?“黄宁打断他,“就是缺了这三样。“

    黄老捋着胡须的手突然停住:“宁儿继续说。“

    黄宁在沙图上标出官仓位置:“王长史克扣的赈灾粮,就是我们的粮饷。“

    他又画了条线连接几个村落:“这些村子都受过王家欺压,可作耳目。“

    黄巢突然拍案:“好一招借力打力!“

    “还有这名分...“黄宁从怀中掏出一卷黄绢,“郑侍郎不经意间丢下的。“

    黄绢展开,竟是王长史勾结盐枭的证据,盖着官印。

    三日后,会宁村来了个游方道士,唱着“金色蛤蟆争努眼“的古怪谶语。

    孩子们追着道士跑时,发现他撒的符纸上都画着只三足金蟾。

    “金蟾吐钱粮,贫者得安康。“道士的笑声飘过田野。

    与此同时,黄宁正在教盐帮子弟制作“孔明灯“。

    “灯上要写'黄王起兵,均平富贫'。“他示范着糊纸技巧。

    猎户张大不解:“这玩意儿有啥用?“

    当夜百盏天灯升起时,方圆百里的百姓都跪地叩拜。

    王长史派兵搜查,却只找到些烧焦的竹架和纸灰。

    七日后,曹州突然流传起童谣:“黄巢起,米粮贱;开城门,迎黄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不错,请把《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