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胶东

    老八闻言,佯装谦虚地摆了摆手。

    嘴角含笑道:“…嘿嘿嘿,黄爷,这倒也不能怪您外行,只能说您这正经科班出身的高材生,和我们这种混迹街头的野路子多少差了点儿行市。

    这里面的缘由要是细讲起来,那可真就是——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了。

    别的咱先不论,单说一节,从古至今,您知道有多少宝贝深藏在地下,至今难见天日?

    这当中的宝物,大都来源于民间私藏,比如官宦人家,或者流寇反贼的首脑,将搜刮而来的宝物藏匿于山野之间,妄图来日发迹再起。所以能真正载入正史的,自然寥寥无几。

    而关于这些宝物的绝大多数线索,都是靠的都是民间世世代代,口口相传二来。

    可尽管如此,流传下来的大抵也都是些残缺的只言片语,真正有价值的线索往往湮没在历史与市井的烟火气当中,永远不复传世。

    不过话说回来,据我所知,所谓光阴轮转日月穿梭,到了今天,单是山东地界,当地有关藏宝的线索仍就多如牛毛,而这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那句——

    ‘青龙对黄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登州府’,

    撒出去扫货的几个弟兄听当地老人说,这句顺口溜有打唐朝乃至更早,一直传到今天。

    而如今的胶东,便是当年的登州地界。”

    “你看”,老八继续说道:“再加上这樽青铜宝函上錾刻的龙虎纹饰,几乎所有线索,全部都一一对应。所以根据我的推断,这樽青铜宝函里,极有可能藏着的就是这些金银宝藏的线索!”

    我听罢摇了摇头,不禁苦笑道:“一大早的,您搁我这儿说聊斋呢?八爷,说出来您可别怪我说话不好听泼您冷水——横财的事儿搁谁谁都想,可要说这东西是唐代的,依我看可能十有八九不对。”

    我从他手中接过报纸,指着照片对老八说道:“你看,此物器型规整,可是通体都有莲纹装饰,盖上还嵌有莲苞状钮,这是典型的宋代佛教器物特征。

    所以要是依我看的话,藏宝图有没有的不好说,里面装了几张铜版的佛经倒是很有可能。

    不过话说回来,干咱们这行的都知道——东西上了手,才知有没有。

    而且再者说了,真要是东西拿到手里,咱们也没必要费那个劲了,直接打开来看看不就知道了?”

    “就怕是也没那么容易,报上不是说了吗,当地的渔民拿东西砸都没能给砸开……“

    “依我看,打不开这件事,八成和宝函底部的小孔有关,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个小孔应该就是打开盖子的机巧所在。

    据我所知,古代机关盒的大打开方法无外乎三种——抽根法、错开法和旋转法。

    但若是盒子锈死了,这些方法也无济于事,只能依靠蛮力砸开,虽说有几分暴殄天物,但也没别的法子。

    我前两天看了本古书,当中记载,据传,早在汉代有一位能工巧匠,此人设计出一种名为‘墨班盒’的机关宝盒,机巧独特,精巧绝伦。此盒能够做到一旦盒子被外力击碎,内里所含之物会随之化作齑粉,个中机巧后世无人能识破,都快赶上他娘的西洋保险柜了。”

    老八听罢,一条大拇哥,称赞道,

    “真不愧是帝国大学的高材生,什么叫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光凭报纸上的三言两语,就能叭叭叭讲出怎么多门道来,今天我也算是长见识了。”

    我摆了摆手,

    “怎么好好的话,一到了你小子嘴里,马上就变了味儿了,况且再者说了,咱们哥儿俩就没有相互吹捧的必要了,凡是在街面儿上混饭吃的谁不知道,金家八爷一声好,四九城里抖三抖。”

    “得嘞,您快打住吧,再说我牙都要倒了,大清早的成心寒碜我吗不是?

    黄爷,话说回来,这宝函里要是几张佛经,那真成了梦里娶媳妇——白高兴一场,本以为能瞅准了时机捞上一笔,这可倒好,到嘴边的肥鸭子又扑棱扑棱飞走了。”老八眉毛耷下来,面有难色说道。

    我摇头笑道:“八爷,这可就是您就有所不知了,时间远的咱们暂且不提,单说一个月前,伦敦佳士得拍卖的那一幅失传已久的《方广大壮严经》,经文由12块活页式铜版组成,刻经文面鎏金,錾鱼子纹地。

    本以为此经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复传世,却没成想,已经被法国人伯希早在前朝末年,从甘肃敦煌莫高窟中盗取,后来多年辗转海外,此番问世,竟一举拍出了三百二十七万英镑的天价……

    报上的这樽错金的青铜宝函,从照片的轮廓看来,极有可能是佛家宝器,至于为什么会被渔民从海中捞出,现在还不得而知,但倘若其中也藏有失传的佛经,或是你说的藏宝图,那可真是平地一声雷,咱哥们儿别说天天东来顺,就是顿顿仿膳坊也吃得起了……“

    老八一听这话,顿时眼里雪亮,低声暗叹道:“山里飞出了金凤凰,鸡窝里掏出了金鸡蛋,这回可让咱们抄上了,怎么样黄爷,咱哥们儿山东走一趟,一来游山玩水,二来搂草打兔子,顺便把这个发财的宝贝收回来,你意下如何?”

    我拍了拍腋下裹着《湖山胜概》的包袱皮儿,暗忖片刻,当即打定了主意。

    淡淡道:“普天之下的有识之士多如过江之鲫,如今宝函出水的消息已经堂而皇之的登了报纸,怕是不止你我想将其据为己有,八爷,事不宜迟,收拾细软,咱们今晚就连夜奔袭山东!”

    “哈哈哈!老子就等你这句话了!对了黄爷,话说回来,你说咱们这次要不要带上国际友人?上回人家可是当着面揪着耳朵跟咱们俩说了,再有好玩的可一定要带上她,这回咱们要是又一声不吭地跑了,我估摸着,那等回来可就且等着八级地震吧……”

    “小王八照镜子,你瞧瞧你那个怂样儿,别闹了,带她?你开什么国际玩笑!再者说了,谁说咱哥们儿这趟是去游山玩水了?告诉你老八,这趟去山东,往大了说咱这叫保护国家文物,往小了说当务之急也是抢救咱们哥俩的钱包,于公于私都是一等一的大事,再带上个毛丫头片子算怎么回事儿?你赶紧回家归置归置,等天一擦黑,咱们俩在火车站碰头,切记,一定要悄悄地出发,打枪地不要……”

    二人正说着话,这时节,就听院外的山墙那侧,由远及近,传来“哒哒…哒…哒…”

    一阵高跟鞋鞋跟敲击在方砖地面上的声音,有如身戴环佩,玎珰作响。

    我心中暗道:“乖乖……大事不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探险:误入禁区,青铜文物竟刻我的名不错,请把《探险:误入禁区,青铜文物竟刻我的名》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探险:误入禁区,青铜文物竟刻我的名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