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惊蛰

    钱师爷见状微微点了点头,面露微笑,继续说道:

    “我们三人走南闯北混口饭吃,常听说常有老物件儿散落在民间,靠寻摸点‘碎彩’换些酒菜钱。吃的是‘地缝里的饭’(指掘地寻宝),前几日在‘西边山场子’(隐喻某古墓群)见了些‘青头’(指未被发掘的宝物),奈何‘人手短’(缺帮手),只能罢休。

    这不,最近又听说胶东前些天出了“浪里彩”(文物),便依了把头的指示,索性去做个水产贩子,尝尝‘水门’里的饭,“摸些龙蛋”(沉船宝物),送些海鲜到码头(出货),有打上了列车,把头就发现三位贵人气度不凡,绝非等闲之辈,本不想叨扰,又担心以后在‘同一个盘子里夹菜’(指同一目标),咱‘船头不撞船尾’(互不侵犯),这才想提前拜好码头,别伤了‘道儿上的和气’,您列位说呢?”

    钱师爷一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石子。

    罗灵虽非江湖中人,但家学渊源,又心思玲珑,对道上这些唇典暗语,竟也懂个七七八八。

    她不动声色地听着,一双眸子在我、老八和钱师爷三人之间流转,捕捉着每一丝细微的动静。

    待钱师爷话音落下,短暂的沉默里,我们三人眼神飞快地一碰。

    老八那粗豪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不易察觉地向我点了下头,眼神里透着“来者不善”的警惕。罗灵则微微蹙了下秀眉,随即也朝我颔首示意,那意思是:对方话已挑明,看你的了。

    我心中暗忖,“上来就‘亮盘子’,将话点透,看来这伙人来头不小。

    这钱师爷一上来就点破双方目标都是胶东那樽青铜宝函,竟丝毫不加掩饰。

    这做派,一是显出来头硬、底气足,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二是透着一股子“东西我要定了,不怕你知道”的霸道;三嘛,话虽说得滴水不漏,客客气气,骨子里却藏着针尖,分明是在‘叫桩’(挑衅、试探分量)!”

    形势逼人,容不得退缩。

    我当即踏前半步,脸上堆起江湖人惯有的笑意,双手抱拳,拇指规规矩矩地内扣,朝钱师爷和那位静立如渊的“惊蛰”把头一拱,朗声道:

    “钱师爷抬爱,惊蛰把头威名!在下黄克洋,久闻把头在‘水’上是‘掌舵的’(首领),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幸会!这位,”我侧身引向老八,“是金八爷,道上朋友都敬一声‘八爷’。”再转向罗灵,“这位是罗灵小姐。”

    我话音清晰,将己方三人名号也报得清清楚楚。

    钱师爷脸上那谦和的笑意丝毫未减,对着老八和罗灵也一一拱手回礼,动作一丝不苟,只是那镜片后的眼风,在扫过罗灵时,似乎多停留了那么一瞬。

    礼数既到,该说的话也得递过去。我迎着钱师爷的目光,话锋微转,语气依旧平和,却带上了几分绵里藏针的意味:

    “既然师爷是‘道儿上的’明白人,有些话,咱不妨敞开了说。‘东海的老坳’(指胶东沿海隐秘之地)出了‘尖货’(贵重宝物),这风声,早已经是不胫而走。到时候,‘拿货’(争夺宝物)的主儿,恐怕不止咱们两家。”我顿了顿,目光扫过惊蛰把头和钱师爷,缓缓续道:

    “胶东地界有句老话说得好——船小,莫闯浪;钩钝,休捞金。依在下浅见,咱们不如各吃各的‘水头’(各自的分成、路线或机会),井水不犯河水。千万别为了那点‘黄货’(指青铜宝函),乱了这海上的‘潮汐’(规矩、秩序),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番话,既是点明形势复杂,竞争对手众多;更是划下道来:我们无意现在就撕破脸,但也绝非怕事。你们势大,我们船小,但硬碰硬对谁都没好处。潜台词就是:各凭本事,别来招惹我们!

    钱师爷听罢我一番夹枪带棒、暗含警告的话,脸上那谦和的笑容非但没减,反而堆得愈发厚实,几乎要溢出褶子来。他镜片后那双精明的眼睛里,却倏地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冷冽寒光,快得如同毒蛇吐信。

    他双手一拱,那圆滑的客套话眼看就要出口——

    “咳。”

    一声极轻、却带着不容置疑分量的清咳,从钱师爷身后响起。

    只见那位一直如影子般静立的惊蛰把头,竟抬手轻轻按在了钱师爷的胳膊上,无声地制止了他。

    钱师爷喉头微动,将已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脸上笑容依旧,只是那眼神深处,似乎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恭谨与无奈。

    再看惊蛰步履无声,两条长腿一迈,绕过面前的钱师爷,向前稳稳跨了一步。

    这一动,她整个人的气场便再无遮挡地释放出来。只见她身姿挺拔如松,黑衣衬得肤色愈发冷白,眉眼间似乎始终凝结着一团化不开的霜雪之色,仿佛雪山之巅万年不化的寒冰一般。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当她开口时,那嗓音却出乎意料地并非冷硬如铁,反而带着一种奇特的温润质感,如同玉磬轻击,字字清晰,语调甚至称得上平和:

    “钱师爷,黄先生的话,句句在理。”

    她先是对我微微颔首,算是认可了我方才关于“潮汐”的警告,但随即话锋一转,那温润的语调里却透出直抵要害的锋芒,“‘水门’(水域江湖)里的‘黄货’(黄金、贵重宝物,此处指青铜宝函),虽说历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也讲究一个‘缘’字。若无那份机缘,任你使尽浑身解数,怕也只是水中捞月,连宝贝的边儿都沾不上。”

    她目光平静地扫过我们三人,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我们并非有意窥探,实是三位方才谈论时,声量……稍显‘豪迈’。

    我等途经此地,难免入耳。贸然打扰,失礼之处,还望海涵。”她再次微微欠身,姿态无可挑剔,但那份歉意之下,却带着不容回避的探究。

    “只是……”惊蛰抬起头,那双清冷的眸子直视着我,仿佛要将我看了个透,

    “听三位言谈间屡次提及,这胶东海域新近捞起的青铜宝函,似乎……还与那缥缈无踪的‘长生不老’之说,牵扯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她略作停顿,每一个字都敲在寂静的空气里,重若千钧,

    “黄先生,恕我唐突一问,此事……当真确有其据?抑或只是捕风捉影的江湖传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探险:误入禁区,青铜文物竟刻我的名不错,请把《探险:误入禁区,青铜文物竟刻我的名》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探险:误入禁区,青铜文物竟刻我的名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