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会议讨论论功过

    “上午,黄启明院士在给蓝军指挥系新学员讲课时,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黄启明院士的脸瞬间黑如锅底,鼻孔里喷出的气,仿佛能点燃一张A4纸。

    “小插曲?”

    他重重哼了一声。

    “徐副院长,你说得太轻描淡写了。”

    “一个刚入学的新兵蛋子,在我的课上,公然推翻我的结论,而且是两个。”

    “简直是无法无天,目无尊长。”

    黄院士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都快飚到对面领导的茶杯里。

    “这种学员,必须严惩。不严惩,不足以正校风,不足以平我心头之…咳,不足以维护学术的严肃性。”

    他差点把“心头之恨”说出来,还好及时刹住了车。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校领导推了推眼镜,附和道:“黄院士言之有理。”

    “军校学员,首重纪律。”

    “课堂之上,质疑师长,扰乱秩序,确实不像话。”

    另一位领导也点头:“嗯,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方式方法太欠妥当了。”

    “这已经不是学术探讨的范畴,这是挑战权威,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

    会议室里的温度,似乎又降了几度。

    大部分领导的脸色,都写满了对那个“惹祸精”的不满。

    黄启明院士见状,心中稍定,再次加码:“我建议,至少给他一个记大过处分,取消所有评优资格。”

    “并且,全校通报批评,以儆效尤。”

    “附议。”

    “同意黄院士的意见。”

    一时间,附和声此起彼伏。

    徐正海副院长依旧是那副温和的表情,他等众人声音稍歇,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各位领导,先别急着下定论。”

    “我们不妨先听听,那位小刘同学,究竟反驳了黄院士哪些观点,以及他的理由是什么。”

    黄启明冷笑:“理由?歪理邪说罢了。”

    徐正海没理他,继续说道:“黄院士课上提出的第一个观点是,蓝军的最高目标,就是给予红方致命一击,要像一把真正的尖刀。”

    “小刘同学认为,蓝军的根本目的是检测红军、评估红军,充当红军的磨刀石与陪练员,而不是真的要‘弄死’红军。”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有几位领导的眉头,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

    徐正海继续:“他还举了个例子,说如果蓝军真的次次都把红军打得落花流水,那演习的评估意义何在?红军的信心何在?”

    “第二个观点,黄院士强调蓝军要无限贴近、百分百模仿我们的潜在对手,尤其是外军。”

    “小刘同学认为,模仿是必要的,但不能是唯一追求。”

    “他说,如果只是模仿,那我们永远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

    “蓝军更应该在战术战法上大胆创新,甚至搞出一些外军都没有的‘骚操作’,出奇制胜,才能更好地检验红军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安静。

    之前还义愤填膺的几位领导,此刻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微妙。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都多了一丝惊讶与思索。

    其中一位一直沉默不语的院领导,此刻开口了,声音沉稳。

    “这个学员,叫什么名字?”

    徐正海答道:“刘陪阳。”

    “刘陪阳?”

    突然,一位负责学员档案的领导猛地一拍大腿。

    “我想起来了,刘陪阳,不就是今年那个以新学员身份,就荣立个人一等功的那个兵吗?”

    “什么?一等功?”

    “新学员拿一等功?”

    这下,会议室里是真的炸了锅。

    一等功是什么概念?

    在和平年代,那是堪比战争时期扛着炸药包炸碉堡的荣誉。

    一个刚入学的毛头小子,居然有这种荣誉傍身?

    黄启明院士的脸色,瞬间变得五彩斑斓,比调色盘还精彩。

    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发现喉咙像是被堵住了一样。

    这小子,背景这么硬的吗?

    不对,这不是背景硬,这是实力太硬了。

    可他依旧梗着脖子:“就算他立过功,也不能功过相抵。”

    “课堂纪律必须维护,我的学术权威不容挑衅。”

    几位之前附和他的领导,此刻却有些犹豫了。

    一个敢于质疑权威,并且能拿出新鲜观点的一等功臣,这分量可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会议桌的末端,几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专家,一直闭目养神,此刻却缓缓睁开了眼睛。

    其中一位资格最老,据说是军校的“定海神针”级人物,轻轻咳嗽了一声。

    “咳咳。”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老专家慢悠悠地说道:“黄院士啊,年轻人有点锐气,是好事嘛。”

    “至于他说的那些观点,老头子我听着,倒觉得有几分道理。”

    另一位老专家也接话:“是啊,蓝军蓝军,说到底,是红军的‘陪练’。”

    “如果陪练比主家还想着怎么一招KO对方,那这个陪练,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了?”

    第三位老专家扶了扶老花镜:“还有那个模仿外军的说法。”

    “我们研究外军,学习外军,是为了超越外军,而不是把自己变成外军的复制品。”

    “如果蓝军只知道模仿,那红军演练的,不就是如何打昨天的战争吗?”

    “我们自己的创新在哪里?我们自己的特色在哪里?”

    老专家们你一言我一语,声音不大,却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黄启明院士的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想反驳,却发现这些老专家说的话,他根本反驳不了。

    因为,他们说的,才是真正站在战略高度思考问题的。

    会议室里的其他领导,脸上也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是啊,他们之前怎么就钻了牛角尖,光想着维护所谓的纪律与权威了呢?

    老专家深深吸了一口气,眼神里闪过一丝精光。

    他看向徐正海:“这个刘陪阳,他的具体功绩是什么?”

    徐正海早有准备,立刻回答:刘陪阳同志在原部队服役期间,于一次重大军事演习中,作为基层战士,大胆献策,其提出的创新战术,被指挥部采纳,并成功扭转了演习态势,为我方取得压倒性胜利立下头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当兵:从被国科大特招入学开始!不错,请把《当兵:从被国科大特招入学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当兵:从被国科大特招入学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