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只是那种险局,若有一步失误,便是万劫不复——!!

    “好小子!”

    朱元璋快步走到朱棣面前,抬起手。

    朱棣吓得心头一紧,以为老爹要揍他,却硬是没敢闪躲。

    最终,那只手掌并未落下重击,而是轻轻落在肩头。

    “辛苦你了。”

    胸中千言万语,到头来也只化作一声低沉的父爱安慰。

    大哥朱标则是含笑注视着朱棣,眼底尽是欣慰。

    “好弟弟,干得漂亮,没有辱了大哥的脸面!”

    ……

    大秦!

    “海陆并举的王朝?”

    秦始皇盯着天幕上的字,陷入沉思。

    下西洋一事,于他而言,未免过于超前。

    大秦虽吞并六国,但若比起疆域,实则远不如后世。

    陆地尚未全归一统,又怎谈远洋?

    如今华夏的幅员辽阔,正是从他开始,一代代皇帝开疆拓土才有的成果。

    而当年的大秦,不过是雏形而已。

    “扶苏,看见了吗?”

    “你我父子,要把大秦打造成这样的格局!”

    始皇指向天幕,胸中那被繁琐政务磨蚀的豪情,在此刻重新燃起!

    统一六国,不过开端。

    朕还要征南伐北,拓展无尽疆土!

    更要效仿大明,驶船远洋,威震四海!

    “此事绝非一代之功,需历朝历代同心协力,方可成就。”

    扶苏望着天幕,听着父皇言语,胸中亦涌起无尽斗志。

    “父皇放心,儿臣必不敢懈怠!”

    ……

    汉武帝时期!

    刘彻看完朱棣的事迹,心中颇为触动。

    他同样是个好战之主。

    可若论好战,朱棣比他更甚,而且还要亲自御驾。

    可这又能如何?!

    刘彻望向太子刘据,决定趁机训诫一番。

    “你总劝朕不可好战,可很多时候,朕是不得不为。”

    “若不征伐四方,天下便无宁日!”

    “而要行此大事,便势必劳民伤财。”

    “倘若后世子孙还如朕一般胡乱消耗,恐怕大汉也要步秦朝后尘,二世而亡。”

    “所以朕想在这一代,彻底了结匈奴之患!”

    “朱棣的心思,怕是与朕相似,都想以一世之功,终结隐患。”

    战争,注定要耗巨资!

    民生困苦,是必然结果。

    刘彻对此,比任何人都明白。

    为了凑军费,他几乎榨干了整个大汉!

    盐铁归官、禁民酿酒,连各地进京的贡品都拿来出售,既筹得收入,又调控物价。

    在搞钱方面,他手段狠辣,堪称高手。

    甚至在最穷时,还推出所谓“白鹿皮币”,要求王侯拜谒时必须花巨资购入,美名曰“复古之礼”。

    换到后世,简直就是割韭菜的纪念币。

    好在刘彻心底尚存一丝仁心,薅了一把快钱后便取消了此令。

    由此足见,他为筹钱已走到极端。

    而他如此疯狂,不过是为了打仗!

    大汉与匈奴,是你死我活!

    相比之下,朱棣北伐漠北,虽必要,却远没有到榨干国力的地步。

    况且他还要修运河、迁都、纂典……

    这每一项,都是能掏空国库的大事。

    朱棣却在永乐一朝,把它们统统完成。

    能不劳民伤财吗?

    幸而一方面永乐朝政治清明,另一方面朱元璋留下的家底够厚,才撑住了他的折腾。

    而这些付出,也并非无用。

    最终,永乐成为古代王朝的巅峰绝响!

    大明国威,远播天下!

    “朕所要做的,也不只是击溃匈奴,更要让大汉的声威,响彻寰宇!”

    刘彻注视着刘据,语气铿锵:

    “记住,你父皇要开创的,是亘古未有的伟业!”

    “这不是金银能衡量的事。”

    “朕要为子孙撑起一片新天地!”

    他脑海中浮现出辽阔的疆域蓝图。

    刘据沉吟许久,才躬身说道:“儿臣今日,方知父皇苦心。”

    “往昔是儿臣目光短浅了。”

    刘彻闻言朗声大笑。

    笑声中,既有父子亲情,也多了几分释怀。

    皇帝,向来孤寂。

    可他知道,后世终会有人理解,他所做的一切。

    ……

    贞观时期!

    “朱棣这人……”

    “没想到不仅能打仗,治国的手腕也不差。”

    李世民仰天朗笑,眼神里满是欣赏。

    他对朱棣最初的印象,便是靖难之役中的那几场硬仗。

    朱棣那种雷霆万钧、刀尖起舞般的打法,至今让李世民记忆犹新。

    李二自诩为马上天子,自然对朱棣这种同样在沙场中拼杀出来的皇帝更为欣赏。

    只是——那种险局,若有一步失误,便是万劫不复!

    可朱棣硬是赢了下来,这让李世民都不由暗暗心惊。

    要说让他来再打一次靖难之役,能不能成功还真不好说。

    其中牵扯的因素太多——兵力、运气、人心,一个都不能少!

    而如今看来,朱棣不仅善战,还能以文治之功开创永乐盛世,这就足以说明他的能耐。

    ……

    康熙时期!

    “中国古代王朝的巅峰?”康熙瞥到这几个字,心里顿时一股不服。

    怎么回事?

    难道我大清就比不上大明?

    要知道,大明出了多少昏君,一个个短命,把江山搞得乌烟瘴气!

    “这话,未免太偏颇了。”康熙冷声说道。

    ……

    乾隆时期!

    乾隆收起折扇,轻轻哼了一声:

    “明成祖也就是一个篡位得来的皇帝,登基后又大开杀戒,若论国祚,在他手里本该早断。”

    “只是天意弄人,让明朝多撑了两百年。”

    “这样的人,居然也能跻身历史十大帝王。”

    “与之同列,真是有辱斯文!”

    乾隆对朱棣以武力夺位一事,始终心存鄙夷。

    当年他亲自祭拜明陵,看中朱棣墓里一根金丝楠木,还暗中掉包,用于自己的陵寝。

    走之前,他甚至在朱棣陵前留下一行字,把明朝昏庸与灭亡的一部分责任,直接甩到朱棣头上。

    乾隆对朱棣的厌恶,可见一斑。

    若朱棣泉下有知,怕是得气得破棺而出。

    对于朱棣位列十大帝王第八的排名,诸帝心中虽有不同看法,却无暇多言。

    因为——新的名字即将登场!

    天幕缓缓浮现出大字:

    【历史十大帝王,第七位!】

    【汉光武帝,位面之子,刘秀!】

    和朱棣一样,第七位同样是一个“限时返场”的人物。

    朱棣虽有争议,但功绩摆在那儿。

    刘秀若能登此榜,自然也有非凡之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不错,请把《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