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酒库由光禄勋亲督,若有人私取,杖责二十——!!

    言犹未尽,殿外传来急促脚步。

    绣衣使江充快步入殿。

    他手持密函,方行礼,便瞧见天幕上耶律宗真被侍从拖出冰窟——

    仍伸手去抓酒壶的画面,登时面色微变,连忙奏道:

    “陛下,臣方才巡察长安市井,发现近日有几家酒肆私酿一物,名曰‘醉仙酿’,号称千杯不醉。”

    “此言一出,引得宗室、勋贵、军士争相购买。”

    “已有士兵潜离军营,暗中买酒。若不即刻遏止,恐将酿祸。”

    刘彻闻言,冷笑一声。

    他眸光森寒,似要穿透夜色,看到那些胆敢藐视律令的酒肆。

    “查!彻查!”

    他断然喝道:

    “命京兆尹亲自带队,将一应售卖‘醉仙酿’者尽数封店!”

    “店主、酿匠押入天牢,细究背后是否有人包庇;”

    “凡敢宣扬‘千杯不醉’之言者,无论是否售酒,皆重罚以儆效尤!”

    殿中众臣屏息而立,只听刘彻语气渐沉,目光扫过每个人——

    “让天下人明白——大汉的江山,是靠卫青、霍去病浴血奋战拼出来的!”

    “是靠桑弘羊等忠臣治政打下的,不是靠酒撑起来的!”

    “自今日始,凡民间私酿烈酒、售卖烈酒者,依律严惩;官员宗室若敢包庇,一并论罪!”

    烛光跳跃,他再度转身,目光停在舆图上的河西走廊。

    那片土地,昔年血染沙场,如今富庶安稳——他怎容再被醉意腐蚀?

    “再传旨意——令太医院研制醒酒汤,以葛根、陈皮为主,分赐军营与官府;”

    “若有人误饮,即刻服用解酒之方。”

    “另命国子监将‘酗酒误国’之事编入律学课本,使学子皆知其害。”

    殿外更夫的木梆声三响,夜幕沉沉,建章宫的烛火却未灭。

    刘彻负手立于图前,望着天幕上渐淡的影像,心中暗道——

    “大汉决不再出第二个耶律宗真。”

    他要以律为刃,以清醒为盾,让这片江山,如同西域雪岭,风霜不蚀,永不倾塌。

    ……

    蜀汉时期!

    寝殿幽静,药香与安神草气弥漫在空气中。

    氤氲成一层淡淡的雾,笼罩在病榻上的蜀汉昭烈帝刘备身上。

    锦被下的身形瘦削如枯枝,仿佛一阵风便能将他吹散。

    那双骨节突出的手仍紧紧攥着锦被上的云纹,指节泛白,青筋在昏黄烛火下显得分外清晰。

    忽然,一阵剧烈的咳嗽从胸腔深处传来,刘备的身子止不住地颤抖。

    他偏过头,咳出的痰沾在锦帕上,斑斑血迹触目惊心。

    侍女急忙端上温水,青瓷碗沿轻触他干裂的唇边,却被他微微抬手制止。

    刘备的目光越过她,望向殿顶半空,那虚悬的天幕上映出一幅远方的影像——

    辽兴宗耶律宗真醉眼朦胧,手执酒壶,骑马欲渡薄冰——

    周遭侍卫拦不住。明黄猎袍染着酒渍,在凛风中显得荒唐至极。

    “咳……咳咳……酗酒……误国啊……”

    刘备的嗓音嘶哑低沉,如同砂砾碾过喉咙。

    每一个字都透着疲惫,却又清晰得让殿内所有人心头一紧。

    他凝视天幕中那人坠入冰窟、仍不舍酒壶的身影,神情怅然:

    “徐州之败,吕布便是因纵情酒色,致使军心离散,才让曹操趁虚而入。”

    “如今这辽主……掌万里江山,却连此理也不悟。”

    屏风后,轻微的脚步声响起。

    诸葛亮头戴纶巾、衣袂沾尘,显然是从成都连夜赶来,未及更衣。

    他手中捧着几份奏报,最上那份用朱漆标着“急”字——

    乃是蜀地一县丞因酗酒延误赈灾粮发放之事。

    此刻目睹天幕景象,他眉头深锁,心中警惕更甚。

    行至榻前,他俯身一拜,道:

    “陛下所言,正中要害。”

    “辽主因酒丧命,固然可叹,更是对万民的背弃。”

    他语气笃定,神情恭谨:

    “臣拟启奏太子,自今日起,蜀中各郡官员凡于公事间饮酒、或以酒误政者,无论品秩,一律革职问罪。”

    “若因酒误军机、赈灾者,依法从重治之,绝不姑息。”

    蜀汉偏居一隅,根基薄弱,诸葛亮心知,一旦吏治松弛,便是亡国之兆。

    刘备听罢,微微点头,枯手颤颤伸出,握住诸葛亮的手腕。

    那曾执剑征战天下的手,如今力气微弱,却仍透着不容置疑的沉重与托付。

    “孔明……你要记住!”

    他艰难地呼吸着,声音里带着压抑的痛楚:

    “无论帝王,抑或臣子,若不惜身守心,终难济世安民。”

    “身躯若塌,国将焉存?”

    他环顾殿中众人,又望向诸葛亮,语气愈发低沉:

    “若蜀汉之吏皆沉溺酒色,不思民疾,这江山……终究不保。”

    烛光轻晃,他的视线掠过帐顶流苏,恍惚间,好似回到了当年隆中草庐的夜。

    那时,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两人围炉谈天下,淡酒相佐,纵论王道仁政。

    那时的酒,是助兴的清酿,是知己间的情义。

    可如今,耶律宗真手中的酒,却成了毁国之毒,亡身之因。

    刘备喃喃:

    “当年隆中,咱饮清酒、论天下;今朝辽主,饮烈酒、葬山河……一念之差,天壤之别啊。”

    他深吸一口气,胸膛起伏,痛意袭来仍强撑着说道:

    “传朕旨意——自今而后,除元旦、冬至大节,其余时日宫中一律禁酒。”

    “酒库由光禄勋亲督,若有人私取,杖责二十。”

    顿了顿,他又道:

    “宗室子弟若敢醉酒闹事、欺凌百姓,不必送宗人府——”

    “押往都江堰服劳役。”

    “让他们亲手挑泥筑堤,感受民间疾苦,比抱着酒壶虚度要强得多。”

    诸葛亮郑重叩首:

    “臣遵旨。臣当即颁令,使蜀地官吏以此为戒。”

    他望着刘备那病弱却仍炯炯的眼神,心中既痛且敬——

    病榻之上,尚忧国如斯,岂非真王者哉。

    宫女端来药碗,刘备这次未再拒绝,缓缓抿下一口。

    苦涩的药味让他的神思愈发清醒。

    目光再次投向渐隐的天幕,他轻声喃道:

    “帝王自律,百官勤政,民心方安。辽主不悟,蜀汉……不可重蹈覆辙。”

    殿外风声轻起,卷落几片枯叶,打在窗棂上,沙沙作响。

    永安宫的烛光仍然明亮,映出刘备病中的身影——

    也照出诸葛亮肃然领命的姿态——

    那一刻,仁与治并存,警与戒同在。

    这份警醒,终将化作蜀汉江山的基石,护佑百姓安宁,照亮前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不错,请把《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