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朕要让天下知晓——大宋的帝王,绝非萧衍之流!!

    “还要令御史台即刻彻查京畿与各州府寺庙!”

    “凡假借佛号扩张田地、吞并良亩、收容逃佃避税者,一律削减僧籍,没收超额田产,尽数归还民户!”

    “凡有扰乱乡里者,立刻缉拿问罪,绝不容情!”

    “佛法本为修心向善,不可化为祸国之具,更不可重蹈梁室旧辙!”

    他话音刚落,赵光义便躬身上前,神色肃然道:

    “臣另有一议!”

    “请命太学将萧衍之事编纂成梁鉴录,改为讲读教材,由博士亲授学子。”

    “要让天下学子知晓:帝王失政,百姓受苦;愚信虚妄,家国皆亡。”

    “既要述他沉溺佛法、荒废国政之过,更要描写其死后黎民流离之惨——”

    “使后世学子自幼懂得‘家国为重,虚妄为轻’,日后为官方能不负苍生。”

    赵匡胤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怒火,重新坐回御案前。

    指尖拂过那行“延州守军”字样,他的声音低沉却无比坚定:

    “准奏!”

    “御史台彻查寺庙之事,由御史大夫亲自督办,三日内呈上初步章程!”

    “太学修编梁鉴录,由国子监博士即刻动笔,十日内交出初稿,不得有误!”

    说罢,他起身大步走至殿中央,目光穿过殿门,望向宫墙外的冬日晨光,声如金铁般回荡在殿中:

    “另传朕令——各州府立即整饬军备,挑选壮勇编入乡兵,定期操练,以防盗匪与叛军趁虚而入!”

    “常平仓悉数开仓赈济,凡有百姓因寒岁缺粮者,先赈后奏,务必保其一命!”

    “大宋立国未久,根基犹浅,绝不可重蹈梁朝覆辙——君昏臣懒,朝政荒芜,民怨四起!”

    他神情肃峻,缓缓转身,语气一字一顿,宛若雷霆:

    “朕要让天下知晓——大宋的帝王,绝非萧衍之流!”

    “不溺虚妄,不逃责任!”

    “朕与诸臣,日思夜想者,唯有天下太平、百姓温饱、边疆稳固、江山永昌!”

    “谁若敢效梁武帝之失,视江山如戏、视百姓如草,哪怕是朕的宗室血脉、重臣旧将——朕必诛之,不赦!”

    赵光义俯首应道,声音中透出笃定与敬畏:

    “臣谨遵圣命!”

    “臣当即召御史大夫与国子监博士入宫议事——”

    “三日内必将旨意传至各府,确保整肃之令遍布四方!”

    “臣誓不让虚风惑乱大宋,不让梁朝之殇重演于我朝!”

    赵匡胤缓步走到案几前。

    他再次取起那本标注密密麻麻的边军粮草册,指尖轻轻停在“延州棉衣”几字上,微微一顿。

    他记起自己当年还在军中的岁月——

    隆冬时节,寒风刺骨,披着薄甲在冰雪中奋战。

    那种寒冷深入骨髓,让他至今仍难忘。

    如今登基为帝,怎能让麾下的将士再受昔日之苦?

    更不能让百姓再陷入战火与流离。

    他提笔,在清单末端添上一行笔迹遒劲的文字:

    “命延州镇守将每五日奏报军情,若有军需短缺,得越级上奏枢密院,毋得拖延。”

    落笔之后,他缓缓放下笔,目光越过窗棂。

    紫宸殿庭院中,几株腊梅含苞欲放,晨光洒落在青砖之间——

    映出一派祥和之气,宛若新立大宋的太平景象。

    “兄长,西北军的粮调是否再核实一遍?”赵光义低声问道。

    赵匡胤点头应道:“务必再查!”

    “军粮一分不准出错——这关乎边防稳固,关乎将士生死,容不得半点疏忽。”

    兄弟二人重新伏案,手执算筹,一项项校对账目。

    他们知道,护天下的基石,不在口号。

    而在每一次精准调度、每一寸为民之心、每一份不懈的责任。

    唯有如此,方可使大宋不重梁朝覆辙,让百姓永享安宁。

    ……

    洪武年间!

    金銮殿内晨光透窗,洒落在案上摞成小山的大明律修订稿上。

    朱元璋执笔凝思,笔锋悬于“贪腐官吏”条目,眉宇紧锁。

    詹同与蒋瓛侍立两侧,詹同手中捧着新定的“民生条律”,躬身奏报:

    “陛下,臣与刑部再三斟酌,欲在大明律中增补‘劝农桑’条。”

    “凡州县荒农三成以上者,主官一律革职查办!”

    “另设‘赈灾期限’,灾至三日不报者,当问罪论处!”

    蒋瓛躬身补道:

    “陛下,锦衣卫方查得苏州府数官与地主勾结,占民田千顷。”

    “臣已拘押回京,待新律定成,当依律重判,以儆百官。”

    朱元璋频频点头,笔锋一转,在“劝农桑”旁圈批修改,语气沉毅:

    “朕当年躬耕濠州,最恨贪吏与昏君。”

    “元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卖儿易子者众,皆因官只顾富贵,不恤黎民。”

    “如今天下既定,大明律乃国之根本,须为官立戒、为民谋生,不可有半点懈怠!”

    忽而,殿外天色骤变。

    柔光被鎏金光辉刺破,如洪流倾泻,照在殿壁之上,幻化出一幅破败画卷——

    昔日梁宫残影,梁柱腐朽,蛛网遍布。

    角落里,一名披着褪色袈裟的老僧蜷缩而坐,面容枯槁,唇裂渗血,双手紧握空碗,呼吸微弱如丝。

    天幕之声缓缓传来,带着哀叹:

    “梁武帝萧衍,空耗国帑,荒于政事。”

    “侯景之乱,囚于台城,绝食七日而死,梁国遂亡,天下再陷兵燹。”

    “砰——!!”

    朱元璋重重一拍龙椅扶手,紫檀木应声裂开,木屑纷飞。

    他霍然起身,龙袍激荡,卷起案上文稿。

    “此等昏主,真该千古唾骂!”

    朱元璋指向光幕,声若雷霆:

    “朕出自布衣,亲历元乱。”

    “元顺帝荒唐贪惰,官吏贪赃,黄河决堤不救,饥民遍野不顾,终至国破家亡!”

    “萧衍与之何异?披佛衣,舍身寺庙,四次赎命耗尽钱帛——钱从何来?皆是刮民之血!”

    他在殿中缓步踱行,语气愈加沉痛:

    “荒政误国,贪吏横行,民无活路,祸乱自生。”

    “若他尚知为君之责,当韬光忍辱,图谋复国;可他却以绝食自戕,称作清高!”

    詹同叩首上奏:“陛下圣断!萧衍之亡,正是昏君误国之戒。”

    “臣请旨,令锦衣卫查清京中与地方佛道场所,凡侵地聚财者,尽没入国库,赎还于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不错,请把《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