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新的布局

    然而,孙立人却突然抬起头来,打断了他们的话,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却异常坚定地说道:“均衡、敦镛,你们都不要再说了!这件事情就是我一个人的错,和你们没有任何关系!总座,所有的责任都由我来承担,您要怎么罚我都可以,但请您不要牵连到他们!”

    李振华一脸严肃地继续追问:“抚民,我希望你能坦诚相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孙立人面露难色,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回答道:“总座,请您恕罪,卑职……卑职实在是有苦难言啊!”

    就在这时,一旁的齐学启突然插话道:“师座,事已至此,再隐瞒下去也无济于事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倒不如痛痛快快地把实情交代清楚吧!”

    齐学启的话仿佛给了孙立人最后一丝勇气,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决心一般,然后将所有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原来,新38师主要是由税警总团改编而成的,虽然名义上也属于中央军,但实际上并非嫡系部队。因此,在待遇方面,他们远远比不上其他部队。不仅如此,军饷还时常被上面的人克扣,真正发到下面士兵手里的,简直少得可怜。

    看着士兵们连饭都吃不饱,孙立人心里十分不是滋味。他深知这些士兵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可如今却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无奈之下,孙立人只好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虚报实有人数,多出来的空饷,则全部用于补贴那些生活困难的士兵。

    其实吃空饷这种事,在国军部队里是很常见的,但是很多部队吃空饷,就是把多余的钱装进自己口袋里。

    了解了一切的起因,李振华点了点头,然后看着孙立人,说:“以前的事,我就不追究了,但是在我51集团军,绝不能出现吃空饷的情况存在,如若不然,军法处置。”

    齐学启与何均衡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地伸出手,轻轻地拍了拍孙立人的肩膀。孙立人身体猛地一颤,仿佛从某种沉思中被惊醒过来,他迅速回过神,满脸惶恐地看向李振华,连忙回答道:“是!多谢总座宽恕,卑职感激涕零。请总座放心,卑职定当痛改前非,绝不再犯!”

    李振华微微颔首,表示对孙立人态度的认可。然后,他缓缓转过头,目光再次投向远处那一排排整齐的军营。阳光洒在营房上,反射出淡淡的金色光芒,使得整个军营看起来既庄重又肃穆。

    李振华凝视着这片营地,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他声音低沉但却坚定地说道:“只要在我第51集团军,就绝对不会出现拖欠军饷的情况!这不仅是对士兵们的基本保障,更是我对大家的承诺!”

    他顿了一下,接着提高了音量,“上面的人,不管是谁,要是胆敢拖欠我部队的军饷,那么在把小鬼子赶出华夏大地之前,老子先灭了他!”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空中炸响,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为之一震。

    孙立人、齐学启和何均衡三人原本因为军饷问题而显得有些黯然无光的脸色,突然间变得激动起来。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三人连忙挺直身子,向李振华敬礼,动作整齐划一,标准而有力。孙立人代表三人说道:“是!多谢总座,从今往后,新38师全体将士必当誓死效忠总座,以报答总座的知遇之恩!”

    李振华看向孙立人等三人,点了点头,说:“好!正如刚才我说的,从今天起,你们都是我李振华的弟兄,在我51集团军,没有嫡系和非嫡系,只要是我51集团军的将士,我将一视同仁!”

    武士敏,王克敬,郭景堂三人赶到司令部后,见李振华不在,才知道李振华到了城郊,很快就来到了城郊。

    武士敏、王克敬和郭景堂三人动作整齐划一,同时向李振华致以标准的军礼,齐声高呼:“总座好!”

    李振华也赶忙还礼。待双方礼毕,他转过头来,微笑着对身旁的孙立人介绍道:“孙师长,给你介绍一下,这位便是赫赫有名的 第98 军军长武士敏将军,他可是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啊!从今天起,他就是你直属的顶头上司啦!”

    紧接着,李振华又转向武士敏,介绍起孙立人来:“武军长,这位便是新 38 师的师长孙立人将军,他可是留学美国的高材生,军事素养相当高呢!”

    孙立人闻听此言,立刻上前一步,动作干脆利落地向武士敏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而坚定地说道:“卑职 新38 师师长孙立人,见过军座!”

    武士敏见状,连忙回礼,并微笑着回应道:“孙师长果然是一表人才啊!以后的工作中,还望孙师长多多支持、多多配合啊!”

    孙立人再次敬礼,态度诚恳地回答道:“是!卑职一定谨遵军座的命令,在军座的英明指挥下,奋勇杀敌,绝不退缩!”

    随后,张国华又依次将孙立人、齐学启、何均衡、王克敬和郭景堂等人相互介绍认识。

    第51集团军在收复临汾后,并未停下前进的步伐。在新38师抵达山西,98军顺利完成整编任务后,李振华命令第51集团军三个军20万将士立即出击,收复临汾周围的几个县城,接到命令后,各师立即向预定目标发起进攻,以惊人的速度向临汾周围的县城发起了猛攻。

    日军在每个县城的兵力都相当有限,通常仅有几百人而已,即便再加上伪军,其总人数也不过区区两千多人。面对如此薄弱的防守力量,第51集团军的战斗进展异常顺利。

    首先被收复的是洪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第51集团军如狂风暴雨般的强大攻势面前,日军和伪军根本无力抵挡,洪洞迅速被第51集团军的将士成功收复。

    紧接着,安泽、襄汾、浮山、蒲县、河津、稷山、侯马、翼城等县城也相继被攻克。这些县城的日军和伪军同样难以抵御第51集团军的猛烈攻击,纷纷败下阵来。

    这场收复行动历时一个多月,截止到8月15号,第51集团军已经成功收复了晋西南地区的好几个县城。这些县城的收复,不仅彰显了第51集团军的强大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使得第51集团军在晋西南地区的控制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至此,包括大宁和吉县,第51集团军已经成功占据了晋西南的11个县,消灭日军五千余人,击毙伪军一万三千余人,另外还俘虏伪军一万人,取得了重大胜利,而这一万个伪军,李振华虽然不喜欢伪军,但是现在为了补充兵员,也只能将俘虏拆散,分别补充到各军各师,也使得98军成功完成整编任务,兵力到达五万人。

    为了更好地巩固这些地区的统治,第51集团军司令部决定对各部队进行重新部署。

    第51集团军司令部及其直属部队驻防于临汾,这里将成为整个集团军的指挥中心。98军军部、军部直属部队以及新37师则驻防于浮山,负责该地区的防御和治安。新38师驻防于安泽,新39师驻防于翼城,这两个师将分别负责各自区域的安全。

    同时,101军军部、军部直属部队驻扎在吉县,新一师驻扎于大宁,新二师驻扎在乡宁,新三师驻扎在蒲县,形成了对晋西南地区的全面控制。

    此外,新一军军军部、军部直属部队以及荣一师驻扎于稷山,预2师驻扎在河津,新33师驻扎在侯马,进一步加强了第51集团军在晋西南的军事力量。

    骑4师虽然是司令部直属部队,但是临汾也容纳不下这么多部队,所以驻扎在洪洞,距离临汾约20公里。

    而第51集团军的下一个目标,便是运城的日军第36师团。这一决策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战略部署。

    李振华深知此时发动运城战役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对日军的一次有力打击,更是为了配合八路军即将展开的“百团大战”。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虽然给华北的日军造成了重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后续的“皖南事变”。

    然而,如果能够取得“运城大捷”这样的辉煌战果,那么就可以巧妙地掩盖住“百团大战”的光芒。这样一来,“百团大战”便可以被解释为是为了配合“运城战役”而发动的阻击战和破袭战。其目的在于拦截华北各个地方的日军,防止他们趁着第51集团军攻打运城之际,对晋西南地区发动进攻。

    如此一来,“百团大战”与“运城战役”相互呼应,形成一个紧密的战略体系。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第51集团军的士气和威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百团大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8月17号,临汾第51集团军司令部内,这里现在不仅是第51集团军的司令部,更是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部所在地。宽敞的会议室内,除了第51集团军的各军长、师长外,还有八路军的彭副司令、刘师长以及两名陈旅长,他们分别是385旅和386旅的旅长,这些将领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此次重要的军事会议。

    张国华站在巨大的地图前,神情严肃地介绍着当前的战局:“诸位,日本侵略者为了切断华北战场上我军各个部队之间的联系,采取了一种极其恶毒的战略——‘囚笼政策’。他们以公路和铁路为支柱,公路为链条,碉堡为锁扣,构建起了一个严密的网状封锁体系,企图将我们困在其中。”

    张国华的声音在会议室中回荡,他继续说道:“然而,经过第二战区前敌指挥部的深入研究和讨论,我们决定在发动运城战役的同时,果断发起一场大规模的破袭战。这两场战斗将同时展开,让华北的日军疲于应对,无暇他顾!”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在场将领们的斗志。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讨论着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

    最后,张国华转身面向坐在首位的总座,恭敬地说道:“接下来,请总座下达命令吧!”(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抗战之国之劲旅,从少将师长起不错,请把《抗战之国之劲旅,从少将师长起》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抗战之国之劲旅,从少将师长起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