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振华,彭副司令,刘师长和陈旅长四人就来到了太岳军区司令部的院子里。
王新廷副旅长迈着稳健的步伐从屋子里走出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他大声地喊道:“几位首长,可算是把您们盼来啦!一路奔波劳累,先到炊事班吃点东西补充体力吧!”
听到这话,李振华毫不犹豫地跟随着其他几位领导一起朝着食堂走去。一路上,他们路过了正在忙碌的警卫营战士们。这些年轻而坚毅的士兵们正井然有序地排着队等待打饭,但当他们注意到彭副司令等一行人时,立刻齐刷刷地挺直了身子,向首长们敬礼致意。
彭副司令赶紧挥手示意道:“同志们别紧张,该干啥干啥,正常用餐就好!不必因为我们耽误了时间。”说完,他带头走进了房间。
一进屋子,大家便被屋内简洁而整洁的布置所吸引。只见正中摆放着一张宽敞的四方桌,上面整齐地陈列着四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以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品。尤其是那大碗香气扑鼻的炖鸡,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然而就在这时,李振华突然停住了脚步,目光紧紧锁定在桌上丰盛的食物上。一旁的陈旅长察觉到了他的异常举动,关切地问道:“振华啊,你咋不走了呢?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呀?还是饭菜不合口味呀?”
李振华赶忙说:“庶康兄,得华同志,博诚同志,还有新廷同志,很感谢你们的盛情招待,不过,我想吃战士一样的饭菜,只有这样我这一次回走一趟家才会觉得更加有意义!”
王副司令无奈的转过头看向彭副司令。彭副司令点了点头,说:“好,既然如此,振华同志,那我们去和战士们一起吃饭吧!”
陈旅长连忙说:“几位首长,我可是专门自掏腰包给老乡买的鸡呀?都不吃了!”
李振华点了点头,说:“鸡肉我在那边天天吃,早都吃腻了,庶康兄,你让这些饭菜送去给卫生队的伤员同志们吧!”
“好!”陈旅长回答,“那我们走吧!”
很快,一行人来的食堂走廊前。陈旅长让自己警卫员给李振华拿过来碗和筷笼,然后五个人就这样与战士们一起排队打饭。
午饭过后,在李振华的请求下,众人一同到村子里转转,到当地的百姓家看看,然后又去营地视察战士们的训练,李振华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晚上,李振华,彭副司令,刘师长和陈旅长围着一张桌子坐着交流。
这时,李振华突然问:“得华同志,我想问一下,在10月的时候重庆的那位是不是给八路军和新四军下达过一个命令,要求黄河以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部队都退到黄河以北!”
彭副司令没想到李振华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但是他也没有犹豫,立马回答:“是的,振华同志,之前重庆的那位的确是给我们下达给一个这样的命令,但是我们也不可能就这样放弃那么多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敌后根据地,但是为了大局考虑,教员让长江以南的新四军各部开到长江以北!现在叶军长他们也在积极准备着开赴的长江以北的地区。”
李振华严肃的说:“三位同志,我接下来要向你们说明的事,很重要,关乎到数千名战士的生死存亡,所以希望你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听到李振华的话,彭副司令等三人互相对视一眼,也立马认真起来。
彭副司令一脸凝重地看着李振华,缓缓说道:“振华同志,请您详细说明一下情况吧。”
李振华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据可靠消息,重庆方面已经向第三战区总司令顾墨三下达了一道绝密指令,要求他对皖南地区的新四军军部采取行动。而负责执行这项任务的正是第 15 集团军,也就是上官云湘所率领的部队。然而,目前第三战区尚未完全部署完毕,因此,如果此时叶挺军长能够当机立断,立刻带领部队向北转移,或许还能逃过一劫。但若是继续拖延下去,恐怕新四军军部的数千名英勇战士们将会面临巨大的危险......”
说到这里,李振华的声音就停了下来,没有再说下去。
一旁的彭副司令、刘师长以及陈旅长三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无需李振华再多言,他们已然明白其中的严重性。如果换成其他人说出这样的话,也许他们会心存疑虑,但对于李振华,他们毫无保留地选择信任。。
陈旅长满脸悲愤地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竟然依然如此,毫无改变之意。遥想当年,北伐战争尚未彻底告捷之时,他便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悍然对我方发动袭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至今日,日寇尚未被驱逐出境,国家和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他却再次蠢蠢欲动,妄图对我们下手!”
一旁的刘师长也随声附和道:“此人向来如此,一生皆未变过。昔日我初次到达黄埔军校时,他曾盛情邀请我出任该校教官一职。然而,当时我一眼看穿其卑劣行径与不良品德,当即断然回绝,并转而前往苏联深造求学。毕竟像他这般做出亲者痛、仇者快之事的人,世间实难寻觅啊!”
陈旅长忧心忡忡地看着在座众人,焦急地问道:“诸位首长,面对当前局势,咱们究竟该如何应对呢?难道就这样束手待毙不成?”
彭副司令略微沉思片刻后,提议道:“依我之见,应当迅速将此事呈报给延安方面,恳请延安方面出面干预,责令新四军务必即刻实施战略转移行动。诚如振华同志所言,如果此刻果断采取措施,或许尚能争取到一线生机!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刘师长连忙说道:“我看行得通啊!事已至此,似乎也别无他法啦!”
陈旅长随声附和道:“嗯呐,我也是这么觉得滴!”
然而,李振华并未即刻表态,只是默默地垂首思考着。眼见此情此景,陈旅长忍不住开口问道:“振华呀,你这是咋滴啦?咱们可都眼巴巴地盼着听你发话嘞!”
李振华缓缓抬头,语气凝重地回应道:“诸位同仁所言不假,但依我之见,此事恐难以付诸实践啊……”
“何出此言呐?”陈旅长面露疑惑之色,追问道,“倘若命令的确是来自延安方面,想必叶军长与项副军长定会毫不犹豫、迅速执行吧!”
岂料,李振华满脸忧虑地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后言道:“对于叶军长本人,我当然深信不疑;但关键在于这位项副军长......”
彭副司令一脸惊愕地看着李振华,急切地问道:“振华同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认为项副军长会公然违抗延安方面下达的指令吗!”
李振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接着说道:“实际上,叶挺将军在新四军中的处境相当艰难。由于他曾一度离开红军队伍,这使得项副军长对他心存芥蒂,并时常加以排斥和打压。平心而论,如果当初让第一支队的陈司令员出任新四军的副军长一职,或许更为妥当些。”
一旁的陈旅长插话道:“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断言项副军长绝对不会贯彻落实延安的指示啊!”
李振华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反驳道:“他当然会去执行,但必定是敷衍塞责、磨磨蹭蹭,能拖延多久便拖延多久;实在无法推诿时,才会不紧不慢地行动起来。然而,这种做法所导致的后果却是极其严重的——它无疑将给予第三战区的国军部队可乘之机!”
彭副司令凝视着李振华,神情严肃地追问道:“那么,振华同志,依你之见,眼下应当如何应对呢?”
李振华认真的回答:“我的意见也很简单,由延安发去电报,命令新四军军部即刻转移,如果那边还不动,就直接发去一道命令,先撤了项副军长的职,由陈仲宏同志代理副军长一职,陈仲宏同志与叶军长在北伐的时候就是相识的好友,由陈仲宏同志协助叶军长,新四军才能安全开到长江以北地区。”
三人听了李振华的话,接连点了点头。这时,刘师长问:“振华同志,那你觉得新四军应该去哪里比较好呢?”
李振华想了想,然后回答:“现在河南那边是主要是汤恩伯的部队为主,去了河南恐怕也不行,那就先去皖北地区,然后再去山东吧!”
刘师长不确定的问:“为什么要去山东呢?”
李振华指着地图说:“现在皖北,豫东一带,都是汤恩伯的部队,而汤恩伯又是重庆那位的铁杆,新四军在这两个地方恐怕都不好过,会经常遭到汤恩伯部的袭击,山东就不一样了,现在国军部队在山东的最高指挥官是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而于学忠是东北军出身,与我党关系较好,新四军如果去了山东,发展空间和更大!”
三人听了李振华的话,连连点头。彭副司令看向刘师长,问:“博诚同志,对于振华同志的意见,你怎么看?”
刘师长连忙回答道:“老总,我觉得振华同志说的有道理,新四军现在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敌人强大,而是内部不团结,再加上现在小鬼子虎视眈眈,所以还不是和重庆那边撕破脸皮的时候,我觉得振华同志说的方法很好,可以先让新四军的同志们开到山东,在山东开辟新的抗日敌后根据地!”
陈旅长也附和道:“我觉得没问题,这个就是最稳妥的!”
随即,彭副司令说:“振华同志,我们三个人都同意你的意见,所以我会向延安方面转达的你的意见的,现在重庆的那位把我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防我们比防小鬼子还要严重,你在这个危机的关头,亲自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们,太感谢你了!”
李振华平静的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也只能做的这一步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