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与往常不同,他们两家先回南家吃饭,到的时候也就刚过中午,钟艳艳看见闺女一家还有孙子美的嘴都合不拢。
“快,快都进屋,就等你们回来吃饭了,南南,大娃怎么没回来,他不放假啊?”
钟艳艳一手拉着孙子,一手拉着外孙女,还不忘问起思哲。
“他读军校,放假时间不固定。”
南敬宇看着和之前没什么变化,钟艳艳头顶冒出不少白发,南笙看着有些心疼,又没法劝,生离这一关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
“快都上炕暖和暖和,我煮了红糖姜茶,一人喝一碗驱驱寒。”
南风喝了一口就开始吐舌头,琦琦也讨厌姜的味道,可一想到是姥姥煮的,只能捏着鼻子往下咽,感觉喝完喉咙都要冒火了。
钟艳艳知道闺女一家口味重,辣菜基本上都放他们那边,林寒默默换了两道不辣的过来,南笙饭也没吃太多,八分饱就放下了筷子。
“怎么就吃这么点,是晕车难受吗?”
南敬宇看见闺女早早下桌,还以为她哪里不舒服,南笙笑着说没事。
“我现在吃东西矫情,吃一点就饱,你们慢慢吃,我坐旁边喝点热水。”
聊着家里的事儿难免提起钟家姥爷和姥姥,钟艳艳说老两口听说他们回来过年特别高兴,说等他们去那天再杀年猪。
钟家今年才开始养猪,之前条件也不允许,年初抓的一个小猪仔,养了一年已经长到两百斤了。
“你舅舅说,等杀完猪给咱们一家拿条猪腿回家过年。”
今天都正月二十六了,大家一合计就别拖,干脆明天就去小岭村吃杀猪菜,现在就托人给钟家去个信儿。
吃完饭又说了好一会儿话,林寒他们也不敢耽搁,就往自己家赶,紧赶慢赶地才在天黑前到家,林家这边中午就做好了饭,晚上又重新热了一遍。
几年前,林老三两口子去家属院的时候孙倩惹了口舌,南笙还特地写信回来告状,说来也巧,打那之后她工作忙,就一直没回过老家过年。
林家老两口这回都没敢让他们两口子过来,就只有老大夫妻在,思忠一家都搬到了县城住。
“老二媳妇儿,你和琦琦快上炕,娘做的都是你们一家爱吃的。”
南笙胃本来就装不下太多东西,再说中午饭吃的也晚,她只要了一个空碗,象征性的夹两口菜。
周薇高兴的和南笙分享家里情况,“思忠在厂子里当上了小领导,把玉婷和孩子都接了过去,小诚也升了营长,二十九能回家过年!”
“嫂子你以后就不用愁了,两个孩子都有出息。”
林老大也高兴,端起酒杯和弟弟干杯,他看起来明显比前几年精神不少,这日子过的真有盼头。
林寒家四口人也分了地,是林国正老两口种的,趁着这个机会他问林寒两口子怎么想,他们年纪大了,种太多地也侍弄不过来。
这事南笙不表态,让林寒自己决定,“让老三种吧,每年少给点钱就行。”
等以后正式在京都落户,土地还得还回去,一共也种不了几年时间。
林老大和周薇也没意见,他们两家条件都起来了,就剩老三一人吃不饱也不是那回事。
吃完饭,大家又坐了一会儿才各回各家,范书婷躺在炕上长舒了口气,老二媳妇对他们虽然不热情也没撂脸子,这就不错了。
林国正也有同感,“明天看见老三再叮嘱他一遍,少去老二媳妇跟前碍眼,让他管好自己媳妇儿!”
南笙回到家后,胃里就有点难受,她先在屋里跑圈走,走累了林寒就给他打圈揉,看的琦琦都觉得自己有点多余。
“要不我去西屋住?”
南笙一句话就让她投降了,“不怕有耗子就去呗,半夜别往东屋跑就行。”
这屋子一年到头也住不了几天,有没有耗子还真说不准,琦琦立马老实地钻进被窝,她才不想和耗子一起睡。
林寒的大手很热,在肚子上按很舒服,他在南笙睡着后动作才停下来。
第二天,南笙他们吃完早饭就出发去小岭村,琦琦吵着要看杀年猪,虽然好些年没见了,村民依旧对他们很热情,还关心南笙现在工作顺不顺心。
他们到小岭村的时候时间不早,猪都被分解完了,琦琦没看到杀年猪的过程很是失落,就蹲在炖酸菜的灶台旁边闻味。
村里现在条件好的都会杀年猪,请相熟的人过来吃顿好的,钟客家人也不少,南笙就和林寒去姥姥那屋坐,钟艳艳和珞童也带着孩子在这边。
钟姥爷和钟姥姥看见南笙就抓着手不放,说好几年没见到她了,南笙心里过意不去。
“对不起姥姥,以后我肯定年年都回来,之前是太忙了。”
钟姥爷看着外孙女外表一点没变就知道她过得好,他对着林寒说。
“南南这丫头嫁给你是享福了,不像她姥姥,跟着我过了一辈子的苦日子。”
这话钟姥爷说说就算了,林寒可不敢这么认为,就以媳妇儿的能力养一大家子都不成问题。
“姥爷,是我有福气才能娶到南南这么好的媳妇儿,我更享福!”
钟姥爷和钟姥姥精神头不济,坐半个多小时就得躺下,嘴上还一直说老了老了,听的人心里泛酸。
吃饭的时候钟舅舅直接在老屋这边摆了一桌,只坐自己家里人,他在那院招待客人,让钟舅妈带孩子们在这边陪着。
这杀了年猪,最让人期待的就是杀猪菜,酸菜在锅里炖上好几个小时,里面有大棒骨五花肉,出锅前还会放血肠,味道那叫一个绝。
桌子上的荤菜不少,钟舅妈只顾着照顾他们这些小辈,自己都没吃多少,她在饭桌上宣布了一个喜讯。
“我家老大明年二月份结婚,定的是刘家姑娘,到时候大家都来喝喜酒。”
钟家之前条件不好,就把孩子婚事给耽搁了,明礼孩子都几岁了,他家老大才开始谈婚论嫁。
南笙和钟舅妈说工作的事儿不要着急,往后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有条件最好让弟弟们考个好点的文凭,能分配工作,考不下来也没关系,有机会可以自己做点买卖。
“还能自己做生意?”
钟舅妈心中一喜,她也愁几个儿子的前程,她肯定不愿意让儿子们留在家里种地,否则何必供他们读书,不过现在看来也就最小的这个有可能考上大学。
“现在还不可以,但我估计快了,到时候我给你们消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