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张皇后

    朱由校忽然想起什么,问道:“这秀女们是住在储秀宫?”

    “陛下或有些许记岔了。“刘若愚小心翼翼的解释道,“储秀宫乃至其他东西六宫,乃是正式册封的后妃居所。如今参选的秀女们,为便于集中教习与管理,皆暂居于撷芳殿等配殿处。”

    见皇帝面露疑惑,刘若愚又详细解释道:“撷芳殿及其附近殿阁,院落规整且数量充足,正好可以安置这三百名秀女。每间厢房住四到六人,由女官统一管理饮食起居与礼仪教习;若是住在储秀宫,不仅难以容纳,亦与礼制不合。”

    朱由校这才了然,心道后世那些以清代为背景的影视剧,果然误导不浅。

    行至撷芳殿区域,刚踏入院门,朱由校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宽敞洁净的庭院内,数十名身着统一浅粉色宫装的秀女,正在女官们严谨的指导下习练宫廷礼仪。

    她们皆梳着象征未嫁少女的双丫髻,面容稚嫩,眉宇间还残留着几分离家的忐忑与新环境带来的拘谨。

    毕竟朱由校自己也年仅十六,按制参选的秀女多在十四五岁之间,正是古人所谓的豆蔻年华。一双双明眸清澈如水,恰似受惊的小兔,带着纯真与不安。

    皇帝驾临的消息不胫而走,秀女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来。一群内侍簇拥着一位身着常服、气度不凡的少年,其身份不言自明。

    这些少女虽然年纪尚小,可并不愚钝,她们只是嫩可不是傻,自然明白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毕竟,既入宫参选,谁不盼望着能有朝一日飞上枝头?有几个胆量稍大的,忍不住悄悄抬起眼帘,偷觑这位年轻的帝王,脸颊随之泛起羞涩的红晕;

    更有那等格外腼腆的,一时间手足无措,连双手都不知该如何安放,只得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尖,手指紧张地绞着衣带。

    朱由校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由联想到后世某些观点对古代选秀制度的批判,认为此举禁锢了女子的自由,将她们困于深宫。

    这种说法在他看来实在可笑——在这个封建时代,即便嫁入寻常百姓家,女子又何尝能够随心所欲?后世物质丰裕的时代,不也有人戏言“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么?

    更何况是皇宫选妃,一旦中选,便是真正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对于个人与家族而言,乃是无上的荣宠与机遇。

    “陛下万福金安!”秀女们在女官的示意下,齐声问安,声音如出谷黄莺,清脆悦耳,行动间虽略带生涩,却已初具规整的礼仪风范。

    很快,朱由校便被这群热情的少女们礼貌地围在了中央。尽管她们都恪守着教导,不敢有丝毫逾越之举,但那一道道汇聚而来的、混合着好奇、仰慕与期盼的灼热目光,仍让这位年轻的皇帝感到有些难以招架。

    “这要是放在后世,简直就是顶流偶像的粉丝见面会啊。”朱由校暗自腹诽。他目光快速扫过全场,忽然间,视线定格在了一个立于廊下角落的少女身上。

    与周遭那些或兴奋、或紧张、或刻意展示自己的秀女截然不同,这位少女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偶然生于幽谷的兰花,恬淡自然。

    她肌肤白皙细腻,宛若上好的羊脂玉,一头青丝乌黑亮泽,如同墨染。最难得的是她周身散发出的那种从容静谧的气度,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出尘。

    “刘大伴,”朱由校压低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问道,“那位腰间悬着‘河南·贰拾叁’号牌的秀女,是何来历?”

    刘若愚顺着皇帝的目光望去,略加思索便恭敬回禀:“回陛下,此女姓张,名嫣,其父张国纪,现任开封府通判。”

    “据闻此女不仅容止出众,更兼性情温婉柔顺,通晓诗书,尤明礼义,是此番秀女中公认的佼佼者。”

    朱由校心中微微一震,果然是她——历史上那位以贤德著称的张皇后。

    他忆起史书所载,赞其“姿色冠绝”,“性严正,不苟言笑”,在明末天启、崇祯两朝的动荡中,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操守与气节。

    此刻亲眼得见,虽年仅及笄,却已隐约可见那份超乎年龄的沉稳与端丽。

    与其他秀女相比,张嫣确实格外引人注目。她身姿挺拔,举止优雅,虽然年纪不过十四五岁,却已显露出倾国倾城之姿。特别是那双明眸,清澈如水,却又带着几分超乎年龄的沉稳。

    朱由校的目光不着痕迹地掠过她周身,从如云鬓发到曳地裙摆,心中不得不承认,与周围那些尚显青涩稚嫩的小姑娘们相比,这位张小姐确实已显露出几分婀娜之姿,颇具“实力”。

    “陛下,可需召她近前回话?”刘若愚善于察言观色,轻声请示道。

    朱由校沉吟片刻,缓缓摇了摇头:“不必了。选秀自有其章程规制,朕不宜过多干涉,以免有失公允。”

    话虽如此,待他离开撷芳殿时,那个清丽的身影却已深深印在这位年轻帝王的心湖之中。

    秋日柔和的阳光倾泻在太液池广阔的水面上,泛起万点粼粼金波,恰似少年天子此刻被悄然搅动的心绪,微澜荡漾,难以平复。

    回宫的路上,朱由校沉默片刻,忽而对刘若愚吩咐道:“传朕口谕,选秀一切事宜,务必遵循旧制,公正遴选,不得因朕今日偶然兴起前往,便对任何秀女有所偏颇或怠慢。”

    “老奴遵旨。”刘若愚躬身领命,心下却已雪亮。那位张姓秀女,怕是已然入了陛下的眼。

    看来,自己私下需得寻个机会,向内务府那边稍稍递个话,让他们心中有数才好。

    虽说陛下此刻强调按制办理,看似随口一提,但圣心难测,万一陛下确实属意此女,而最终遴选结果有所差池,到时候追究起来,谁也担待不起。

    这其中的分寸拿捏,最是考验他们这些近侍之人的智慧。

    夕阳渐沉,将天际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朱由校独立于琼华岛之高处,遥望着紫禁城那层层叠叠、在暮色中更显巍峨肃穆的殿宇楼阁。

    作为一名穿越者,他原本对这等“包办婚姻”心存抵触,但今日看到此女,却觉得似乎……也并非一桩坏事。

    历史上那位张皇后,在国破家亡、社稷倾覆之后,毅然选择保持气节,绝食殉国。如此女子,无论品貌德性,确实堪当一国之母的重任。

    “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但是这一世,绝不会了。”朱由校望着太液池上的落日余晖,轻声自语,语气里却渐渐多了几分坚定,“只不过,这一世,朕绝不会让你重蹈覆辙。”

    “你将是盛世的皇后,而非乱世的烈女。”朱由校望着暮色中渐渐朦胧的皇城,

    “这一次,朕不仅要要这大明日月永照,更要你以国母之尊,亲眼见证一个远超汉唐的盛世,母仪天下,光耀千秋。”

    秋风拂过,池水泛起涟漪,仿佛在诉说着这个秋天即将发生的美好故事。而我们的少年天子,也将在这个金秋时节,遇见他命中注定的皇后。(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不错,请把《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