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大明纸币

    银行总办周允谦见陛下已问完前两人之事,不待朱由校点名,便从容自袖中取出一只紫檀木盒,恭敬呈上——此乃朱由校先前交代、用以替代大明宝钞的新制大明纸币。

    随着海内商贸日盛,货殖繁兴,朝廷亟需一套稳固可信的银钱制度。虽说如今天启银元已渐行于世,成色足、形制一,解了碎银称量、成色不一之困,然商贾大额交易、异地汇兑,仍感白银沉重、转运不便,押运之费与风险皆是不小。

    而旧有的大明宝钞,自洪武年间发行以来,虽初时颁布“禁银令”、“倒钞法”等政令强行推广,然朝廷不谙经济规律,但知滥印充帑,更兼纸质粗劣、易于仿冒;

    至万历年间已形同废纸,民间交易但用银钱,鲜有问津,甚至沦为祭祀焚化之用,或有百姓取之糊墙、包裹杂物,其信誉之失,可见一斑。

    朱由校启盒取出一叠新钞,但见票面色彩明丽,指腹抚过,竟有微微凹凸之感。

    周允谦在一旁讲解道:“此纸币所用之纸,乃是银行所拥有的一种特制材质的纸张,以长纤维棉浆为主,掺入特制桑皮、楮皮,经十二道工序制成,成品不仅防水耐污,更不易破损;油墨亦为特制,能历数十年不褪不染。

    印刷则出自银行自备的印钞机械,采用微雕铜版之术,以万斤压力压印而成,纹路细过发丝,更夹水印、密写、对接图案等十二重防伪,非人力可摹。依臣估计,百年内无人可仿。”

    “陛下请看,此套纸币依当前经济实情,分设一文、十文、百文、一块、十块、一百块,共六等面额。”周允谦继续解释,

    “‘文’一级对应铜钱,便于百姓日常交易,亦可缓解朝廷铜料短缺之困;‘块’则与陛下新铸的天启银元等值,便于大宗流通。若遇万金之数,则可使用银行汇票,通兑天下,不劳辎重。”

    朱由校将纸币置于掌中反复摩挲,对光细观,隐见“大明银行“四字水印,还特意用力拉扯试其韧性——竟似带有几分后世塑料钞的柔韧特性。

    他再细看各面额图案设计:“文”系纸币以农耕生活为主题,如一文券上印着金黄麦浪,穗粒饱满如要坠下;十文券是农人驱牛犁田,泥土翻涌似有生机;百文券则印着一户四口团聚之景,洋溢着民间温情;

    “块”系则彰显国威,一块纸币背面为万里长城,正面为京师城门;而百块大钞之上,正面赫然是朱由校身着玄色十二章纹衮服之御容,背面紫禁城太和殿雄峙云霞之间,气度恢宏。

    另一面在最后面!

    朱由校虽微感尴尬——毕竟将自家头像印上钞票之梦竟在此时成真——但心底仍颇为满意,嗯,对这个钞票的工艺感到满意。

    这纸币不仅材质独特、工艺超前,防伪之精更是当世无人能及,单是这用纸与印刷,观之便知造价不菲。

    他含笑问道:“银行刚开始运行,爱卿若有所需,但讲无妨,朕无有不许。”

    周允谦略作思忖,躬身回奏:“银行开张在即,恳请陛下准于报纸上刊登宣传,广而告之,让天下百姓知晓银行职能与益处。此外,银行需储备一定金银作为运营根本。”

    “若陛下要发行纸币,则至少需三千万两白银为准备金。待信用稳固之后,可视情适度增发,最多可超额发行六千万块。”

    新钞欲立信于民,断不能如旧宝钞般全凭官府强推,而当如后世美元,遵循经济规律。这准备金之制,正是关键所在——白银储备决定纸币发行之度,可免“钱多货少”之通胀;

    而充足的兑付之银,更能应对可能的挤兑风潮,保银行信用不坠。再加上适度的杠杆,可以使发钞量在准备金两倍之内,正合经济之道。

    翻倍?六千万块?朱由校闻言,几难掩喜色,这才是真正的“印钱”之道,一旦银行运转顺畅,何愁财源不继?

    他当即慨然应允:“朕从内帑拨银一千万两存入,作为首笔准备金。前些时日查抄贪官之家产,也一并划归银行使用。另外,此次南洋战事发行的三万股国债(合银三千万两),就交由你行负责发行承办,后续南洋等地的经营收益结算,也全由银行统筹。”

    他略作沉吟:“新纸币暂不急于推出,等南洋传来大捷,购债的勋贵与商户尝到分红甜头,民间对银行的信心自然树立,届时再发行纸币,才能水到渠成,不致引发疑虑。”

    周允谦连忙躬身应道:“陛下圣虑周全,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将银行打理得井井有条!”

    “都退下吧!”

    “臣遵旨!”

    -----------------

    周允谦回到帝国银行官廨,便开始细细布置。银行不同于太医院或讲武堂,钱财之事,牵动国本,关联万家,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升斗小民,无不与之息息相关。

    正所谓“财为国之命脉,民之血气”,丝毫马虎不得。

    回到帝国银行后,他当即召集各司主事,敲定宣传、开户、安保、国债发行等各项事宜,昼夜不休地布置妥当。

    接连几日,帝国日报上就刊登了数篇文章,比如:

    《大明帝国银行开市疏:存贷有章,利国利民》:详解存银年息一分(百两存一年得一两),无保管费,随存随取,比藏于家中安全,比私钱肆省心!

    商贷、农贷利息仅三厘,凭产业或保人即可申请,专款专用;农户贷款买耕牛、种良田;商户贷款扩店铺、进货源,半年还清无压力——民间钱肆一分利,朝廷放贷只为助民,不为谋利!

    《南洋债券说略——海疆万里,与君共营》:陛下遣福建、广东水师,舰船千艘、大军十万,南征南洋!此地香料、象牙、苏木,价比黄金;蔗糖、稻米,一年三熟!

    国债每股千两,战后南洋经营之利,按比例归股东分红,子孙可继!购一股者,为海疆之主;购十股者,享南洋商号优先经营权!昔日郑和下西洋,宝船满载而归;今日陛下征南洋,红利惠及万民!

    《存银不求人:帝国银行保你本息无忧》:银行由陛下直管,银钱藏于地下银库,禁军日夜看守!存银丢失,朝廷全额赔付;存款到期,银钱足额兑付!无论官吏、百姓、商户,一视同仁,无偏无倚!

    《国债非虚设:十万人马护你海疆分红》:附水师战舰图与南洋地图,陛下已拨内帑千万两助战,英国公、定国公等勋贵献银入股,此战必胜!南洋之富,取之不竭;股东之利,绵延不绝!。

    ......

    pS:想不想要一百块?哈哈哈,我想要,求打赏,这个钱,我真的挺满意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不错,请把《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