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纸牌屋》或《刺杀肯尼迪》?

    听到黄秘书这话,刘一民也算是心中有数,不再追问。刘一民坐上车,挂挡离合一气呵成,到外面试车去了。

    文化部的办公楼上,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刘一民,看到他开走之后,一个个心疼地把大腿都拍肿了。

    在这年代,皇冠是顶级的公务用车,桑塔纳次之。空间比桑塔纳要大,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动力,刘一民觉得动力不太行。

    在外面转悠了一圈之后,刘一民驾驶的技术愈发的娴熟。回到文化部,刘一民向夏言表示感谢。

    夏言笑着说道:“刚才看你还有点犹犹豫豫,现在不犹豫了吧?”

    “哈哈哈,沈老,我是一时间有点受宠若惊呐!”

    任何人都逃不过真香定理,刘一民也不例外。

    “没想到你不用训练就会开车,不错,本来也没打算给你配司机。”

    “这车还是自己开车舒服,有司机在,我也不自在。”

    夏言让黄秘书陪着刘一民去给部里提交一下资料:“另外,你不要撒了欢儿的跑,记得去考个驾照,会开和有驾照是两码事。”

    “行。”刘一民说道。

    这年代驾照按照程序来拿还是挺难,学习汽车知识之外,还得学习一些机械原理,之后是钻杆移库考试和实际道路考试。

    但另一方面,交规的执行也不是那么严格。摩托车的保有量比轿车高,主要是查摩托车的驾照。

    车子部里已经上牌了,无需去办牌照。刘一民需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信息和车辆信息放到部里车辆管理办公室存档。

    等一切办妥,刘一民再次走进夏言的办公室,夏言跟刘一民聊聊《开国大典》的写作。

    “电影局的同志给我汇报了,我对电影的态度你是清楚的,就是体制改革、题材改革、技术改革、内容改革。所以,我支持你写作。”夏言说道。

    “沈老,谢谢您,我到时候写完给您送来看看。”刘一民说道。

    走出夏言的办公室,刘一民开着车回到了四合院。将车停到门口,堵不住来往的街坊,但是会给来往带来不便。

    另外一方面,现在治安不太好,就将车放外面他也不太放心。于是刘一民找了一个工程队,在临街的倒坐房这儿开个口,做一个车库。

    工程队还是给刘一民修房子的工程队,料子加上工人,花了两千块钱。

    “一民同志,倒座房开了一个车库,中间是不是应该再砌个墙,这边还能住人。”

    刘一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算了吧,一个车库又不是只放一台车。给以后留点余量,要不然还得折腾。”

    不放一台车?对方没太明白刘一民的话,接过最后的一千块钱工钱就离开了,临走的时候让刘一民有活再找他。

    朱霖抱着刘雨看着修改的车库:“唉,车是好车,就是门口又挖了一个门不太好看。”

    “没办法,自古两难全嘛!”

    新修建的门在西南角,比正门小,刷着红漆,跟平常人家的门差不多。

    “等有了车的消息,给你也买辆车,冬天上班就不用骑摩托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朱霖赶紧摆了摆手:“我不太敢开,油门、离合、刹车看你开车,都觉得手忙脚乱。”

    “以后就会了,车就是人的腿。有了摩托车你跑燕京方便,有了轿车,你去津城都方便。”刘一民告诉她汽车的重要性。

    朱霖将刘雨和刘林抱上车,让刘一民带她回娘家。

    “走吧,刘老师,爸妈知道你配车了,都高兴着呢!”朱霖笑着说道。

    “行,我顺便教教你开车。”

    刘一民踩着油门离开了四合院,不少人驻足观看。南锣鼓巷、交道口这边儿住了不少大人物,附近四合院的人车见得多了,但是这么新的少见。

    这几天改造车库,不少人街坊都围着看了几天。

    到了家属院,朱父朱母已经在院子里等着了,指挥刘一民将车停好,高兴地抱着刘雨和刘林朝楼上走。

    就朱母这声量,足以让整座家属院的人探头探脑了。

    走进家门,家属院的不少人都推开窗户,看着下面的轿车议论纷纷。

    “朱家女儿有本事呐,嫁得好!”一名女家属一边摘菜,一边咬着牙说道,仿佛刘一民开的车是他们家的。

    “这是人的命哦!羡慕不来的,听说她老公刘一民靠稿费都挣上百万喽。”

    “人家开人家的轿车,咱们骑咱们的自行车,两不相干,好了,吃饭了,吃饭了!”

    朱父朱母做了一桌子饭菜,都是刘一民平常来喜欢吃的,滋补的饭菜也没忘。

    朱母惊讶于刘一民这么快就把车开得这么娴熟:“你们来的时候,我都怕你们在路上出点啥事。”

    “是啊,可把我们担心坏了。”朱父拍着大腿说道。

    朱霖仰着脸看向刘一民,目光里带着敬佩:“刘老师好像天生就会开车,部里把钥匙交给他,他直接就开回家了。”

    “爸爸好厉害!”刘雨和刘林拍着小手说道。

    刘一民看着朱父朱母别样的目光,赶紧说道:“爸妈,其实开车没什么难的,爸有时间你也学学,摩托车容易摔,开四轮的稳当多了。”

    “算了,四轮的我也配?十几万呐。钱都让这些外国的资本家给挣走了,等咱们国家把车造出来,价格肯定能下来,到时候我再买。”

    国内拿得出手的红旗轿车,81年因为技术不足、油耗过高因为“封车节油”政策停产。84年因为阅兵,才重启生产线。

    朱父是理工科教授,对于国家机械方面技术落后也感到脸上无光。

    刘一民安慰道:“爸,咱们现在不是正在学习吗?知不足去学习不丢人。再说了,在第三世界里面,咱们至少有工业基础。轿车有生产线,就有改进升级的空间,只要有了技术支持,咱们的造车技术就能快速提升。

    另外,车嘛,就当我们孝敬您的。”

    “各工业领域都在探讨中外合作,就怕有了惰性,依赖上外国的技术,而不知道发展自家的技术。一民,我对很多工业厂有了解,工业技术的进步投资巨大,不是所有的厂都舍得投入的。

    这是一个无底洞啊,而且技术方向万一错误,投入将血本无归。以前的买办,就是挣惯了轻松钱,外国货往里面一倒手,成倍的赚。”朱父忧心忡忡地说道。

    刘一民非常认同朱父的观点,这也是实践证明的:“所以,我们得支持一些愿意钻研技术的企业。实际上,一家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有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大厦倒塌就是片刻的事情。

    爸,既然你这么懂,不如写写这方面的论文,敲一敲警钟。要是可以的话,我看看能不能想个办法发表到内-参上。”刘一民建议道。

    “内参?当真?”

    “当然,前提是您写的好。”

    “我写,我写,反正闲着也是没事儿。文学我是个二把刀,工业方面我就是剔骨刀。”朱父一时间容光焕发,脑海里已经浮现出领导看到他的文章频频点头的画面了。

    “好了,赶紧吃,一民,你也不要勉强。内-参上的文章,我们都没看过,级别高,水准也高。”朱母示意刘一民夹菜。

    看大家不动筷子,刘一民明白第一筷是属于自己了,已经获得到老丈人家先夹菜的资格。

    老丈人倒酒我不喝,老丈人夹菜我转桌,老丈人还得笑呵呵!

    刘一民夹了一块王八肉:“妈,好吃,这味道跟以前相比,层次更丰富,但也更分明。”

    “是吧?我去中药店买了多味中药,提香增味还滋补。”朱母详细的介绍了一下上面的中药名字,还给刘一民盛了一碗山药汤。

    朱父没有再说话,一心想着论文的事情,朱母恶狠狠地剜了一眼,又不动声色地轻轻敲了敲桌子,才让朱父回过神来。

    “霖霖,你最近排戏太累,你也多吃点,补气血。”朱母给朱霖夹了一块猪肝。

    朱霖咬了一块猪肝:“妈,放心吧,现在吃的比以前好多了。以前都气血足,现在只会更足。”

    “来,你们两个,吃点山药豆。但你们小,不能吃多,多吃点肉。”朱母不断地给两个小家伙喂着吃的。

    吃完饭,朱父拉着刘一民进去又探讨了一番,走下楼的时候,有人围着皇冠打量。

    “老方,你们两个有福哇,选个女婿这么好。”

    朱母笑道:“哪里哪里,都是霖霖选的,是霖霖眼光好。”

    “AUV,这是皇冠吧?刘教授,瞧这漆面真地道!”

    刘一民谦虚地说道:“还好,还好,这是部里的车,我只有使用权。”

    “还好,啧!”刘一民谦虚的话,被对方听成了故意炫耀。

    “都别羡慕了,刘一民同志应得的,人家搞来了多少钱,还捐了五万美元,这五万美元,一辆车子也能买到了呀。”

    “是呀是呀,大家都散了吧,刘教授要回家啦!”

    一群人四散开来,刘一民摆了摆手说道:“等咱们国家能生产了,大家都能买得起轿车。”

    “就我们那一百多工资,攒到猴年马月去了。”

    “大家的工资也会涨的,现在通货膨胀比较厉害,等物价稳住就好了。国家刚放开物价管控,有一段时间水土不服很正常。”刘一民说完坐进轿车,启动离开。

    看着车灯消失在门口,众人四散离开,也有人拉着朱父朱母问东问西。

    回到家,朱母疲惫地坐在沙发上,朱父问道:“你怎了?”

    “空虚啊,莫名的空虚!”朱母摇头晃脑地说道。

    朱父毫不留情地说道:“你这就是炫耀后遗症,被人围着称赞之后的失落。”

    “朱教授,你说的有点道理。”朱母说完,抱着胳膊冷哼道:“但是你这么敢说,就没点道理。一民刚才给你提个建议,你得意过头了吧!

    大小王,你能分清吗?”

    朱父“呲溜”一下,迅速跑进了卧室里。

    朱母笑着起身伸展了一下身体:“平日不积极,今日倒积极,看在你那么积极的份上,我也就不客气了。”

    “.”朱父听到这话想跑出去,可惜通道已经被堵上了。

    我这是自己给自己做了一个局!

    “来吧,朱教授,今天的山药也没少吃!”朱母将朱父按在了床上。

    朱父赶紧伸手示意中止:“那个贞贞,我说山药还没起效果,你信不信啊?”

    “来,乖,我看看?”

    朱父一时间全身的力气都泄了,生无可恋地闭上了眼睛。

    ——————————————

    四合院内,真应了那句话,吃了山药,床受不了。

    “刘老师,刘老师,灯怎么这么亮了啊?”朱霖透过刘一民的肩膀望着上面的白炽灯。

    “换了!换了个大瓦数的。”

    “多少瓦?太亮了,有点晃眼。”

    “朱霖同学.老师得批评你一下,做作业不专心呐,不看老师的脸,你看灯干什么?”刘一民舒爽地说道。

    “我我.当导演,就要善于发现”朱霖有气无力地说道。

    “那你发现发现我啊!”

    七点半,隔壁公鸡叫了一遍又一遍,刘一民睁开眼睛,喃喃说道:“这死鸡,再叫杀了你!”

    “好了,起床了!”朱霖亲吻了一下刘一民的脸颊,赶紧穿衣准备上班。

    “好,我再躺会啊。”

    “你们大学老师就是好啊,想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上班。”

    “准确的说是教授!”

    “对对对,教授,刘大教授!起来记得把床单洗了,对了,你自己放洗衣机,别让喜梅放。”

    “明白!”

    等朱霖上班走,刘一民被公鸡吵的睡不着,索性也起床洗漱,顺便把床单被罩啥的扔进洗衣机里搅拌。

    “今天太阳还行,喜梅,上午忙一下,把他们两个的衣服和床单啥的也洗洗。”朱霖说道。

    “好的,霖姐,被单啥的我已经揭了。”

    朱霖满意地点了点头,将碗里的小米粥喝完看了一眼手表:“我先上班去了。”

    “用不用我送你?”

    “算了吧,你的大皇冠还是别大摇大摆的去人艺遛弯了。”

    “行,那你路上慢点。”

    吃完饭,刘一民准备去燕大书房电话响了。

    “Hi,Liu,How are you?Guess who I am?”

    (哈喽,刘,你好吗?猜猜我是谁?)

    “ Iam fine,thankyou,aud you?”

    (我很好,谢谢你,你呢?)

    电话那头是美国导演弗兰克,他昨天抵达的燕京饭店,今天一大早就给刘一民打来了电话,随行的还有《巴黎评论》的编辑乔治。

    “我上午有节课,怎么?我带你们去燕大转转?”刘一民问道。

    “行。”弗兰克高兴地说道。

    刘一民去燕京饭店接上两人直接朝燕京大学开去,弗兰克看着这辆车说道:“刘,你需要的话,我送你一辆车。皇冠的动力太弱,当年到美国无人问津。”

    “手续太麻烦吧。皇冠确实弱,不过比一代提高了,我们国家缺油,目前日本车比较省油。”

    乔治感叹道:“日本车就是这样冲击了美国市场。”

    “所以你们不遗余力的绞杀日本车,还按着日本人的脑袋签了‘广场协定’。”刘一民看了一眼乔治。

    乔治摊了摊手:“在这方面,美国政府是不太光明,但没办法,汽车业关系到美国太多人的就业了。至于说按着日本人的脑袋?实际上不少日本人挺乐意的。

    日本人习惯在美国人面前鞠躬,他们推动的态度很积极。”

    《广场协定》签订时,日本国内有不少大人物支持,认为这对日本有好处。

    也不想想,有好处的事儿能轮到当狗的吗?

    “只要俯首帖耳,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刘一民讥讽道。

    “不过听说当时日本国内民众也没多少人反对。”弗兰克说道。

    “日本这个国家,民众对于政治是很麻木的。可以说日本只有精英历史,没有人民历史。从漫长的历史看,弥生时代到幕府时代,贵族、武士才是历史的一部分,普通民众就不算人。

    日本虽然受中国文化影响,但实际上两种文明在本质上有不同。中国古代看似是封建王朝,但阶级流动性很强,贫民也能登上历史舞台。

    之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民智开启,但进入二战,民众又成了耗材。所以普通民众对于政治并不多关心,习惯于听从上面输入的观念。”刘一民说道。

    说到这儿,刘一民感叹道:“这代的日本人从小被输入了美国是爹的观念,不得不佩服你们美国的一点是,你们远程养狗的技术很发达。”

    乔治和弗兰克对视一眼,不太明白刘一民到底是夸还是讥讽。

    乔治佩服地说道:“刘,你不仅对日本了解,还对西方了解,我看你可以写一本世界历史著作了。”

    “哈哈哈,乔治,还没问你呢,弗兰克是来给我送钱的,你来是?约稿?”刘一民问道。

    乔治没有说话,弗兰克立即说道:“刘,我不止给你送钱,我还想再次获得授权,如同中国人说的那样,财源滚滚。”

    “你还懂两句成语,行,挺下功夫,一会儿上完课咱们再聊。”刘一民笑着说道。

    乔治凑到刘一民耳边:“刘,我想约稿,你有没有什么好的点子,我们太需要你的稿子了。”

    “你想要什么的?”

    “刺激的,《奴隶的救赎》之类的也行,现在越刺激销量越大。”乔治夸张地说道。

    刘一民皱眉道:“你们可是纯文学期刊,不是街头的黄色小报。”

    “所以,刺激还要有深意。”乔治笑道。

    刘一民沉思了一会儿:“我其实对你们美国政党政治也很有了解,里面充满了肮脏的黑幕和金钱交易,资本吃下蛋糕,将一部分屎扔给政客涂脂抹粉,政客打扮的油头粉面去参与竞选,选上后给资本家做蛋糕。”

    “刘,你的意思是?”乔治不太明白刘一民的意思。

    弗兰克直起身子说道:“你不会是想写肯尼迪或者水门事件吧?一定请我导演好吗?刘,财源滚滚!”

    “咳咳,弗兰克,你真是个天才,不过这个点你是提醒了我。”

    刘一民想写的是《纸牌屋》,《纸牌屋》写了美国政党的选举黑幕,以及见不得光的裤裆交易。

    “我想我们可以好好聊聊,刘,《奴隶的救赎》你赚了六百万美元,交完税还有五百万,我想这是我们的合作基础。”(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不错,请把《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