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再入前线慰问

    中影为了能够激发大家的观影热情,在上映之前就找人发了多篇文章,告诉观众这片子多么多么的好。

    上映之后,整个电影系统无一不对这部电影报以极大的关注,刘一民也不例外。

    刘佩然带着刘一民去逛了几个电影院,看到观影人群热情高涨,才觉得二次订片不是难事儿。

    三百多个拷贝投到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供小于求的问题第二天就暴露了出来。

    有的地方,城市里只有一个拷贝,一份拷贝在全市的电影院跑来跑去,跑片员就算是累死也满足不了这么多的观众。

    三天后,各地电影公司就表达了重新订购拷贝的的想法,丁达明顿时趾高气扬了起来。

    “看了?”

    “看了!”

    “好看吗?看的人多吗?”

    “多!”

    “当时为啥不买?”丁达明笑眯眯地问道。

    一群人顿时沉默了下来,好在丁达明没时间跟他们逗乐,还得忙着《忠犬八公》在港澳发行,东南亚和北美等地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

    中影的人已经让各地的合作伙伴看完片子了,都表达了极大的兴趣,北美等地翻译也需要一段时间。

    第二次订片会召开的时候,已经距离《忠犬八公》首映过去了一个星期,丁达明说完报数,一群人就急不可耐地报了起来。

    最后二次订片的拷贝数量达到了六百个,差点是第一次的两倍。

    “这就对了嘛,国内市场自家拍的好片少,好不容易有了,你们得多多支持才是。”丁达明意气风发地说道。

    “丁总说的对!”下面各省经理纷纷附和,并询问什么时候拷贝能制作好,发往各地的电影院。

    “八一厂那边我回去催,你们也不要太急。接下来还有好片子,《绣春刀》已经拍好正在剪辑,《南侨赤子》的剧组马上就要回来,要过年了,大家都能吃个饱。”

    丁达明挺胸抬头阔步走出会议室,到了自己办公室,给刘一民和刘佩然各打了电话报喜。

    丁达明还告诉了两人,港澳明天上映,东南亚23号上映,北美等地最早也得等到12月中旬,或者是1月。

    “丁总,我知道了,有了好消息,不要忘了告诉我们,我们都在等着中影海外的好消息!”刘一民说道。

    丁达明说道:“一民同志,谢谢你啊,谢谢你为咱们中国电影在世界舞台上所做的努力。真希望有一天,咱们中国的电影也能像美国好莱坞电影那样走向世界。

    如果能做到,我这个中影的总经理方才没有白做。”

    “丁总,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步做,只要在前进,就是成功嘛!”

    挂断电话后,丁达明在办公室里哼哼了起来。

    刚挂断,总政打来电话,他们正在组建前线文艺慰问团,希望刘一民能够参加。

    “一民同志,马上就要过年了,前线的战士也想家。他们卫国守边,非常辛苦。所以,我们这次除了人之外,还会带去一批物资。”

    刘一民询问道:“首长,人有哪些,大概的时间是什么时候?12月底我有两个会议要开,我怕时间冲突。”

    “文研所的年终会议吧?一民同志放心,我们就去十天。24号出发,12月6号回来。这次坐军用运输机去,军用运输机回来。人员嘛,总政话剧团的同志,他们排练了《我们的英雄——邓稼先》等一系列振奋人心的话剧,就等着呈现给前线的战士了。”

    “好,我同意参加。”刘一民说道。

    “那好,一民同志,谢谢你了,有了你的参加,我们这次话慰问演出才算圆满成功。”

    挂断电话,刘一民开始想着安排自己离京的事宜。朱霖听到刘一民又要出去,神色没表现出来异常:“刘老师,你放心吧,忙了将近一个月,接下来我会轻松不少,我会多陪陪两个小家伙的。”

    “辛苦你了!”刘一民握住朱霖地手说道。

    “没事,咱俩的工作性质在这儿,服从上级组织决定嘛。我要是到外地演出,你也得多操心点家里的事儿。”朱霖靠在刘一民的肩膀上,双手抱住刘一民的胳膊。

    刘一民还得去安顿一下学校的事情,好在刘一民不在,闫真能够将文研所安排地井井有条不会出乱子。

    “老师,今年会议准备什么时候召开?”闫真问道。

    “28和29吧!你先发通知,统计好预计参会的人。”

    “好。”

    闫真走出办公室,刘一民拿起电话跟中央广播电台的人商量起来吴教授《红楼梦》的磁带制作分成。

    刘一民跟他们谈了几次,都谈的不愉快,他们只想给固定的三千块钱版权费,而不是按照分成付钱。

    副台长杨伟光说道:“一民同志,咱们合作挺愉快的嘛,没必要为这点钱伤了和气。”

    “您知道咱们合作挺愉快的啊,这不是一个《红楼梦》的事儿,还关系到后续的合作,这事儿要是掰扯不明白,以后也别制作什么磁带了!”刘一民平静地说道。

    “别啊,一民同志,你要版税这事儿吧,确实有点过了,我们都挣不了多少钱!”

    “那你们是做慈善啊?”

    “一民同志,哎呦啧!”

    “那先挂了,再掰扯不清楚,电台咱们也别合作了。我们教育部要成立教育电视台,还有教育电台。他们可不止一次提了,要我们到部里电台开设栏目。”刘一民悠悠说道,现在腰杆子硬的是他。

    “可别,一民同志,一切好商量。不过你们也得让我们赚钱不是?”

    “没说不让你们赚钱,70%归你们,你们还不赚啊?”

    “我们这百分之70,还得给发行渠道呢,我们自己拿的还没你们多,三千块钱加上百分之二十怎么样?”

    “二十五,版税分成二十五。”

    “行!二十五就二十五!一民同志,你们可是开了先河了。”

    “要不是开先河,有《青年夜话》这个栏目吗?杨台,目光要长远!”

    “咱们签合同吧!”杨伟光有点无奈。

    杨伟光不是不想给刘一民这钱,主要是开了口子,以后就不好办了。

    刘一民开着车过去跟杨伟光签了合同,这部分钱百分之十归文研所,百分之十五和三千块钱归吴组缃。

    签完合同,杨伟光握住刘一民的手说道:“一民,这事儿可别给别人说。”

    “杨台,以后啊,这肯定是趋势。咱们总是想抵挡是抵挡不了的,再说了,有优秀的内容,你们才能卖出去嘛。钱是挣来的,不是抠出来的。”

    杨伟光无奈地将话题转换到刘一民的座驾上,调侃刘一民开的车比副部的都好。

    “您要是有买车渠道,联系我,我其实真不想开这玩意儿。”

    “真的啊?我帮你问问,我们媒体单位别的不说,就是这消息灵通。”杨伟光握了握刘一民的手,送他离开。

    看着皇冠车远离,杨伟光摇了摇头:“一民呐,想多挣你点钱是真难!”

    这种磁带的市场并不大,但是因为是知识类的,定价贵,愿意买的人都是有能力消费的。吴祖缃的红学在国外也很火,是能够挣外汇的东西。

    11月底,天气已经很冷了,坐在轿车里不知道比以前舒服了多少倍。本来应该搬到华侨公寓了,可是刘一民不在家,朱霖中午没办法回华侨公寓,只能继续住四合院。

    空调制热效果没那么好,但也不至于过于冷。

    一切安顿好后,刘一民放心地去往前线。11月23日,刘一民一大早就到了总政,总政院子里摆着一辆公交车,旁边站着一群穿着军装的演员。

    总政话剧团的魏团长看到刘一民后,握着手大声地说道:“一民同志,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得知你要去,我和魏巍同志都高兴坏了。”

    “魏巍同志也要去?”

    “怎么?一民,你觉得我不应该去?”魏巍走过来说道。

    “不是,我以为都是话剧团的人。”

    魏团长介绍道:“这次不只是总政的人,还有空政的演员。”

    空政的人穿的衣服不一样,刘一民望过去就看到了李雪建,现在的李雪建真嫩啊,三十出头的年纪,正在跟旁边的女兵逗笑。

    李雪建感觉到有人在看他,顺着刘一民的目光望来,看到刘一民后快步走了过来:“刘教授,你好,我叫李雪建!”

    “不用敬礼!”刘一民笑着说道。

    旁边的魏团长对于李雪建也十分欣赏,80年在话剧里扮演LB时名声大噪,后来还演过刘一民写的《雷场相思树》、《凯旋在子夜》,在军内文艺比武的时候,刘一民看过他的演出。

    “是,刘一民同志,我对您很敬佩,听说您要参加慰问团,我高兴地都睡不着觉,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指点。”

    “哈哈哈,演技我不如你!”

    “演的再好,还得您写的好!”

    刘一民跟李雪建握了握手:“你长的很有特色,演技也好,以后肯定有大的发展。希望你能够坚持演艺初心,做一名合格的演员,一名受观众喜爱的演员。”

    “好,这些话我会牢牢记住。”

    见李雪建和刘一民搭上话,其余人都露出了羡慕的目光。

    等到人员就绪,总政文化部的人跟大家见了一面,让大家放心出发,好好完成任务。

    刘一民才知道慰问团的团长是魏巍,副团长是魏团长,刘一民则是慰问团的顾问。

    走上车后,刘一民坐在魏巍旁边:“没想到总政的领导还给我封个官当当。”

    “哈哈哈,总政的领导煞费苦心,怕你受委屈嘞!”魏巍笑道。

    “嗐!”

    车子来到机场,依次坐上运输机飞离燕京。很凑巧的是,刘一民这次去的地方还是文山,跟上次一模一样。

    “咱们这次要去看看老山,去看看麻粟坡,这是最激烈的战场。”魏巍神情肃穆地说道。

    最激烈的战场,也意味着危险系数最大。他身为团长,得为慰问团的所有人生命负责。

    刘一民宽慰道:“您都经历过抗美援朝,这场面跟抗美援朝相比,可是小多了。”

    “那是,越南人怎么能跟美国人比,当年美国人的武器装备,也比现在的越南人先进啊,而且越南靠的是以前的缴获和援助,自己没有生产能力。老美不一样,那是真舍得炮弹啊!”

    漫长的旅途上,魏巍跟大家谈论起当年抗美援朝的战场,一直谈到大家回去。

    “《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最可爱,现在的战士也最可爱。当年撤回国的时候,铁路被炸的稀巴烂,大部分战士都是走回去的。回国的时候,衣衫褴褛,满身酸臭,唉.”魏巍摆了摆手,没有再说下去。

    军用运输机跟民航相比,不怎么考虑舒适性,好几个人都出现了晕机,疯狂向呕吐袋里吐。

    中间加了一次油后,没有休息直达滇省。到了滇省,坐上军车前往文山。

    文山的面貌跟刘一民上次来的时候基本没啥变化,战争拖了越南那么多年,把越南搞到崩溃,但我国靠近前线的地方也是如此。

    不过跟以前相比,现在往来军车飞驰的速度跟以前相比慢了不少,缺少了紧迫感,更多的是从容。

    这也反映了前线形势的变化,如今前线,我们是游刃有余,甚至说是非常轻松。

    军车载着他们抵达前线,只能听到零星的炮火,道路两旁,一些战士们在训练。

    “同志们,你们就在这里驻扎,不能往前走了,往前走很危险。”接车的军官说道。

    刘一民听到枪声,忽然问道:“这是高机的声音吧!”

    “一民同志,你耳朵很灵,就是高机的声音。”

    “有空袭?”

    “不是,高机放平打步兵呢!”

    “那这一梭子下去,不得东一块西一块的啊!”

    “哈哈哈,刘一民同志真幽默。同志们,这是我们235团的营地,我们团的战士正在进行临战训练!”(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不错,请把《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