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男人的胜负欲

    刘一民仔细想了想,和剧本里是有这一段。

    “嗐,这事儿啊,至于吗?”刘一民毫不在意地说道。

    刘佩然拉着刘一民走进办公室,将一些资料递给了他:“电影还没在日本上映,但是小日本有不少人在谈论这件事情,甚至一些右翼的报纸已经刊登了。”

    刘一民扫了几眼,小日本的字儿都是从中国学的,刘一民不用翻译能懂个大概。

    “不对啊,刘厂,骂的是狗啊,日本人这代入感挺强啊。见过捡钱的,还没有见过捡骂的!”刘一民疑惑不解。

    “这事儿我也挺费解,我专门找厂子里会日语的翻译全文翻译了一下。日本人的意思是,主人公从战场上下来,将狗当成了日本人,所以才说日语。”

    刘一民骂道:“多大脸呐,日本人能跟狗比?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日本人是吗?哎呦喂,这日本人真能给自己脸上贴金。”

    刘佩然看着刘一民口吐莲花,国骂不断,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还能这么骂?

    “咳咳,一民,你觉得怎么办?”刘佩然问道。

    刘一民将报纸往桌子上一拍:“没事儿,翻不起什么浪花。美国爹看了都说好,日本人能闹到哪里,大不了不挣他们的日元了!”

    刘一民觉得日本人翻不起什么浪花,闹的人主要是右翼,七八十年代右翼是快速发展的阶段,左翼政治力量仍然占据主流。

    “那咱们先不管?”

    “先不管吧,或者让中影的人找几家报纸带带舆论,换个矛头。”刘一民说道。

    “行,我一会儿跟丁达明打个电话聊聊。”

    见没有其它事情,刘一民准备离开八一电影厂。车子行驶到门口,黑暗中窜出两个人影,喊停了刘一民的车。

    “李导,翟导,是你们两个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抢劫的。”刘一民笑着摇下了车窗。

    李俊和翟俊杰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两个人没想到刘一民去刘佩然的办公室这么晚才出来。

    “坐在后座上,李俊和翟俊杰抚摸着车的内饰说道:“啧,真是好东西!”

    “两位有什么事儿?”刘一民笑眯眯地问道。

    “我们两个回来听说你有个剧本正在写,所以我们两个来毛遂自荐来了。一民,你知道我,咱拍建国前后的电影是有经验的。老翟呢,这两次电影已经证明,他是个好导演。

    我们两个一起一定能拍好。”

    刘一民将车停到路边,靠在靠背上:“是这事儿啊,李导,翟导,我对你们是完全信任的。原则上我同意,但原则不在我手上,在刘厂手上。”

    “你说句话,刘厂肯定听。”

    刘一民知道李俊和翟俊杰能拍好这个戏,于是答应道:“到时候剧本写好,我给刘厂提一提,但是具体决定权得刘厂拿!”

    “行,一民谢了,走,到外面的馆子咱们再吃点。”翟俊杰高兴地说道。

    刘一民开车来到一家面馆,要了一份面:“随便吃点吧,你们两个离家那么久,好不容易回来,多跟老婆孩子聚聚,这导演当多大才是大啊!”

    李俊和翟俊杰冲刘一民摊了摊手,翟俊杰说道:“我们从现在到过年都没有新剧本,干这行,忙的时候也真忙,但闲的时候也真闲。”

    “是啊,我们接下来最大的事儿就是看我们俩人拍的电影是否受欢迎。”李俊笑着说道。

    刘一民跟他们讲了讲自己剧本想法,两人想着要记下来。

    “好了,咱们就是吃个饭,别搞得跟工作一样。”刘一民快速将自己碗里的面搅了搅,大口地吃了起来。

    李俊和翟俊杰问老板要来一瓣蒜:“一民,你吃不?吃面不吃蒜,味道少一半。”

    “算了,蒜太辣,晚上吃了容易刺激胃,还影响睡眠。”刘一民说道。

    “呦,一民,你懂得挺多啊!”两人话是这么说,不过都吃习惯了,手上的动作丝毫不落。

    刘一民擦了擦嘴:“那是,也不看我老婆是谁,医生!”

    “哈哈哈,我最佩服你们两人的夫妻感情,是真好,你们没吵过架吧?老翟,当年两人刚结婚,就和我们一起到前线拍戏去了。”李俊问道。

    “李导,你这样子,仿佛是巴不得我们吵架。”

    “不是,我就觉得两个人在一块,不吵架不可能啊!”

    翟俊杰鄙夷道:“老李,你要是国际大导演,你老婆也不跟你吵架。”

    “哈哈哈,两位,生活嘛,你让我,我让你,别较那么真,烦恼会少很多。”刘一民向他们讲起自己的秘诀。

    翟俊杰说道:“但上嘴皮和下嘴皮,碰到一起是常事儿啊!”

    “嗐,吵架我们能当着你们面吵吗?”刘一民没再解释,跟这些“妻管严”说不明白。

    等《南侨赤子》剪好之后,刘一民去看了一眼让他们直接送电影局。

    电影局的人看完之后觉得没什么问题,宣布顺利通过审核。

    中影听到消息后,立即安排看片工作。《绣春刀》和《南侨赤子》一起订购,但是上映时间不一样。

    《绣春刀》12月底上映,《南侨赤子》在元旦上映,并同时安排在港澳、东南亚上映。福清会馆得知已经拍好,中侨恨不得中影马上把拷贝送过去。

    刘佩然邀请刘一民去参加看片会,但是他并没有去,他觉得这两部都是好片子,他去不去意义不大。

    下午,刘一民正在上课,刘佩然迫不及待地跟刘一民打来了电话,《绣春刀》拷贝卖出去了一千七百个,《南侨赤子》少一点,卖出去了九百个拷贝,比《绣春刀》少了八百个。

    听刘佩然说,导演李俊有点失落。刘一民说道:“这没啥失落的,《绣春刀》这种类型的电影确实很有市场,《南侨赤子》卖这么多已经比同类电影好多了。”

    “是啊,但两相对比,差距实在是太明显。”刘佩然自然没什么不高兴的地方,左右都是他们八一厂的光荣。

    挂断电话,刘一民摇了摇头,李导的胜负欲实在是太强了。

    晚上下班,朱霖看到刘一民回来了,指了指桌子上的电报说道:“兰勇回电了,他接到消息就往燕京来了。”

    “这么快?厂里的事情不用交代一下啊!”刘一民将电报的内容看了一眼,电报上面只有四个字。

    【好,已上车。】

    “真够省钱的。”刘一民将电报放在了桌子上,也不说什么时候到,好去接他。

    朱霖说道:“我打电话到火车站查了一下,明天下午有一趟经过汝县过来的车,应该是这辆。其余的都需要中转,这趟最方便。”

    “几点的?”

    “六点。”刘一民闻言准备明天去接一下,接着看了朱霖几秒,好奇地问道:“你今天下班怎么这么早?”

    “嗐,我下午身体不舒服就回来了。”

    刘一民坐在朱霖的旁边关心地问道:“怎么了?”

    “没事儿,可能是有点感冒,回来喝点姜茶,睡了一觉好多了。另外还有一份电报,是美国寄来的,说让你去美国签字儿呢!”朱霖说完准备起身去收拾一下客房,到时候让李兰勇住。

    “我去吧,你们两个陪妈妈在客厅待会儿。”

    另一份电报是弗兰克发来的,公司准备成立,邀请刘一民到美国签合同。

    刘雨和刘林听话地爬上沙发坐在朱霖旁边,朱霖拿起桌子上的《童话大王》给两人读起了故事。

    房间搬回来的时候打扫过一遍,基本不需要怎么打扫,只需要把被子拿出来就行。

    翌日,下午五点半刘一民在站台上特意举起了一个大牌子,六点十分列车抵达车站,刘一民等到六点半硬是没找到人。

    刘一民觉得可能是选错车次了,摇了摇头准备走,看到在背后笑眯眯的李兰勇。

    “我”刘一民笑骂道:“你什么时候跑到我身后的?”

    “嗐,我可是当过侦察兵,伪装是我的强项。我还想问你呢,你怎么来了?我找你就行,你事儿多,别耽误你的事儿。”

    “哎呦,你这是骂我呢,再忙也得来接你。”刘一民搂住李兰勇的肩膀,接过他的手提包。

    刘一民轻轻一晃,知道里面全都是干果之类的炒货:“走,回家。”

    走出车站,李兰勇还在找摩托车呢,被刘一民塞进了轿车里:“看啥?这个就是!”

    “咦,你又升级了?我刚买了摩托,你可就成四个轮子了。”

    “配车!”

    “配车更了不得。”李兰勇笑着趴到主驾驶的靠背旁:“咱俩要不是朋友,你这级别我都见不到。”

    “别介,也没啥级别。走吧,带你去华侨公寓。”

    “我住附近招待所吧!”李兰勇犹豫道,怕住进华侨公寓打扰他们。

    “笑话,来了还能让你住招待所,回家我爹妈能揍死我。”

    刘一民一脚油门离开了火车站,回到华侨公寓,李兰勇满面笑容地搂住刘雨和刘林,可惜两人不认识,害怕的往里面跑。

    “这是你们兰勇叔叔,爸爸最好的朋友,过来问叔叔好。”

    “兰勇叔叔!”

    “哈哈哈,真聪明。”

    “这是喜梅,平常在家照顾他俩。”

    喜梅倒了一杯茶说道:“兰勇同志请坐,我看到过你的照片,你是边境英雄。”

    “啥英雄不英雄的,都过去了。”

    李兰勇跟以前比起来,身上有了领导的气质,走起路来雷厉风行,举手投足间多了几分自信。空荡荡的左袖塞在腰间,显示着他不凡的经历。

    刘雨和刘林跟李兰勇熟了之后,好奇地询问李兰勇胳膊的事情,李兰勇怕吓到两人,于是编了一个拙劣的故事。

    朱霖回来后,热情地跟李兰勇打着招呼:“兰勇,别客气,都是自己人。”

    “嫂子,放心,我不跟你们客气。不过你们好像跟我客气,做这么一大桌子菜。”兰勇咧着嘴说道。

    知道兰勇要到,特意嘱咐喜梅加了几道硬菜。

    “哈哈哈,你来了,当然不能简单。”刘一民说道。

    李兰勇一边夹菜,一边跟刘一民聊大队瓜子厂的进展,今年年初遇到了点困难,不过解决后瓜子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又建了一个生产厂房。

    “你们现在产量怎么样?”刘一民问道。

    “产量,要是机器不停的话,产量能翻一番,一个月能做十吨左右。”

    “四十吨啊。”

    “四十吨还不够啊?”李兰勇向刘一民解释,这四十吨已经能挣不少钱了。

    刘一民摇了摇头,不过随即又说道:“稳步发展吧,我主要是想,这一次上电台是次广告,说不定接下来需求飙升,到时候产量要是满足不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你说的我想过,但是再多也不能翻一倍吧,不过咱们也有存货,要是突然之间销量增加,还可以再想办法。”李兰勇说道。

    吃完饭,刘一民和李兰勇在书房谈论了一会儿。他稿子还没写,准备写写稿子,到时候念。

    “不能光念,这样吧,咱俩对对词儿。”

    让兰勇上去随机发挥肯定是不行,只能两人提前排练一下。

    “行!”

    刘一民写问题,李兰勇自己写回答。谈到战场上,李兰勇情绪不高,谈到退伍后的情况,李兰勇来了劲儿,讲起来滔滔不绝。

    “一民,我这样行不?万一到时候紧张咋办?”李兰勇问道。

    “没事,后期可以剪,你对这稿子念,只要痕迹不明显都可以。”

    “真的?”

    “真的,当然脱稿最好。”

    李兰勇听到这话放下了心,但背稿子的劲头仍然没有衰减。他心里面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讲好。一方面为了和他一样伤残的战友,另一方面是为了大队的发展。

    12月20号,刘一民和李兰勇走进央广电台。刘一民没有直接提问李兰勇,而是先讲了讲自己在前线的所见所闻,将李金省英雄和前线其他战士们的英雄故事一一讲了出来。

    最后由野战医院见到的伤残战士,引到了李兰勇身上。

    “今天给带来请来了一位退伍战士,他是一名炮兵,跟着侦查小队前出侦查的时候被敌人追击,掩护撤退遭到迫击炮炸伤,失去了一条胳膊。

    欢迎自卫反击战一等功臣李兰勇!”(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不错,请把《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