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医院走廊的玻璃窗洒进来,林修远站在儿科三病区的护士站前,手里拿着那份新轮转的名单。
昨夜他在电脑上敲下的每一个名字都仿佛还在眼前跳动,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敌人、背叛者、阴谋家……但现在,他必须把所有思绪收起。
“林医生?”一个温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回头,看到苏晚照穿着洁白的护士服,脸上带着一贯温和的笑容,“你被分到我们科室了。”
林修远点点头,嘴角微扬:“是啊,缘分不错。”
两人并肩朝病房走去,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苏晚照轻声道:“小宇的情况越来越差了,每次都是磕碰出血,然后感染发烧,反复住院。赵主任那边也查不出原因,只能对症处理。”
“先天性免疫缺陷合并凝血障碍。”林修远低声道。
苏晚照一愣:“你说什么?”
林修远没有解释太多,只是微微一笑:“我需要看看他的病历。”
儿科病房内,消毒水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几个孩子在病床上安静地躺着,偶尔传出几声咳嗽或哭闹。
小宇坐在床边,脸色苍白,胳膊上有几处淤青,像是不小心撞到了桌角留下的痕迹。
林修远走进病房时,目光第一时间落在孩子的手臂上——那不是普通的磕碰伤,而是皮下广泛性瘀斑,边缘模糊,说明血液无法正常凝固。
“小宇妈妈呢?”林修远问身旁的护士。
“在外面走廊,刚去买了点吃的。”
不一会儿,一个神色憔悴的女人走了进来,看见林修远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您就是新的主治医师吗?”
林修远摇头:“我是实习医生,但我想先看一下孩子的病历。”
周婉婷递过厚厚的一沓资料,声音有些哽咽:“他已经住了五次院了,每次都是这样,磕一下就出血不止,还会高烧。医生们说可能是某种罕见的血液病,但一直没确诊。”
林修远翻看着病历,眉头越皱越紧。
这些数据看起来都很普通,但却透露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小宇不仅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还有反复发作的感染症状。
这种双重表现,在传统医学中极为罕见。
“这不是单纯的血液病。”他缓缓开口,“而是先天性免疫缺陷与凝血功能异常并存。”
苏晚照站在一旁,听到这话震惊地睁大眼睛:“你是说……是一种罕见遗传病?”
林修远点头:“很可能是威斯考特-奥尔德里奇综合征(Wiskott- Aldrich综合征),或者更罕见的伯纳德-苏利耶综合征(Bernard- Soulier综合征)合并免疫缺陷。我们需要做全外显子组测序来确认。”
此话一出,病房里顿时一片寂静。
“你确定?”苏晚照压低声音问道。
“非常确定。”林修远很肯定的说,“而且这个孩子,可能关系到未来某项关键研究。”
几分钟后,遗传科办公室。
赵文杰正端着一杯茶,悠闲地看着手机新闻。
听说有个实习生要挑战他们的诊断结论,他心里颇有些不屑。
门推开,林修远和苏晚照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脸焦虑的小宇母亲。
“赵主任,”林修远开门见山,“我认为目前的诊断方向有误,建议为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
赵文杰放下茶杯,眉头微皱:“你说什么?全外显子组测序?你一个实习生也敢质疑临床诊断?这孩子我们已经检查过三次了,包括骨髓穿刺和基因筛查。”
“三次检查的结果都没有明确指向,”林修远毫不退让,“但结合临床症状和家族史,我认为这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规检测手段无法覆盖。”
“你是在质疑我们的专业判断?”赵文杰冷笑一声,眼神中满是讽刺,“全外显子组测序,国内还没几家医院能做这种检测,更何况是你们儿科?别浪费资源了。”
林修远没有争辩,只是平静地看着对方:“如果连病因都无法确定,所谓的治疗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这位孩子才七岁,难道我们要让他一辈子都在医院里度过吗?”
赵文杰一时语塞,随即摆了摆手:“你既然有兴趣,那就去做吧。不过经费你们自己解决,别指望我会支持。”
林修远转身离开,走出办公室时,苏晚照轻声问:“你觉得他会同意吗?”
“不会。”林修远淡淡道,“但他会记住今天的话,也会记住我这个人。”
他低头看了看手腕上的表,指针缓缓移动,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前世的某个夜晚。
那时,他也曾为了一个孩子的命,和整个医界抗争。
而现在,他才刚刚开始。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春天的气息,也带来了未知的命运。
他不知道这条路上还会遇到多少阻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这一次,他不会再让任何人失望。无需修改
深夜的江城市人民医院实验室里,灯光昏黄,只有仪器运转的嗡鸣声在空气中回荡。
林修远站在显微镜前,目光如鹰般专注,手指轻轻敲击着键盘,调出刚刚完成的数据。
“F8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他低声喃喃,眼中闪烁着一抹精光,“果然不是普通的血友病,而是新型的免疫缺陷与凝血障碍综合征。”
苏晚照站在一旁,轻声说道:“这个发现太重要了,林医生,如果能确认这是新类型的遗传病,小宇就有希望接受针对性治疗了。”
林修远点头,随即语气沉痛的说:“不仅是个例,这种病症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被更多发现,只是现在的医学还跟不上认知。”
苏晚照看着他,忽然有些心疼。
这位重生归来的人,仿佛背负着整个时代的秘密和使命,每一步都走得极其沉重。
两人连夜整理数据,将所有实验结果归纳成一份完整的报告,甚至附上了他们推测的基因修复方向——虽然现在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林修远心里已经种下了一颗种子:未来的“基因修复液”,或许就从这一刻开始萌芽。
次日清晨,林修远带着那份沉甸甸的报告走进院长办公室。
高院长正在翻阅一份年度预算表,看见林修远进来,微微抬了抬眉毛:“小林?你来得这么早,有什么事?”
林修远没有寒暄,直接将文件放在桌上:“院长,这是我关于儿科三病区小宇病例的研究分析。我认为我们医院应当尽快引进全外显子组测序设备,用于应对日益复杂的疑难病症。”
高院长翻开文件,眼神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X染色体上F8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他念着,皱起了眉头,“你是说,这是一种尚未被广泛认知的新类型遗传病?”
“是的。”林修远点头,“而且它结合了免疫缺陷与凝血功能障碍,传统检查手段无法覆盖。如果我们不提升检测水平,类似小宇这样的病例只会越来越多,误诊率也会居高不下。”
高院长沉默了一会儿,放下手中的文件,叹了口气:“这个提议不错,但我必须实话告诉你——预算紧张。”
林修远并不意外,平静地回应道:“我知道医院目前资金有限,但如果能先引入一台基础型测序仪,配合我们的临床研究,不仅可以节省长期成本,还能提升诊疗效率。”
高院长看着他,缓缓点头:“你考虑得很周全,林修远。不过这事牵涉到采购、审批、人员培训等多个环节,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决定的。”
林修远知道,这已经是对方能给出的最大让步。
他起身鞠了个躬:“谢谢您抽出时间,院长。我会继续完善方案,也希望院方能在未来给予支持。”
走出办公室时,阳光正好洒在走廊尽头,林修远深吸一口气,心中却无比清晰。
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
夜幕再次降临,林修远独自回到实验室,打开电脑,开始撰写关于基因修复液的初步设想文档。
他知道,要对抗康泰集团这样的庞然大物,光靠诊断远远不够。
他需要真正的武器——可以改变世界的医术。
窗外的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他的计划低语。
“这一世,我不会让任何人再因无知而死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