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

    衙门外的鸣冤鼓被苏晚卿重重敲响,“咚——咚——”的声响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惊得檐角的麻雀扑棱棱飞起。不多时,便有身着皂衣的衙役从侧门快步走出,见她身后还跟着几个村民,押着个五花大绑的汉子,当即扯着嗓子高喊:“升堂——”

    公堂之上,苏晚卿一身素衣立在堂下,将何三偷盗家中财物、还意图纵火行凶的经过娓娓道来,条理清晰,句句恳切。陆大叔几个村民也上前作证,呈上从何三身上搜出的赃物。那何三本就做贼心虚,见人证物证俱在,双腿一软便跪伏在地,连连磕头认罪。县令依着大庆律法,当即判了何三收监入狱,服刑一年。

    走出县衙时,日头已爬到了半空。苏晚卿长舒一口气,压在心头多日的阴霾总算散去。回到家中,陆大叔带着几个同乡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开工修缮房屋。苏晚卿也没闲着,搬了张竹凳坐在院中台阶上,指尖无意识地划着石缝里的青苔,开始构思起自己的第一本小说。

    她想,这小说得能让后宅女子读得入迷,也得让天下学子瞧着动心。不如就写个女子挣脱束缚、凭己身才智立足世间的故事,再在里头嵌些清丽的诗词,既合了女儿家的心思,又能让读书人品出些滋味。越想思路越顺,她索性回屋取了纸笔,坐在廊下奋笔疾书。

    笔尖在草纸上划过,留下簌簌的声响。那些在脑海中盘旋许久的人物突然活了过来,她们的笑泪、挣扎与成长,顺着笔尖流淌而出,仿佛有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让她停不下来。直到日头爬到头顶,暖融融的阳光晒得人发困,她才甩了甩酸软的手腕,这才惊觉已写了三个多时辰。

    厨房的水缸里还盛着清晨挑来的井水,苏晚卿舀了些洗手,便开始琢磨午饭。她从米缸里抓出糙米、小米、红豆,打算煮一锅杂粮饭,又翻出前日买的五花肉,配上窖藏的土豆、萝卜和青菜,打算炖一锅香喷喷的肉菜。光是想着那肉香混着蔬菜的清甜,她的肚子就忍不住咕咕叫起来。

    灶膛里的火苗舔着锅底,很快便有炊烟袅袅升起,顺着烟囱飘向天空。肉炖蔬菜的香气更是霸道,丝丝缕缕地往工人鼻子里钻。正在修缮屋顶的汉子们忍不住停下手中的活计,抽着鼻子咂咂嘴,有人低声笑道:“苏姑娘这手艺,怕是御厨来了都得夸两句。”

    午饭时,苏晚卿将饭菜端到院中摆开的木桌上,招呼工人们一起吃。糙米饭颗颗分明,吸足了肉汁的土豆粉糯绵软,萝卜清甜爽口,肉片炖得入口即化。工人们捧着碗,头也不抬地往嘴里扒饭,平日里干活时的吆喝声全没了,只剩碗筷碰撞的轻响。

    这些工人大多是附近的穷苦人家,平日里别说吃肉,就是白米饭也难得吃上几顿,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勉强沾点荤腥。如今在苏晚卿这儿干活,不仅每日管饭,顿顿有荤有素,工钱也给得爽快,日子过得简直像神仙一般。

    这般一来,工人们干活越发卖力,手里的锤子抡得更响,砌墙的泥浆抹得更匀,心里都憋着一股劲,非要把苏姑娘的房子修缮得结结实实、亮亮堂堂不可。

    不过两天功夫,原本破旧的院落已初见模样。漏雨的屋顶换上了新的瓦片,严丝合缝;四处漏风的窗户也钉上了厚实的木板,糊上了窗纸;就连院子里坑洼的地面,也被填平夯实了。苏晚卿站在院中打量,想着接下来几日还要打些桌椅板凳,盘个暖炕,再把院墙加高些,心里渐渐亮堂起来,只觉得日子正一步步往好里走。

    下午的阳光透过窗纸洒进屋内,在桌上投下一片暖融融的光斑。苏晚卿依旧坐在桌前,笔尖在纸上飞速游走,墨香混着淡淡的阳光气息,在空气中弥漫。这一日下来,竟写了将近一万字,纸页堆叠在一旁,已有了薄薄一沓。

    夕阳西斜,金色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陆大叔敲了敲房门,粗声说道:“苏姑娘,我们收工了,明天一早再来。”苏晚卿放下笔,起身将他们送到大门外,看着他们扛着工具说说笑笑地离去,才回身关紧院门。

    厨房里,中午剩下的饭菜还温在灶上,她简单热了热,囫囵吃了几口,便收拾好厨房。夜渐渐深了,四周静得能听见虫鸣,苏晚卿躺在床上,却总有些不放心,还是起身抱了根粗壮的木棍在怀里,这才稍稍安心,伴着窗外的月光缓缓睡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卖花女苏晚卿不错,请把《卖花女苏晚卿》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卖花女苏晚卿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