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行业洗牌(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20世纪 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

    进一步促进彩色电视机等现代媒介进入日本普通人家庭。

    在这样的背景下,1971年开播的电视选秀节目《Star诞生!》捧红了山口百惠等第一批偶像明星,拉开了日本偶像全面繁盛的帷幕。

    此后日本不断涌现出大量偶像团体,偶像养成模式渐趋成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偶像产业体系,

    到1979日本偶像经济在亚洲已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偶像文化也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此时的韩国偶像产业尚未真正起步,SM、YG等韩国知名偶像经纪公司创始人,此时还在撒尿和泥玩。

    陈秉文利用偶像经济在日本已臻成熟,且山口百惠作为“初代国民偶像”所拥有的无与伦比的情感号召力与公众信任度,把它作为撬动了日本市场杠杆。

    结合“再来一瓶”的促销机制,产生了1+1远大于2的核爆级效果。

    陈记日本分公司办公室的电话彻底被打爆。

    凌佩仪面前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广告播出后48小时内,“脉动”和功能口香糖在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的终端动销率暴增800%。

    这远远超出了三得利最乐观的预测。

    更可怕的是“再来一瓶”的兑换数据。

    首批投放的、印有活动标识的产品,开瓶兑换率达到了惊人的38%,远超设定的25%中奖率。

    这说明消费者在主动地、重复地购买,甚至出现了“不中奖就再买一瓶,直到中奖为止”的攀比心理和游戏心态。

    这种参与感和期待感,将一次性的消费行为变成了持续的热潮。

    7-11等便利连锁店的区域采购经理,直接把电话打到了凌佩仪的办公室,请求优先补货。

    渠道商们发现,“脉动”功能饮料成了绝对的“流量产品”和“利润产品”。

    它不仅自己卖得好,还能带动入店人流量,提升关联商品的销售。

    而那5日元一个的瓶盖补贴,更是让终端店员从被动的收货上架,变成了主动的、带着笑容的推荐和兑换。

    渠道的推力,从未如此强劲和自发。

    力保健的市场部办公室里,之前那份“买二送一”的促销战报被扔在角落,显得无比可笑。

    数据显示,在“脉动”的饱和轰炸和“再来一瓶”的疯狂掠夺下,力保健的销量虽然因促销有短暂回升,但市场份额却断崖式下跌。

    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几乎是一夜之间倒向了拥有偶像代言和有趣促销的新品牌。

    事业部总监中村健次郎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应之策,但一番讨论下来,发现根本没有万全之策。

    模仿“再来一瓶”?

    先不说陈记可能设置了专利壁垒,光是那庞大的促销成本和复杂的渠道管理,就让他们望而却步。

    短期内,他们根本无法复制。

    加大广告投放?

    山口百惠只有一个,国民偶像的号召力无法用钱简单堆砌。

    另找一个,又达不到这么高的流量和话题度。

    降价死磕?

    面对一款毛利率极高的产品,打价格战等于自杀。

    他们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被一种完全不在一个维度的商业模式降维打击了。

    对方不仅仅是卖产品,而是在经营一种融合了偶像文化、游戏心理和渠道利益捆绑的生态。

    而在港岛的陈记总部,陈秉文正和凌佩仪通着越洋电话。

    由于短时间内“脉动”和瓶装糖水的热销,东京、大阪等核心商业圈的便利店和自动售货机频频断货。

    三得利引以为傲的自有物流配送体系,在如此爆炸性且集中的需求面前,第一次显露出了疲态。

    “陈生,情况比预想的要棘手。

    三得利的配送车队调度已经乱了。

    他们的系统是按照以往酒水和饮料的平稳销量设计的,根本无法应对我们这种瞬间爆发的订单潮。

    现在的情况是,他们的仓库里堆着我们的货,但他们的车和人手却无法及时把它们送到终端店里。”

    凌佩仪快速汇报着:“银座、新宿、涩谷这些核心区的便利店店长们随时都在打电话要货,他们货架空了,顾客不断询问,却等不来补货。”

    市场端的火爆,必然会给供应链带来巨大的压力,这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只是没想到三得利平日里吹嘘的物流配送系统,这么轻易就被一场意料之中的销售热潮彻底冲垮了。

    陈秉文握着话筒,脸上却不见丝毫慌乱。

    这场景,在他决定发动这场营销闪电战时,就已经在脑海中推演过无数次。

    “凌总监,立刻启用东京分部的备用金。

    雇佣临时物流车队,哪怕成本高一点。

    我要看到我们的产品出现在每一台空了的自动售货机和每一个空了的货架上。

    现在不是计较单纯利润的时候,现在是抢占市场绝对话语权的时候。”

    “明白!”

    “还有,让我们的市场督导全部撒出去,抽查兑换执行情况。我们要确保活动信誉。”

    “是,我立刻安排。”

    挂断电话,陈秉文短暂思考了一会,起身出了办公室。

    径直走向走廊另一端的财务总监办公室。

    按照陈记的管理程序,生产糖水以及“脉动”功能饮料,所需的各种原料,一直由财务部下属的采购专员团队直接负责。

    市场端的火爆必须由稳定且低成本的供应链来支撑,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所以,陈秉文准备过来和方文山聊聊,督促他一定要做好原料采购,确保原料供应不中断。

    他推开方文山办公室的门时,方文山正对着桌上的报表和计算器凝神思索,听到动静抬起头,见是陈秉文,立刻站起身。

    “陈生,我正好准备过去找您。”方文山扶了扶眼镜,笑道。

    “我过来也是一样。说说情况。”陈秉文拉开他对面的椅子坐下,开门见山说道。

    方文山将一份简要的财务报告推到陈秉文面前,笑着说道:

    “先汇报一下前两个月的基本盘。

    1979年1月和2月,剔除所有营销和研发投入,我们的净利润达到了一千三百万港币。

    这主要得益于日本、港岛、新加坡和东南亚市场瓶装糖水和‘脉动’的稳定利润。”

    他顿了顿,补充道:“‘再来一瓶’的促销成本、山口百惠的代言首付款和港岛广告宣传,虽然支出巨大,但仍在可控范围内。

    公司目前整体现金流非常健康。

    得益于,日本和港岛广告宣传助力,预计这个月,利润会超出前两个月之和。”

    陈秉文点点头,这个收益符合他的预期。

    港岛这边,为了达到全方位广告覆盖的效果,投入了近五百万港币广告经费。

    加上山口百惠第一年两百多万代言费。

    仅广告投入,就达到惊人的七百多万港币。

    虽然投入巨大,但此时此刻,在陈秉文和方文山面前的报表上,这笔投入已经被清晰地证明是一笔极其精准且回报惊人的投资。

    “陈生,山口百惠的代言效果,远超最乐观的预测。

    仅仅在日本市场,她的形象和‘脉动’的绑定,就为我们带来了至少额外30%的品牌溢价和超过50%的新客增长率。

    保守估计,这200多万的代言费,在一两个月内就能通过直接拉升的销量和品牌价值,收回超过70%的成本。”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而根据日本那边凌总监的初步反馈,随着‘再来一瓶’活动的引爆,山口百惠的代言效应被进一步放大。

    消费者不仅认她的脸,更信任她代言的产品带来的‘好运’和参与感。

    这种迭加效应,产生的正向收益更是难以估计。”

    听到方文山的测算,陈秉文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

    他当初签下山口百惠,看中的就是她作为“初代国民偶像”所蕴含的、难以量化的信任资本。

    这种资本一旦被正确激活,其商业价值远超简单的广告曝光率计算。

    他记忆中,日本偶像经济最繁荣时期,市场规模高达六七十亿美金,

    “这笔投入的价值,不在于账面上的短期回本。

    而在于她为我们打开了日本市场的大门,并且让我们的品牌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了等同于她个人信誉的背书。

    这种信任溢价,是再多普通广告费也买不到的。”

    “是这个道理,没有山口百惠代言,我们的产品想要在日本畅销,前期的推广花费必然不会少,效果还未必有现在这么好。”

    方文山深有感触地接话道。

    陈秉文点点头,“所以,市场端的势头我们已经造起来了,但这股势头能维持多久,能转化为多少实实在在的利润,关键就看我们的后方稳不稳。

    原料采购,是现在的生命线,绝对不能出任何岔子。”

    紧接着,他神情一肃,说道:“不管是泰国金象的糖浆和椰浆,还是其他辅料的供应商,你必须让采购团队盯紧,随时联络,跟进每一批原料的生产、装船、到港进度。

    我要你每天都能清晰地告诉我,我们的原料库存还能支撑多少天的生产。市场的热度稍纵即逝,我们一天都耽误不起。”

    “我明白,陈生。”方文山神色一凛,连忙说道,“采购团队我已经要求他们实行每日简报制度,关键原料的库存和在途情况,每天下午五点前都会汇总到我这里。”

    说着,他拿起桌上另一份文件,郑重说道:“正想向您详细汇报这件事。

    我们面临一个紧迫的新情况:国际糖价,从本月上旬开始,启动了新一轮的快速上涨。”

    他将文件递给陈秉文,上面有清晰的趋势图和数据标注:“过去两周,纽约和伦敦的糖期货价格累计涨幅已经超过25%,从9美分每磅涨到11.25美分。

    而且,根据多家国际大宗商品分析机构的预测,受主产区天气异常、航运成本增加以及国际游资炒作等多重因素影响,这轮涨势远未结束。

    年内很可能还有15%到20%的上涨空间。”

    方文山的话,让陈秉文瞬间想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受第二次石油危机影响,原油价格飙升。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因此陷入恐慌性采购。

    各国开始增加食糖等战略物资的储备。

    与此同时,最大的产糖国巴西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开始将大量甘蔗转而生产乙醇汽油,这直接导致国际食糖供应量减少……

    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共同推动着国际糖价一路飙升。

    他清晰地记得,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这一年的糖价一度冲高至每磅约45美分的历史绝对高位。

    想到这里,陈秉文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周期性波动,而是一场由宏观局势和产业政策变动引发的结构性上涨,其力度和持续时间将远超寻常。

    “你说的没错,但这不仅仅是天气和投机。”陈秉文的声音沉了下来,“根本的推手,是石油危机。

    中东局势动荡,原油价格上涨,这引发了全球性的通胀预期和对战略物资的恐慌性抢购。

    而且这绝不会是短期现象!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不能按部就班了!

    这可能不是一场需要被动防御的成本危机,而是一次.行业格局洗牌的战略窗口期。”

    陈秉文虽然清楚国际糖价具体的走势,但毕竟来自前世的记忆,不可能说的太清楚,只能以自己的推测来告诉方文山。

    “陈生,你的意思是糖的价格还会持续暴涨?”

    方文山意识到问题的极端严重性,脸色同样凝重起来。

    联想到原料的价格变动,他知道陈秉文分析的情况,或许正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实。(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不错,请把《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