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正本清源(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那就宝源,争取在一两天之内建立我们的原糖多头头寸。”陈秉文拍板决定。

    既然宝源最强,肯定没有理由不选。

    “具体建仓策略和规模?”方文山拿出笔记本。

    陈秉文略一沉吟,根据记忆中的涨势时间和风险承受能力快速计算后,决定道:

    “先建立基础仓位,在接下来3-5个交易日内,完成12月合约500手原糖期货买入。

    平均建仓价控制在当前市价上下0.5美分范围内。”

    “500手.”方文山迅速换算着保证金和风险敞口,“以当前价和10%保证金估算,需要约63万美元保证金。

    公司现有现金流完全覆盖,风险可控。”

    “嗯,一手原糖期货合约50.8吨,500手就是2.54万吨,足够用来对冲原糖上涨带来的成本升高。”

    陈秉文笑着解释道。

    除开泰国金象供应陈记的2万吨糖浆,陈记还需要在市场上采购近2万吨原糖。

    2.54万吨原糖期货合约,足以让陈记撑到明年糖价回落的时候。

    如果按照原糖的市场价格,购买2.54万吨原糖囤货应对价格上涨的风险,需要拿出630万美金,近3000万港币。

    这样做,不但锁死大量流动资金,还要承担仓储、损耗、管理成本。

    而购买原糖期货合约,只需要缴纳63万美元的保证金,就可以锁定2.54万吨原糖的订单。

    省下的560多万美元现金,可以立刻投入到更关键的市场扩张和产能建设中!

    陈记是原糖的大买家,糖价上涨必然带来成本上升,从而导致利润下降。

    通过购买500手原糖期货合约,相当于提前锁定了一个未来的买入价格。

    未来糖价真的暴涨,现货市场买糖,多花的成本就可以通过期货合约赚到的利润来弥补。

    反之,糖价意外下跌。

    期货合约上亏钱,但现货市场却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糖!

    现货上省下来的钱,同样能弥补期货的亏损。

    这样一来,不管是涨还是跌,整体成本都被控制在了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这也是二十一世纪,大型实体企业惯用的,维持生产成本的一种方式。

    让企业在原料价格波动中能站稳脚跟,不至于被高昂的原料成本拖垮。

    接下来三天,方文山按照陈秉文的要求,陈记食品的名义,在宝源建了500手国际原糖12月期货合约多头头寸。

    除此之外,又以糖心资本的名义建了600手国际原糖12月期货合约的多头头寸。

    由于糖心资本是离岸公司,宝源交易公司给这类离岸账户的保证金比例,可以放到5%,这就相当于是20倍的杠杆。

    建立这600手多头头寸所需的资金,从按10%保证金计算的约63万美元,骤降至仅需约31.5万美元!

    同样,20倍的杠杆,意味着糖价每反向波动5%,31.5万美元保证金就会灰飞烟灭。

    所以,当陈秉文安排方文山这么操作的时候,方文山确实有些懵了。

    他作为财务总监,对风险有着本能的警惕。

    20倍杠杆,意味着将风险放大了20倍,这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

    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忍住,试探着开口问道:

    “陈生,我明白对冲保值的必要性,陈记食品的500手头寸非常合理。

    但是糖心资本这600手,动用20倍极限杠杆.这是纯粹的投机了。

    万一我是说万一判断失误,糖价没有暴涨甚至回调,这31.5万美元的保证金可能瞬间就”

    陈秉文看着方文山脸上毫不掩饰的担忧,并没有生气,反而欣赏他的谨慎。

    他身笃定的说道:

    “方总监,你的担忧很正常,这说明你尽责。

    但你站在战略的高度看这件事。

    就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我问你,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是买壳上市,并购整合,实现跨越式发展。”方文山答道。

    “没错!”陈秉文重重地点了下头,“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什么?”

    “需要.巨额的资金。”

    “那么钱从哪里来?”陈秉文继续追问,但并没等方文山回答,便自问自答:

    “靠利润积累?

    太慢!

    靠银行贷款?

    额度有限且成本高!

    况且我们现在还欠着永隆银行的贷款没还。

    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从资本市场拿!

    但上市融资需要时间,而眼前这场糖价风暴,就是一个能让我们在资本市场之外,快速攫取第一桶巨量资金的绝佳机会!”

    而且,陈秉文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加糖心资本的资金厚度,为后续陈记上市,实行离岸控股架构做准备。

    再者这笔钱如果赚到了,就不是几百万,而是至少数千万港币的级别!

    可以为后续买壳、并购提供充足的底气。

    即便最坏的情况发生,糖价反向波动5%,这31.5万美元全部损失。

    以陈记现在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也完全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不会伤筋动骨。

    所以对陈秉文来说,这完全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建好国际原糖期货的多头头寸,方文山将注意力放在寻找干净的壳公司上。

    在远东交易所和金银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筛选出符合陈秉文要求的壳公司。

    这期间,负责调查山寨陈记瓶装糖水的顾永贤,带着调查结果来向陈秉文汇报。

    “陈生,山寨糖水的调查有结果了。”

    顾永贤将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放到陈秉文办公桌上。

    “嗯,说吧。”陈秉文示意他也坐,拿起报告看了起来。

    “总共三家作坊,藏在新界的元朗、屯门的村屋里,规模都很小,两三台简陋灌装设备,雇几个廉价劳工就开工。”

    顾永贤言简意赅的介绍情况,“瓶子用的是回收我们的旧瓶,或者找小厂仿制的劣质玻璃瓶。

    标签印刷粗糙,‘陈记’两个字的字体都印歪了。

    里面的糖水,就是用糖精、香精、色素勾兑,再加点罐头杂果和煮不烂的西米,成本低得吓人。

    主要通过相熟的水客铺到九龙和新界的一些管理混乱的小杂货店和街边摊。”

    “背后是什么人?”陈秉文直接问核心问题。

    相比起起来,他更关心这个问题。

    因为背后有人和没人,完全是不同的性质。

    “三个互无关联的小老板,没什么背景,就是看我们利润高,想捞笔快钱。”顾永贤带着一丝不屑说道,“一个以前在糖水铺做过帮工,一个搞点小走私,另一个是开家庭作坊的。

    看到我们生意好,利润高,就勾结起来想捞快钱。

    他们通过相熟的水客和往来新界市区的小巴司机,把货散到九龙城寨附近、深水埗那些杂货铺和凉茶铺,不敢进大百货公司和连锁店。”

    “证据确凿吗?”陈秉文追问道。

    “证据已经固定,生产流程、账本、销售下线都摸清了。”顾永贤肯定地点头,“我们的人扮成批发商接触过,拿到了他们手写的出货单,上面有数量和金额。

    也偷偷拍了他们生产的照片。

    工商署和警务处商业罪案调查科的朋友已经打过招呼,他们可以随时抓人封铺。”

    陈秉文点点头,“你的意见,怎么做?”

    顾永贤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方案早已成竹在胸:

    “第一,走官方途径,直击要害。

    我整理好证据,直接递交工商署和商业罪案调查科,申请联合行动,突击查封这三间山寨厂,抓人。

    起获所有假货、造假工具,从根本上打垮他们。”

    “第二,彻底钉死,不给他们翻身机会。

    法庭方面,我会以‘商标侵权’和‘伪冒商品’提出民事诉讼,索要巨额赔偿,金额要大到他们这辈子都还不起。

    刑事方面,会全力配合检控官,要求重判,至少要判坐牢,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要让全行业知道,仿冒我们陈记,就要准备倾家荡产并且坐牢。”

    “第三,清洗市场,正本清源。

    行动成功后,我会联系《星岛日报》、《工商日报》的相熟记者,发布消息,报道这次打假结果,强调我们对品质的坚持。

    要让所有人明白,山寨我们陈记的产品,是要付出倾家荡产、身陷囹圄的代价!”

    顾永贤的方案狠辣老到,充分发挥他在法律方面的专长,将港岛的司法和舆论效率发挥到最大化。

    完全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陈秉文听完顾永贤的方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这正是他欣赏顾永贤的地方。

    做事狠辣果决,不留余地,深谙法律与规则,懂得如何用最有效的手段达成目标。

    “很好!”陈秉文点点头,赞许道,“就按你的思路去执行。

    动作要快,下手要狠,务必一击必杀,不留任何喘息的机会。”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在第三步上,我有一点补充。”

    “除了联系媒体发布消息,强调我们对品质的坚持外,可以尝试推动工商署和我们联合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

    “把这次打假行动,包装成我们陈记主动出击、捍卫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的正面案例。”

    “把危机,变成一次提升品牌形象和公众信任度的宣传机会!”

    顾永贤立刻领会了老板的深意:“陈生,您这招高明!

    联合发布会,既能彰显我们打假的决心和成果,又能借官方背书,极大提升我们品牌的公信力和正面形象!

    我立刻去和工商署那边沟通,争取促成此事!”

    “嗯,这件事你全权负责跟进。”陈秉文再次强调,“需要什么资源,直接调配。

    另外,工商署和卫生署那边,如果需要捐赠,你可以全权做主。

    我只要一个结果,山寨品必须彻底铲除!”

    “明白!陈生放心!”顾永贤点点头,“一周之内,让这三家山寨作坊消失,相关责任人一个都跑不掉!

    联合发布会的事情,我也会全力争取!”

    顾永贤领命而去,颇有些收拾待宰羔羊的气势。

    陈秉文看着顾永贤离去的背影,心中稍定。

    国人一向聪明,不管是此时还是后世,只要有利可图,模仿跟风者便会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

    想要一劳永逸,只有用雷霆手段,才能让后来者望而却步。

    与此同时,程龙自导自演的电影《笑拳怪招》在港岛下线。

    这部他倾注了大量心血的电影,虽然未能复制《醉拳》的票房奇迹,但也取得了544万港币的亮眼成绩,稳坐年度票房前列,再次证明了程龙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然而,这丰厚的票房收益与作为导演兼绝对主角的程龙本人,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老板罗维以公司运营和前期投资为由,只象征性地给了他一辆二手跑车和6000港币的报酬,这与电影带来的巨额利润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巨大的心理落差和付出与回报的严重不对等,让程龙郁闷不已,心情低落的他,下意识地驱车来到伟业大厦。

    陈秉文办公室里。

    “文哥,我心里很不痛快!”程龙窝在沙发里,脸上写满了委屈和愤懑,将《笑拳怪招》的票房和罗维只给了他一辆车和几千块钱的事,一股脑地倒了出来。

    “我拼死拼活,又打又演还要想点子,票房赚了几百万,到我手里就只剩这点这简直把我当小孩子哄!”

    陈秉文耐心地听着,给他拿了瓶糖水。

    看着眼前这位未来巨星的憋屈模样,陈秉文心里有些好笑。

    随着程龙名气越来越大,他与罗维之间这种基于“师徒情谊”而非市场价值的分配模式,其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罗维还抱着老式片厂的思维,想用恩情和道义捆绑住这颗摇钱树,却不知道市场规律迟早会让这层关系土崩瓦解。

    “阿龙,”陈秉文将糖水推到他面前,语气平和的说道,“你觉得,你现在值多少钱?”

    程龙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他会这么直接。

    “罗维给你六千块,是他还把你当成当初那个需要他提携的武行。”陈秉文慢条斯理地说,“但他没想明白一件事。

    《醉拳》和《笑拳怪招》的成功,靠的不是他罗维的名字,而是你程龙这二个字。

    市场认的是你,不是他。

    这就是你们之间最大的矛盾。

    他觉得你是他培养出来的,就该听他的。

    而你觉得,票房是你一拳一脚打出来的,收益就该公平分配。

    这两种想法,从根本上就是对立的。“

    程龙听得入神,这些天来的委屈和困惑仿佛找到了出口。

    “你现在要做的,不是跟他闹。”陈秉文话头一转,接着说道:“你的合约还在他手里,闹翻了吃亏的是你。”

    他顿了顿,看着依然有些闷闷不乐的程龙,说道:“不过,现在这种情况,老是憋在港岛钻牛角尖也不是办法。

    这样吧,我有个建议,不如出去散散心,换换环境。”

    “散心?去哪里?”程龙抬起头,有些茫然。

    “去韩国,怎么样?”陈秉文看似随意地说道,“我们的糖水和‘脉动’刚通过汉城食品贸易进入韩国市场,正是需要宣传的时候。

    你这位‘醉拳宗师’在韩国因为电影上映,人气正旺。

    如果你愿意过去,金会长肯定求之不得,会为你安排盛大的影迷见面会和宣传活动。”

    他笑着补充道:“一方面,你可以暂时离开这个让你不开心的是非地,换个环境调整心情。

    另一方面,也算是帮我们陈记的产品站站台,壮壮声势。

    所有的行程费用,自然由我们陈记来承担。”

    “再者,韩国可以有很多水嫩的女孩子是你的影迷哦!”

    陈秉文带着一丝男人都懂的笑意,恰到好处地补充了一句。

    这句话如同点睛之笔,瞬间击中了程龙的心坎。

    他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在异国他乡被无数热情漂亮的年轻女影迷簇拥追捧。

    那种成就感、虚荣感和身为巨星被崇拜的满足感,正是此刻在罗维那里受尽委屈的他最渴望的。

    之前在新加坡、日本充分体验过美妙之处的程龙,对这种情况已经完全没了抵抗力。

    那种被无数狂热影迷,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簇拥着、尖叫着、崇拜着的感觉。

    如同最醇的美酒,让他沉醉不已,是他治愈事业挫折和内心委屈的最佳良药。

    一想到在韩国可能享受到比在日本更热烈的追捧,程龙的心跳就不由自主地加速,所有郁闷瞬间被抛到九霄云外,脸上绽放出兴奋的光彩。

    “好啊!文哥!这个主意太好了!”

    他几乎是从沙发上一跃而起,之前的颓丧一扫而空,迫不及待的问道,“我什么时候能出发?

    越快越好!”

    陈秉文看着程龙瞬间阴转晴、甚至有些雀跃的样子,心中了然一笑。

    果然,对于此刻的程龙来说,精神的慰藉和巨星的虚荣,远比那区区六千港币更有吸引力。

    “我让秘书立刻联系汉城的金成洙会长安排。”

    陈秉文笑着说道,“尽快敲定行程,让你早点过去当一回风风光光的‘韩国巨星’,好好享受一下众星捧月的感觉。”

    “多谢文哥!还是你懂我!”程龙搓着手,脸上笑开了花。

    送走焕然一新、充满干劲的程龙,陈秉文拿起内线电话安排道:“阿丽,联系汉城的金会长。

    告诉他,程龙先生近期会去韩国宣传,让他做好接待准备。”(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不错,请把《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