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百事可乐准备再次来谈瓶盖授权,陈秉文看的非常透彻。
未来几年会是百事可乐最风光的时候,他们把可口可乐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压的只剩24%。
要不是可口可乐靠着自动售货机和快餐渠道硬撑,可能真的要一败涂地。
正因为百事现在势头这么猛,他们更输不起。
一个瓶盖的劣势,在平时可能不算什么,但在两家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这点小小的不便就会让消费者倒向对手。
百事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而且等不起。
所以他开出的条件虽然狠,但百事吞得下,也必须要吞。
让他们开放北美和欧洲的渠道,虽然像是割他们的肉,但比起被可口可乐反超的损失,这笔账百事算得清。
至于谈不谈得成,陈秉文其实不太在意。
谈成了,陈记能借百事的渠道直接进入欧美市场。
谈不成,可口可乐会继续用这个专利压制百事,陈记也能从可口可乐那里拿到更多好处。
反正专利在他手里,怎么都是赢。
和方文山说完,他不再停留,径直向研发中心走去。
至于百事可乐想要瓶盖专利授权的事,就等他们自己来谈吧。
陈秉文快步穿过走廊,走向研发中心。
收购屈臣氏和借壳上市,是构建陈记未来的发展的根基与资本引擎,是“道”的层面。
那么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夯实陈记发展的产品核心与产品基石,是“术”的层面,更是“器”的层面。
日本和东南亚市场的成功,如同一次大规模的市场验证实验,证明“陈记”品牌和“脉动”产品本身已获得了跨文化消费者的初步认同。
但这仅仅是叩开了市场的大门,距离真正占据市场,还差得远。
市场的认可,如同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今天能因为新奇和有效购买你,明天就可能因为单调和乏味抛弃你。
要想让消费者从“尝试”变为“习惯”,从“选择之一”变为“唯一选择”,就必须增加产品的厚度。
这种厚度,在陈秉文前世有一个极其精准的商业术语来概括:
SKU,英文 Stock Keeping Unit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库存量单位。
简单的理解就是用来数库存、做报表、补货、促销的最小商品单位。
在饮料行业,每一个独特的规格、口味、包装、甚至渠道专供装,都会产生一个独立的SKU。
同是杨枝甘露,300毫升玻璃瓶装是一个SKU,5升餐饮桶装就是另一个SKU。
同是原味“脉动”,250毫升标准瓶是一个SKU,如果推出125毫升迷你罐,那就是一个新SKU;
SKU这种管理模式,最先是六七十年代被美国超市、百货公司等在产品的仓储管理中发明,并开始应用。
九十年代引入华夏后,从此成为产品销售和仓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概念。
陈秉文清晰的记得,可口可乐每月动销 SKU约 4800个,百事可乐品牌约6000个。
即便是红牛这种功能饮料,PET瓶装、易拉罐装,原味、无糖、果味、增强型等所有SKU加起来,也有40个左右。
而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为了持续匹配不同人群、不同场景、不同渠道。
陈记目前的产品线,能够摆在货架上卖的,说白了就两大类:瓶装糖水和“脉动”功能饮料。
糖水这边,花样要多些。
椰汁西米露、杨枝甘露、红豆沙、绿豆沙、芝麻糊,算下来有五六种口味。
包装上也分了两种:一种是玻璃瓶装,主打商超和便利店。
另一种是大桶的散装,主要供应给茶餐厅和糖水铺。
虽然看起来品类不少,但在专业的角度看,这其实没增加多少真正的管理单元。
真正让他在意的是“脉动”。
脉动功能饮料现在是公司的现金奶牛,增长引擎。
但它的结构异常单一。
口味上,为了适应不同市场的偏好,确实做了区分:日本市场是一种特有口味,北美测试市场是另一种,而港岛、新加坡、东南亚和韩国共享第三种基础口味。
但归根结底,它们全是250毫升的PET塑料瓶装。
按照SKU来计算的话,只能算成三种。
但这三种脉动功能饮料,规格、包装完全一样,本质上只是同一个SKU的轻微变体,并不能真正分散风险。
这就意味着,抗风险能力极差。
一旦市场风向变化,功能饮料热度下降,或者出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公司所有的鸡蛋都在“250毫升PET瓶”这一个篮子里,收入会瞬间暴跌,没有其他产品能立刻补上缺口。
甚至只要250毫升PET瓶断供,或者灌装生产线出现故障,整个“脉动”的全球供应就可能陷入瘫痪。
之前还能将这个问题暂时搁置,毕竟脉动功能饮料能不能被市场接受尚且未知,首要任务是打开局面。
但现在不同了。
日本和东南亚市场的火爆销售,市场已经认可了产品,但公司的产品结构却远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深度和抗风险要求。
尤其是眼下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带来塑料原料上涨,造成PET瓶的成本增加,瞬间让陈秉文意识到,已经到了必须扩容SKU的时候。
研发中心。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奶香和各种食材混合的独特气味。
周志远和几位研究员正围在一个实验台前,讨论着纸杯奶茶的粉末溶解性问题。
“周教授!”陈秉文打了个招呼。
“陈生!”周志远抬起头,报喜道:“你来得正好,纸杯速溶奶茶的冷溶稳定性有了新突破。
我们调整了麦芽糊精和植脂末的配比,现在冷水冲泡的结块现象大大减少了。”
“好消息啊!”
陈秉文高兴地上前查看。
实验杯中的液体,色泽乳白,茶香和奶香融合得恰到好处,冷水冲调后也确实未见明显结块。
这确实是纸杯奶茶项目的一个关键突破。
周志远脸上的喜色稍敛,汇报道:“陈生,冷水冲调问题算是初步解决了。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难题,奶茶杯的耐热问题。”
他拿起一个纸杯原型,正色说道:“我们反复测试过,目前能找到的纸杯材料,内壁的PE淋膜工艺不过关,根本承受不住85度以上的热水。
冲泡的时候杯子会严重变软,甚至漏水,而且高温可能会让淋膜里的化学物质迁移到饮料里,存在安全隐患。”
旁边的理工学院材料学李教授,有些无奈的补充道,“陈生,不瞒你说,这不仅仅是我们的问题。
目前全球的食品包装行业,能够安全盛装高温液体的纸杯技术,都还很不成熟,主要卡在食品级PE淋膜原料的耐热性和均匀涂布工艺上。
这.这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单靠我们陈记一家公司想要在短期内攻克,投入会是个无底洞,而且成功率极低。”
实验室里刚刚因为解决冷溶问题而活跃起来的气氛,瞬间又凝重起来。
没有能承受热水的杯子,所谓的“即饮”概念就失去了根基。
所有人都看向陈秉文,等待他的决断。
是投入巨资,组建顶尖团队去挑战这个全球性的难题?还是.?
陈秉文没有接话。
而是思考前世香飘飘成功的原因。
超市货架上整齐排列的杯装产品固然醒目,但旁边那些独立袋装、组合销售的奶茶粉包同样占据了不小的地盘。
那些被装在精美袋子里的粉末,被消费者买回家,用自己的杯子冲泡,享受的同样是香飘飘的味道。
“杯子不行,我们就不用杯子嘛,没必要钻牛角尖!”
陈秉文笑着开口说道,“我们可以先卖奶茶包,消费者用自己的杯子冲泡一样可以实现即饮!
至于杯子,等以后材料允许了,我们再把它们组合到一起不就可以了嘛!”
周志远猛地一拍额头,恍然大悟道:“对啊!我们怎么钻了牛角尖!
我们的核心是奶茶粉,是这独一无二的冷热双冲配方和口感!
杯子只是个容器,消费者家里、办公室难道还缺杯子吗?”
李教授也长长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道:“确实,与其耗费巨资去攻克一个世界性难题,不如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先把我们的奶茶粉,推向市场!
铝塑复合膜独立包装技术非常成熟,防潮、保鲜绝对没问题!”
“就是这样!”陈秉文肯定地点头,“我们把这个新产品,就叫‘陈记手冲奶茶’!
主打的就是这一包精华粉,消费者只要有杯子和热水(或冷水),一分钟就能享受一杯不输于茶餐厅的现调奶茶!
这反而更灵活,场景更广!”
说到这里,陈秉文看向周志远,“周教授,既然杯子的瓶颈不存在了,那奶茶粉本身,距离最终定型还需要多久?”
周志远信心满满,几乎是立刻回答:“陈生,冷水冲调问题已经解决,配方风味也经过多次优化,稳定性很高。
如果不纠结于和特定杯子的匹配,只专注于粉包本身的品质,我敢说,最多再有三天的微调和小规模测试,配方就能最终锁定,达到量产标准!”
“好!那就三天!三天后,我要看到可以送交生产部门的最终配方和工艺标准。
正好可以用我们的陈记手冲奶茶参加春季广交会。”
陈秉文果断地拍板,为奶茶项目定下了明确的时间表。
待周志远安排好众人接下来的研发任务,陈秉文示意他走到实验室角落的白板前。
陈秉文拿起笔,迅速画了一个简单的表格后说道:
“我们过去的研发,是‘纵向’的,目标是研发出一个又一个新产品,比如瓶装糖水、功能饮料、口香糖、能量棒、纸杯奶茶。”
他先在纵列写下这几个产品名。
然后,他在表格上方画了一条横轴:“但现在,我们需要立刻启动‘横向’研发。
目标不是新产品,而是为现有每一个成功产品,快速衍生出覆盖不同场景、不同渠道、不同价格带的多个SKU!”
这个词让周志远有些茫然,毕竟这是专业性比较强的术语。
陈秉文将SKU的含义向周志远解释清楚后,接着说道:我们陈记在市场上卖的所有东西,满打满算,功能饮料加上糖水,总的有效SKU数量,不超过15个。”
周志远似乎有点明白了,但还是疑惑道:“陈生,我们的产品口碑很好,销量也在快速增长,这.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很大。”陈秉文非常郑重的说道,“这意味着我们的产品线极其单薄,抗风险能力很弱。
就像一个杂技演员,踩着高跷走钢丝,看起来很厉害,但只要一阵风,或者脚下有一点不稳,就会摔得很惨。”
周志远听得屏息凝神,他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问题。
一直以来,他的目标是研发出更好喝、更有效、更稳定的产品。
但陈秉文今天的话,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产品研发,不仅要考虑内容物,还要考虑承载它的形式,以及这形式所对应的无数个细分的市场机会。
“陈生,你的意思是我们接下来研发的重点,除了新口味,更要开发新的包装规格和材质?”
“没错!”陈秉文肯定的答道,“这就是我所说的‘增加产品的厚度’!我们要把单一的‘产品’,变成一个有宽度、有深度的‘产品矩阵’!”
“周教授,我们之前的重点是产品创新和渠道营销。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做好供应链体系和渠道覆盖。
而做好这些的基础,就是我们能否快速推出足够丰富、能精准匹配每一个细分需求和渠道的SKU矩阵!”
“饮料行业,卖的从来不只是水,而是持续匹配不同人群、不同场景、不同渠道的解决方案。
SKU,就是这些解决方案的物理载体!
我们的目标,不是SKU越多越好,而是要在每一个关键的价格带、每一个核心的消费场景,都拥有一个能打、能胜出的王牌SKU!”
陈秉文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周教授,你接下来的核心任务,就是带领团队,全力以赴,以最快速度,完成‘脉动’的新规格、新包装研发!
我要在一个月内,看到三到五款脉动SKU样品!”
“相关的产品及渠道销售数据,市场部会全力配合。”陈秉文说完,目光看向周志远,他知道,仅仅有方向还不够,必须给出清晰、可执行的路径。
他拿起笔,在刚才画出的表格横轴上快速添加了几个标题:“规格”、“包装材质”、“口味/功能”、“渠道特供”。
“明白了!”周志远点点头说道。
“我立刻编制研发计划!不止是‘脉动’。
包括瓶装糖水,除了现在的瓶装,争取开发出更便携的利乐包、或者是‘糖水冲饮粉’。”
陈秉文提出的研究路径让周志远脑海中瞬间豁然开朗,仿佛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对,芝麻糊我们可以开发出芝麻粉,只要温水一冲即可。”
想起南方黑芝麻糊,陈秉文笑着补充道。(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