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代言(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罗伯特·米勒一行人离开陈记伟业大厦后,径直回到了下榻的酒店套房。关上门,那位一直沉默的法务代表终于忍不住开口:“罗伯特,这条件简直是抢劫!

    那个陈秉文,他以为自己是谁?

    一个来自港岛的小老板,竟敢要求我们全面开放核心渠道?

    董事会绝不会同意的!”

    米勒松了松领带,瘫坐在沙发上,揉着眉心质问道:“不同意?

    那你告诉我怎么办?

    可口可乐靠着那个该死的防滑瓶盖,这个季度已经从我们手里抢走了超过3个点的市场份额!

    超市和便利店的采购经理每天都在抱怨我们的瓶盖难拧,消费者投诉信像雪片一样飞进总部!”

    他猛地坐直身体,盯着法务代表:“你以为我喜欢来这里看那个年轻人的脸色?

    但事实是,可口可乐的威胁是眼前的、致命的!

    而陈记.呵,”

    米勒嗤笑一声,轻蔑的说道,“就算我们对他开放渠道,他的‘脉动’又能怎样?

    一款来自东方的功能饮料,虽然口味独特,但品牌认知度几乎为零。

    北美消费者对功能饮料的接受度本身就有待观察,更何况是一个亚洲品牌。

    即使给它最好的货架位置,短期内销量也绝对无法与我们的核心产品相比。

    它的体量太小了,最多是渠道里的一个补充品项,动摇不了我们的根基。”

    “而可口可乐,是我们的百年死敌。

    一旦被它抓住机会拉开差距,我们再想追上去就难了。

    用渠道通道,去换取对抗可口可乐的关键武器,这笔账,总部那帮老家伙会算的。”

    说到这里,米勒对助理安排道:“立刻给总部打电话,接通紧急董事会线路。

    告诉他们,这不是选择题,是生存题。

    要么接受陈秉文的条款,拿到专利,立刻止血反击;

    要么,就等着看可口可乐继续蚕食我们的市场,到时候,我们失去的远比渠道授权多得多!”

    当天下午,距离上午的会谈仅仅过去了四个小时,罗伯特·米勒再次出现在了伟业大厦顶层的会议室。

    “陈先生,”米勒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题,“经过与总部紧急磋商,百事可乐原则上接受您的条件。”

    陈秉文笑了笑,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

    百事可乐方面的反应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对他而言,这场谈判最艰难、最不确定的部分就是迫使百事可乐接受“用核心渠道换取专利授权”这一根本性的战略交换。

    一旦对方在原则上低头,承认了这场交易的本质,那么剩余的所有细节条款,都变成了在这个既定框架下的技术性填充。

    最大的障碍已然消失,剩下的,无非是往这个框架里填入双方都能接受的数字和文字。

    “很好,米勒先生。这表明百事做出了一个着眼于未来的明智决策。”陈秉文笑着说道。

    “那么,我们可以开始讨论具体的合作条款了。”他转向一旁的方文山和顾永贤,示意道:“具体的商务和法律细节,就由我的团队与贵方对接。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参照之前与可口可乐公司达成的专利授权协议框架。”

    方文山立刻心领神会,接口道:“米勒先生,基于我司与可口可乐的现有协议,专利授权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笔80万美元的一次性授权费用,以及后续每生产一个使用该专利的瓶盖,支付0.02美分的专利分成费用。

    我们希望与百事的合作能遵循同样的标准。”

    这个条款被抛出得如此顺畅自然,仿佛是天经地义的行业标准。

    陈秉文特意点出“与可口可乐的协议”,正是在微妙地向百事施压:你们的死对头已经接受了这个价格,你们难道要拒绝吗?

    罗伯特·米勒听到这个数字,眼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但并没有提出异议。

    他知道,在已经接受了最苛刻的战略条件后,在这些相对“次要”的财务条款上纠缠,不仅徒劳,而且会显得百事缺乏格局和效率。

    80万美元和每个瓶盖0.02美分,与百事每年因市场份额流失造成的数千万美元损失相比,确实不算什么。

    “可以接受。”米勒点了点头,干脆地回应,“我方更关注的是渠道授权的具体范围。”

    顾永贤翻开早已准备好的草案:“渠道部分,我方的要求是陈记食品旗下‘脉动’功能饮料及未来双方认可的新产品。

    将无条件接入百事可乐在协议区域内所有的销售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大型商超、连锁便利店、餐饮渠道及自动贩卖机网络,并享受与百事旗下同类产品同等的货架位置、促销资源及配送服务。

    协议期内,百事不得在功能饮料品类引入与‘脉动’直接竞争的同类型产品。”

    顾永贤提出的“无条件接入”和“排他性条款”让百事法务代表的脸色更加难看,但他刚想开口争辩,就被罗伯特·米勒用一个严厉的眼神制止了。

    米勒深吸一口气,他知道在这些细节上纠缠已经毫无意义。

    核心的战略让步已经做出,此刻再为货架位置和促销资源讨价还价,只会显得百事优柔寡断,拖慢他们拿到专利、反击可口可乐的速度。

    “可以。”米勒的干脆利落答应下来,“渠道接入的标准和排他条款,就按你们说的办。

    我们希望协议能尽快签署。”

    陈秉文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用百事最急迫的需求,换取最彻底、最没有模糊地带的条款。

    “米勒先生果然是做大事的人,效率至上。”

    陈秉文点点头,对米勒的果决大加赞赏。

    很快,陈秉文和罗伯特·米勒分别代表陈记食品和百事可乐,在厚厚的一迭协议文本上签下了名字。

    双方握手时,米勒的笑容虽然略显僵硬,但眼神深处却带着一丝卸下重担的轻松。

    无论如何,对抗可口可乐的关键武器,总算拿到了。

    签约仪式结束,罗伯特·米勒不再多做停留,立刻带着团队匆匆离开,他要第一时间将这份协议带回总部,并立刻启动新瓶盖的生产线改造,以期最快速度扭转市场劣势。

    送走米勒一行人,陈秉文回到办公室,盘算着如何将这份来之不易的协议价值最大化。

    他知道,协议只是一纸空文,如何利用好这份协议,才是关键。

    “百事的渠道是现成的,货架是黄金的,但光把‘脉动’摆上去,远远不够。”

    陈秉文喃喃自语。

    一个来自东方的陌生品牌,一款功能饮料新品,若没有强大的市场推力,很容易淹没在北美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海洋里,最终沦为渠道角落里无人问津的滞销品。

    单纯的、狂轰滥炸的产品广告,成本高昂且效果难以预料,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风险太大。

    功能饮料俗称卷王的神器,在亚洲“四小龙”等地区,经济处于快速追赶期,社会普遍存在一种“拼搏”心态。

    长时间工作、熬夜学习几乎是常态。

    功能饮料在这里是生存必需品,用于对抗疲劳和持续消耗,其需求是内生的、直接的。

    而北美经济发达,人均GDP远高于亚洲地区。

    多数人无需为生存而极致“内卷”。

    因此,功能饮料更像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而非必需品。

    所以,对于美国消费者,肯定不能硬推“提神抗疲劳”的单一功能,而是要为“脉动”打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不过教育市场、培养消费习惯,是一个漫长且烧钱的过程。

    陈秉文可没那么多神仙时间和金钱来耗费,他准备走捷径!

    用明星代言产品广告,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想到明星,他的脑海中几乎瞬间就锁定了一个八十年代绕不开名字——迈克尔·杰克逊。

    此时的迈克尔·杰克逊,正处于一个极其微妙且关键的事业节点。

    他刚刚离开合作多年的摩城唱片,与史诗唱片签约,他的首张专辑大碟《Off the Wall》已录制完毕,正在等待发布。

    媒体已开始放出迈克尔将推新个人专辑的消息,但公众的普遍期待仍停留在“杰克逊五兄弟中唱得最好的那个孩子”的层面,尚未完全意识到一个划时代的超级巨星即将破茧而出。

    他的商业价值,正处在一个即将爆发性增长前的窗口期。

    直到1984年五百万美金代言百事可乐,才正式拉开天价代言的序幕。

    1979年他的商业报价仍很大程度上参照“Jackson 5”团体计算,单人出场费约5-7万美元,远低于同期一线摇滚乐队的水平。

    所以,抢在《Off the Wall》彻底引爆全球之前签下他!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抄底”机会。

    陈秉文知道,随着这张专辑成功,MJ的商业价值将呈几何级数飙升,届时再想签他,代价将是现在的十倍甚至数十倍。

    更重要的是,MJ正在寻求个人事业上的彻底突破,急需资金和资源来制作高质量的音乐MV并进行大规模宣传,以摆脱组合形象的束缚。

    此时一份优厚的、能极大提升其国际曝光度的代言合同,对MJ而言同样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而且,MJ的形象、音乐中蕴含的活力与“脉动”的品牌内核高度契合。

    一旦成功,MJ的巨星光环将能瞬间照亮“脉动”品牌,使其摆脱“亚洲来的陌生饮料”的标签,一跃成为与顶级流行文化挂钩的时尚潮流饮品。

    想到这里,陈秉文按下李伟明的内线电话,“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几分钟后,李伟明敲门走了进来。

    “李经理,现在有个紧急任务交给你。

    我要你立刻组建一个精干小组,飞赴美国。

    找到迈克尔·杰克逊,想办法将他签下来,代言我们的功能性系列产品。”

    陈秉文开门见山的安排道。

    “迈克尔·杰克逊?”

    李伟明听到这个名字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些许困惑。

    迈克尔·杰克逊此时在亚洲的知名度远未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更多是音乐圈和关注欧美流行乐的人才知道他是“杰克逊五兄弟”中唱得最好的主唱。

    陈秉文早就料到李伟明的反应,他不能也无法解释MJ未来的巨星地位。

    面对李伟明的困惑,他没有试图去说服,而是直接运用作为决策者的权威。

    他看着李伟明,说道:“原因和战略考量,我后面会找合适的时间告诉你。

    现在,你不需要问为什么,只需要知道这是公司当前最高优先级的战略任务。

    预算方面,我给你充分的授权,按照一年一百万美金的上限去谈。

    甚至可以更高,但核心是签下一份长期独家代言合约,至少要覆盖他未来三到五年的黄金发展期。

    我要的是锁定未来价值,而不是计较眼前这点溢价。”

    李伟明听到这个数字,心中一震。

    一年一百万美金!

    这个价格足以请动当下最当红的好莱坞影星或摇滚巨星。

    虽然心里有无数的疑问。

    但是,作为下属和执行者,他知道此刻需要的是绝对服从和行动,而不是质疑老板的决定。

    “明白,陈生!”

    “很好。”陈秉文满意于李伟明的回答,“动作要快。

    我收到消息,他的新专辑《Off the Wall》即将在夏天发行。

    你必须抢在专辑发布、舆论发酵、他的商业价值被重新评估之前,完成签约。”

    “是!我立刻去准备,争取尽快出发!”

    欧美市场有迈克尔·杰克逊做代言,亚洲市场他准备再物色一两个代言人。

    尤其是港台、新马这片华人文化圈的核心区域。

    这里,需要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形象正面、且能跨越地域界限的华人巨星。

    虽然程龙凭借《醉拳》的火爆,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功夫明星。

    但陈秉文深思熟虑后,认为单靠程龙一人,并不足以完美支撑起“脉动”在整个亚洲市场的品牌升级和深度渗透。

    尤其是对女性和家庭消费者,以及追求时尚、文艺气息的都市白领群体,程龙的“功夫小子”形象吸引力相对有限。

    而“脉动”作为一款面向全年龄段、男女皆宜的饮品,需要一位能跨越性别、年龄和兴趣圈层的、更具普适性和时尚感的代言人。

    因此,陈秉文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启用程龙主打“活力”、“拼搏”形象的同时,必须寻找一位兼具超高知名度、广泛观众缘、时尚气质和跨地域影响力的女性巨星。

    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几个名字:

    汪明荃、狄波拉、邓丽君、钟楚红、林青霞……

    汪明荃:电视女王,受众偏家庭和电视观众,时尚感稍弱。

    狄波拉:名气足够,但形象更偏传统女性和喜剧,与饮料的时尚潮流感略有距离。

    邓丽君:歌声甜美,影响力覆盖全亚洲,但形象更偏柔情、温婉,与“功能”、“活力”的直接关联度需要巧妙嫁接,而且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封杀,不适合拿来做代言。

    钟楚红:初露锋芒,时尚靓丽,但影响力尚在积累期,作为支撑全亚洲市场的旗舰代言人,资历稍显不足。

    最终,他的目光锁定在了林青霞身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不错,请把《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