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麦理思,没过几天,马世民也回话了。
电话是直接打到陈秉文办公室的。
“陈生,我是西蒙(马世民的英文名)。”马世民的声音干脆利落透,“你的提议,我考虑清楚了。”
陈秉文握着话筒,神色平静:“请讲。”
“我接受邀请,加入糖心资本。”马世民没有绕圈子,“但我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我不想去青州英坭,也不想直接去管和黄的摊子。”
马世民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说的很慎重,“我想挑战一下屈臣氏。让我负责屈臣氏。”
陈秉文眉梢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这个要求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他原以为马世民这种具有国际视野和冒险精神的人,会更倾向于开拓全新的海外市场或负责更宏大的资本运作,而不是去打理一个看似传统的零售业务。
屈臣氏目前的规模和价值,远不能与正在风口上的青州英坭或和记黄埔相比。
“屈臣氏?
为什么是屈臣氏?”
陈秉文直接问道,他想听听马世民的逻辑。
他需要确认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判断。
“陈生,我看过资料。”马世民显然有备而来,“我研究过屈臣氏的现状,也分析了陈记食品的优势。
我认为,屈臣氏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
它不应该只是一间卖药和蒸馏水的老牌药房。”
他顿了顿,条理清晰地阐述:“屈臣氏现在有72家药店,卖的主要是蒸馏水、药品、化妆品,模式老旧,盈利平平。
但它的招牌和遍布港九的渠道网络是现成的,这就是它最核心的价值。
我看中的是它‘零售’的这个内核。”
“糖心资本未来要扩张,尤其是你提到的北美和东南亚,不能只靠卖水卖饮料,必须有一个强大且可控的零售终端网络来支撑。
屈臣氏,就是最好的胚子。
它应该被改造成一个平台,一个能连接制造端和消费终端的强大渠道网络。
我看好零售业的未来,尤其是与快速消费品紧密结合的模式。
给我屈臣氏,我能让它变得比现在有价值得多。”
最后,马世民补充道::“我已经做了一份初步的计划书,关于屈臣氏如何改造和扩张。
如果你有兴趣,我现在就可以过来。”
陈秉文几乎没有犹豫:“好。你过来,我们当面谈。”
事实上,在陈秉文心中,对屈臣氏的深度改造是必然要进行的一步棋。
之前一段时间,由于刚刚完成收购和初步整合,为了稳定人心、熟悉业务,他没有对屈臣氏的管理层和经营架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仅仅是在产品SKU和生产线上做了一些调整和优化。
屈臣氏原来的经理徐世文,能力上守成有余,但开拓和创新明显不足,这也解释了为何屈臣氏在过去这么多年里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只能守着基本盘缓慢增长。
经过这几个月的磨合,屈臣氏上下基本已经融入了陈记的管理体系,时机逐渐成熟,是时候推动更深层次的变革了,这其中必然涉及管理人员调整和整体架构的优化。
马世民主动选择屈臣氏,并提出改造计划,正契合了他内心的步骤。
一小时后,马世民坐在了陈秉文办公桌对面。
他他没有过多客套,直接将一份不算太厚,但内容详实的计划书放在桌上,推到陈秉文面前。
陈秉文拿起计划书,快速翻阅。
里面没有太多虚话,直接切入核心:先是尖锐地指出了屈臣氏现状的不足——品牌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盈利模式依赖传统项目、管理效率低下。
接着,提出了一个清晰的“先整合,后分拆,全球扩张”的三阶段战略。
计划书的核心观点非常明确:第一阶段,优先整合陈记食品和屈臣氏。利用屈臣氏现有的渠道网络,大力铺货陈记的瓶装糖水、功能饮料等产品,快速提升销售额和渠道活力。
同时,用陈记这些畅销产品为屈臣氏门店引流,增加客流量,并利用自有品牌产品的高毛利改善屈臣氏的盈利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双方供应链的优化、屈臣氏品牌的年轻化重塑以及管理团队的磨合。
等协同效应最大化,两者都长到足够强壮时,再果断分拆。
制造端(陈记食品)专注研发和生产,甚至可以承接外部代工订单;
渠道端(屈臣氏零售)则轻装上阵独立上市,以品牌授权和加盟为主,疯狂在全球复制扩张。
计划书的最后几页,甚至附上了粗略的财务预测和估值模型,清晰地展示了“先合后拆”策略下,两家公司的估值通过这种方式,将远超分别发展,预计将达到2.25倍。
陈秉文合上计划书,抬头看向马世民。
这家伙的眼光确实毒辣,而且极其务实,直接点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并给出了清晰的、可量化的解决方案。
“计划书做得很好。”陈秉文开口道,“‘先合后拆’,这个思路我同意,这确实能最大化释放两家公司的价值。
但是,西蒙,这个计划书执行起来难度不小。
尤其是整合初期,两边团队的磨合,利益分配,供应链调整,每一步都可能出问题。”
“所以你需要一个能压得住场面,并且清楚知道最终目标的人去执行。”
马世民迎着他的目光,坚定的说道,“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
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给我足够的授权,我来搞定这些麻烦。”
陈秉文沉吟片刻。
马世民身上有种混合了冒险精神和精细计算的气质,确实很适合去开拓屈臣氏这块目前看起来是“边角料”,但未来是“现金奶牛”的业务。
“好。”陈秉文很快做出决定,“屈臣氏交给你。职位是屈臣氏集团总经理,直接对我负责。
糖心资本会全力支持你的改革和扩张计划。
你需要多少启动资金?”
马世民似乎早就计算好了:“第一年,我需要三千万港币的额度。
主要用于门店改造、东南亚市场扩张。后续资金,我会根据业务进展和财务模型,按季度提交详细申请。”
“可以。”陈秉文点头,“我会让财务总监方文山先生配合你,优先保障屈臣氏的资金需求。
但我需要看到成效。
第一阶段,10个月内,屈臣氏的销售额和利润率必须要有显著提升。”
“明白。”马世民站起身,伸出手,“陈生,我不会让你失望。”
陈秉文与他用力一握:“我相信你的能力。
尽快和团队熟悉,拿出详细的实施时间表。”
“下周一会交到你桌上。”马世民说完,利落地转身离开。
看着马世民离开的背影,陈秉文手指轻轻敲了敲那份计划书。
麦理思、马世民……这些前世在李家成帝国中扮演关键角色的顶尖人才,如今正一个个被纳入麾下。
他感觉到,手中的牌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每一个重要的棋子,似乎都开始落在它该在的位置上。
屈臣氏这步棋,交给马世民去下,或许真能走出一片意想不到的新天地,成为未来零售板块的重要支点。
不过马世民的计划书,也给陈秉文提了个醒。
随着麾下产业越来越多。
陈记食品、绝对控股的青州英坭、即将大力改造的屈臣氏,还有持股的和黄。
管理复杂度正呈几何级数上升。
虽然青州英坭有独立的班子在运行日常。
作为绝对控股股东,糖心资本在青州英坭的董事会也占了三个席位。
但是,未来青州英坭财务和关键管理层必然要逐渐换上更可靠、更能贯彻他意图的人。
青州英坭现有的管理团队能力足还好说,不足的话,被替换是迟早的事。
陈记食品主营功能饮料、功能口香糖、功能能量棒和瓶装糖水、电解质水。
屈臣氏业务更杂,有自有饮料、药妆、零售门店,甚至旗下还有几家百佳超市。
这些业务各有独立的管理团队,商业模式和管理方式差异很大。
陈秉文意识到,现在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凌驾于所有业务之上的集团总部。
这个总部不能是空架子,它至少要承担几个核心功能:一是作为高级管理人才的储备和调配中心,建立陈记自己的黄埔军校。
二是对下属各分支机构进行战略指导和资源协同,避免各自为战甚至内部竞争。
三是建立统一的财务管控、风险控制和审计体系。
不过,目前各个板块都还处于快速扩张或转型初期,立刻进行大刀阔斧的集团化整合可能会分散精力,影响业务推进。
所以,他决定集团总部的构建先酝酿,搭起一个精干的核心框架,待几个主要业务板块相对稳定后,再全面推进整合。
想到这里,他拿起笔,开始草拟集团总部的基本架构和首批核心岗位的人选设想。
这天下午,陈秉文正在办公室完善集团总部的构思,桌上的电话响了。
他拿起听筒,是华润的李国伟打来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