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咔!”阿叶还在睡觉,绿笃已然起身,在火塘边生火,她取出一团火绒,用两块黑色的石头敲打,火星四溅,点燃了干燥的火绒。
火石碰撞的声音,让阿谷清醒了过来,第二次做这种梦,他已经习惯了许多,并没有什么不适感,坐在床上发着呆。
“那些悉悉索索的声音,原来是虫子发出来的吗?可昨晚的火光又是怎么回事?也是在做梦吗?”
阿谷喃喃自语,小小的脑瓜里满是疑问,起身跑到窗子边眺望,那漫天飞舞的火雨,不曾留下任何痕迹。
但绿笃见他醒来,脱口而出的话语,却让他惊诧不已:
“小阿谷醒了?你昨夜做了什么梦,都滚到了窗边去,幸亏我半夜起来见着,不然就该着凉了。”
“我昨晚听见了嗷嗷叫,还有很多声音,就到了窗边望,看见好多人举着火把,还见到祭坛发光,有火苗在天上飞,不知怎么就睡着了。”
阿谷也没多想,把自己遇到的事情,统统告诉了绿笃。
绿笃往火塘添着木柴,只是笑他:“你是睡糊涂了吧!赶快去外边先洗把脸,清醒清醒就好了。”
“真的是梦吗?”阿谷有些怀疑,但也没再说什么,用剖开的葫芦舀了半瓜瓢水,自己走出了石屋,在屋旁开始简单的洗漱。
洗脸用的是小块的皮毛,清水打湿后擦拭就行,刷牙则用手指沾上海盐,在牙齿上涂抹均匀后漱口。
牙齿的重要性,部落人早有领会,关乎着身体的健康,牙齿要是坏了,吃东西就会受到影响。
而吃的东西少了,身体也会逐渐变差,往往活不了多久,用海盐漱口的法子,是一代代人摸索出来的。
洗漱完之后,阿谷回到了屋里,放好东西,坐在火塘边看绿笃烧水做饭,没过多久,天色彻底变得明亮起来。
阿叶也在这时醒来,自己到了屋外去洗漱,等她洗漱完成,也挨着谷坐下,姐弟俩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帮绿笃烧火。
早饭很快做好,是用腌肉和豆子煮的豆羹,不用加盐,味道还算不错。
阿谷的食欲非常好,狼吞虎咽地吃了三大陶碗,受到他的影响,绿笃和叶也吃得不少,一陶罐的豆羹被她们分得干干净净。
等她们吃完早饭,日头已高高升起,绿笃带着姐弟俩走下了石屋,准备去祭坛找巫姆,为阿谷检查身体。
祭坛外的空地上,不少族人聚集,都在活动身体,有老人晒着太阳,活动筋骨,有年轻的族人锻炼体魄。
更多的,是十多岁的少年人,成群结队地站在前方,跟随着领队的大人,训练战斗狩猎技巧。
部落对新生代的培养,已经有了大致框架:
五岁以上的孩子,会跟着巫的弟子们,学习部落的文字,年纪稍微大些后,还会接触各种技能。
到了十岁以后,强壮的少年们会被挑选出来集训,提前传授狩猎技巧,开发他们的身体潜能,这些是骨干力量,是未来狩猎队的新能源。
剩下的少年少女,则开始学习各种工作,编织、烧陶、建筑、耕种、饲养、缝制、石器、木器、骨器……
这些不断成熟的各种技艺,是部落重要的组成部分。
早上的时候,未成年的族人们都会聚在广场上训练,即便不是狩猎预备队的,也会跟着强身健体,不管什么时候,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朝气蓬勃的少年们,在朝阳下挥洒汗水,有的举着石锁,有的背着沙袋,有的手脚绑上石条沙包,绕着祭坛奔跑,或是练着粗糙的战斗技巧。
在与猛兽的战斗中,部落人总结经验,观摩敌人,学习猛兽的战斗方式,将其演化成粗糙的拳法、步法、腿法,并用于锻炼与狩猎之中。
学习与创新向来是人类的优势,这些原始的战斗技巧经过无数年的适应与改进,越来越与人体契合,能大幅提高战斗力,有效开发身体潜能。
如暴龙撕咬,如猎豹跳跃,如洞熊拍击,如猛虎扑食,如蟒蛇摆尾,如鳄鱼翻滚,将野兽的力量模仿得淋漓尽致。
族人训练的场景,阿谷见过了无数遍,再次目睹此景,他却忍不住联想到梦里的人猿,两相比较,发现了许多的惊奇之处。
且不说那些技巧,光是身体素质,二者就不在一个层次:
梦里那些成年人猿,力量不过五十斤左右,哪怕是最强的首领,力气也不会超过百斤。
而眼前这些少年,五六十斤的石锁,一个个提着转圈;七八十斤的沙袋,背着也能活蹦乱跳;就算是女人里力气小的,也能背起百斤重物。
成年的族人一个个手提肩扛,少说能抬起两三百斤,其中的佼佼者,甚至能与袋狮这样的猛兽正面搏杀,与那些人猿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稍微惊讶之后,阿谷也平静下来,他始终没把二者联系起来,只觉得都是双手双脚的智慧生物,难免拿出来比较一二。
“阿翠呢?有人见到阿翠了吗?她前几天拿我两块肉干,说是用豆子来换,今天就找不到人了!”
人群之中,忽然有人叫嚷了起来。
“你去找阿芳问问呗!她俩一直是形影不离的,找她准没错!”有人提议到。
“这不是找过了吗?她也不知道去哪儿了,这才来问问你们。”那人无奈地回答。
阿翠和阿芳都是孤儿,自小便生活在一起,都是十三四岁的年纪,手脚轻快,在竹编场里帮忙。
想到这里,那人便看见了走来的绿笃三人,连忙问道:“绿笃,你在竹编场这两天见过阿翠吗?她还欠我两条肉干哩!”
绿笃提起这个就来气,皱着眉头回道:“我还想找她们呢!连着两天都见不到人,不晓得跑哪儿野去了,留下这么多活给我干!”
“你忙嘞,你忙嘞,我去别的地方问问。”那族人见绿笃火气这么大,讪讪一笑,不敢再打扰。
……
三人穿过空地,走进了木墙围成的祭坛。
祭坛之中郁郁葱葱,四条青石铺成的小路,把方圆百步的区域,分成了四个部分,这是部落仅有的石路。
其中三块区域都种植着作物,这里的土壤比其他地方肥沃得多,生长出来的植物也肥硕异常。
边上一块地里的植物种类繁多,每种作物都种了一些,却并不拿来食用,只等自然老死,留作种子。
另外两块都是药材,部落发现的药草不多,外边只有广泛种植的艾蒿,而这里种的药草才称得上无价之宝。
通常情况,只有对部落有大功绩的人,才能被赏赐少许,能止血化瘀的三七,能养血补气的黄芪,能清热解毒的板蓝,数量和种类都非常有限。
最后剩下的一个区域,下边只栽了些葫芦藤和金银花,上边的位置是几座聚拢的石屋和木屋,有一片不算宽阔的空地。
这是历代巫居住的地方。
巫这个称谓,不知起于什么时候,自出现以来,就是部落数一数二的统治者,与首领并列,两种职业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是侧重点不同。
首领是武力的象征,是最强者,旨在维护部落的生存,对当世人影响更大;巫是智慧的象征,在延续部落的传承,对后世人的影响更大。
首领在部落的时间较少,大多数时候都在外出狩猎,在部落时,部落的各种事务都归首领管辖,不在部落的时候,巫才会来代管大局。
作为巫,个人的武力可以忽略不计,但必须要有智慧的头脑,历史、经验、技艺都需要巫来传承与记录,并将其传授给部落的新生代。
除了教育以外,巫及巫弟子也掌管了部落的医疗和祭祀,族人的生病、受伤、生育等,都会有巫弟子照料治疗。
至于祭祀,更是部落的一件大事,每年雨季来临之前,都会挑选祭品,举行大祭祀,祭拜祭灵和先祖,祈求来年诸事太平。
祭灵,也叫做祭灵石,就是一块半人多高的山石,通体漆黑光滑,遍布着青苔似的纹路,是部落几千年来的信仰之物。
关于祭灵,族人所知甚少,提起时总是带着恭敬与尊崇,在祖祖辈辈的心底和先祖一样重要,但祂存在的作用与意义,却很少有人去思考。
按照巫的说法,正是因为祭灵石的威慑,部落四周的各种猛兽才不会跑来猎食,血月重合之夜的虫潮也下意识远离了部落所在的地方。
事实究竟如何也没人能去探究,就算真有人怀疑,也不会拿整个部落去冒险,多少年来都相安无事了,祭灵对于族人,更像是心灵的寄托。
从山顶的祭灵石上转移目光,阿谷在绿笃的带领下,朝巫所在的房屋走去,部落的巫大部分是女性,被称作巫姆,少数时候才是男性的巫公。
当代的巫就是巫姆,确切来说,也是阿叶阿谷几人的阿姆,是绿笃的亲生阿玛。
还没等三人走近,巫殿外的众人已经远远看到了她们,巫殿是巫处事之所,除了巫姆,还有许多的巫弟子。
这些人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是巫的徒弟与下手,跟随着巫学习知识,替她处理医疗和传学的事。
跟随巫姆学习过的人有很多,但有资格被称为巫弟子的,只有寥寥几十人,不是头脑灵活、智慧通达之辈,就是在某些领域拥有过人的天赋。
通常来说,当巫老去之后,新一代的巫姆巫公,就会从巫弟子中选拔而出,极少有特例发生。
前些日子,阿谷昏迷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特别是正好倒在祭灵石旁,更因此吸引了不少的视线,懂得医疗的巫弟子们,都为他检查过身体。
在昨天就有人听说了他醒过来的消息,但手上都有事情要忙,所以并未前往查看,此刻,见到阿谷走来,一个个都围了上来。
“是阿谷啊?”
“阿谷醒了吗?”
七八个巫弟子围过来,围着阿谷嘘寒问暖,拉着他的手不断观察,脸上满是好奇与欣喜,一方面是为他的苏醒高兴,一方面也对他的经历感兴趣。
所谓的见猎心喜,用在众人的身上,倒也显得十分应景,不过,他们的热情却把阿谷吓得够呛,一张小脸上满是紧张不安,赶紧躲到阿玛阿姊的身后。
“吵什么?闹什么?狩猎队马上就回来了,药材磨好了吗?都挤着做什!”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在后方响起,顿时为他解了围。
闻声,巫弟子们纷纷让开,一个身材高大、满脸皱纹的老妇,拄着一根挂满骨饰的骨杖走了出来,在场众人纷纷低头抚胸,行着部落礼:
“巫姆!”
阿姆满头灰发,年纪已然不小,纵然骨骼比常人宽大,也难免显得瘦弱,发丝编成一根根小辫子,拴着许多药材的枝叶和根茎,目光格外锐利。
周围的巫弟子们,无人敢与她对视,听到她的呵斥后,一个个走动散开,继续忙活自己的事情,或到田里采摘药草,或去清洗处理药材。
狩猎是很危险的事,每次狩猎结束,都有大量伤员归来,药物显得格外重要,每多准备一份药材,就能多救治一个族人,没人愿意耽搁时间。
见到众人回到正途,巫姆才收回了视线,看向绿笃三人,也看见了怯生生的谷,目光变得柔和许多,朝他招了招手:“你们都跟我来吧!”
三人的来意,她不用猜也知道,实际上,她也很想搞清楚,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晕倒,昏迷不醒长达近二十日。
尤其是,还刚好倒在图腾石的边上,不得不让她心生怀疑,是预兆还是巧合?阿谷从小就聪明机灵,是她很喜欢的后人,所以格外上心。
见到和蔼可亲的阿姆,阿谷不由得放松许多,上前挽住了巫姆的手臂,巫姆也摸了摸他的脑袋,四人走进了巫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