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百官联名:求陛下管管长公主

    镇国侯被拖去军营“教育”的事,当天就传遍了京都。

    据说,赵奎被士兵们围着骂了一下午,还被强迫去劈柴、挑水,最后是哭着被家丁接回来的,回去后就大病了一场。

    而长公主上官婉儿,声望却直线上升——尤其是在军中和百姓里,都快被传成“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了。

    当然,在文官集团里,就是另一回事了。

    第二天早朝,一群文官联名上奏,为首的是御史大夫张大人。

    “陛下!长公主私闯侯府、殴打朝廷命官,此风绝不可长!”张御史拿着奏折,痛心疾首,“长公主乃金枝玉叶,当娴静守礼,岂能如此行事?若任由她胡闹,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我芙蓉国无礼?”

    其他文官纷纷附和:

    “陛下!张御史所言极是!长公主近日行事,太过乖张!”

    “先是闯户部,再是闹御史台,如今又去掀侯府,再不管管,怕是要闯天牢了!”

    “臣等恳请陛下,约束长公主言行,让她闭门思过!”

    李昭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一片“求陛下管管长公主”的声音,头疼得厉害。

    他能怎么办?

    他管了啊!可管不住啊!

    “诸位卿家稍安勿躁。”李昭揉了揉眉心,“长公主行事,确实有失妥当,但她也是为了北境士兵的冬衣,出发点是好的。”

    “出发点好就能无视国法吗?”张御史不依不饶,“镇国侯纵有过错,也该由陛下处置,轮不到长公主动手!”

    “就是!军饷、冬衣之事,自有朝廷法度,哪能让一个女子插手?”

    李昭被吵得脑仁疼,正想说话,突然听到殿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我插手怎么了?你们要是能管好,我用得着插手吗?”

    众人一愣,循声望去。

    只见上官婉儿大步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个东西——是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旧棉衣。

    “张御史,你看看这个。”上官婉儿走到张御史面前,把旧棉衣扔给他,“这是北境士兵穿了三年的棉衣,里面的棉絮都成渣了。今年冬天要是没新棉衣,他们就得穿着这个挨冻。你在这说我‘有失妥当’,怎么不说赵奎克扣冬衣‘草菅人命’?”

    张御史被那件又脏又破的棉衣砸了一下,脸色难看:“长公主!你又闯朝堂!”

    “我不闯进来,怎么听你们在这说废话?”上官婉儿目光扫过众文官,“你们拿着俸禄,住着暖房,却不管边关士兵的死活。赵奎克扣冬衣,你们弹劾过吗?王启年贪赈灾粮,你们早点干什么去了?现在我替你们做了,你们倒来弹劾我?”

    她走到殿中,对着李昭道:“爹,这些人要是不想干活,就把他们的俸禄停了,让他们去北境待一个冬天,看看他们还能不能说出‘女子不该插手’的话!”

    满朝文武被她怼得哑口无言。

    他们不是不知道有问题,只是官场历来如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谁也不想得罪人。可被一个公主当众戳穿,脸上实在挂不住。

    李昭看着女儿,心里叹了口气,却还是开口道:“明月,退下。这里有朕。”

    他转向众臣,沉声道:“长公主行事虽急,但所言有理。赵奎克扣冬衣,罪证确凿,朕会下令严惩。至于诸位卿家,”他目光扫过众人,“朕希望你们以后多关注民生、军务,少纠结于‘体统’二字。若再有人只说不做,休怪朕不客气!”

    众臣不敢再说话了。

    陛下这意思,明显是护着长公主。

    上官婉儿见目的达到,也不想再闹,转身就走——她还得去看看冬衣的进度。

    看着她的背影,张御史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敢再说什么。

    李昭看着下面噤若寒蝉的大臣,心里有点复杂。

    他知道,女儿的做法太激进,不符合规矩。

    但有时候,规矩太死,就成了阻碍。

    也许,这个朝堂,确实需要一点“激进”的力量,来敲敲警钟。

    “好了,继续议事。”李昭拿起奏折,“下一个议题,讨论一下北境的粮草补给……”

    早朝结束后,李德全凑到李昭身边:“陛下,您看要不要……再给长公主找点事做?比如让她去看看皇家别院的花?”

    李昭想了想,摇头:“不用。让她去吧。”

    至少,她折腾的是贪官污吏,不是百姓。

    他打开抽屉,拿出那个“防闺女搞事”小本本,犹豫了一下,把“不准闯朝堂”那条划掉了。

    划掉后,他又觉得有点好笑。

    自己这个爹,真是越来越没原则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扶额,长公主今天又在屠榜不错,请把《扶额,长公主今天又在屠榜》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扶额,长公主今天又在屠榜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