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京都榜最后一条长公主教太子练剑

    腊月初的演武场,没了往日的操练声,却多了两道身影。

    上官婉儿穿着常服,手里拿着柄木剑,正给李瑾比划:“刺的时候,手腕要用力,但别太僵——就像你批奏折时,握笔要稳,却不能捏断笔杆。”

    李瑾学得认真。他以前总觉得“君子不武”,现在才发现,握剑和握笔其实是一样的——都要“稳”,都要“准”。

    “姐姐,”他刺了下木剑,有点生疏,“你说,守江山和练剑,是不是一个道理?”

    “差不多。”婉儿点头,“练剑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刺,什么时候该躲;守江山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该和。去年打海岛是‘该打’,今年让百姓安心过冬是‘该和’。”

    她想起末世时,基地的首领总说“杀丧尸是为了活,活下来是为了不杀丧尸”。现在她教哥哥练剑,也是这个意思——学会打,是为了不用打。

    李瑾若有所思,又刺了一剑,这次稳了不少:“上次南楚的使者说,想在江汉开新的粮仓,我没立刻答应——怕他们借机囤积粮食。现在想想,该答应,再派个信得过的官去盯着就行,就像你说的‘别硬碰硬,找弱点’。”

    婉儿笑了:“对。治理和打仗一样,别总想着‘防’,得想着‘怎么让他们不敢坏规矩’。”

    李珩戴着他的小铁盔,蹲在旁边看,手里拿着个小木剑,跟着比划。三皇子李砚则在旁边记录,写下“太子练剑,长公主说‘守江山如练剑’”。

    阳光透过光秃秃的树枝洒下来,落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没有士兵喊“杀”,没有副将报军情,只有木剑碰撞的轻响和偶尔的说话声。

    有个老侍卫路过,看着这一幕,忍不住跟旁边的人说:“你看太子和长公主,像不像陛下年轻时和长公主的母亲?听说当年陛下也总陪皇后在御花园散步。”

    旁边的人点头:“是啊,以前总觉得长公主是战神,现在才发现,她也会教太子练剑——这才像一家人。”

    练到晌午,李瑾的额角出了汗,却不想停:“妹妹再教我招‘格挡’吧——上次看你用这招挡了慕容野的长枪,很厉害。”

    婉儿刚要示范,就见萧澈端着两杯水过来,递上:“先歇歇,喝口水——加了南楚的蜂蜜,润喉。”

    慕容野则拿着块干净的布,递给李瑾:“擦擦汗,别着凉。”

    燕离没上前,只是让人把演武场的遮阳棚挪了挪,挡住斜射的阳光:“公主和太子练剑,别晒着。”

    李瑾看着三个“姐姐的副将”这么周到,有点好笑:“你们不用总跟着,我们没事。”

    慕容野挠了挠头:“公主说,太子是未来的君主,得保护好。”

    燕离和萧澈也点头——这是他们的“任务”。

    婉儿看着这一幕,没说什么,只是把自己的水递给李珩:“你也喝点。”

    李珩接过,喝了一大口,突然说:“姐姐,等我长大了,也像太子哥哥一样练剑,保护你和爹。”

    李瑾摸了摸弟弟的头,对婉儿说:“以后这江山,我会守好。要是守不住……”

    “你守不住,我就回来揍你。”婉儿打断他,语气却带着笑意。

    “好。”李瑾笑着应了。

    下午,婉儿和李瑾回了宫。刚到宫门,就见李昭站在廊下,手里拿着个暖炉,像是等了很久。

    “练剑了?”他看着李瑾微红的脸颊,“没冻着吧?”

    “没有,爹。”李瑾笑着说,“妹妹教了我几招,很有用。”

    李昭看向婉儿,眼里带着欣慰:“回来就好,御膳房炖了羊肉,用海东的海盐腌的,暖身子。”

    一家人往内殿走,李珩拿着小木剑跑在前头,李瑾和婉儿并排走着,说着练剑的事,李昭跟在后面,时不时插句话。

    李德全看着这背影,突然觉得——这比任何“长公主打胜仗”的消息都让人安心。

    当天晚上,京都茶馆的说书人,没再说“长公主战海岛”的故事,而是换了个新的:“今日演武场,长公主教太子练剑,太子学得认真,三皇子在旁边加油——那场面,比话本里的‘兄弟同心’还暖呢!”

    听书的百姓都笑了,有人说:“这才好,总打仗多累,一家人好好的,比啥都强。”

    于是,当天的京都榜最后一条,记的不是“屠榜”,不是“搞事”,而是——“长公主在教太子练剑,三皇子的铁盔闪着光”。(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扶额,长公主今天又在屠榜不错,请把《扶额,长公主今天又在屠榜》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扶额,长公主今天又在屠榜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