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新兵连

    “齐步走......向右转......立定!依次上车!”

    新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排队出站,登上卡车向营地驶去,一路上,大家明显感觉到了不同地域的区别,城市里的绿化比西安好了很多,空气也显得比较湿润。

    “这就是长江啊?好宽啊,你说我们要是在江边该多好?肯定不用发愁没水浇庄稼,也不怕饿着,下水就能捞到鱼。”黄贤武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

    “看你这没见识的样子?”杨建武瞅见车上没军官,又固态萌发,“这么宽的江,你下去捞鱼试试?”

    “对对对,你们省城人有见识,咋没见你当干部呢?还不是跟我一样来当兵了?”黄贤武现在已经适应了他的话,倒也不会被气着。

    “呵呵,我跟你可不一样,你当完兵回家种地,我三年后回去可是有工作的。”杨建武不屑和他争吵。

    “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别还没到地方就打起来。”旁边人赶紧劝说,俩人这才闭嘴。

    新兵训练营就在城外不远处,进入新兵营,大家先下车排队,到临时报到点,提交入伍通知书、户籍证明等资料,档案材料则由地方人武部统一转交,负责行政工作的文书逐一核对姓名、籍贯、学历等信息,确认无误后登记造册。

    交资料的时候,文书还会询问,“你有什么特长?”

    “我在大队当过会计,会算账,还会修理机器。”王延光如实回答,记账是他原本就会的,修理机器则是上辈子当包工头学会的技能。

    想想又补充了一句,“哦,对了,我还会爬树。”

    “哈哈。”周围不少人听到这话都笑了。

    文书倒是没笑,认认真真把这些记录下来。

    登记完再次集中,新兵连长发表了简短的讲话,欢迎他们的到来,鼓励他们在军营好好训练,然后宣布开饭。

    还没进食堂,黄贤武就忍不住咽起了口水,“好香啊,我闻到肉了,以后我们该不会天天有肉吃吧?”

    “想啥呢?这是第一顿,肯定要给我们吃好点,等开始训练,一星期能有两顿肉就不错了。”王延光听一些老兵说过现在的伙食,吃饱没问题,吃好就没指望了,毕竟现在国家还非常紧张,没那么多钱。

    “一星期两顿也不错啊,我在家半个月都吃不上一口肉。”黄贤武依旧很满意,光凭能吃上肉,来当兵算是来对了。

    走进食堂,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只见饭桌上摆着四个大盆,分别装着土豆红烧肉、酸辣土豆丝、白菜豆腐汤和大米、玉米混合蒸熟的米饭。

    那些城市兵还好点,农村兵哪见过这架势?一个个伸长脖子,恨不得现在就扑上去吃。

    “立定!向前一步,坐下!”

    坐在饭桌前,拼命地吞咽着口水,两只耳朵竖起,只要连长命令一下,他们就马上开吃。

    “就餐时保持安静,杜绝浪费,餐后餐具摆放整齐,听明白没有?”

    “明白了!”

    “开饭!”

    哗啦一声,大家的筷子几乎同时向红烧肉伸去。

    军官们在食堂中间游走,不断出声纠正,“勺子是打饭的,不准拿来盛菜!”

    “碗里的还没吃完,就又夹菜?你干脆把盆端走得了。”

    “吃快点,磨磨唧唧,你吃国宴呐!”

    听到这儿,王延光忍不住回头,这年头还有人吃红烧肉都磨磨唧唧?定睛一看,原来是杨建武那小子,倒是不稀奇。

    王延光先盛了半碗米饭,就着红烧肉吃了起来,他也好长时间没吃肉了,呼噜呼噜没几下,第一碗就吃完了。

    这可是熊友志给他传授的诀窍,在部队吃饭,第一碗要浅,这样能快点吃完盛第二碗;第二碗要多,伙食班基本上都是按照一人两碗做的,等你第二碗吃完,饭盆就空了,所以第二碗得压实点,这样才能吃得饱。

    连长正好看见,便停下表扬了几句,“嗯,不错,部队吃饭可不是老家吃席,要利索点,这个小同志表现地就很好,大家要向他学习。”

    王延光一时哑然,他倒是想过自己到部队后会得到夸奖,可万万没想到第一次受表扬,竟然是因为自己吃饭吃得快。

    说着他又指向杨建武,“这个小同志就是反例,你吃的太慢就没有了?不吃饱肚子还怎么训练?”

    “噗~~”黄贤武没忍住笑了出来。

    吃饭的时候,其他干部就拿着新兵资料开始分班,新兵分班有三个核心原则:均衡性、管理便利性和特殊需求。

    尽量避免将同一地区、同一背景(如学历、职业)的新兵集中在一个班,防止形成小圈子,同时平衡各班的人员结构(如年龄、体能、性格等),确保每个班的整体水平相对均衡,便于训练进度的统一推进。

    每班人数通常固定,一般为 10-12人,便于班长(通常由老兵担任)进行精细化管理,比如点名、内务检查、队列训练等都能高效开展。

    对有特殊技能,如会游泳、有文艺特长,或身体条件,如身高差异的新兵,可能会适当分散或集中安排,比如身高相近的新兵可能优先编在同一班,便于队列整齐度训练。

    新兵吃饭的功夫,他们已经把班分好了,这并非最终的分班结果,接下来还会观察几天,再根据情况调整。

    若某班性格内向的新兵较多,可能调入 1-2名活泼开朗的新兵带动氛围。

    若某班体能普遍较弱,可以调整 1-2名体能较好的新兵加入,协助班长带动训练。

    新兵们吃完饭不久,分班结果就出来了,他们拿着结果点名分配,“石龙,一连一排一班......杨建武一连二排三班,王延光,一连二排三班......黄贤武,二连一排一班.......”

    “连长,我能不能也去一连二排三班。”黄贤武听到自己的名字,下意识问道。

    “服从分配!军队不是你讨价还价的地方!”连长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

    杨建武一脸不爽地看着王延光,咋跟他一个班了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不错,请把《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