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回家

    不管啥工作,提前找人总归没错,所以批准一下来,王延光就开始给薛先奎、白兴发、熊友志、薛先亮等人写信,这几位是他现在为数不多能联系上的人脉关系了。

    王延光之前给薛先奎、熊友志、白兴发写信不是很勤快,因为关系没到那一步,写的太勤快不合适,所以他只在自己当上通信兵时写信说了下。

    他们回信的时候都很热情,因为通信兵的前途可比野战兵好得多,将来回了丰阳县,吃上国家饭的机会很大,这时候打好关系,将来等他回来有事也好开口。

    现在王延光已经确定能有正式工作,再请他们帮忙打听下消息,提前了解下情况,他们肯定愿意,只要能帮王延光找到好工作,他们都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薛先亮就不说了,这是自家亲戚,一向走得近,绝对会尽心尽力地帮忙。

    给家里的信也是少不了的,自己受伤的事他们已经知道了,再隐瞒也没必要,早点写信说明情况,他们也能安心些,他们知道自己已经端上了铁饭碗,怕是要乐上好些天吧?

    很快,王延光在部队的熟人也知道了,他们纷纷利用假期过来探望,张长青一进来就提醒他,“现在可是关键时候,你千万不要不好意思,该找人就找人,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运气上。”

    “我家是村里的,认识的人不多,能写信的我都写信了;村里还有几个长辈在县里,我准备回去的时候再拜访他们,自从他们进城后,我们打交道的机会不多,贸然写信不太合适。”

    说完自己的情况,王延光又问起了他,“你的工作咋样了?落实了没有?”

    张长青确定要退伍的时间比王延光早,已经提前开始准备了,“家里人帮忙跑着,有几个亲戚熟人帮忙打听了下,争取去水产供销公司吧。”

    “你们那边靠海,水产资源丰富,这可是好单位啊。”王延光看见张长青说着说着就笑了,显然觉得这个单位不错。

    “还行吧,青岛捞上来的带鱼、对虾、螃蟹都归我们公司销售,我给你留个家里的地址,你单位定了给我说一声,我给你寄点虾干、鱼干过去。”

    何止是不错,张长青简直太满意了,这年头物资匮乏,尤其是吃的,这些海产品都是硬通货,全国各地都抢着要,连带着水产公司的福利也好的不像样,家里的米面油基本不用花钱买。

    说出去也有面子,只要这工作一定,给他说亲的人能从巷口排到巷尾;去其他单位办事,报上单位名,一般的小事马上就给办了。

    “那我肯定不客气,你敢送我就敢吃。”话是这么说,王延光也不会白吃,给他写信的时候,也会捎上丰阳县产的核桃、木耳,有来有往感情才能长久。

    光吃不回,一次两次人家不说啥,三次四次,别说继续寄东西,怕是连信都懒得写了。

    几个老乡过来,情绪就不一样了,黄贤武距离退伍还早,暂时不操心退伍安置的事儿,只是为王延光感到高兴,还请他帮忙带点本地特产回去。

    “哎,我今年过年是回不去了,爹妈肯定想我的很,你要是方便的话,帮我带点茶干回去,也给他们尝尝。”

    “这有啥不方便的?我顺便就给他们捎回去了。”俩人逛街的时候,王延光也买了一些当地特产,他去黄贤武家,也不好空手上门不是。

    上车回去前,黄贤武给了他两包特产,“这包大的劳烦你帮忙送到我家,让我爸给我舅、我叔他们送去,该送给谁他清楚;这包小的就当是我给你爹妈拜年了,我现在是回不去,等我休探亲假的时候再到你家喝酒。”

    “你这也太客气了,休假的时间定了提前给我写信,我去车站接你。”他们俩倒是想到一块儿去了,王延光心里很是舒坦,不管东西多少,人家有这份心就太难得了。

    贾金银最高兴,“我前几天还说光我跟老魏俩人一起回家,路上怕是有点无聊,没想到你就提前退伍了,三个人一起回去,路上肯定热闹。”

    “到县上了,你俩就住我家,我们一起去安置办办手续,争取分到一个单位,这样互相也有个照应。”

    他是城市兵,退伍回城就能安排工作,现在能回家挣钱了自然高兴。

    魏科顺就要沮丧得多,他是农村兵,又不像王延光立了功提了干,回家大概率要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三个老乡就他一个人没工作,他又如何高兴的起来呢?

    王延光跟他碰了一杯安慰道,“魏哥,你也别太沮丧,这几年政策变得快得很,好多地方都在招人,说不定哪天你就有机会了呢?我也帮你打听着,要是有机会马上通知你。”

    “对对对,我也帮你留意,咱们都是一个部队的兄弟,有啥好事肯定先紧着自己人。”贾金银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自己跟魏科顺好几年的交情,王延光才几个月,人家都能想到,他咋就光顾着高兴给忘了呢。

    “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要是真能解决工作,你们看我表现。”魏科顺把酒一饮而尽,给他俩亮出杯底。

    接下来魏科顺说话倒是顺畅了些,有时候也会笑,只是眉头始终没有舒展开来,在这种人生紧要关头,谁又能轻松地下来的呢?

    一辈子土里刨食,跟端铁饭碗吃国家饭,这差距可是太大了,要是回去找不到工作,不光他自己要吃一辈子的苦,将来有了媳妇儿,老婆孩子也得吃苦。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区别,却可以决定几代的命运。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十一月,王延光就算走快点也跟普通人没啥区别了,这时候连队里弥漫着离别的忧伤,连长、指导员遇到临近退伍的老兵躲着喝酒,也当做没看见。

    连队专门为王延光和其他老兵举办了退伍欢送仪式,几乎所有老兵都哭了。

    哭过之后,便带好行李,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军营,踏上了返家之旅。(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不错,请把《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