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不要彩礼

    白秀云今年19岁,梳着两根麻花辫,辫梢松松地垂在肩头,可能是刚才做饭的缘故,发尾沾着点草屑,反倒添了几分烟火气,模样堪称俊俏,要是稍微打扮下,不比电影杂志上的那些明星差。

    皮肤是常年帮家里干活晒出的健康麦色,因为小时候营养不好显得有些瘦,这样的身形在农村是不吃香的,村里人找媳妇更喜欢丰满一些好生养、能干活的。

    (做个参考)

    出来的时候,眼神有点怯生生,不过王延光很清楚,要是真遇上事了,那双眼又会透出执拗的光,跟他一起迈过一道又一道坎。

    “秀云,这是你煮的吧?”白兴发借机夸奖,“不管是做饭,还是地里的活儿,秀云都是一把好手。”

    “你们尝尝味道咋样?”刘有兰也笑呵呵地跟了出来,眼睛不停地打量着王延光,小伙子挺壮实的,个子挺高,看上去像个好人家。

    “好着呢,好着呢。”王箱如第一反应也不错,能做饭、能干活,这样的儿媳妇已经很不错了,就是稍微瘦了点,好在现在不缺粮食了,嫁过来养一阵应该就好了。

    “味道美滴很。”白秀云的厨艺,王延光再清楚不过,跟他上县之后,白秀云就开过小饭馆,靠着一手好厨艺,生意相当不错。

    “我这个侄女儿虽然没念过几年书,可是能吃苦、肯学,不管是啥,稍微学学就会,我记得当年刚开始学做饭的时候,才几个月就比她妈做的好吃了,家里来了客,都是她下厨。”白兴发趁机说着好话,这话白兴平两口子不好讲,他说正好合适。

    “不信你问他们几个,爱不爱吃秀云做的饭?”说完又指向几个小的。

    “俺妈也说了,再过一两年,谁家要是有红白喜事,秀云姐去掌勺都没问题。”第一个回答的是白秀云的堂妹白秀芝,她今天扮演的角色和王延诚差不多。

    “我姐做饭是比我妈好吃。”两个亲妹妹还有最小的弟弟也陆陆续续回答。

    这也是看娃的标准流程,女方展示自己做家务的能力,男方说明自己的家境、再聊聊种庄稼的门道,王延光现在端上了铁饭碗,这一环节倒是省下了。

    喝了甜酒,白兴平又让白秀云去炒菜做饭,几个凉菜做好,大家就换到八仙桌边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主要是王延光发挥,他谈吐得体,既能照顾酒桌上每个人的情绪,又不至于太过世故,很快就赢得了白兴平的好感。

    席间白兴平借口催菜到厨房问女儿,“你觉得这小伙子咋样?”

    白秀云脸红到了脖子根,催问再三才说道,“看着挺好的,就是不知道人家看不看得上我。”

    吃饱喝足,王延光三人便告辞回家,白兴发一路把他们送到乡上,陪他们一起等车,借机询问他们的意向,“老哥、延光,你俩觉得咋样?”

    “好着呢,是个过日子的人。”俩人相互守望四十多年,王延光实在是太了解她了。

    王箱如的印象也不错,现在儿子又喜欢,那还能说啥?“那就麻烦你再帮我们说说,他们要是看得上咱家,就抽空来家里看看吧?”

    “没问题,刚我也找机会问了我哥和秀云的意思,他们也觉得延光不错,我等会回去跟他们商量时间,要是没啥问题的话,下周我就带他们去你家。”白兴发很高兴,这事儿要是成了,不光侄女有了好归宿,他还能落个天大的人情。

    “好着呢,我今天回去就把家里好好收拾下。”王箱如满口答应。

    白兴发回去一说,白兴平倒是没马上答应,而是专门走了几家亲戚,找人问了王延光的情况,尤其是他们一家的品性,认识的都说这是个老实本分的好人家,他这才和白兴发约定了时间。

    下周日,白兴发就带着刘有兰跟白秀云到了王家,见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他俩连最后的担心都没了,至于现在住的屋子小了点、破了点根本不在意,人家都端上铁饭碗了,还用发愁这些?

    吃饭的时候,胡月莲不停地给白秀云夹菜,“娃你多吃点。”

    刘有兰很是愧疚,“前些年家里粮食不够吃,她是老大懂事得早,老是紧着几个小的吃.......”

    “谁家不是呢?我女儿那些年也吃了不少苦,不过现在好了,家里也不缺吃的,秀云要是嫁过来,我肯定心疼。”说着胡月莲又夹了一筷子肥腊肉放到白秀云碗里。

    有了这样的表态,白家就更放心了,回去商量一番,第二天就托白兴发给了回话索要王延光的生辰八字。

    白兴发当场给了他们保证,“俩娃的属相合适着呢,肯定没问题。”

    竹溪乡的阴阳先生也很识趣,收了白家的礼物,当场就给批了结果,“水金夫妻坐高堂,钱财积聚喜洋洋;儿女两个身端正,个个聪明学文章。他俩合适的很,等结婚了别忘了喊我喝喜酒啊!”

    “那当然,少了谁都不能少了你!”白兴平满脸堆笑,“那我们先回去了,要是顺利的话过一阵儿再找你来看日子!”

    既然双方都满意,那就该谈彩礼、嫁妆了,这时候双方家长不见面,由白兴发来回转达意见,免得伤了和气影响婚姻结果。

    王箱如跟胡月莲掰着手指头算起了家里的存款,按照现在周围几个村子的行情,首先得3到5丈棉布,然后是缝纫机,到时候女方会当做陪嫁带回来,最后是现金,差不多在50块到200块之间。

    供销社的棉布2.85元一丈,五丈就是14.25元。

    陕西缝纫机厂生产的标准牌缝纫机价格120元至 150元,还得有工业券,他们没有工业券,必须花钱买,现在的行情是一块钱一张,买一台缝纫机需要10-15张工业券,这又多了一笔开销。

    现在王延光有了正式工作,彩礼给五十块就不合适了,最少也要一百块。

    这样零零总总加起来,就得二百多小三百块。

    “倒是也能拿得出来。”算完全家都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白兴发来的时候,直接给了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哥说了,不要彩礼。”(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不错,请把《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