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祖国永远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求订阅!)

    这次廖公来东方公司视察,是组织上一次比较正式的检查工作,随行的领导还有部里的丁书记,电影局的石局,规格可以说很高。

    陈浮生和凌子等人打完招呼后,先带着他们在公司各个部门和职能之间转了一圈。

    同时为他们介绍了东方公司成立一个季度以来,所取得辉煌成绩以及公司未来的愿景等等。

    “这是一首歌吗?”廖公注意到了写在荣誉墙上的《我相信》的歌词,有些好奇问道。

    “是的廖公,这首歌叫《我相信》,是我们东方公司的企业之歌。”陈浮生介绍道。

    “看着歌词是挺气势磅礴的,怎么唱呢?”

    面对这个问题,陈浮生感觉自己一个公司‘老大’亲自表现有点不符合身份,于是环顾一圈,对上了小诗人的目光,点名道:“恺歌,你来唱一遍我们企业之歌给各位领导听一下。”

    “……”陈恺歌表示:吟诗我在行,唱歌我是真不行啊!

    不过这种场合,小诗人也知道哪怕自己就是五音不全,也不能退缩一步,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开始吗?”他清了清嗓子,然后看向陈浮生。

    “开始吧。”

    “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

    陈恺歌用的是唱红歌的唱法,第一句刚唱出来东方公司这边听过原版的,笑点低的人都有些忍俊不禁。

    陈浮生就注意到凌子差点破防,用眼神给她瞪了回去。

    还好小诗人信念感还不错,虽然很多地方都唱不上去,但是没有笑场。

    而且神奇的是,用唱红歌的方式打开《我相信》,居然没有多少违和感。

    因为几位第一次听这首歌的领导居然都还觉得不错。

    甚至认为这首歌就该这样唱。

    “不错不错,这首歌的精神内核很好,积极向上,自信阳光,充满了希望,很不错,相当有力量的一首歌,小陈你们是找谁写的呀?”

    陈浮生还没开口,同样知道真相的石局忍不住站出来‘揭穿’道:“廖公,歌曲作者就站在您面前呢。”

    廖公听了这话,惊讶的看向陈浮生:“是你写的?”

    “运气之下写出来的,让廖公见笑了。”

    “这可不是光凭运气就能写出来的呢,小陈同志你老实说,上辈子是不是当过文曲星啊?哈哈哈哈。”

    廖公只是开了句玩笑,不过陈浮生还真能回答这个问题。

    毕竟他有上辈子的记忆。

    玩笑过后,廖公接着道:“小陈我给你们提个建议啊。”

    “嗯,廖公请说。”

    “我感觉你的这首《我相信》很符合你上次在海子里提出来的正能量,所以我建议啊,小陈你应该让它被更多人的听到,而不是把它藏起来,歌曲只有被更多的人听到,也才能够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是是是,确实如廖公所言,歌曲最大的价值也就是被更多人听到,之前我们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了电影上,倒是忽略了这首歌的价值,但是廖公您放心,后面的话我们会找机会,比如说作为电影的背景音乐什么的,把它推广给更多的人。”

    “那我是该期待你们的电影呢,还是该期待这首歌呢?”丁书记开了句玩笑来结束了这个话题,接下来他们走进了会议室。

    因为该介绍的也都介绍得差不多了。

    话说廖公他们今天来视察东方公司,自然不仅仅只是来检查工作那么一项任务。

    事实上,他们还带了上面的指示来的。

    而且会议刚开始,廖公的第一句话就让陈浮生和凌子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小陈,小叶,听说你们这次在香港碰了个软钉子啊。”

    “是的廖公,出发之前,是我们把港瑛政府想的太美好了,后来才发现,他们比资本家还黑。”

    “哈哈,能够让小陈你说出这样的话来,看来是对他们很失望。”

    陈浮生点头:“确实很失望!”

    “那你们的电影现在怎么办呢?需不需要组织上的帮助?”廖公继续道:“我们可以向他们施压,为你们争取更合理的谈判条件,记住,国家永远都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不用不好意思开口。”

    “多谢廖公,也多谢国家,我们确实需要帮助,但是和港瑛政府的谈判就没必要了,因为我们改变了策略,除了一些外景之外,其他室内戏份,我们打算在国内来拍。”

    石局是具体了解过他们这部电影的,此时听了陈浮生的话,有些诧异道:“国内的环境满足拍摄需求吗?”

    “应该可以满足,实在差别太大,那就只能修改一下剧本了。”陈浮生解释道。

    廖公跟着表态道:“《虎胆龙威》这个项目不光是你们的电影,也是中国的第一部大片,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我代表组织上只提一点要求,务必把它拍好,至于有什么困难和需求,小陈你们尽管提,组织上会尽力配合你们。”

    这句话让陈浮生既感觉到了一丝压力,同时也很感动。

    “请廖公和国家放心,我们肯定会把这部电影拍好的。需求的话,凌子你来补充一下。”

    凌子早有准备,展开一个笔记本,开始陈述道:

    “首先,我们需要武器上的支持,这是我们罗列出来武器清单,各位领导可以看一下。”

    廖公接过清单简单扫了一眼,然后抬头道:“你们使用这些武器,还需要配备专业的人员才行吧?”

    “是的廖公,所以我们的第二个需求就是您说的这个。”

    “你们这两个要求综合起来,也就是需要部队上的支持是吧?”

    “没错。”陈浮生点头。

    “可以,这个要求我现在就能答应你们,还有其他的吗?”

    凌子接着说:“我们还需要国内最先进的银行大楼配合我们的拍摄,同时,在拍摄期间,可能会造成一些破坏,当然我们会照价赔偿的,不知道这方面可以满足吗?”

    听了这个需求,廖公还真不好直接答应了。

    想了想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的拍摄周期是多长?”

    这个问题凌子无法回答,她看向了陈浮生。

    后者正在大脑里快速思考,过了半响,陈浮生给出一个时间。

    “保守估计四个月!”

    廖公闻言点点头:“行,这个问题我带回去之后也需要开会讨论一下,有了结果,会及时通知你们的。”

    “多谢廖公。”

    “嗯,还有其他困难吗?”廖公再次看向凌子。

    凌子先和陈浮生对视一眼后,这才朝着廖公摇摇头:“目前就这些,其他的困难我们自己可以克服就不麻烦国家了。”

    “好……”

    聊完了《虎胆龙威》的事,廖公紧接着又抛出了一个新的话题。

    “电影制片厂的问题现在日益突出,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小陈你的大局观不错,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建议陈浮生有,但是真提出来可能会得罪不少吃这碗饭的人,完全是吃力不讨好,所以他选择打哈哈。

    “廖公,您要问我拍什么电影可以出海创汇,那我可能还能聊一聊,但您说我有大局观,那真是太高看我了。”

    廖公似乎猜到陈浮生会这么回答,神秘一笑:“那你倒是说说,拍什么电影才适合出海创汇呢?”

    嗯?

    陈浮生疑惑道:怎么感觉自己还是掉坑里了呢?

    不过话已经说出去了,他还是就这个话题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纪录片方面,有个分类叫自然纪录片,其实我感觉也挺适合出海的。”

    “说说看。”廖公追问道:“什么是自然纪录片。”

    “自然纪录片指的是将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状态,或者行为习性这些作为素材,通过真实的镜头语言将之展现出来,比如说我现在要拍一个野生大熊猫的纪录片,那我就需要找到一群野生大熊猫,在不打扰到它们的条件下,将它们每天的行为都记录下来……”

    “这会不会有些无聊?”

    “所以至少需要跟拍三五个月,这样才能够积累到足够的素材,有了足够多的素材,也才够剪辑出一部精彩的动物电影。”陈浮生道。

    “小陈你确定这种电影能出海吗?”

    “可是,但是……要拍的好看。”

    “你所谓的拍的好看是指?”

    “用专业的解释就是要有极致的真实感,震撼的自然奇观,还有深刻的生命共鸣。”

    “太专业了。”

    “其实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它和导演的风格,后期剪辑都有关系。”

    陈浮生早便猜出了廖公的目的,而且既然都聊到这了,他也不介意多说一点。

    “如果廖公是想让其他导演去拍这类片子来出海创汇的话,我的建议是最好先找几部国外的自然纪录片学习一下。”

    “好,这个问题就先讨论到这……后续如果各大电影制片厂真要拍这类电影的话,可能还会来找小陈你取取经。”

    “没问题的,这都是小事,只要国内导演真能拍出优秀的自然纪录片,我可以承诺,东方公司不仅带他们出海,还可以投资他们的项目。”

    “当真?”

    “怎敢当着廖公,丁书记,石局几位领导的面说假话。”

    “好,他们要的就是小陈这个承诺。”

    ……

    其实动物自然电影陈浮生自己也想搞,但一来人手不足,二来沉默成本有点高,不确定风险太大,所以一直只是他的一个想法。

    眼下廖公希望东方公司带动电影制片厂一起出海创汇,陈浮生则顺势提出自然纪录片,便是希望借国家之手,将任务分发到各大电影制片厂,这样一来的话,风险和成本他们自己承担了,而东方公司还能和他们一起享受成果,可以说这波很资本……

    呸呸呸,互惠互利,各取所求!

    嗯,没错,就是这样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不错,请把《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