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麒麟初至

    紫禁城,乾清宫。

    朱瞻基正摩挲着手中那枚由一整块美洲极品翡翠雕琢而成的印章,神色复杂至极。

    在他的面前,金砖堆成了小山,散发着让整个宫殿都黯然失色的光芒。

    殿外,几只温顺的羊驼,正被一群好奇的太监和宫女围观着。

    而在他的御案上,平摊着的,是江澈那封跨越了重洋的亲笔信。

    “江澈啊江澈……”

    朱瞻基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他将信纸递给了身旁的首辅杨士奇。

    “杨爱卿,你也看看。这位又给朕,送来了一份天大的惊喜。”

    杨士奇颤巍巍地接过信纸,只看了几眼,便激动得老脸通红,胡须都在颤抖。

    “陛下!此乃天佑我大明!天佑陛下啊!”

    他激动地跪伏在地,“北平王远在万里之外,开疆拓土,寻来如此神物,此功,堪比卫霍!不!远胜卫霍!此乃三代以降,未有之奇功!”

    “是啊,奇功……”

    朱瞻基的嘴角扯出一丝僵硬的笑容。

    他当然高兴,国库因此而充盈,大明的疆域因此而扩张。

    他作为皇帝,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可与此同时,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与忌惮,却如同藤蔓般,在他的心底疯狂滋生。

    江澈的威望,本就已经在军中和民间达到了顶峰。

    如今,这份满载着黄金与希望的贡品抵达,更是将他的声望,推向了一个近乎神话的高度!

    “传朕旨意。”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

    “汉王江澈,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加封汉王为镇国武王,食邑……”

    他顿了顿,最终还是说道:“食邑加三万户!其子江源,聪慧贤能,代父监国,劳苦功高,加封安国公,入主兵部,参赞军机!”

    这番封赏,不可谓不重。

    但杨士奇等人却听出了一丝异样的味道。

    让十九岁就封安国公,还入主兵部,参赞军机?

    这看似是无上的荣宠,但兵部乃国之枢要,里面的关系盘根错节,让一个少年进去,究竟是历练,还是捧杀。

    皇帝的心思,深如海。

    ……

    几天之后,格物院内,那些从美洲远道而来的种子,被一众格物院的大佬们捧在手中时,这些年过半百的老者,激动得如同孩童。

    “神物!当真是神物啊!”

    宋应星捧着一颗饱满的玉米,浑浊的老眼中,泪光闪烁。

    “老夫解剖了一粒,其内构造,与我中原任何作物皆不相同!”

    “王爷信中所言,此物耐旱耐贫瘠,亩产可达二十石!”

    “若真如此,我北境万万顷的旱田,将尽数变为粮仓!”

    “还有这些东西,跟上次带来的种子有了明显的区别!”

    另一名农学大家指着一个不起眼的块茎,声音嘶哑地喊道。

    他们将这些种子,视作比皇宫里的金山银海,珍贵亿万倍的瑰宝!

    立刻开辟了最精良的试验田。

    由专人二十四小时看护,用最严谨的态度,开始了育种和研究。

    他们知道,他们手中捧着的,是这个伟大王朝,亿万子民的未来。

    ……

    夜色渐深,北平王府的书房依旧灯火通明。

    江源处理完最后一份公务,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眉心。

    于青和周悍侍立一旁。

    看着自家小王爷那张略显疲惫,却依旧清亮的脸庞,眼中满是欣慰与敬佩。

    “小王爷,都处理妥当了。”

    于青轻声道,“贡品入宫,对您和王爷大加封赏,神种也已送达格物院,宋院长他们,已经连夜开始了培育。”

    “民间更是传遍了王爷的功绩,如今北平城内,所有酒楼茶肆,谈论的都是王爷在南华夏洲的神勇。”

    “王爷的威望,已是如日中天!”

    周悍也瓮声瓮气地补充道:“没错!就连我手下那帮骄兵悍将,提起王爷,也都是一脸的崇拜!小王爷,您将王府和北平打理得如此井井有条,让王爷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在海外征战,您,也是大功一件!”

    听着两位心腹的汇报,江源只是淡淡一笑。

    他走到那副巨大的世界堪舆图前,目光久久地凝视着。

    于青和周悍对视一眼。

    他们都从对方的身上,看到了江澈当年的影子。

    那种胸怀天下,运筹帷幄的气度,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父亲在为开疆,那我们,就要替他拓土。”

    江源伸出手指,在地图上,从那片遥远的新大陆,缓缓划到版图之上。

    “他负责将那些蛮荒之地打下来,而我们,则负责将这偌大的北平,这整个北境,变成我大明最坚实,最稳固的根基。”

    “父亲的脚步不会停止,我的脚步,同样不能。”

    “这北平,还不够。整个华夏,才是我为父亲准备的,最坚固的后方。”

    于青与周悍心头同时一震,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

    几天之后,应天府兵部衙门内。

    这座象征着大明军事中枢的府邸,坐落在皇城之东。

    终日弥漫着一股庄严肃杀之气。

    每一块青石板,似乎都浸透了百年的军国大事。

    每一个飞檐斗拱,都见证过无数将帅的意气风发与黯然离场。

    今日,这座古老的衙门,迎来了一位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主官。

    安国公,江源。

    当身着一品公爵朝服的江源。

    在王府亲卫的护送下,出现在兵部大门前时。

    早已等候在此的兵部尚书张英,以及左右侍郎王肃、李默等人。

    立刻率领一众官员迎了上来。

    “下官兵部尚书张英,率兵部同僚,恭迎安国公!”

    以张英为首,数十名兵部官员齐齐躬身行礼,姿态恭敬,挑不出半点瑕疵。

    张英,年过花甲,三朝元老,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已经坐了近十年。

    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狐狸。

    他看着眼前这个面容俊朗,身姿挺拔,却稚气未脱的少年,浑浊的老眼中闪过复杂难明。

    谁都知道,这是皇帝的一步妙棋。

    将江澈之子捧到兵部这个枢要位置,名为荣宠,实为监视与限制。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就算得了他父亲江澈的几分真传,又岂能玩得转这潭深水?

    说的更深一点,就是朱瞻基闹脾气。

    你爹欺负我,我就欺负你,反正只要不死就行。

    “张尚书与各位大人不必多礼。”

    江源的声音清朗而平稳。

    他虚扶了一下,目光平静地扫过眼前这些官场宿将的脸。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谦恭的笑容之下,隐藏着审视,乃至是敌意。

    父亲的威望是最好的护身符。

    但也同样是一座压在他头顶的大山。

    这些人敬的,是江澈,而非他安国公江源。

    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单靠父亲的余荫,远远不够。

    “国公舟车劳顿,下官已在公堂备下薄茶,请国公入内稍歇。”

    张英侧身引路,姿态做得十足。

    “不必了。”

    江源却摆了摆手,直接迈步向衙门内走去。

    “陛下命我入兵部,参赞军机,不是来喝茶的。”

    “张尚书,带我先熟悉一下各司的职方舆图与武库案卷吧。”(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随身军火库,从打猎开始踏平洪武乱世不错,请把《随身军火库,从打猎开始踏平洪武乱世》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随身军火库,从打猎开始踏平洪武乱世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