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丹鼎涤污血,道途向青云

    青岚宗的晨曦带着雨后的清新,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湿润气息。

    炼丹峰的丹道阁前,凌尘正将丹王鼎置于白玉台上,鼎身的青铜纹路在阳光下泛着幽光,繁复的火焰纹流转不息,只是那些吸收了血煞门血气的纹路依旧暗沉,像一道道狰狞的伤疤,与周围的金光格格不入。

    “用‘清心露’浸泡三日,再以离火草的阳火温养,可涤除表面的血污。”

    药老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个羊脂玉瓶,里面装着晶莹的液体,泛着淡淡的荧光。

    “但鼎心的血气已渗入灵纹,需以你的灵力引导,配合《草木精要》的‘净灵诀’,才能彻底净化,否则会残留邪性,影响炼丹的纯度。”

    凌尘接过清心露,指尖触到玉瓶的温润,小心翼翼地将液体倒在丹王鼎上。

    液体接触鼎身,立刻冒出白烟,带着刺鼻的腥气,那些暗沉的纹路竟微微颤动,仿佛有痛苦的嘶吼从鼎内传出——那是血煞门百年积怨的残留,被丹鼎的灵性封存着。

    “别怕,很快就好了。”他轻声道,像是在安抚一个受创的生灵,将炼气七层的灵力缓缓注入鼎身。

    《净灵诀》的口诀在心中流转,灵力如细雨般滋润着灵纹,所过之处,暗沉的纹路渐渐透出淡淡的金光,像冰雪消融,露出下面的玉石。

    药老看着这一幕,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带着欣慰。百年前他未能护住丹王鼎,眼睁睁看着它落入邪修之手,如今看着它在新生代手中重焕生机,积压心底的郁气仿佛也消散了几分。

    “这鼎认主后,会随你的修为增长而觉醒更多能力,比如自动调整火候,甚至预判药材的药性,将来对你的丹道大有裨益,堪比半个师父。”

    三日后,当最后一丝血污被净化,丹王鼎突然发出“嗡”的一声轻鸣,震得周围的灵草都微微摇曳。

    鼎盖自动开启,飞出三枚淡金色的丹坯,表面还沾着细微的黑气——竟是它在血煞门手中吸收血气时,悄然凝聚的“蕴灵丹”,虽沾染了邪气,却也蕴含着精纯的灵力,是百年血气的凝练。

    “这是它给你的见面礼。”药老笑着说,从怀里摸出个玉盒,“用‘清心草’煮水浸泡,剔除邪气后,是突破筑基期的好材料,比寻常蕴灵丹精纯三倍。”

    正说着,秦长老匆匆走来,手里拿着块黑色令牌,上面刻着“宗主令”三个字,语气带着急促:“凌小子,宗主召你去前殿,说是有要事相商,几位长老都在等着呢。”

    前殿内,檀香袅袅,宗主和几位长老正围着一张兽皮地图议事,地图上用朱砂标记着青州的地形,黑风岭的位置画着个骷髅头。

    见凌尘进来,宗主抬手示意他上前,声音带着威严:“黑风岭一战,你不仅揭露了内奸,还寻回了丹王鼎,功不可没。”

    他指着地图上北部的一处标记,那里写着“蚀骨崖”,“血煞门的老巢在青州北部的蚀骨崖,老夫决定派你和药老带队,前往探查,务必摸清他们的虚实,尤其是血屠的《血魔功》进展到了哪一步。”

    凌尘看向药老,对方微微点头,眼中带着一丝期待:“这是你的试炼,也是了结百年恩怨的开始,去吧。”

    “弟子遵命。”凌尘躬身应下,目光落在地图上的蚀骨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丹王鼎——那里将是他与血煞门的最终了断,也是药老百年执念的终点。

    离开前殿时,秦长老塞给他一本蓝皮卷宗,封面写着《血煞考》,低声道:“这是师父当年追查血煞门的笔记,里面记着蚀骨崖的瘴气分布和血屠的弱点,或许能帮到你。”卷宗里夹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丹道即人道,心净则丹净”,字迹苍劲,正是药老的笔迹,与《异毒考》上的批注如出一辙。

    回到药圃,凌尘开始整理行囊。药老已将丹王鼎以灵力缩小,变成巴掌大小,可随身携带,挂在腰间像个古朴的挂件。

    他将《草木精要》《异毒考》和药尘的笔记仔细收好,又备足了炼制解毒丹和破障丹的药材——蚀骨崖凶险,多一分准备便多一分胜算。

    “这是‘避瘴符’,蚀骨崖的瘴气有毒,沾到会头晕目眩,灵力紊乱。”

    药老递来一叠黄色符纸,上面用朱砂画着繁复的符文,边缘还沾着灵草的汁液。

    “还有这个,是当年丹堂的‘传讯玉’,危急时捏碎,宗门能立刻收到信号。”

    凌尘一一收好,忽然想起什么,抬头问:“李老,您的血毒……净化丹王鼎后,是否有根治的希望?”

    “百年都等了,不差这一时。”

    药老淡淡道,指尖划过手腕的疤痕,眼底却闪过一丝期待。

    “等解决了血煞门,拿到他们的《血魔功》总纲,自然有办法根治,那功法虽邪,却记载着克制血毒的法子。”

    出发前夜,凌尘站在药圃的最高处,望着青阳城的方向,远山如黛,云雾缭绕,离家已有数月,不知爹娘是否安好,药圃的碧叶兰是否又抽出了新芽,王老实会不会又忘了给凝露草浇水。

    他从怀里摸出母亲绣的那个“凌”字锦囊,锦囊边角已有些磨损,指尖拂过细密的针脚,心中涌起暖流,那是家的温度。

    “爹娘,等我回来。”他轻声道,将锦囊贴身藏好。

    第二日清晨,宗主亲自在前山广场送行,执法队选出了十名精锐弟子,皆是炼气七层以上的修为,个个精神抖擞,腰间佩刀,背上负剑。

    药老站在队伍最前方,一身青色劲装,腰间悬着长剑,与往日的药农判若两人。凌尘站在队伍前列,腰间挂着缩小的丹王鼎,手中握着剥灵刀,目光坚定如磐石。

    “此去务必小心,血煞门的《血魔功》诡异莫测,能吸人灵力,不可大意。”

    宗主的声音带着嘱托,目光扫过众人,“若事不可为,立刻退回,宗门永远是你们的后盾,切不可逞强。”

    “是!”众人齐声应道,声震广场。

    “出发!”药老一声令下,队伍踏着晨光,朝着青州北部进发,脚步声整齐划一,在山道间回荡,像一首出征的战歌。

    山路蜿蜒,队伍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云雾中。丹道阁的窗前,秦长老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手里摩挲着药尘当年用过的丹勺,喃喃道:“师父,您当年未竟的事,终于有人能替您完成了,丹道阁的荣光,很快就会回来了。”

    药圃的凝露草上,一滴露珠滚落,折射出七彩的光芒,落在泥土里,滋养着新抽的嫩芽,仿佛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新生。

    凌尘回头望了一眼青岚宗的山门,那座白玉牌坊在晨曦中闪着光,心中默念:“待我涤清邪祟,定当携丹王鼎归来,让青岚宗的丹道,重现百年荣光,让爹娘为我骄傲。”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但他的眼中只有坚定。握着丹王鼎的掌心微微发热,那是传承的温度,也是使命的重量,指引着他向着青云,一步步踏稳道途。(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劫烬重生:从凡根到天道不错,请把《劫烬重生:从凡根到天道》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劫烬重生:从凡根到天道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